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送转形成金股的经典战例

高送转形成金股的经典战例

时间:2023-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公司所属的行业不同,其发展的特点也不同,如房地产公司一般盈利性较强,成长性较好,但易受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发展具有周期性;一些新兴工业,如微电子、生物、光纤通信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则具有较强的扩张能力和发展后劲;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行业,由于受到政策的支持以及垄断的行业特点,发展比较稳定。

公司所属的行业不同,其发展的特点也不同,如房地产公司一般盈利性较强,成长性较好,但易受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发展具有周期性;一些新兴工业,如微电子、生物、光纤通信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则具有较强的扩张能力和发展后劲;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行业,由于受到政策的支持以及垄断的行业特点,发展比较稳定。如果从行业属性的角度分析比较,垄断性无疑是最容易出现金股的行业属性。

世界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称其“一生追求消费垄断企业”。在巴菲特的选股原则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巴菲特所选的股票有很多是具有垄断性的公司,比如早期的美国运通信用卡公司和迪斯尼。尽管迪斯尼目前在电影界面临多家公司竞争,但其拥有的早期动画片资源却无人能够替代。就我国而言,电力、供水、电信类公司属于此类。

我们从以往沪深股市的强势金股中可以发现。一些超级金股往往具备以下一些特征:公司主营业务突出,资金集中投资于专门的市场、专门的产品或特别的服务和技术,而此种产品和技术基本被公司垄断,其他公司很难插足投入。这些股票往往能吸引大量的市场资金,并促使股价出现较快上涨。

相反,那些产品和技术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把资金分散投入,看到哪样产品赚钱即转向投入,毫无公司本身应具有的特色,以及无法对产品和技术形成垄断,在竞争程度很高的领域中进行投资的上市公司很难成为超级金股。

1.洪都航空

2005年的洪都航空就是因为具有行业垄断优势才成为超级金股的。

洪都航空行业垄断性主要是由于该公司是生产教练机的国内唯一企业,占有国内全部市场。公司与洪都麦道直升机有限公司合作生产的首架MD600N直升机于2004年10月21日在公司直升机总装厂完成总装。公司与洪都麦道直升机签订转包生产合同,力争在第5年达到年产100架的能力。在我国飞机制造业还属于垄断性行业的背景下,公司在国内的竞争优势极为突出。公司不仅在国际航空展览会上多次为祖国赢得荣誉,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销售势头,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新技术的引进和新产品的开发,并且加快了相关产业的升级速度。其母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正与美国波音合作生产麦道客机,公司有望参与国产大型飞机的生产。

由于洪都航空公司具有独特的行业垄断优势,并且预期其可长期稳定成长,所以该股受到了市场的长期关注,2005年从4.32元上涨到10.97元(见图1-1)。

2.ST农化

2005年的另一只超级金股ST农化在2005年出现两次上涨行情(见图1-2)。除了年初的强劲涨升之外,在2005年7月末明显有实力资金介入该股,使公司股价稳健攀升。其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重组,而资产置换也使公司具有了一定的垄断性。

图1-1 2005年洪都航空股价走势图

图1-2 2005年ST农化股价走势图

2005年3月28日ST农化公告资产重组,即中国核工业集团建峰化工总厂用从事化肥及相关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资产与ST农化的整体资产进行对价置换,并按照“资产、负债、人员同步走”的原则,将ST农化拟置出资产全部以行政划转方式划给重庆农药化工集团。置换完成后,ST农化的主营业务将由制造、销售农药及农药中间体产品转变为化肥及相关产品、铬盐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至此,该公司成为我国最大的铬盐生产基地,居垄断地位。

2005年12月19日公告,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股改方案,10送1.5股加上重大资产置换,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建峰总厂拟以合法持有的建峰化肥51%的权益性资产以及复合肥、氮气生产经营相关的资产和负债与公司合法拥有的整体资产进行置换。

进入2006年后,在1~4月期间,该股出现大涨50%以上的良好行情(见图1-3)。

图1-3 ST农化2006年1~4月股价走势图

3.贵州茅台

贵州茅台公司在2004年业绩加速增长,2004年1~9月收入增长33.3%,主营利润增长40.9%,毛利率有所提高;净利润增长45.5%,增长与前两年相比,明显加速。而且,贵州茅台是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从2004~2006年4月,该股出现了涨升数倍的行情(见图1-4)。

图1-4 贵州茅台股价走势图

4.中兴通讯

2004年的超级金股中兴通讯和新安股份都是因为垄断性而大幅上涨的。

中兴通讯(现名:G中兴)属于通信行业的领导企业,在移动、交换接入、3G等通信设备方面具备核心竞争优势。公司的管理与创新能力优秀,能够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其核心产品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国内电信行业的稳定增长是公司业绩增长的基础,中兴通讯2004年半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从长远看,中兴通讯具有良好的成长性。

中兴通讯在2004年成为金股之后,在2005年年中至2006年年初再次出现大幅上涨走势(见图1-5)。

图1-5 中兴通讯股价走势图

5.中海发展

2003年的超级金股中海发展(现名:G中海)在沿海运输市场中,运力规模已占到国内沿海运力总量的45%左右,是唯一一家运力规模超过100万吨的海运企业,具有无可争议的龙头地位,具备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形成了一定的垄断优势。

该公司主营海上货物运输,主营沿海油运和煤炭运输业务,2002年就曾以连续涨停轰动市场,2003年更是在原油和煤炭运输领域占有重要一席。与大多数风光无限的蓝筹股不一样,主力资金对中海发展的操作方式保持了一定的庄股风格,这在近年来的市场中是比较少见的。2003年该股经过长期的蓄势整理之后,于最后一个季度突然展现出急速拉升行情(见图1-6)。

图1-6 中海发展股价走势图

具体分析该公司股票成为金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业绩增长。根据2003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2003年1~9月该公司共完成油运4219万吨,煤运262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6%和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12亿元,同比增长19.27%;实现净利润7.41亿元,同比增加82.96%。

(2)市场占有率高。从之前的2002年看,来自煤炭和石油运输的收入已占全部总收入的90.89%,其中仅石油运输一项就占了64.38%。这表明其业务集中度比较高,且主业突出。

(3)规模持续扩张。为巩固和发挥沿海油品、煤炭运输优势地位,积极稳步发展远洋运输,特别是进口原油一程运输,该公司规划将油轮船队运力从2002年底的212万载重吨扩张到2005年底的400万载重吨;货轮船队保持目前200万吨左右的规模,但将通过订造新船、淘汰一些小吨位的老旧船舶来优化散货船队的运力结构。

(4)市场需求扩大。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地高速发展拉动了对石油、煤炭等资源类物资的强劲需求。2002年中国日均消耗的原油已达536万桶,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同时由于国内石油储量有限,从1993年开始我国已从一个石油出口国变成了一个石油进口国。这些因素为该公司业绩的提升和股价的上涨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6.新安股份

