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跟随市场的风格变化进行选股

跟随市场的风格变化进行选股

时间:2023-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章 创业板股票的选股技巧※投资者课堂●选股对于刚刚进入创业板市场的股民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正确的选股方法无疑为我们正确进行投资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国家统计局,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统计局都会提供当年或者往年的统计数据,在网上也能获得。

第八章 创业板股票的选股技巧

※投资者课堂

●选股对于刚刚进入创业板市场的股民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正确的选股方法无疑为我们正确进行投资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投资和投机的角度,都可以找到不同的方法。在实践中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进行研判,当某种方法对股市中一些现象解释不了的时候,不妨换用一些其他分析方法,有时候更需要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选择。

●通过对宏观基本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把握住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投资者需要关注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房地产景气、世界经济趋势、政治与社会变动等因素,在明确宏观基本面的发展方向后,在大盘低迷时介入,选择股票相对比较容易。

●根据行业周期来进行选股时需要寻找处于成长阶段初期和中期的行业,这一阶段的企业扩张潜力大、增速快、风险小,容易出现大牛股。创业板的行业大多属于朝阳行业,要特别注意公司与行业的关系,好的公司可以发展出一个新的细分行业,获取先行者的巨额利润。

●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国家政策成为投资者的必修课。对政策的理解和敏感往往能帮助投资者选择合适的股票,注意每天的财经新闻和评论,养成阅读和讨论的习惯,尽可能去听经济学家的经济政策专题讲座,尤其要关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方面的变化,有利于挖掘出受政策扶持的好股票。

●市场风格轮换也是投资者在选股时需要考虑的要素,从A股的操作实践看,风格轮换是比较频繁的,小盘股更容易被炒作,出现预料之外的黑马的概率也比较大。创业板的热点轮换可能更快,要注意区分主流热点和一般热点,盯住热点板块中的领头羊,注意观察热点板块转移与取消的时机,当你周围的投资者都认同并且加入这个热点板块时,说明行情就要结束了,要坚决退出。

●无论如何选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都是基础,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等财务状况是决定该公司股价的基础。投资者可以通过董事会报告了解公司的经营运作情况和管理层对公司存在问题的认识,也可以通过证券研究机构的报告了解公司财务的变动情况和对未来数据的预测。当然,还要特别关注虚假的财务数据,这些信息对股价的负面影响是比较大的。

在进入创业板市场前,花时间去深入研究每一个可能入选的股票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中小股民应该首先学会选股的正确方法,才能尽量避免因为盲目选股所带来的无谓损失。为了能够让更多的投资者掌握选股的正确方法,提高在创业板上的投资水平,本章结合对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分析,逐步深入地介绍选股技巧。

把握宏观基本面选股

俗话说,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选股需要有开阔的视野,宏观基本面的分析是判断整个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关键所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股票市场的波动与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结构变动息息相关。

国内外的经验研究表明,通过对宏观基本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把握住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宏观经济环境对整个证券市场的影响,既包括经济周期波动这种纯粹的经济因素,也包括政府经济政策及特定的财政金融行为等混合因素。宏观基本面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居民收入水平、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以及融资成本等途径来影响股票市场的走势。因此,根据政府有关部门所发布的各项经济指标与景气对策信号,分析经济成长是否趋于衰退,对于判断股票价格走势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统计局,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统计局都会提供当年或者往年的统计数据,在网上也能获得。图8-1给出了国家统计局的主页(http://www.stats.gov.cn/),可以看出,很多统计数据我们都可以找到。此外,中国人民银行等其他政府网站上还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统计报告、专题调查研究等,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具体来说,选股时如何判断股市多走向,把握其发展趋势,至少有下列宏观基本面的因素需要关注:

图8-1 国家统计局主页

(1)国民经济的总体指标。这些指标包括有关部门发表的经济增长的预测(如GDP等)、工业生产的月增长率、失业率、国际收支以及各项领先指标等,它们都透露出经济和股市走向的重要信息。

