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分析大盘形势

如何分析大盘形势

时间:2023-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4节 如何分析大盘形势抓住大行情,我们称之为选势。由于中国股市的错位问题、股权分置问题,使得市场中出现了大量泡沫,许多上市公司的股价远远脱离了其价值,所以出现价值回归是完全正常的。根据各国的经验,在股市大发展期间都会有大调整,有时跌幅还很大,中国股市也不能例外,所以在把握大方向的同时也应该警惕大调整。

第4节 如何分析大盘形势

抓住大行情,我们称之为选势。

什么时候收益和风险比最大呢?自然是在股市上涨的牛市中。也就是说,在整个股市上涨,也就是大盘指数上涨的时候买入股票,要比股市下跌的时候买入股票要好得多。

而在牛市中又是在初期,也就是股票刚刚上涨的时候买入股票,胜算的几率更大。

所谓牛市是指所有股票在整体上是呈上涨的趋势,所以大盘指数上涨。我们首先要把它放在国家整体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去看。因为只有国家安定,经济向前发展,股市才有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美国股市在高速发展时期从1000多点上涨到了10000多点,靠的就是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而日本股市从前几年的最高点38900多点下来以后,一直没能重上20000点,是和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分不开的。

但是国家经济发展又不等于股市一定也会同步发展。中国前几年经济发展很快,股市却一直低迷,让人觉得不可理解。其实我们不光要把全国经济的发展和股市结合起来看,更要把上市公司的发展和股市结合起来看。由于中国股市的错位问题、股权分置问题,使得市场中出现了大量泡沫,许多上市公司的股价远远脱离了其价值,所以出现价值回归是完全正常的。我们看到这几年虽然上市公司的盈利有很大增加,但大多集中在少数公司中,很多公司不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大面积亏损。这样的公司还停留在市场中,自然要拖股市的后腿了。

不过由于中国的经济在发展,国家需要股市来帮助国有企业的改革,要通过股市实现融资,所以股市也不可能永远低迷,也不会出现崩盘。因为国家的宏观环境不允许它这样做。

在中国股市的历史上有几次大牛市,以上证指数为例:

第一次1992年,从当年开盘的307点上涨到5月份的1429点,只用了4个多月时间;

第二次从1992年11月最低时的386点到1993年2月份最高时的1558点,只用了两个月时间;

第三次从1996年1月最低时的512点到1997年5月最高时的1510点,走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

第四次从1999年5月最低时的1047点到6月最高时的1756点只用了一个半月;

第五次从1999年底的1341点上涨到2001年6月的2245点,时间延续了一年半。

同样,在中国股市的历史上也有几次大熊市:

从1993年5月的1380点到1994年7月的325点,下跌超过70%;

1997年5月上证指数达到1510点,在3个多月后下跌到1043点;

特别是自2001年上证指数达到2445点以来的熊市,到2003年1月跌破了1200点,时间长达3年多,虽然指数下跌并没有以前的幅度那么大,但是时间之长、影响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在这段时间里,市场流通市值从17700亿元下降到10500亿元,如果去掉因增发新股新增的市值,股市实际缩水超过10000亿元,损失了一半以上。由于现在股民人数比过去大大增加,造成的危害也就比过去大得多。

我们看到牛市的时间有长有短,有时一两个月,也有时走个一年半载,熊市也是一样,时间有长有短。而实际上在每段牛市中也有下跌的时候,而在熊市中也还有上涨的行情。

现在有些人根据循环周期理论推断,认为2005年起中国将出现一个大牛市,理由是世界各国股市发展历史上都出现过大牛市,例如美国股市1987年突破2000点,1999年冲过11000点;日本股市1985年只有13000多点,到1989年就达到了近40000点;而中国台湾股市在1985到1990年间则从600点上涨到了13600点!