新安股份(现名:G新安)是2004年的超级金股,年度涨幅71.65%,年换手率460.60%。

该股在2004年初出现两波较凌厉的上攻,股价进入此前在2002年大型平台中心后,步入整理态势,6月除权后再次呈现震荡上攻走势(见图1-7)。

该股的大涨主要是由于政策扶持带来行业机会。

2004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措施,再加上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因此农资行业(如化肥、农药)也面临着较好的机遇。新安股份主要从事农药、化工、新材料等的生产,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含量较高;公司是亚洲规模最大的草甘膦生产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接近40%,具有较强的垄断优势。

进入2006年以后,该股凭借其优势再次出现大涨行情(见图1-8)。

图1-7 新安股份股价走势图

为什么垄断企业往往会成为金股呢?原因很简单:行业的垄断意味着具有垄断利润。通俗的说法:有些生意只有它独家能做,别家无法跟它竞争,其绝大多数客户有求于它,公司的现金流量等指标极为良好。比如说旅游业中的峨眉山,该股就具有垄断优势,因为全世界只有一个峨眉山,即使票价上涨了,游客也还会络绎不绝。

投资者选择上市公司,会偏重于选择能取得优良业绩的公司。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日臻完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只要是处于竞争性领域,就不可能创造暴利。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市场调节与决定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就是说,市场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时时刻刻在调节着供求关系,再由供求关系来决定企业的利润,从而也就有了“利润平均化是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一说。

图1-8 新安股份2006年以来股价走势图

从这个角度上讲,处于竞争性领域的上市公司,只能在特殊情况的某一时刻存在垄断,长久的垄断是不存在的,因而也不可能存在暴利的现象。这种情况使极少数垄断性行业的上市公司具有非常明显的投资优势。

上市公司的行业垄断性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

1.资源垄断型上市公司

资源稀缺性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资源的垄断。在我们的市场中,部分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具有稀缺性。这种主营业务稀缺性是指一些上市公司(如同仁堂、盐湖钾肥)在独特的领域内经营着产品,并在市场上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和不可替代性,反映在市场上就是股价的稳定性和中长期的上涨性。

基础能源和垄断资源,如电力、煤炭、铁矿等,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性。这类上市公司的风险较低、市值比较稳定、流动性比较好、分红有连续性。

我国多种矿产资源储量丰富。鉴于相关上市公司对某些天然资源占有的垄断性,这类公司很可能成为境外投资机构未来的主要目标。

QFII是当前市场中具有先进投资理念的大型主力资金,在投资选择上非常关注自然垄断领域的上市公司,行业如机场、港口、高速公路和广电类公司,个股如上海机场、上港集箱、皖通高速、东方明珠、中信国安、深赤湾、盐田港等。QFII的投资理念实质上就是重视价值投资,注重所投资企业的成长性,重视企业所在行业的资源垄断性。

具有资源垄断能力的上市公司往往能取得长久稳定的收益,适合于长线投资者的参与。

2.技术垄断型上市公司

有些科技类上市公司可以取得暂时的技术性垄断,部分科技产品市场价格高,容易获得较高的短期投机收益。

科技产品从问世到大规模的商品化,有一个垄断期,这个时期比较短,是产生暴利的时期,待技术普及化以后,其利润就会大幅降低。所以借科技题材进行炒作的,属于短线投机,比较适合中短线投资者的参与。

技术垄断也能创造长期金股。例如:哈飞股份是行业较为独特的一家上市公司,目前在几家冠以“航天”、“飞机”等字样的上市公司中,仅有哈飞股份和西飞国际两家是真正具有较强整机生产能力的公司,其行业垄断优势较为明显。因此,其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容易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

2002年哈飞股份年度涨幅65.79%,换手率314.6%,振幅101.89%,2002年12月31日收盘价23.11元(见图1-9)。

除了消费类领域中形成了一批具有垄断能力的企业外,其他行业垄断性企业的价值仍有待进一步发掘。许多投资品领域和宏观调控重点对象领域也存在具备垄断能力的公司(见表1-1)。

表1-1  部分具有垄断能力的上市公司

续表

续表

图1-9 2002年哈飞股份股价走势图

股市的历史告诉我们:新股与次新股往往是产生金股的重要板块。例如:2004年的江西长运(600561),其年度涨幅93.62%,年换手率500.23%。

该股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低定位的次新股。江西长运的上市可谓生不逢时,该股是在2002年7月16日上市,当时正是“6·24”行情的顶峰位置,随后的调整行情将江西长运带入漫漫熊途,而过低的价格为其在2004年的股价迸发打下了基础。

2004年初,该股随大盘震荡上行且一举扭转了长达一年半的调整,股价在4月中旬创出历史新高19.50元(见图1-10)。随后回调整理并构成收敛三角形,股价始终围绕40日均线上下波动,除权后的上攻突破了三角形上边线(复权价)。

2001年的次新股烟台万华由于盘小绩优,低调上市后不久即迎来了大盘回调前的最后一波行情,股价就开始节节攀升,因此成为了次新股板块的领头羊。4月18日除权前达到63.15元,随后虽有回调,但最高涨幅达到126%(见图1-11)。

新股与次新股板块之所以能成为重要的强势板块是由于上档抛压轻,历史“遗留问题”较少,是市场中最为活跃的板块,也是常常能够跑赢大盘的强势板块。

图1-10 2004年江西长运股价走势图

次新股的优势还在于上市后的最低价、最高价、成交密集区间都一目了然,主力的筹码亦可以大致估算得出,投资者可以把握介入的风险。

新股与次新股,大部分含有多年滚存利润,极有可能成为大比例送转股,很容易出现大幅抢权填权的行情。纵观历年年报整体情况,大比例送转分配方案的个股并不多,因此高含权、高成长性、低市盈率的新股、次新股就成了市场能够发掘的精品和特品。这些因素使得新股与次新股中常常诞生出金股。

图1-11 2001年烟台万华股价走势图

新股投资的四种诀窍,概括而言是指:

(1)适当的换手率;

(2)适当的涨幅;

(3)适当的股本规模;

(4)适中的概念。

新股、次新股历来是产生“金股”的田地,但是,是否所有的新股上市首日都可以买进呢?答案是否定的。根据统计,约有三成的新股高开低走,出现绵绵阴跌的走势。投资者如果买进这些股票,同样会遭受损失。

这些风险较大的次新股都有一些共同特征:

(1)上市初期,上市公司的宣传活动做得很好,使市场投资者普遍看好,因而在其上市之后纷纷买进;

(2)同样的原因使新股的持有者惜售心态严重,不愿卖出;