在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下,上市公司利润持续上升,股息不断增长,企业环境不断改善,产销两旺,投资风险也会越来越小,从而公司的股票得到升值,促使价格上扬。而且随着GDP的持续增长,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都不断得到提高,收入增加将会增加对产品的消费、股票投资的需求,从而会导致股票价格上涨。反之,倘若宏观经济呈现衰退迹象,股市便缺乏实力的支撑,纵有所谓的大牛股,也难望其能够持续多久。

(2)通货膨胀的变动。通货膨胀是指用某种价格指数衡量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衡量通货膨胀一般有三个指标,这在报纸、新闻中也是经常看到的,它们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指数(GDP)。

通货膨胀不仅使得企业因物价与工资上升,成本升高,同时也会使得多数低收入与固定收入者的购买力下降,间接地影响到企业获利。即使通货膨胀的初期,企业也会因为拥有低价库存原料与成品以及房地产等优势可以保证盈利不衰,甚至盈利会上升,但是时日不会太长。一旦通货膨胀恶化,股市必然处于下跌的走势。通货膨胀时期,并不是所有的价格和工资都按照统一比率变动,而是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化会导致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因而某些公司可能从中获利,而另一些公司可能会蒙受损失。

(3)经济周期的变动。经济总是处于周期性的运动之中,股票市场也不例外,股价随着经济周期相应地波动。经济情况从来都不是静止不动的,某个时期产出、价格、就业等不断上升直至某个高峰,之后可能是产出和就业等的下降,从而表现出复苏、繁荣、衰退、萧条的周期性变化过程。与此相对应,股票市场也处于永恒的变化过程之中。

股票市场综合了人们对于经济形势的预期,这种预期又必然反映到我们股民的投资行为当中,从而影响股票价格。股价反映的是对经济形势的预期,其表现必定领先于经济的实际表现。当经济低速增长,走向衰退时,我们就应该远离股票市场。当经济进入萧条以后,股票市场上每日成交量稀少,许多投资者已经离开还没有回来,这时候通过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就应该开始默默地吸纳股票,等待股价慢慢地回升。当各种媒介开始传播萧条已去,经济日渐复苏时,股价实际上已经升至一定水平了。随着人们普遍认同以及投资者自身的境遇也在不断改善,股市日渐活跃,需求不断扩大,股价不停地攀升,更有大户或者主力借着经济形势进行炒作,股价虽然还在上涨,但是供需力量已经发生转变。这时候我们就不应该在利欲和从众心理的趋势下再增持股票了,在综合分析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应该悄然抛出股票。当经济形势逐渐被众多投资者所认识时,股价就开始下跌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把握好经济周期的阶段,再入市选股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收集有关宏观经济信息随时注意经济发展动向,正确把握当前经济发展处于周期的何种阶段,才能对未来做出正确的判断。把握住经济周期,认清经济形势,在股票市场上我们才不至于被股价的“小涨”、“小跌”所驱使。

(4)房地产景气是否呈现衰退。在通常情况下,房地产市场景气指数与股市的大盘走势几乎同步运行。如果房地产交易活跃,股市也必然如此,反之,若房地产呈现衰退迹象,则股市也难保繁荣。

(5)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动。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这话应该不算为过。我国GDP增长速度,在过去十几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在10%左右。在美国、欧盟等国外经济体仍处在金融危机的泥沼中难以翻身,而我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要小。国内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由单靠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投资,转向以人才、技术以及符合国际分工规律的良性趋势转移。我国经济将在国际经济下行的周期中寻找机会,进行产业链整合和内需提升,走向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更经济有效的能源可以替代石油的地位。一旦石油价格大幅上扬,整个世界经济势必会受到重大的影响。

(6)政治与社会是否持续稳定与安定。繁荣的股市离不开稳定的政治背景和安定的社会环境。倘若出现政局动荡,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社会秩序混乱,则势必降低企业的投资意愿。这时候股市转入空头市场也在所难免了。