自2005年6月以来,中国股市进入了空前的大牛市,至今已经延续了一年多时间。由于中国经济整体处于上升期,中国资本市场也方兴未艾,可以预期,股市的牛市还将持续很长时间。虽然上升最快的时段已经过去,中间也还必定会有调整,但上升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根据各国的经验,在股市大发展期间都会有大调整,有时跌幅还很大,中国股市也不能例外,所以在把握大方向的同时也应该警惕大调整。

过去股市每年大多是上涨的时间短,下跌的时间长,也就是牛短熊长。而在进入大牛市之后,情况倒过来了,变成了牛长熊短。不过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都要尽可能在大盘上涨的过程中买入股票,事实证明,大盘对股票的上涨和下跌的影响最大,因为在大盘形势不好的情况下,虽然也会有股票上涨,但这总归是少数,所以我们在大盘形势不好的时候买到上涨股票的几率要小得多。因此我们要想买到收益和风险比大的股票,最要紧的就是随时掌握大盘的动向,要在大盘上涨的时候再买入股票。我们在前面所说的看“多方”和“空方”下棋,主要指的就是看大盘,看清楚是谁占优势再决定做什么。

假如股市的指数总是在一个范围内上下波动,而且我们买入股票时根本不做分析,只是随机地买入,那么买到上涨股票和下跌股票的概率应该都是1/2。如果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随机地卖掉,不计手续费的话,赚钱和赔钱的几率应该是一样的,而且做的次数越多,赚和赔的数目就越接近。

中国的股市这十多年来股指走过了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沪股综指从1990年的100点上升到今天的1200点,深股综指从1991年的100点上升到了今天的300多点,如果在这十几年中随机地买入股票,又随机地卖出,并且不计手续费的话,从概率的角度来说,一定是会赚到钱的。

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在这些年中不但没有挣到钱反而赔了钱呢?原因是大多数人是在股价高的时候买进的股票,在股价低的时候卖出了,加上还要交手续费,这样当然就挣不到钱了。我们看到在股价很高时成交量大都很大,这时买入的大都是散户;而在股价很低时却成交量都很小,这时买入的大都是庄家。

其实股市中指数越高,股价越高,风险就越大,收益却不一定大;在股价下跌到无可再跌时风险不大,收益却可能很大。

平时我们在各种媒体上看到、听到的和股市大盘直接有关的是上海综合指数和深圳成分股指数,以及深圳的综合指数。这几个指数综合起来就反映出股市大盘的升跌情况。

但是仅仅根据大盘指数来判断大盘形势往往还不够,因为有时庄家可以通过操纵大盘股来影响指数,所以最好是借助于电脑软件。现在许多电脑软件中都有这种功能,可以判断大盘是否真正在上涨,因为有时大盘指数还在上涨,而庄家却开始退却了。例如指南针软件中的0AMV指数就有这种功能,可以显示资金出入市场的情况,如图27所示。我们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虽然股指还在上涨,场内资金却在减少,这时我们就应该考虑撤退了。

大盘的走势可以分为三种状态:上升、下降和盘整。我们应该选择在大盘上升阶段开始时买入股票,而在大盘下降阶段开始时卖出股票。

在盘整阶段,如果你觉得有把握,也可以用少量资金参与,但切不可多投入,同时还要随时做好准备,一旦突破的方向确定时立即投入或是逃跑。

而在下降阶段则一定要将资金全部撤出,这才是万全之策。在下跌过程中很多人往往对形势抱有幻想,总觉得还能东山再起,结果越陷越深,深度套牢,这种教训不可不汲取。

实际上大盘的走势并不像个股那么复杂,在一个趋势确定了以后往往要走上相当一段时间才可能反转,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来得及跟上形势,这是因为机构和庄家掌握的是大资金,没有足够的时间是根本不可能出局的。当大盘开始上涨时,如果对形势判断不清,宁可多观察两天,等看清楚了再进去不迟。当然也不可过分犹豫,错过了有利时机。

未来的股市很难再像2006年那样一直向上,一年之中大多是有升有跌。这样我们就必须在股市上涨的时候重仓甚至满仓持股,而在股市下跌时少持甚至不持股票。当然我们不一定要持币观望,可以把资金买成债券基金或做其他短期投资,如果合适的话,也可以参加申购新股。

我们的建议是,除了在大牛市中之外,一年里应保持相当的时间空仓,实际上很多机构就是这样做的。我们可以看到,在股指上涨时,大量外围资金流入股市迅速将股指推高,这时挣钱是最容易的;而在平时只有场内资金在使股价上下波动,经常是个股轮番上涨和下跌,这时要挣钱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你愿意参与,也应该只用少量资金,才能避免损失,毕竟下棋不如看棋来得轻松。当然持币并不一定非持有现金不可,如果你估计等待的时间较长,就应该买成债券或做其他短期投资,因为那样既能获得收益,又能随时重新投入股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