(3)这种情况导致主力资金无法有效收集筹码,从而放弃对该股的炒作。

通过分析次新金股,投资者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证明这种情况。能够成为次新金股的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1)上市前多数不是投资者注目的焦点;

(2)流通股本相对适中,很少有超小盘股或超大盘股;

(3)次新金股的概念一般,从行业分布看,往往不是当时的市场主流热点。

这两方面因素对照分析,可以发现次新金股中的一种规律:越是被大多数投资者看好的新股、次新股,越不容易成为金股;相反,适当的股本规模、概念一般的新股往往蕴含着较好的投资机会。

值得指出的是,一般认为首日换手越充分,越有利于后市拉升,但事实却不尽如此。而首日换手率介于35%~70%的个股更容易成为金股。

在上市后介入仍可能盈利80%以上的股票中,极少有首日换手率突破70%的情况。当然介入首日换手率不足35%的新股,投资者往往也难以获利。

从涨幅分析,次新金股上市首日涨幅普遍偏低,有些在上市之后甚至还出现下跌走势。

导致新股走强的最主要动力是题材的挖掘,特别是上市后即蕴含大比例送转题材的新股更是涨幅居前。从技术角度而言,流通股本在3000万~7000万,上市首日涨幅较小,换手率35%~70%,特别是介于35%~40%、45%~50%、55%~60%、65%~70%四个区间,题材一般的新股最可能成为“金股”。

投资新股与投资其他股票的最大区别在于,新股没有历史K线图供投资者参考,只能从公司公布的资料进行分析。从招股说明书中分析新股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种因素:

1.看股票代码

这是第一印象,也是操作的基本要求。

2.看股票简称

有些股票简称比较奇特,与公司主业关系不大,这便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3.看经营范围

看经营范围中是否有可能被炒作的隐藏点。有些公司除了实实在在的业务外,还爱谈点其他额外业务,这就给短线获利带来可能。比如凯迪电力,在主营电力之外,还提到垃圾发电的项目,因而被主力相中。

4.看经营业绩

指当前业绩和往年的业绩相比是否具有成长性。

5.看股本结构

以炒作总股本在2亿股以下、流通盘6000万以下的新股为好。

6.看盈利能力

即公司项目的盈利水平,比如东方钽业、凯乐股份、洞庭水殖等,它们的盈利能力非常大,非常易于吸引主力介入。

7.看公司股东

即什么样的公司、机构、个人是其大股东,看大股东间持股的比例如何。机构是其大股东,且股东持股数相近,或者个人股东较多,这些都是炒作的题材。比如广东明珠前十大股东中有几名是投资公司,而隆平高科是第一家以自然人命名的公司,诚志股份则是由清华同方任第一大股东,而天通股份则是首家由自然人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都曾获得有力的炒作。

8.看公司的地域

新疆、西藏、湖南等地的新股被炒作的可能性居多,比如新中基、洞庭水殖等上市后均表现良好。

对投资者而言,能否很好地把握新股操作技巧,是介入新股能否获利的关键。以下几点是投资者应该注意把握的:

1.新股的炒作要看大势

如果大盘处于大幅下跌的市道中,绝大多数个股的走势都将受到影响,真正逆大势而为的股票少之又少。如2001年年初发行的很多新股,有很多后来跌得面目全非,主力和投资者都深套其中。

如果大盘处于小幅上扬或小幅震荡的走势,新股炒作的机会比较大,也可能形成新股上涨和大盘上涨的互动效应,甚至出现次新股成为大盘风向标的局面。

2.对技术层面的把握

就技术面而言,投资者应重点关注首日换手率。如果新股上市当日的换手率较高,买卖较活跃,可能有资金介入,后市可重点关注。如果换手率过低,说明多空双方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后市仍将有筹码交换的一个过程。

3.从K线组合分析

如果新股(尤其是小盘新股)当日收出大阴线,应回避。如果其后几天的K线阴线实体逐渐缩短,则预示着可能见底,在大盘尚好的情况下可关注,但对不断创新低的新股应回避。新股上市后经过几天的震荡形成突破,不断收出历史新高时,说明该股强势,可考虑跟进。如果新股上市当日收出大阳线,应回避当日跟风,其第二天一般会出现盘中回调,如果其后市的调整不超过首日阳线的1/3,可考虑介入。

4.关注基本面因素

对新股的操作还往往和主承销商的实力及其本身所具有的各种概念有关,如2001年年初的烟台万华的MDI概念。这一点要求投资者对新股所在的行业和其基本面有较多的了解,能较恰当地和市场中其他类似的股票进行比价,这样才能对打算介入的新股有较全面的把握。

“逢新必炒”的规律在资金推动的市场上一直不断重复。虽然新股较老股来说首日成交较大,筹码容易收集,但筹码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也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因此,对大多数新股来说最佳的介入时机并不是上市当天,而是其股价经过震荡,支撑价位已经出现,但并未出现大幅炒作之时。

一定程度上讲,新股的炒作也需要耐心。次新股由于资产状况较好,上市头几年经营情况一般不会太差,既有一定的安全性,也有一定的投资性。

次新股成为金股之前,在走势上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把握这些走势规律,有利于投资者从次新板块中捕捉金股。

1.快速砸盘的次新金股

出现这种走势的次新股在上市之后先出现小幅上升,再出现大幅回落,将股价打回原形之后再展开主升行情,这便是主力的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战术。

由于次新股主力控筹度一般不会太高,而持有次新股的投资者惜售心态明显,因此,主力吸筹存在困难,在没有充分建仓之前,一般不会立刻展开拉升行情,而是通过高买低卖先往下砸盘,这样,既可收集筹码,又能积蓄能量,为展开轰轰烈烈的主升行情奠定坚实的基础。此类个股一般有以下的特征:

(1)上市之后先出现小幅上升行情,但整体升幅不大,从日线图上观察,有如高度不大的小“山丘”,这是主力吸货建仓时造成的。

(2)在上升途中股价突然出现快速急跌,下跌具有突发性,下跌前无任何征兆;下跌的速度快,一般采取连收阴线的方式,短短数天即达到跌幅目标;下跌时成交量不大,显示主力意图在打压,而不是出货。

(3)下跌后在前期低位附近企稳回升,显示下档支撑力度强,主力无力将股价肆无忌惮地大幅打低。

例如:600506香梨股份在上市后曾经出现过快速砸盘走势,但随后该股上涨36%(见图1-12)。

图1-12 香梨股份上市后股价走势图

2.V形反转的次新金股

这类次新股,一般上市之后即被市场冷落,股价一路盘跌,但是由于次新股业绩较好,题材较多,而市场主力往往能够事先获知该股有某种题材即将出台,有时为迅速建仓会采用边拉高股价边买进的方式,在日K线形态上形成V字形反转。