总之,对于股价趋势的判定必须以基本面的波动判断,绝不能以点带面。如果希望获得长久稳定的盈利,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用心分析中长期趋势,而忽略短期的波动,以便获取可能得到的利润,否则损失的只会是自己的资金。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古老的故事:从前一个山上有一个寺庙。寺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这两个师徒在山上住了很多年。有一天,老和尚老了,为了要小和尚早日成熟,于是老和尚就给小和尚一个碗,要他到山下端一碗水来。小和尚下山去端水,因为担心水洒出来,因此小心翼翼地紧盯着水上山,生怕洒出了一点,可水还没有端到半山腰就已经洒完了,连着几回都是这样,于是只好上山如实禀报老和尚。老和尚听小和尚将经过细说之后,告诉小和尚,你上山的时候不要光眼盯着碗里的水,不要指望一点不洒出来,而最终忽视了你最应关注的路。你只要用心看路,将很小一部分精力放在水上就可以了。小和尚照此去做,果然成功地将大半碗水端了回来。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将眼睛放在碗中,就会忽视路的变化,水洒了自然是难免的,结果是什么也做不成。要做成大事就一定要眼盯大的方向,而不理会小的波动。”

懂得了宏观基本面的发展方向,当大盘跌幅甚大,在大盘的低迷阶段介入或者个股的极度疲乏时介入,无疑是选股介入的最佳良机。例如,2008年底以来的这波行情启动前,大盘在1600点左右,几乎所有的个股都在极低的位置,投资者选股可以说是信手拈来。所以说在最低的位置买的股都是好股票。

因此,任何一个成功的投资人,长期成功的前提,不仅仅要有操作的知识,还必须要有正确的投资策略。其中,正确的投资策略之一把握住宏观基本面进行选股。每一个希望长久在市场上成功的人,必须以长期经年累月地稳定获利为目标,而不应该计较一日之输赢。

从行业发展前景中选股

宏观基本面的发展水平反映了各组成部分的平均水平,但是各部门的发展并非都和总体水平保持一致,因此,有人说挑选股票的第一原则是行业板块,这样选股时就离不开行业分析。宏观基本面分析包括的范围非常广,行业分析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鉴于行业分析对于股民选股的重要性,本书还是把它单独列出来进行介绍。

1.通过对行业板块周期变动的分析来选股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各个行业都成为国际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在国际分工中,每个行业在不同的国家都会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行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也就是说,根据不同国家的国情,行业的发展同人一样,要经历一个由初创、成长到衰退的过程。虽然不同行业在各阶段经历的时间存在差别,但是各阶段的基本特征对各行业来说是大致相同的。因此,每个行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稳定期和衰落期四个阶段。

(1)初创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产业不断涌现,逐渐替代旧的传统产业。在行业发展的初创期,整个行业缺乏成熟的技术和成功的经验,产品鲜为人知,市场需求较小,生产难以形成规模,单位成本也是较高的,从而行业利润低甚至会发生亏损,在这个阶段行业中的企业数量很少,所含的风险较大。这一时期的低利润、高风险使得人们极少关注这类行业,因而其股价偏低,投资者应对行业的性质和社会经济形势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该行业的未来前景做出正确的预测。一旦发现其具有远大前景就应该逐渐加大投资,待发展到成长期、稳定期之后,将会获得高额的回报,包括股息和价差两部分。

(2)成长期。在初创末期,随着技术的成熟,产品逐渐趋向于标准化,市场需求也就不断扩大。产品成本降低,利润不断上升,行业便进入了成长期。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行业中厂商的数量增加,竞争加剧,经营不善的企业被淘汰,而站稳脚跟的企业逐渐占据和控制市场,获取越来越高的利润。这一阶段,行业的利润很高,但是风险很大,股价容易大起大落。

(3)稳定期。随着市场需求趋于饱和,产品的销售增长率减慢,大量盈利的机会减少,整个行业便开始步入了稳定期。在这一阶段,主要由少数大企业控制了整个行业,它们经过上一阶段的激烈竞争,已经成为资金实力雄厚、财务状况良好、竞争力强的一流企业,由于新企业很难进入该行业,所以行业利润因垄断而达到很高的水平,而风险也降到了相对较低的水平。这时候公司股票的价格基本上是稳定上升的。但是各个行业稳定期的时间长短却并不相同,一般来说,技术含量高的行业稳定阶段历时较短,而公用事业行业稳定阶段持续的时间较长。

