首页 百科知识 劳动市场均衡的变动

劳动市场均衡的变动

时间:2023-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劳动市场均衡的变动_经济学原理 修订版图9-9 劳动市场均衡的变动劳动需求的变动和劳动供给的变动都会影响劳动要素的均衡数量和均衡工资水平。以往很红火的青岛市多个劳务市场变得相当冷清。近年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出现“用工荒”现象,即不同程度出现了农民工的短缺。“民工荒”反映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完善。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劳动力市场法律和制度的完善,“民工荒”现象未来会缓解。

图9-9 劳动市场均衡的变动

劳动需求的变动和劳动供给的变动都会影响劳动要素的均衡数量和均衡工资水平。例如,当失业保险金水平降低时,人们对劳动的供给将增加,劳动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如图9-9所示,工资水平下降,同时劳动要素的均衡数量增加。反之,当失业保险金水平提高时,人们对劳动的供给将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左平移,工资水平上升,劳动要素的均衡数量减少。可见,工资水平与劳动供给成反方向变动关系,劳动要素的均衡数量与劳动供给成同方向变动关系。同理可知,工资水平与劳动需求成同方向变动关系,劳动要素的均衡数量与劳动需求也成同方向变动关系。

【专栏三】“用工荒”观察

2012年春节刚过,山东省青岛市不少企业就遇到了“用工荒”。以往很红火的青岛市多个劳务市场变得相当冷清。虽然公路边上的大牌子上贴满了各种招工广告,但是找工作的人却相当少。为了招到员工,不少企业提高了工资待遇,除此之外,还给求职者提供诸如保险、班车、宿舍、年假,以及给夫妻求职者分配单间等优惠和福利。近年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出现“用工荒”现象,即不同程度出现了农民工的短缺。这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完善的体现。

20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南下“民工潮”,求职的民工源源不断地到沿海地区,为沿海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促进了沿海对外开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进入21世纪,沿海地区出人意料地出现“民工荒”,很多企业招不到一线的生产工人,有的企业由于工人不足而被迫停产,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总体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城乡预期收益差距在减少,而迁移成本在不断增加。十多年来,沿海地区城市的农民工工资水平没有大幅提高,农民工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应有待遇,在城市的生活成本不断提高。沿海发达地区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到了要升级的阶段,企业要进行转型发展。

“民工荒”反映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应有良性的法律基础和制度为支撑。目前的制度使工资不能反映真实的劳动力机会成本,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就业政策不利于形成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在地理上的分割以及劳动力拥有的信息不充分,于是出现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不平衡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劳动力市场法律和制度的完善,“民工荒”现象未来会缓解。

请思考:工资水平为什么会发生变动?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对工资水平有什么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