这类金股的特点是主力建仓迅速,上涨初期股价碎步扬升,后期才急速上扬,但由于主力控盘程度不高,所以行情持续时间不长。

例如:泰达股份(000652)上市后曾经一路下跌,随后该股突然逆势放量上行形成V形反转,最大涨幅达到280%,成为当时少有的逆势金股之一(见图1-13)。

图1-13 泰达股份上市后股价走势图

通过对次新股的财务数据、基本面情况、市场表现和投资情况等进行分析,投资者可以发现有望成为金股的次新股。

1.对次新股进行筛选时综合考虑的因素

(1)关注次新股上市公司的投资情况,注意其募集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投资项目的进展状况。

(2)关注净利润是否出现增长,剔除净利润出现下降的股票。

(3)关注主营业务收入是否出现明显滑坡,如果出现则坚决剔除。

(4)关注每股收益是否超过市场平均水平,没有超过的予以剔除。

(5)关注市盈率是否低于两市平均水平,如果过高,则予以剔除。

(6)关注次新股的股价高低,剔除高价股。

2.对超跌次新股分析时综合考虑的因素

(1)一般在大盘经过连续调整后,部分基本面尚可的超跌次新股存在一定机会。由于累计跌幅没有考虑个股在整个阶段的上冲过程,因此,可以用最高价和收盘价计算的阶段性跌幅来计算个股的超跌幅度。将阶段跌幅大于30%的个股作为重点关注的超跌次新股。

(2)考虑经营业绩的水平。由于超跌股主要以技术面为主,因此对每股收益的绝对值要求相对较低,以每股收益为正作为基本要求。

(3)基本面无异常情况。即公司没有违规和受到稽查的问题,如果公司存在基本面异常情况,即使有技术面的超跌,后市机会也较难把握。

(4)市盈率小于市场平均水平,主要考虑是否仍存在投资价值。

(5)绝对价位和二级市场走势作为优选依据。绝对股价高于平均水平的40%的股票,要予以剔除。

(6)二级市场走势则考虑主力运作迹象。

(7)关注超跌次新股在技术面的上档压力情况。

3.对大盘次新股的分析综合考虑的因素

(1)上市后的二级市场走势。

(2)上市公司业绩水平。

(3)公司未来发展和实施股改的情况。

经过对历次行情中走势强劲的次新股进行统计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在次新股中选黑马要掌握以下的选股原则:

(1)选择在低迷市道中上市,定位明显偏低的个股。如: 2003年上市的中信证券发行价4.5元,上市首日收盘价仅5.01元,下跌中的最低价4.81元,仅比发行价高0.31元,过低的定位最终引发了中信证券的暴涨行情。

(2)选择新一轮行情中率先启动的龙头类次新股。如: 2003年行情中率先启动的中国联通、皖通高速等。

(3)选择一些经过深跌的次新股,可以关注其中调整时间较长、下跌幅度远远大于指数的低价超跌类次新股。

(4)选择上市后没有经历过大幅炒作的次新股。这类个股上档没有套牢盘和成交密集区,上升阻力小,一旦大势走好,容易有出色表现。

(5)选择流通盘与总股本均不大,有多年滚存利润和丰厚公积金的次新股。这类次新股具有较强的股本扩张能力,能为将来的强劲走势提供有力的题材支持。

八、不同股本规模的次新股投资技巧

次新股股本规模的大小对市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小盘、中盘与大盘次新股的走势特点会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对于不同股本规模的次新股,需要采用不同的投资技巧。

1.小盘次新股投资技巧

小盘次新股容易成为塑造新一代高价股群体的最有力竞争者。沪深两市正在由弱势运行格局转向强势运行,单纯从低价大盘股中寻找突破口依旧难以让股价中枢向上拓展。也就是说,还需要塑造新一代高价股群体。而小盘次新股就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也是最有能力填补高价股空缺的潜力对象。在小盘低价次新股投资中,应该注意从行业发展潜力上进行分析选择。

2.中盘次新股投资技巧

中盘次新股最受中小投资者青睐。中盘股主要是指总股本规模在1亿~2亿元的品种,这批个股比较活跃,也最容易成为市场的过度炒作板块。在该群体中,应该注意那些行业特色明显的品种。

3.大盘次新股投资技巧

大盘次新股容易成为机构投资者的首选对象。大盘次新股具有很强的行业和市场代表性。在近年来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背景中,大盘次新股已经得到各路机构投资者的认同。如招商银行、中海发展、山东基建、北大荒以及中信证券、中国联通、皖通高速等均在历次行情中一举成名。在大盘低价次新股投资中,应该注意那些一直未被市场充分炒作的相对冷门品种。

从历年的十大金股中可以看出:在2003年以前重组股是诞生金股的重要因素,即使在近几年,重组题材仍然能使相关股票得到市场投机资金的炒作。

资产重组作为企业资本经营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热点和市场投机炒作的热点。据统计,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中,实施或拟实施的购并、股权转让、资产置换等形式的资产重组公司超过20%,并有进一步扩展之势。

企业资产重组是企业资产(主要是存量资产)优化组合、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必然选择。在一个拥有健全市场机制、完备法律体系、良好社会保障环境的社会经济中,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可以壮大自身实力,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与企业自身积累相比,企业购并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实现生产集中和经营规模化。

(2)有利于减少同一产品的行业内过度竞争,提高产业组织效率。

(3)与新建一个企业相比,企业购并可以减少资本支出。

(4)有利于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优势淘汰劣势产品,加强支柱产业形成,促进产品结构的调整。

(5)可以实现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可以实现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重组,使国有资本的行业分布更为合理。

上市公司处在投资者、管理层和券商等中介机构之间,对于投资者来说,资产重组有出于短期的压力和考虑,既具有保稀有的“壳资源”、保配股的功能;也具有上市公司从长计议,通过有效的重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投资者在把握重组股机会时要兼顾这两种情况。

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活动对优化上市公司产品和管理资源结构(股东结构变化)、提高上市公司资产整体质量和经营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分析重组时需要考虑的是:不同重组方式绩效差距很大。重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股权转让型资产重组

根据以往情况看,股权转让类资产重组效果欠佳。在2005年之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比较特殊,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所占的比例较大且不能流通(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这种状况将得以改变)。因此,国有股或国有法人股的转让成为上市公司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资本效率的重要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本身只能反映股权结构的变化,并不代表公司的经营业务活动一定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股权重组必须结合以后相应的经营重组,这种方式才会有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非上市公司入驻小型上市公司。实质上这是一种“借壳上市”或“买壳上市”。由于受上市额度和上市节奏的限制,上市公司作为一个“壳资源”是非常稀缺的。这一类的买方大多实力雄厚,如中远(上海)置业、天津泰达、深圳粤海;而被控方则业绩较差,最高每股收益不到0.1元,而且股本较小,流通股不超过5000万股,股权结构较分散或国家股、法人股的股东占绝对地位。