(4)衰退期。当一个行业发展到最后阶段,随着新产品和大量替代品的出现,原行业市场需求和产品销售开始下降,某些厂商开始向其他行业转移资金,致使原来行业的厂商数目减少,利润开始下降的情况。此时,该行业便进入了衰退期。在这一阶段,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逐渐降低。衰退行业的股票价格平淡或有所下降,那些因产品过时而遭到淘汰的行业,股价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

通过上面对行业周期的分析,我们在创业板市场上选股时就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从行业的生命周期看,最有价值的行业是正处于行业成长阶段初期和中期的行业,扩张潜力大,增长速度快,投资风险小,因此,这一时期此行业最容易出现大牛股。

(2)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原有的领头产业会被新的产业所代替。一个新兴产业初生之际,正是投资的最佳时机。

(3)处于衰退期的行业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投资机会,尤其是投机气氛比较浓的创业板市场,往往一个小小的利好就可能带来一波大行情。

(4)成熟行业大多已经形成寡头垄断格局,投资者应该尽量投资行业龙头股。

(5)股票的价格运动是呈现群体变化的。某个行业板块某只股票呈现强势,这时很可能会看到该行业中其他股票也会随之走强。例如,当我们在今年行情中看到新能源股票崛起时,就应该感到能源板块中其他股票也很可能会跟上来,这时你选股的目标就要盯住与“领头羊”基本面类似,股价尚未走出底部,但成交量开始放大的个股上,这样就会获得很好的投资回报。反之,如果你发现某一行业中有一两只比较重要的股票带头下跌的话,那么这种弱势迟早会波及整个行业。例如,去年“中石油”带头下跌就波及整个能源板块,致使整个行业中的大部分个股显出一副熊相,股价一路下探,持有该股的投资者叫苦不迭。

根据不同的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周期性,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上选股时,就应该多注意具有高成长性的行业。当行业领头的股票处于强势时,我们就选择与其所处的行业相同,而其股价未涨或者涨幅不大的股票建仓。反之,当某行业领头的股票转为弱势时,我们就少碰或不碰与其行业相同的其他个股,对它们敬而远之为好。如果在选股时注意到这种跟随式的集体效应,就可以找到不少投资机会,还可以避免选股不当造成的风险。

当然,对行业周期的分析不能绝对化,因为行业的实际发展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不一定会完全与上述四个阶段相吻合,其特征表现也不尽相同。例如:某些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产品易于打开市场,因而初创期很顺利,甚至一开始就有较高的盈利,而另一些行业虽然已经进入衰退期,却会由于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出现销售收入和利润重新增长的现象,如石油价格的上涨曾经使得煤炭行业重现生机。

2.把握行业板块的轮动进行选股

在股市上历经拼搏的投资者都知道,各种上市股票的排名往往此起彼伏。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有一些板块的股票特别走红,其他行业股票涨势则相对较弱,但经过一段时间,这些行业股票的地位又为另一行业股票所代替,这就是行业板块的轮动。

3.看行业前景选股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进错行”,选股也是这样。所谓朝阳行业是将某行业的整体销售和利润正处于上升时期,如早晨的太阳刚刚升起;所谓夕阳行业是指某行业的整体销售和利润正处于下降状态。根据国家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周期的变化,分析行业前景,选择强势股,这是股市操作中捕捉到黑马的一条重要原则。如果大市里有一匹黑马,特别是长线黑马,它必然是从前景光明灿烂的朝阳行业中诞生的。在这方面,谁能领先一步抓住行业中的强势股,谁就能够骑上那匹宝马良驹,一骑绝尘。

从行业前景中寻找黑马,是在股海大浪中规避风险,获取高额利润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已经在中外几百年的股票交易中反复得到过证明。在美国早期的股票交易中,当铁路在美国蓬勃发展的时候,铁路股票成了众望所归的热门股票。以后钢铁股和汽车股又取代铁路股走红。“伯利恒”钢铁股票从每股低于50美元的价格,涨到每股700美元,持有者获利丰厚。此后,铝业、公用事业、能源和原材料股票又因为成了当时的朝阳行业而受到投资者的追逐。在美国的股市投资者就尝到了看行业前景选股的甜头。

