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斯1958年在研究英国1861—1913年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的实际资料时发现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之上他断定,1913—1957年货币工资变化率和失业率的关系也可以用同样的负相关关系函数进行解释。
从图16-4中可以看出,当失业率从U1降到U2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从OW/W1上升到OW/W2。
菲利普斯所提出的这种关系尽管从经验统计中得到了证实,并受到重视,但却缺乏一种理论来解释这种关系。加拿大经济学家利普西在1960年发表的《1862—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率变化率之间的关系:一种进一步分析》中提出了过度需求模型(excess-demand model),从单个劳动市场的供求关系中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给这一曲线以理论上的解释。这一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工资的增长可以用劳动市场上存在的过度需求来解释,而失业率则是衡量过度需求的一个指标。从而就把货币工资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变动联系起来。
图16-4 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
萨缪尔森和索洛在1960年发表的《达到并维持稳定的价格水平问题: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一文中对菲利普斯曲线作出了重要发展。首先,原来的菲利普斯曲线是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萨缪尔森和索洛的发展则用这条曲线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这就是说,决定价格的原则是成本加值法,即在成本的基础之上加一个固定比率的利润。当短期中,工资是唯一的成本时,工资增加也就会相应地提高价格水平,这样,工资和价格水平之间就有一种固定比率的关系,从而就可以用通货膨胀率来代替工资率。这种由于工资率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就是以前所分析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其次,他们使菲利普斯曲线成为决策的工具。这就是说,由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所以在进行决策时,就可以以高失业率换取低通货膨胀率,或者以高通货膨胀率换取低失业率。决策者可以运用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相机抉择。正如他们所说的,决策人所面临的是“一个在不同失业水平和价格决定之间的选择菜单”。这样,就使菲利普斯曲线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