2.收购兼并型资产重组

收购兼并是上市公司最常用的扩张方式,一个公司往往通过收购兼并来拓展新产品市场份额,或进入其他经营领域。这种重组方式的特点之一就是对被收购兼并方生产及经营现状影响较大,磨合期较长,因而见效可能较慢。

由于上市公司多数是我国各行业中的排头兵,因此,较强的实力和国家扶强扶优的政策使得多数的上市公司可以采用上市公司兼并收购非上市公司的方法壮大自身。

从国际经验看,并购能使企业实现超常规发展,但也容易出现再度分化,企业价值受损、债务负担加重甚至破产的风险。企业在兼并热潮中必须保持冷静,不要只图眼前利益,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高度及企业战略性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加强科学管理,扎实工作,不断提高企业兼并重组水平。

3.资产置换型资产重组

资产置换是一种常见的见效较快的重组方式,其重要内容就是用公司的“劣质”资产交换外部优质资产,由于是采取整体置换形式,因而公司资产质量得以迅速提高,收益也可立竿见影。

一些上市公司业绩不佳,但又不愿出让控股权,为了利用“壳”的融资功能,只好借此法提高业绩,以达到规定的增资配股的条件。

采用此法的公司一般规模较大,资产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还背靠一个更大的母公司。因此,通过资产剥离和资产置换,将一些不良资产剥离出去,并注入一些成长性很强的优质资产来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这类公司较多,如黄河科技、川盐化等。

统计数据表明,资产置换类上市公司重组之后,主营业务收入的平均值有较大幅度增长,其利润、每股收益和资产收益率更是成倍增长,这说明资产置换重组模式见效快,成效显著。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方式的资产重组关联交易较多,交易的市场化程度低,短期得益较多,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还有待观察。

无论从哪个角度对重组股进行分析,都要涉及上市公司重组后的业绩,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重组后主营业务状况。

(2)重组后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及净资产收益率的增减状况。

(3)一次性重组收益对每股收益产生的影响。

(4)业绩与重组方式的关系。

(5)业绩与股本规模、上市时间的关系。

(6)运用优惠政策的重组对业绩的影响。

(7)关联重组是否造成了业绩误区。

(8)重组时对目标资产的选择是否严格。

(9)重组中是否只注重了资本经营而忽视了新产品经营。

分析重组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各家理解重组的含义不同,说法不一。

(2)重组在年报中表述不规范。

(3)重组带来报表的不可比性。

(4)重组权益日确定显示出弹性。

选择重组股投资,关键在于把握其短线机会,而这种短线机会又表现在如何选择重组股上。从风险控制和短线机会的把握上,我们还须从以下几方面对重组股作分析:

(1)重组股的重要特点便是低价、低市值,选择重组股应从中低价、中小盘个股中寻找机会。

(2)超跌形态和筑底阶段的重组股具有风险小而机会多的特点,选择超跌筑底时有温和放量态势个股便具短线机会。

(3)从基本面上把握有实质性重组题材个股,尤其是业绩有望根本改变,形成较好新利润增长点的个股。

从风险收益分析:重组股收益大,风险也大,6元股票涨到12元,就能实现100%的收益。但重组股的最大风险就在于重组是否能够成功,重组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能否成功取决于多方面的配合,如果某一个方面不配合,就可能造成重组失败。从这方面分析,任何一只重组股都有失败的风险。

因此,操作中对于重组股绝对不应该在一只个股上满仓,而应讲究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

例如:某位投资者有18万元资金,选择3只重组股,假如股价都在6元,把资金均分在这3只重组股上,则每只重组股投入6万元。

假设出现第一种情况:最后的重组结果是1只成功,2只失败。成功的1只股价涨到12元,涨幅100%,并在12元出货,获利6万元(不计算交易成本的前提下)。

失败的2只,能跌到什么价位呢?可以假设一下,假若失败的2只重组股股价都从6元跌到4.5元,跌幅为25%,最后在4.5元全部止损,亏损3万元(不计算交易成本的前提下)。

这样,1只成功2只失败的最后获利就是3万元,投资收益率为16.7%。

假设第二种情况:假若最后的重组结果是2只成功,1只失败。成功的涨幅、失败的跌幅、出货止损价位都与第一种情况相同,最后的获利将是:

6万元×(1+100%)×2+6万元×(1-25%)-18万元=10.5万元

即最后获利10.5万元,投资收益率为58%。

如果18万元全部集中到一只重组股上,成功了当然可以实现收益最大化;一旦失败,可就实现了损失最大化。因此,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炒重组股,不宜满仓在一只重组股上,而应注意讲究运用投资组合技巧。

股市中有句俗话“岁末炒重组”。每年接近年末时,一批低价重组股纷纷活跃起来,成为耀眼的明星。近年来重组题材的特点是:有实质性重组题材的个股表现突出,例如2005年出现井喷行情的南方摩托,就是因为和南方航空动力有限公司进行重组(见图1-14)。此外,还有ST中西等。

图1-14 南方摩托股价走势图

另外,重组类公司的股改创新方案最多,如优先考虑回购、认沽权证、以股抵债等。由于方案灵活,因而更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同。重组股题材丰富,而且部分公司的业绩有望获得大幅提升,投资价值能迅速提升,因此在市场中成为投资的热点。

历次的重组股行情,常常能诞生出涨幅惊人的“黑马”,但是,重组股有时难免良莠不齐,投资者在选择重组股时,要紧紧围绕低价、小盘和超跌为中心。

低价位的重组类个股,特别是在弱市中曾经严重超跌,目前涨幅不大的个股尤其值得重视。历史上曾经有过涨幅翻番行情的重组股大都是从股价较低时崛起的,如:飞乐音响、抚顺特钢、ST三普等。投资者选择重组股要紧紧围绕低价和超跌,选择股价在2~3元一带的个股。

近年来的市场表现中,小市值的重组类个股非常受欢迎,特别是股价持续下跌之后,严重超卖的股票,往往会突然爆发出井喷行情。

由于年底的资金面压力一般比较大,投资者应该关注小盘的重组类个股。小盘股重组的成本比较低,容易被重组,而且便于拉抬股价,容易受到市场主流资金的青睐,一旦被主力选中后,其上升速度较快。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重组类个股不仅流通盘要小,而且个股的总股本和流通市值也不能大。通常选择流通股小于0.6亿股、总股本小于1.5亿股,流通市值小于6亿元的比较合适。对于部分个股而言,其价格低廉也是一种投资优势。

