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资本市场的私募股权投资

中国资本市场的私募股权投资

时间:2023-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中国资本市场的私募股权投资中国大陆出现PE投资是很晚的事情。在中国,PE基金投资比较关注新兴私营企业,由于后者的成长速度很快,而且股权干净,无历史遗留问题,但一般缺乏银行资金支持,从而成为PE基金垂青的目标。中外合资产业投资基金的法规出台后,新成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如弘毅投资、申滨投资等。

四、中国资本市场的私募股权投资

中国大陆出现PE投资是很晚的事情。1999年国际金融公司(IFC)入股上海银行可认为初步具备了PE特点,不过业界大多认为,中国大陆第一起典型的PE案例,是2004年6月美国著名的新桥资本(New bridge Capital),以12.53亿元人民币,从深圳市政府手中收购深圳发展银行的17.89%的控股股权,这也是国际并购基金在中国的第一起重大案例,同时也藉此产生了第一家被国际并购基金控制的中国商业银行。由此发端,很多相似的PE案例接踵而来,PE投资市场渐趋活跃。

2004年末,美国华平投资集团等机构,联手收购哈药集团55%股权,创下第一宗国际并购基金收购大型国企案例;进入2005年后,PE领域更是欣欣向荣,不断爆出重大的投资案例,其特点是国际著名PE机构与国内金融巨头联姻,其投资规模之大让人咋舌。首先是2005年第三季度,国际著名PE机构参与了中行、建行等商业银行的引资工作,然后在2005年9月9日,凯雷投资集团对太平洋人寿4亿美元投资议案已经获得太平洋保险集团董事会通过,凯雷因此将获得太保人寿24.975%股权。

此外,国内大型企业频频在海外进行并购活动,也有PE的影子。如联想以12.5亿美元高价并购IBM的PC部门,便有3家PE基金向联想注资3.5亿美元。此前海尔宣布以12.8亿美元,竞购美国老牌家电业者美泰克(Maytag),以海尔为首的收购团队也包括两家PE基金。

在中国,PE基金投资比较关注新兴私营企业,由于后者的成长速度很快,而且股权干净,无历史遗留问题,但一般缺乏银行资金支持,从而成为PE基金垂青的目标。同时,有些PE基金也参与国企改革,对改善国企的公司治理结构,引入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提升国企国际化进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现在国内活跃的国外PE投资机构(或者合资)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1)专门的独立投资基金,如The Carlyle Group,3i Group等。

(2)大型的多元化金融机构下设的直接投资部,如Morgan Stanley Asia,JP Morgan Partners,Goldman Sachs Asia,CITIC Capital等。

(3)中外合资产业投资基金的法规出台后,新成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如弘毅投资、申滨投资等。

(4)大型企业的投资基金,服务于其集团的发展战略和投资组合,如GE Capital等。

(5)其他如Temasek,GIC。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