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股市行情非常难以预测,而且小规模投资者也总是更容易在不该悲观的时候反而非常悲观,在不该乐观的时候反而非常乐观,因此,当他们想在牛市中追涨买入以及在熊市中杀跌卖出时,往往会事与愿违,弄巧成拙。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投资策略】
彼得·林奇认为,散户投资者投资股票坚决不能听股评家的意见,听股评本身就是一种误区,其中隐藏着极大的投资风险。
他说,道理很简单,撇开股评家别有用心的推荐以外,即使所有股评家“英雄所见略同”,这种消息的滞后性也表明这时候离机构出货的“最后一棒”已经不远了。
他说,他有一位好朋友叫哈里·汉德图斯(Harry Houndstooth)(化名),就特别喜欢听股评炒股。例如,平时他会经常翻阅华尔街日报,并且还订了一份股票市场时事通讯杂志加以研究。他以为,这些媒体上发布的都是“专家”意见,股票投资参考专家意见要“保险”得多了。
有一次,他看到这两份媒体上同时用一种非常肯定的口气推荐一家磁盘驱动器公司的股票。虽然他根本不懂什么叫磁盘驱动器,可是由于迷信媒体的“权威性”,就理所当然认为这是一只好股票。
他马上拨通证券公司的电话,从股票经纪人那里得知,确实有一家美林证券公司把这只股票纳入了“推荐买入”名单,这更坚定了他投资这只股票的信心和决心,所以一下子就把家里仅有的3000美元全部买了这只股票。
这时候他妻子恰好回来了,一回家就兴冲冲地告诉他说,她在刚刚开张的一家服装店买了一套品牌服装,价钱才275美元,而且营业员的服务态度非常非常好。
汉德图斯一听心痛地说,一套衣服就要275美元?你没有搞错吧,就在你出去乱买服装的时候,我还在动脑筋为家里赚钱呢!这次我全部买了磁盘驱动器公司的股票,肯定可以大大地赚一笔了。
妻子说,像你这种人买股票还能赚钱?上次你也说肯定能赚钱的,结果呢,那只股票价格从7美元跌到3.5美元,我们整整亏了1500美元。
汉德图斯辩驳说,那一次是那一次,这一次是这一次,不要混为一谈。要知道,华尔街日报推荐说这个行业是未来10年内最具有成长性的行业之一,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次投资机会,不要让别人看笑话。
就在汉德图斯买入这只股票后,该股票的价格一个季度内就从10美元跌到了5美元。他根本就不知道这只股票为什么要这样跌,翻阅各种媒体也看不到有关它的股评,唯一能做的就是赶快抛掉该股票。他想:现在止损还来得及,否则会亏得更多。
与此同时,一个季度前妻子买衣服时回来提到的这家服装公司的股票,价格却在一个劲地涨。当时是1983年,在过去的4年间,该股股价已经上涨了20倍(1979年12月到1982年),如果这时候继续买入该股票,股价后来还能继续上涨5倍多。
换句话说,如果汉德图斯1979年12月就买入该股票,到1983年末股价将会上涨100倍。由于没有任何股评家推荐这只股票,所以一贯根据股评炒股的汉德图斯,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只股票存在。
话说到了1987年末的一天,在美国股市暴跌508点之前不久,终于有股评家开始推荐这家服装公司的股票了,并且一连有3家媒体在推荐,《福布斯》杂志甚至还对这家公司做了封面报道。
汉德图斯回家后蛮有把握地对妻子谈起这件事,认为过去自己没有听妻子的话买这只股票,实在是个极大错误;现在有那么多媒体在推荐,可再也不能错过这只好股票了。
妻子一听就说“好个屁”:你知道吗,我已经好久没有到这家服装店去买衣服了。它们的服装价格太贵,款式也没有以前那样好,服务态度就更别提了。
汉德图斯这时候气得要跳起来。他说,你有没有搞错哇,我的夫人?我们是去买这家公司的股票,而不是去买服装。过去我们炒股亏了那么多,现在一定要从这只股票上赚回来,这样今后就能开开心地安度晚年了!
固执己见的汉德图斯马上去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买入价是每股50美元。而事实上,这个价位恰好是1987年的最高价,不久就跌到了16美元。当股价跌到25美元时,汉德图斯把所有股票都抛掉了。这时候他非常庆幸地说,幸亏自己抛得早,只蚀掉一半,否则会亏得更多。
不难看出,彼得·林奇的这位朋友炒股专门做蚀本生意。每次都要亏掉一半,最终只能用阿Q精神来安慰自己,这样的炒股真够呛。
【投资心法】
彼得·林奇认为,投资者如果对这只股票不了解,就坚决不能去投资。哪怕股评家说这只股票“百年不遇”,其投资风险也不会比自己闭着眼睛随便买一只来得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