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技术创新,揭示独领风骚的秘密

技术创新,揭示独领风骚的秘密

时间:2023-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盖茨”郭广昌:技术创新,揭示独领风骚的秘密□郭广昌小档案籍贯:浙江东阳出生:1967年企业: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教育程度:复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财富指数:9☆——在2002年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中,名列第9位□郭广昌大语录企业的发展像一条河,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我们每一个人正像河中的一滴水,无论是在上游、中游还是下游,都能找到自己汇入的位置。

(2)“上海盖茨”郭广昌:技术创新,揭示独领风骚的秘密

□郭广昌小档案

籍贯:浙江东阳

出生:1967年

企业: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教育程度:复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财富指数:9☆——在2002年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中,名列第9位

□郭广昌大语录

企业的发展像一条河,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我们每一个人正像河中的一滴水,无论是在上游、中游还是下游,都能找到自己汇入的位置。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已经渗透到商品的产、供、销的各个环节,谁率先进行技术创新,拥有先进技术,生产出成本更低、效用更大、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式产品,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处于优势地位。

比如说,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广昌。

用借来的3.8万元人民币开始创业,靠做市场调研获得第一桶金,随后进入生物工程、房地产、百货、钢铁、金融等行业,郭广昌亲手创建了一个现代化的高科技集团公司,被誉为“上海的比尔·盖茨”……

从复旦大学毕业之后,郭广昌留校做了一名教师,但很快就发现自己不适合“当干部”,就寻思着找点什么事来做。恰好在这个时候,也认为留在高校里很多理想没法实现的同窗好友梁信军找来了,于是两个人一拍即合,决定自己创业。

1992年11月27日,经过紧张的筹备,撷取郭广昌和梁信军姓名各一个字的广信科技咨询公司(“复星”的前身)办起来了,成为当时上海杨浦区的第一批民营企业之一。

这个时候的广信科技,可以说是除了知识别无长物——此前在复旦大学团委做调研部长的梁信军就提出还干老本行,帮助企业做市场调研。

郭广昌骑着车子满大街地跑着找项目,很快就和上海元祖食品有限公司“谈妥”了。

通过一番周密而且规范的市场调研,广信科技给元祖食品提出了两大建议:一是把月饼价格定在50~80元人民币,二是降低月饼的甜度。对于郭广昌和梁信军这样几个还带着几分稚气的年轻人,元祖食品对他们提出的建议有些将信将疑。为保险起见,就把所有的资料又拿给了香港的一家咨询公司重新再做,结果报告价值远远超出了广信的结论,这下元祖食品乐了,就在原本谈好的2万元人民币价格上又多给了2万元人民币,以表示对广信科技的肯定与赞同。接着,郭广昌等人又对另一客户太阳神提出了重视开发中青年人市场的建议,于是就有了猴头菇在太阳神所有产品当中寿命最长的“销售神话”。

开门顺利,步步如意。接下来,广信科技先后与中华鳖精、乐凯胶卷、日清饼干、天使冰王、有机锗、哈慈等品牌产品合作,结果不到10个月就赚到了100万元人民币。

手头有了资金,郭广昌几个人也找到了市场的感觉,于是就放弃了“公司越来越多而利润越来越少”的咨询产业,决定自己研发产品。但搞什么产品好呢?郭广昌和梁信军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彩色火焰蜡烛、高强度塑料钉、电子报警器、新型灭火液体等先后问世,但随即又被一一否定了。

“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必须以高科技为内涵,现代医药是下一个世纪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而高科技的重要主攻方向是生物工程。”经过一番艰苦的摸索和调研,郭广昌最终确定了以基因工程为主体的现代生物医药这一含金量极高但风险也很大的高科技产业方向,“中国青年可以走出一条自己的高科技创业之路,我们愿意做高科技创业的铺路石……”

1993年6月,郭广昌和梁信军把广信科技咨询更名为复星高科技之后,随即就瞄上了一种基因诊断产品——PCR诊断试剂。PCR技术发明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利用体外特定环境将特异基因片断在短时间内复制百万倍以上,能够极大地缩短医学上对疾病诊断的时间,且大大地降低误诊率。

说起来似乎难以让人相信,郭广昌开始独立研发PCR诊断产品不过4年,就先后开发出了肝炎、性病、遗传病、呼吸道肠道传播疾病、优生优育病原体等6大诊断系列一共四十多个品种,几乎达到了平均一个月开发出一种新品种的速度——而国内的几家大学呢,开发同样的产品往往需要两三年才能开发出一个来。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巨大的悬殊,其根本原因在于“技术操作”的差异:在那些大学里,搞类似科研工作的多半是一些三四十岁的教职人员——懂生物工程的不会操作计算机,会操作计算机的不懂生物工程,如此一来也就只好采用“非常原始”的手工方法来搜集、整理和分析各种病毒基因组合的异同点了。但在郭广昌这边呢,却是借助计算机来熟练地处理生物工程辅助软件,其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优势不仅在于产品的开发,郭广昌视网络为资源的营销观念和模式同样具有年轻人特有的创意:PCR试剂面世的时候,人们闻所未闻,更不用说接受和使用了。郭广昌就把产品送给医院让他们免费使用,并且还留下专业技术人给予指导,待到医院从中尝到技术水平提升和经济效益增加的甜头了,这才坐下来签订合同。就这样,郭广昌把自己“科技兴医”的理想和医院“科技兴院”的发展要求联系在了一起。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复星与医院的关系,也不再只是企业与客户的关系,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技术合作体——郭广昌把这种营销模式称为“医院工程”。

慢慢地,郭广昌和全国270多家医院合作建立起了PCR诊断中心,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而严密的营销网络,有效地保证了复星的高科技现代生物药品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全国医药市场。

1994年,郭广昌凭着PCR试剂这项高新技术产品赚到了第一个1亿元人民币,并且坐上了同行业老大的位置,由此拉开了复星高科技在生物制药领域飞速发展的序幕。

正所谓:只有技术创新,才能在行业中出于领先地位,进而独领风骚。技术创新具有高效低耗、较少影响环境的显著特点,因而可以大大地提高效益、加快速度、调整结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企业诸多要素的最佳结合,使企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在这种创新思想的指导下,郭广昌依靠自己独特的技术开发模式,带领着复星企业不断地开辟着行业的新兴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