我国的沪深两市的股票交易历史虽然不长,但是同样有过这样的经历。1992~1993年正值我国房地产行业红红火火之时,在股市中最为风光的就是房地产板块了,其走势远远强于大盘。1993年之后,宏观经济全面调整,房地产陷于低谷,沪深股市中的房地产板块也渐渐沉寂,而垄断性行业和公用事业类板块股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它们业绩较好且比较稳定。据有关媒体报道,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平均收益最好的行业是具有垄断性的国有公用事业单位,例如煤、电、水、出租车以及市政工程隧道等等。这些行业很少随着宏观经济的波动而波动,业绩较好并且比较稳定。因此,它们在弱市市场中具有很强的抗跌性,而在行情上涨时,又往往最先受到市场关注,成为跑赢大市的黑马。这就是那时候上海股市处于弱市之中,为什么“申能”、“原水”、“浦东大众”、“大众出租”等公用事业股票会时常给人一个惊喜的原因。又如近几年来,电子信息被列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最近持续几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是发展最为迅速、前景最为广阔的行业。因此,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清华同方”等电子信息行业的股票,从上市以来,涨幅超过3倍、5倍,领跑大盘的原因。

相反,选股时选错行业就会带来很多的麻烦。行业的不景气导致市场需求持续下降,这时候行业中大部分企业都将会受到市场萎缩的威胁,即使这个行业中的佼佼者也难以幸免。例如“第一百货”是上海及全国最大的商业流通企业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期,无论其销售额、销售利润在全国商业企业中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这样的上市公司微观背景是相当不错的,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商业行业中的竞争异常激烈,整体效益滑坡,前景不被人看好。因此,这样一个在我国商业企业中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自从上市那一天起就没有什么好的表现,深深套住了一大批的股民朋友。

图8-2 钱龙证券交易软件大盘及行业分析图

行业的前景并不是人为划分决定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事实,但是行业的划分是对经济的不同组成部分进行分析,把企业按照不同的质地划分成群,讨论其前景和投资价值,编制行业板块指数,所以难免会打上主观的色彩。由于指数的编制过于复杂,不同的交易软件都会提供不同的行业分类方法和行业指数,但是由于归根结底都是建立在单个公司之上的,所以我们中小股民没必要过于追究深层次的东西,只要对板块划分有个基本的认识就行了。事实上,对于朝阳行业和夕阳行业大家都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图8-2钱龙证券的分析软件,它把市场分为20个行业,给出了2009年7月28日的沪市情况,包括各个行业的涨跌幅度和领涨股票等,根据大盘走势和行业走势的比较,可以分析行业的发展前景。

那么在创业板市场中股民选股时,应该多注意哪些行业呢?当然是新能源、新材料、高成长、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无论在美国、欧洲这些发达国家还是在我们这样发展中国家,电子通信、互联网络、电子软件都被列为朝阳行业,事实也的确如此。2000年以来,我国电子及通信产品产值、销售总规模以及生产增长速度位于工业行业之首,这个数据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我国电子和通信行业是一个蓬勃向上的朝阳行业。至于软件行业是不是最大的朝阳行业,我不敢妄加评判,但是软件行业是信息产业的龙头却是不争的事实。关心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人都知道,近20年来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首先应该归功于软件行业的高速发展。美国有以微软为首的一大批站在世界前沿的软件企业。这几年原本经济比较落后的印度,现在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高新技术发展更是令世界瞩目。印度经济快速发展的秘密就是抓住了软件这个龙头。比尔·盖茨曾经断言:“美国之外,下一个软件大国不是欧洲国家,也不是日本,而是印度。”世界经济发展表明,以软件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一种最活跃渗透力极高的先导技术。目前印度软件在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上均居世界首位。我国拥有巨大的人才优势,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与软件产业第一大国美国竞争,超过第二大国印度是完全有可能的。

由此可见,买股票首先要选好行业。选好行业,可以一路乘风破浪,直达目的地;选错行业,将会跟着不景气的破船,一路下沉。

透视国家政策方向进行选股

记得有句歌词唱得好,就是“戴花要戴大红花,听话要听党的话”,众所周知,在我们国家,若要做好一件事情,尤其是关系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一定要听党的话,把握国家政策的发展方向。对于股民来讲,你若平时多听听党的话,就有可能做到多赢少输,而如果自己闷头一意孤行,是很难炒好股票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股市基本分析方法无论有多少种,对于中小股民来讲,一定先研习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对于党和政府的重大经济政策有深刻的理解,根据国家政策来进行选股。