往年投资重组股时,市场一般青睐绩差股,选年度收益是微利的、亏损的和被特殊处理的公司。因为上市公司业绩越是亏损、面临着被特殊处理及退市等原因时,重组压力越大,上市公司也就越容易被重组。但是,现在的市场情况已经改变。近年来一些绩差股退市后使得持股者蒙受了重大损失,显示出那些为了保牌而重组的题材股所具有的巨大潜在风险。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中,投资者应该重点选择有利于成功股改的和有实质性进展的重组类股票,或选择类似于百联股份的重组股,即重组题材中的白马股,这些公司重组方案已经大白于天下,重组效果已经展现出来,是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重组股。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每年年底的时候都有一批市场游资需要退出,它们通常是采用拉高出货的方法。市场中黑马频出的重组股,其中往往有游资的影子,在年关将近的时候,这些资金急于出局,不排除有部分短线资金借助消息和题材来达到目的,投资者应以谨慎为上。

1.ST农化

超级金股ST农化(000950)正是因为重组题材而得到市场资金炒作的。

ST农化(000950)在2005年出现两次上涨行情(见图1-15),除了年初的强劲涨升之外,在2005年7月末明显有实力资金介入该股,使公司股价稳健攀升。

该股的走强得益于公司进行大规模的重组,以及2005年12 月19日公司进入股改程序。

2005年3月28日公司公告资产重组概念,即中国核工业集团建峰化工总厂用从事化肥及相关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资产与ST农化的整体资产进行对价置换,并按照“资产、负债、人员同步走”的原则,将ST农化拟置出资产全部以行政划转方式划给重庆农药化工集团。经过置换完成后,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将由制造、销售农药及农药中间体产品、铬盐系列产品转变为化肥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至此公司成为我国最大的铬盐生产基地,居垄断地位。

图1-15 2005年ST农化股价走势图

2005年12月19日公司公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股改方案,10送1.5股加上重大资产置换,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建峰总厂拟以合法持有的建峰化肥51%的权益性资产以及复合肥、氮气生产经营相关的资产和负债与公司合法拥有的整体资产进行置换。

2.*ST华靖

2003年超级金股*ST华靖(600886,现更名为G华靖)总股本28174.58万股,流通股本10731.7万股,曾用名湖北兴化和国投电力,是进入2003年涨幅前十名中的唯一一只*ST股票。*ST华靖在2003年12月出现急拉行情,至2004年3月,该股股价上涨近一倍(见图1-16)。

图1-16 G华靖股价走势图

大股东的支持有可能使其成为未来两三年成长潜力最大的电力明星,市场人士预期未来两年电力需求将进一步增加,电力短缺更加严重,由于预计该股会有较好表现,各类资金纷纷介入。

当然,促使该股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是因为其具有重组题材。当市场像倒垃圾一样纷纷抛售绩差股时,*ST华靖以绩优电力股的姿态完成了从丑小鸭向白天鹅的转变。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并不是投机的胜利,而是利用信息优势实现价值发掘的体现,市场规模资金总是以多元化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盈利追求。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总是那么吸引人,公司也幸运地成为2003年十大金股中唯一的重组股。

3.健特生物

健特生物是2002年的超级金股。从表面上看健特生物在2002年的涨幅不是最大的,但实际上若以累积涨幅计算,该股足可名列那两年的第一金股。自2001年初,原名“青岛国货”而被特别处理的“ST国货”即已开始其神奇的涨升之旅,2001 年5月无锡健特受让了脑白金的生产厂家珠海康奇90%的股份后,其二级市场走势越发非同凡响,到2002年时,累积涨幅相当惊人。期间大盘虽然经历了40%以上的下跌,但该股却一直在创新高(见图1-17)。

其上涨的原因在于:大比例送转和资产重组。

一方面健特生物在2002年连续实施大比例送转方案,一次是在2002年的上半年实施2001年的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现金1元(含税,扣税后实派0.8元)和每10股转增7股(以2001年末总股本1136790万股为基数),股权登记日是2002年3 月15日。另一次是在2002年的下半年实施的2002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转增1股送2股派0.5元(含税,以总股本193254383股为基数),股权登记日是2002年9月20日。当年末期分配方案是每10股送2.5股派0.65元,不过这是在2003年实施的。

另一方面是资产重组提升业绩。该股的资产重组较为彻底,新注入的“脑白金”业务从当年的报表看,盈利水平相当高,其2002年第一季度每股税后利润高达0.351元。

图1-17 健特生物股价走势图

4.力诺太阳

力诺太阳(600885),总股本12980股,流通股本4986万股,公司主营太阳能光热转换材料高硼硅管材的生产。2001年是该公司实施重大转变的时期,从涂料行业向新能源行业转变。股价在上半年出现强势上涨,从年初的11.56元上涨到7月中旬的18.09元,涨幅为56.5%(见图1-18)。此后,在熊市来临,该股在市场整体下滑的拖累下跟随大盘回落。

力诺太阳的前身为武汉双虎涂料,后经山东力诺集团进行资产重组而来。山东力诺集团为太阳能光热转换装置的专业生产企业,具有全球最大的生产能力,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较大的品牌优势和市场占有率。2001年力诺太阳基本完成由涂料向新型材料产业转型的战略步骤。双虎涂料经过此次资产重组,应该说意味着其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置换资产总额超过双虎涂料最近经审计总资产的70%,属重大资产置换;原有的涂料类资产大部分被剥离出上市公司,主业完成转向新材料行业。

图1-18 2001年力诺太阳股价走势图

力诺集团抓住太阳能产业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巨大机遇,几年内已迅速发展成为国内太阳能玻管行业最大的供应商,其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71%,主要客户包括清华阳光等国内太阳能行业的巨擘。从当时国内太阳能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至少还有7~8年才达到太阳能应用的稳定期,而力诺集团在该行业的上游部分,即光热转化材料领域,短期内在国内无强大的竞争对手。

由于靠着实力大股东力诺集团,兼之身处于环保能源——太阳能这样的“朝阳产业”,力诺太阳迎来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5.国投原宜

国投原宜(000826,现名:G合加),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资产重组。

该公司的磷化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洗剂,由于污染严重,当时已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禁用,公司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这对磷化工收入占到公司总收入70%以上的国投原宜负面影响十分明显,而其控股的宜昌宏达铝业有限公司和新型墙体有限公司也已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进行资产重组已成为公司脱困的唯一出路。公司自1999年末开始资产重组运作,至2000年11月21日公司公告湖北红旗电工集团有限公司受让公司第一大股东7150万国有法人股的股权过户工作正式完成,公司将建材类资产、部分对外投资与红旗电工集团电缆、开关类资产进行置换。此举意味着国投原宜的资产重组进入实质运行阶段。

