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世界船王”包玉刚:诚信就是财富
□包玉刚小档案
籍贯:浙江镇海
出生:1918年
企业:香港环球航运集团
教育程度:大学辍学
财富指数:9☆——在1977年世界十大船王排序中,名列第1位
□包玉刚大语录
在经营中,每节约一分钱,就会使利润增加一分,节约与利润是成正比的。
在西方国家,有这样一句谚语:“银行从不借钱给从未向银行借过钱的人。”而给出的理由也非常简单:没有良好的信用记录!
相对于普通人来说,各个行业的富人们做的都是大笔交易的生意,但资金的暂时或者临时性短缺却又是无法避开的障碍——这个时候,作为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良好的信用记录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有了它,便可以马上从银行获得足够的贷款,从而解决燃眉之急。而在尝到了良好信用记录的甜头之后,富人们往往会像保护自己的生命那样用心地守护着信誉,不让它受到一丝一毫的损害。
比如说香港环球航运集团董事局主席包玉刚。
以七十多万美元买了一艘烧煤货船进入航运界,到二十多年后以拥有轮船210艘、总吨位2100万吨、价值约10亿美元而雄居世界航运之冠,包玉刚就是靠着始终信奉“言必信,行必果”,才为自己树立了良好的信誉,进而解决了企业发展过程中屡次需要雄厚资金扶持的难题……
1918年,包玉刚出生在浙江宁波的一个小商人家庭里,由于距离大海不远,所以包玉刚从小就对大海产生了特殊的情感。
父亲包兆龙是做造纸生意的,虽然时常忙得不可开交,但却不忘对子女进行严格的教育。
13岁那年,包玉刚被父亲送进上海吴淞船舶学校学起了船舶。抗战爆发之后,包玉刚辗转来到重庆,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愿继续进大学深造,而是自作主张地跑到一家银行当起了一名小职员。
以宁波人的精明和兢兢业业的作风,包玉刚把自己经手的业务做得蒸蒸日上,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名普通的小职员升到了衡阳银行经理、重庆分行经理,直到最后的上海市银行副总经理。就在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包玉刚却做出了一个让亲友无法理解的决定——辞职了,他说在这个方面没有多大的兴趣。
1949年,包玉刚和父亲携着数十万积蓄来到香港闯天下。
这个时候,包玉刚想起了童年时对大海的向往,于是提出做海运的生意,但却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母亲劝道,“行船跑马三分险”,搞海运等于是把全部的资产都当成了赌注,稍有不慎就会倾家荡产;父亲认为,香港的航运业已经十分发达了,而且竞争还相当的激烈,对于包玉刚这样的门外汉来说,经营航运实在是看不到希望的事儿……
不过,包玉刚却打定了主意就要在海运方面谋求发展,于是一方面继续说服父亲和母亲,一方面开始研读有关航运和船舶方面的书籍。
1955年,包玉刚在37岁的时候,终于圆了自己的海上之梦:在朋友的协助下,筹集七十多万美元从英国买回了一艘以烧煤为动力的旧货船。实话说,这艘货船已经使用了28年了,而且排水量也只有8200吨,但包玉刚却像是寻觅到了稀世珍宝一样,请人把船整修油漆一新,然后取名叫“金安”——象征着自己对经营航运业的设想和构思:“金”字表示要赚钱,“安”字表示要稳中求胜。
当时,世界各国经营航运业的人都是采用传统的短期出租方式,也就是每跑一个航程,就同租用船只的人结算一次。这样不但收费标准高,而且随时可以提高运价。闻名世界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和尼亚可斯、美国船王路德威克以及老一代香港船王董浩云,都是这样做的。可是包玉刚却出人意料地采取了长期出租的经营方式,就是把自己的船通过订立合约以为期3年、5年甚至10年地租给别人,租用者按月交纳租金,但租金标准却低得多。一些同行见包玉刚这样做,都讥笑他为“门外汉”,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傻瓜”!然而包玉刚有自己的算盘:自己对航运业务还不熟悉,不如先长租给别人,倒可以持续、稳定地获得租金收入;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就可以逐渐学会航运业务了!事实雄辩地证明:包玉刚这个“门外汉”的经营策略是最好的经营策略!
