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富士康”郭台铭:花小钱是为赚大钱
□郭台铭小档案
籍贯:山西晋城
出生:1950年
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
教育程度:台北市中国海专
财富指数:9☆——在2001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中,名列第198位
□郭台铭大语录
对事情的观察是: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
商界有三宝:犹太人的脑、阿拉伯人的嘴、中国人的手。精明的生意人“脑、嘴、手”并用着,为自己的事业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大的辉煌。
比如说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
从鸿海塑料到富士康科技,从台湾到内地,从30万元台币注册资本到上千亿元台币的销售收入,郭台铭创造了一个新的经营传奇……
1974年,24岁的郭台铭听一位朋友说有一批外商的塑料零件想找一家厂子承接时,心里立时就“蠢蠢欲动”了:有现成的订单,顺势办一个厂的话,肯定赚钱……
于是,郭台铭就拿着母亲给的20万元台币结婚费用,又找几个朋友凑了10万元台币,成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然后招聘了15名员工,就在租来的70平方米的厂房里开业了。
谁知,公司刚刚成立,就遭遇了全球石油危机,原料价格大幅上扬,致使30万元资金很快亏得精光——合伙的朋友决定“撤退”,郭台铭只好向岳父借了些钱,独自苦苦支撑着。
恰好在这个时候,黑白电视机开始在台湾兴起了,郭台铭承接了一单制造电视机选台旋钮的生意,总算得以度过了艰难的起步时期。
一年后,鸿海开始赢利。郭台铭放弃了两个“更大的赚钱机会”——炒地皮和买原材料囤积,买来先进的日本模具机器,开始发展技术实力。
也正是这一次的“花小钱买设备”,才为郭台铭日后的“做大单赚大钱”做足了准备工作。又过了4年,鸿海这个原本只能生产电视机旋钮的小企业,终于接到了第一批来自美国跨国公司的电子零件的订单。
1980年,郭台铭决定把所得的每一分钱都用来扩张产能。这一步相当大胆,扩大产能最大的隐忧在于,订单也要随着产能增加才行。这个过程很艰辛,鸿海的流动资金几次“断炊”,但由于设备和研发力量的改善,最终还是增加了订单,从而“缓过了气儿来”。
1982年,郭台铭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厂房,鸿海也步入了稳步发展的轨道。
20世纪80年代末,郭台铭在深圳成立了广东深圳富士康精密组件厂,开始率领鸿海和富士康进军全球市场——从这个时候起,郭台铭的“花小钱是为赚大钱”的思想便日益凸显出来。
在投资人才方面,郭台铭一向舍得花钱。以最早推动的“凤凰计划”为例:鸿海为了引进光通讯专家,公开在媒体上刊登年薪1000万元台币的广告,外界看见了郭台铭寻找人才的大手笔,也看见了郭台铭做事的决心……
在员工待遇方面,郭台铭也特别“敢给”:鸿海集团的薪水加上员工配股,经理级主管的薪水加红利,一年约有近300万元台币的水平,副总经理级以上的年收入更是逼近千万元台币,是电子业福利最佳的公司之一……
在企业发展方面,像并购了奇美通讯之后,为了要留住前总经理等一批研发及营销专才,郭台铭史无前例地发行了富士康国际控股“折价增资股”——简单一点说,就是让员工用折价现金增资,成为另一种技术入股的模式,员工拿出现金入股,让员工与公司荣辱与共……
……
投资人才也好,添购设备也罢,郭台铭在这些方面花钱从不吝啬。但相反,在郭台铭自己的办公室里,却是相当的简朴。对此,郭台铭这样说:“我没有个人物质享受的兴趣,而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投资设备和人才方面,从不吝于花钱。”从这个角度来看,富士康每年的年底聚餐活动,主要就是宣示“老板肯花钱”的决心,像2005年一个年底聚餐晚会上就送出包含股票及现金共四千多个奖项,总市值近四亿元台币。
“富士康没有品牌,所以必须不断地花钱来在人才、速度、成本、质量上打造自己的竞争利器。”
郭台铭认为,唯有长期投资和发展人才,才是企业全球化布局成功的关键,“所以,外界说花钱是我的一种享受,还不如说花钱是我的一种追求,这就是我的哲学。”
“敢花钱是为了公司进步。”
郭台铭如是说。
的确,乍一看,“今天”是陆陆续续地花了不少钱,但和“明天”就要赚得的大钱相比较起来,也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有人说:赚钱的过程,跟种田基本上差不多,因此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农场法则”:播种,施肥,耕耘,收割,再加上外部的良好天气。无论是信息时代,还是经济全球化,都不会与“农场法则”相冲突,所以必须要舍得投入——具体到创业上也就是“花钱”,这样才能保证最后获得丰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