在股价走势上,2000年至2001年上半年,该股累计涨幅达到200%多(见图1-19)。

图1-19 G合加股价走势图

高送转概念股,在中国股市中是长盛不衰的炒作题材,曾经造就了许多股价翻番的大“黑马”。在1996年前,坐庄最重要的题材是分配方案,有10送10或转10题材的个股会大幅向上,如早期的中国嘉陵、四川长虹、深科技、东大阿派、深发展等。那时跟庄前就要判断哪些股有高送转机会,庄家建仓一般在业绩公布前,等利好消息公布后便派发,股民摸清庄股这个脾性,就可操作自如。

即使是现在,每年的年报和中报披露期间,还会有一些上市公司推出高比例送转股方案,因为高比例送转股可以降低上市公司的股价,打开个股的炒作空间。所以,这些推出高送转的公司也往往会受到市场资金的热烈追捧,并出现飙升走势。如:南京中达、北方国际等,隆源双登(000835)更是凭借10送10方案,在9个交易日创造涨幅近60%的惊人表现。

这一切都显示出高送转股中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如果投资者在上市公司公布年报前,能及早识别和介入这类个股,往往可以取得丰厚的利润。

容易推出高比例送转股方案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以下特征:

(1)上市公司的业绩相对优良,净资产值高。投资高送转股必须要重点关注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及成长性,毕竟良好的业绩是抢权、填权的内在因素和根本动力。从历史上公布高送转的上市公司来看,其每股收益高于0.2元占绝大多数。一般来说,如果每股收益高于0.2元,主营业务增长率达到50%以上,也确实有投资关注的必要。

(2)上市公司有充足的资本公积金和丰厚的滚存未分配利润。

(3)在上市公司近年来的分配情况方面存在以下一些特征:

①是上市时间不足两年的次新股。

②最近两年尚未实施过增发、配股等融资方案。

③最近两年没有分配过红利,未分配利润处在不断滚存中的上市公司。

④最近两年尚未进行过高比例送转的上市公司。

(4)在股本结构和特点方面,通常股本扩张能力强的上市公司流通股本和总股本都比较小,上市公司总股本一般小于1.5亿股,流通股本一般小于6000万股。

(5)上市公司有急于融资的需求。由于受增发门槛提高和配股比例的限制,一些净资产值高、业绩非常优秀的上市公司,为了考虑日后能更多地融资,往往会积极地实施高送转方案,为将来更大规模的融资提供便利条件。

本地券商对当地的上市公司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本地公司的题材有一定敏感性,从本地券商的动向往往可以识别出上市公司是否能推出利好或利空的措施。

例如:2004年超级金股江西长运(600561)在2004年2月19日、26日两度涨停之际,上榜席位中均出现了“江南证券”这个名字,而“江南证券”的前身是“江西证券”,从其本地券商积极介入该股的情况可以看出该公司极有可能推出高送转方案。此后,江西长运果然推出10转增10股的优厚分配方案。

江西长运当时的流通盘只有3000万,受到一些小型资金的关注,但不是小盘基金所为,因为毕竟当时才刚刚发行一只小盘基金。江西长运是被部分先知先觉的机构及民间游资借机炒作的。再加上客运业务的稳定增长及其旅游产品的创新带来了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2004年1~6月该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良好的基本面是该股股价提升的另一有利因素。

从对高送转题材的炒作历史来看,既有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填权行情的健特生物,也有在高送转的热炒中形成了无法逾越的股价顶峰的四川长虹、南方建材等。从市场反映来看,公告高送转预案后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可归纳为三类:

(1)在公告前大幅上涨,公告后趋于平静。

(2)公告前后股价持续上涨,如2003年的模塑科技、金融街、华侨城A。

(3)对高送转题材表现不敏感,如晨鸣纸业。

经统计,沪深两市2002年有60只股票高比例送转,复权后有37只股票的年K线因主力借高送转出货而收阴,年平均跌幅22%,远高于大盘。在2003年两市公布高送转预案的股票中,凡公告日以开盘价买入的,大多会出现跌幅大于沪深股指的情况。可见,不是所有的高送转股都可介入的。

为什么投资者买入高送转股会出现不赚反亏的情况呢?这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和内幕交易造成的。有的主力资金事先得知消息,提前进入个股中,等高送转利好公布时乘机出货。

因此,高送转题材中确实存在着相当的投资机会,但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投资者在参与高送转题材炒作时,要注意控制风险,控制风险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注意主力资金凭借利好出货

当庄家将股价拉高以后,投资者常会因为有“恐高症”而不愿追高,而庄家又不愿降下辛苦拉高的股价兑现利润,因此常常会使用高送转的方式,降低上市公司的股价,打开个股的炒作空间,利用高送转股的利好出货。

例如:从2002年中期实施10送转10的海螺型材、隆源双登、天方药业的市场表现来看,在除权之前股价都有过相当活跃的表现,除权后则以低迷探底为主(见图1-20)。因此,对除权前已有巨大涨幅的高送转个股,投资者在除权前应坚决卖出或者不要轻易追涨。

图1-20 隆源双登除权后股价走势图

2.注意上市公司借高送转股“圈钱”

因为上市公司在配股再融资时,一般有不超过总股本30%的限制,这就会促使上市公司在配股前先扩大股本。而在融资额不变的前提下,较低的配股或增发价更加容易吸引投资者认购,上市公司通过高比例送转股,可以扩大股本、降低股价,从而有利于上市公司更顺利地从市场中圈得更多的钱。

如北生药业尽管推出了10送1转3派1元的分配预案,但年报公布当天仅略微高开,随后便大跌。原因就在于北生药业在10送转4派1的同时还推出10配7的配股方案,公司股价自然遭到投资者的冷遇(见图1-21)。

图1-21 北生药业股价走势图

3.注意上市公司利用高送转制造给予股东高回报的假象

上市公司的年度分配是给予股东的回报,在国外成熟市场中,现金分红是最主要的方式,送转股则被视作是股份拆细的方法,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股票的流通性。现金分红要求上市公司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充足的现金流,而高送转股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要求很低,即使公司亏损,只要具有高额的资本公积金和每股净资产,也可以实施。高送转股帮助那些在资金周转上捉襟见肘的公司制造了给予股东高回报的假象。但是这些股票即使推出高送转方案,也对市场缺乏吸引力。

如苏福马尽管推出拟10股转增4股派0.3元(含税)的分配预案,但公司2002年报显示公司每股收益0.08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0.05元,净利下降19%。因此,公司公布分配方案后股价随即下跌(见图1-22)。