在多少赚取了一些利润之后,包玉刚逐渐认识到,如果单靠经营利润来买新船,进而把航运事业做大,就跟蜗牛爬行一样实在是太慢了,唯一的法子就是争取银行的贷款,但自己只是一个不太出名的小富翁,远不是银行家眼中看好的投资对象。
有过银行工作经验的包玉刚,自然对银行家的心理把握得很准:找到了香港最大的银行汇丰银行的高级职员桑达士——凭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更凭着对银行业务的熟悉,他顺利地赢得了桑达士的信任,以自己的一艘货船向汇丰银行承作抵押得到了一小笔的贷款。
随后不久,包玉刚又得到了一个用100万美元买一艘7200吨货船的机会,而且也已经找到了租赁船只的主家,但偏偏因为手头没有现金而无法买船,于是他再度找到了汇丰银行的桑达士。
100万美元可不是个小数字,谨慎的桑达士当然不会轻易地相信包玉刚,就毫不客气地对他说:“包先生,你不是在向一个小孩子说你会发财吧?”包玉刚不慌不忙地反问:“桑达士先生,如果我拿到了信用状,你能不能贷款给我?”桑达士干脆地回答道:“贷!只要你有信用状,我马上贷给你!”桑达士相信自己的经验:你包玉刚船还没有买,就要人家租你的船?还要人家请银行给你开信用状?这不等于是人家出钱让你买船么?世界上哪会有这样的好事儿!他认定包玉刚是在说笑话。然而,包玉刚却是一点儿也不含糊,当即打点行李赶到了东京,对那家租赁货船的日本航运公司说:“我是来拿信用状的。因为我买船的钱还差一点,只要把信用状开给我,我保证在3天之内就把船交给你们。你们信得过我,就先把信用状给我吧!”最后的结果是:包玉刚拿来了信用状,桑达士也实践诺言支付了100万美元贷款……
在接下来的航运生意中,包玉刚始终奉行“言必信,行必果”的信条,很好地为自己树立了良好的信誉,进而获得了包括汇丰在内的多家银行的信赖,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日后企业发展过程中屡次需要雄厚资金扶持的难题……
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在海洋上成就了自己事业的包玉刚,决定逐步把重心转移到陆地上来,于是他准备进入另外一个高利润高风险的行业——房地产业。
1972年,包玉刚看准时机,决定收购当时属于英国人的九龙仓。
在大量买进了九龙仓的股票之后,还需要30亿港元资金的包玉刚眼看着英国人发现股票出现异常波动,进而调集资金一个劲儿地炒高股价,自然也是“左右为难”,于是他抓紧利用周末的时间请几个银行家一起吃饭,凭借着自己的良好信誉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足额的贷款,然后重新杀入香港股市一举收购了九龙仓,从而轰动了整个香江,大长了华人的志气,打击了英资财团的嚣张气焰。
继而,在1985年以5亿元新加坡币夺得英资集团会德丰股权和1986年一举收购香港另一个发钞银行渣打银行14.5%的股份从而成为最大个人股东的“奇迹”之中,无一例外地都可以看到包玉刚多年积累的良好信誉活跃的影子……
可以这样说,包玉刚之所以能够不止一次地获得或多或少的银行贷款,充分说明了他的公司以及他本人有着巨大的良好信誉度:如果包玉刚不是可信之人,那么银行就不会去冒险让他贷款;如果没有银行的资金支持,包玉刚的公司也就不可能获取更多的赢利进而更加强大;如果公司不够强大,那么包玉刚也就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如此也就别提得到银行资金的扶持了……由此可见,良好的信誉度确实会在关键时刻起到巨大作用的。
“要做事,先做人。”这是成功的富人们普遍遵循的不二法则。道理很简单:只有讲诚信的人,他所创办的企业才会秉承“诚信”的特质,他才会对企业负责、对顾客负责、对员工负责,他才能开创一个又一个的伟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