图1-22 苏福马股价走势图

1.买入技巧方面

对真正有参与价值的高送转股,应待其回调后逢低介入,要注意观察短线指标是否调整到位。

有些老股票经过多次送转以后,复权价往往高得惊人,而且缺乏继续大比例送转的能力,这样的高送转题材往往成了主力出货的良机,例如四川长虹。

而流通盘较小且首次分配的次新股有再次继续送转的潜力,容易被主力长期运作,是适宜投资的品种。所以,在高送转股中尽量选择上市之后第一次高送转的股票。

如2002年中期沪深两市15家推出高送转方案(10送转5以上)的上市公司中,第一次高送转的次新股天利高新的填权欲望大大高于经多次送转的老股票海螺型材等(见图1-23)。

有的投资者认为股东人数的急剧减少,意味着个股中暗流已经涌动,表示大金股即将脱颖而出。但实际结果往往并非如此。越是股东人数急剧减少的股票,越是暗藏风险,往往表明主力资金已经进入个股中。如果这时一旦推出高送转题材,主力资金会乘机出逃。相反,有些主力资金介入不深的股票,在公布高送转题材后,股价常常会出现急速拉升。因此,后一种股票更加适合投资买进。

为了回避风险,投资者应尽量提前挖掘有高送转潜力的个股。高送转个股的行情往往表现为送配方案公布之前就提前启动,因此,提前挖掘有高送转潜力的个股,先期埋伏在其中,有望获得更高收益。而且这时股价往往不高,投资风险很小。

图1-23 天利高新股价走势图

2.卖出技巧方面

上市公司未公布高送转方案,股价就已经大幅飙升的个股,一旦公布具体的高送转股方案时,投资者要谨防“利好出尽是利空”,要坚决地逢高卖出。

当上市公司公布高送转股方案时,如果个股涨幅不大、股价不高、未来还有扬升潜力,投资者可以等到除权前后时,再择机卖出。

1.新安股份

2004年的超级金股新安股份在高送转题材的刺激下形成强势行情。

新安股份的流通盘比较小,在2004年年初时仅仅有4400万,比较容易吸引各类资金的关注。此后,该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全部被基金和证券公司占据。更加关键的是该公司中期业绩暴增:2004年6月17日公司公告,经对2004年上半年财务数据进行初步测算,2004年上半年合并净利润与上年同期净利润相比预计增幅在100%以上。

新安股份具有高送转题材,2004年实施了每10股转增7股派1.20元(含税,税后0.96元)的优厚分配方案。这为股价的上涨提供了有力帮助(见图1-24)。

2.通宝能源

超级金股通宝能源(600780)在2003年形成强势上涨行情,当时推出高送转方案:公司提出10送2股转增8股派现0.5 元(含税)的高比例分配预案。股价在除权前出现大幅上涨,涨幅超过一倍(见图1-25)。

3.哈飞股份

2002年超级金股哈飞股份年度涨幅65.79%,换手率314.6%,振幅101.89%,2002年12月31日收盘价23.11元。高送转概念是帮助哈飞股份走强的主要原因,哈飞股份在2002年年中实施200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每10股送红股2股,并每10股转增4股。该股同样是在除权前出现快速上涨(见图1-26)。

图1-24 G新安股价走势图

图1-25 G通宝股价走势图

图1-26 哈飞股份股价走势图

4.烟台万华

2001年超级金股烟台万华在高送转方案实施前出现急速上升行情。其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高成长性和高送转。

在当时,公司主导产品MDI在国内还无竞争者,因此,公司上市以后,随即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高送转方面,烟台万华(现名为G万华)在2001年4月18日实施了每10股送2股转8股派1元(含税,税后0.4元)的大比例送配。在除权前该股股价直线上涨(见图1-27)。

图1-27 2001年G万华股价走势图

此后该公司又在2004年5月和2005年4月分别实施了10 送7股和10送3股,这两次除权之前,都曾经出现过大幅上涨走势(见图1-28)。

5.禾嘉股份

超级金股禾嘉股份(600093)在2001年表现出明显的抗跌性,是一种强悍的金股行情。追溯该股股价走牛的历史,还要从1999年底开始起算,到2001年9月,期间最大升幅达到了235%。即使单就2001年的涨幅来说也是可观的(见图1-29)。

2001年禾嘉股份之所以能保持强者恒强,是因为其具有高送转题材。

在整个2001年以来的行情中,关于禾嘉股份股价走强的分析和猜测始终是市场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此前大盘自2001年7月初形成见顶回落之后,该股能够屡屡逆市走强更是引起了市场的普遍关注。而该股股价走强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001年中期公司实施了公积金每10股转增5股的分配方案。对于一只股本规模不大的小盘股而言,以实施大比例送配作为股价持续一年半上涨的基础是再合适不过了。

图1-28 2005年G万华股价走势图

图1-29 2001年禾嘉股份股价走势图

6.天鹅股份

2002年超级金股天鹅(600829,股票简称从2004年10月12日起变更为“三精制药”)年度涨幅60.3%,换手率283.87%,振幅103.89%,12月31日收盘价11.33元(见图1-30)。

图1-30 2002年三精制药股价走势图

比起其他金股,天鹅股份显得相当另类:一方面,公司主要从事水泥生产等传统产业,并没有时髦的题材与概念,业绩也算不上很好;另一方面,在公司的十大股东中几乎找不到机构投资者的身影。但该股自有其过人之处,那就是盘小体轻,可作掌上舞。上市之初公司总股本为9930万股,流通股仅2250万股,加上250万职工股也只有2500万股,为典型的小盘股。之后虽几次送股,但流通股本仍只有3327.5万股,依然相当苗条。因此,该股被市场资金相中而于2002年初走出逆势上升行情。

该股在2002年反复送转除权,使得股价不断平摊下降。其中2002年上半年实施2001年的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转增3股派现0.2元(含税,税后实派0.16元),股权登记日是2002 年7月1日。2002年下半年实施2002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转增5股,股权登记日为2002年10月22日。

历史证明,除权再除权是强庄股的最有效的出路。很明显,天鹅股份想走的就是这条路。一是因为它无法指望业绩增长,每股收益从2000年的0.46元/股下降到2001年的0.33元/股,2002年中期又再次下降48%;也无法靠概念,因为它仅是一家水泥股。二是该股已成了一只主力控盘股,2002年中期股东总数5067名,户均持股8500多股。三是该股盘子小,故而最佳出路当然就是除权再除权。到了2001年底主力试图通过送股出逃之意已是司马昭之心。

7.四环生物

四环生物在2002年连续实施大比例送转方案。一次是在2002年的上半年实施2001年的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0.256 元(税后实派0.145元),每10股送0.3股转增5.7股(以2001年总股本17874.24万股为基数),股权登记日是2002年3月19日。

另一次是在2002年下半年实施的2002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转增8股,股权登记日是2002年8月28日。

到了2003年8月,该公司再次实施10送10股派0.575元的高送转方案。股价在此期间里,按照复权价计算上涨了5倍多(见图1-31)。

图1-31 2002年四环生物股价走势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