只有对政策方向把握对了,我们刚刚入市的股民才能制定出一个正确的投资策略。如果在选股时失去了方向,要么选错了对象,就像选错了老婆一样痛苦不已;要么即使选对了也抓不住“人家的心”,因为好老婆总有别人会惦记的,不知道自己股票在政策上有什么优势,是否具有黑马的福相,最后很可能在主力的震仓洗盘下,将筹码轻易跑掉了,到那时,只能是仰天长叹“曾经有一段凄美的故事……一不小心我没有抓住,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一定……”,云云而已,股市就如大浪淘沙,机会一去不复返。有的股民说,多听听领导人讲话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股市中有很多投资者还缺少这方面的认识或者知识,盲目入市。有句俗语说得好,被人卖了还替人家数钱。

图8-3 新浪财经主页

那么,如何来学习和掌握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呢?对于专业投资者来讲,当然要关心各种重要的政府会议,认真地多看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原著、讲话,读一些中央或者地方级的报刊和杂志,比如《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找点儿空闲、找点儿时间,多到人民网、新华网以及各大政府网站上逛逛,那里一般都会及时公布一些政府政策,甚至还有很多讨论。但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一般就没有必要这样做了,因为这样做并不现实,一来你们可能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二来在收集材料和阅读分析上都不可能做到像专业人士那样。因此,普通股民要想即使学习和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可以另辟蹊径。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实用的方法。

(1)自我研读法。根据一些股市高手的操作经验,投资者只要看看《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等证券报刊的头版,特别是有高层重要讲话的头版,把整篇文章仔仔细细研读几遍,并把每一次高层讲话、社论、评论员文章、研讨会演讲稿、新闻发布会内容等诸如此类的信息装订成册,平时多和朋友们讨论,吃透其精神。如果你能够做到这样,那么,你已经和机构、主力、庄家等所谓的大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这样紧跟政策选好个股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2)借脑法。借谁的脑袋呢?当然是借学有专长的脑袋。借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听经济专题讲座。为什么要大家去听经济专题讲座呢?因为大多数股民不具备经济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如果仅靠自己收集新闻媒体和网上的信息,要透彻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就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信息难以收全,理解上出现偏差等等。但是听经济专题讲座就不同了,一般来说,能来讲课的人大多数是经济学界的学者或者权威,他们收集的信息要比一般人齐全、准确得多,对于党和国家经济政策理解也会表现出相当的水平。另外,他们既然能够出来开专题讲座,那肯定是有备而来的。好的经济专题讲座,会使你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因此,无论你是几年的股龄了,有条件的话,尽可能多听一些经济学家的专题讲座,这是快速学习和理解党和政府经济政策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3)追问法。要想对政策有个透彻的理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刨根究底地追问下去,把它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具体来说,你可以问别人,由别人来解答你的问题;也可以问自己,由自己深入思考,寻找有关材料来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如果有条件问别人,由专家来解答你心中的疑问,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但是,对于很多普通股民来讲这是很难做到的,“京城有人好炒股”那只是痴人说梦而已。在一般情况下,只能采取自我提问、自我解答的方法。如果一下子想不明白,那没有关系,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到网上去查阅相关资料,或同周围朋友共同探讨。有句话叫做“国内有事问百度,国外有事问Google”,在这么发达的社会,只有你想不到的问题,没有解答不了的问题,只要你用心地去想、去做这件事,答案肯定是能够找到的。

(4)动态思维。有一句话马克思说过,毛主席也说过:“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我们国家的各项政策也是如此,一个政策只能管一个时期,适用在一个特定范围之内。如果超过了那个时间或者空间,你还是“刻舟求剑”,按照老办法炒股,那你就过时了,如果顽固不化甚至还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对某一时期的政策理解后,也不可能做到一劳永逸。应该看到,党和国家的政策经过一段时期后,就会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局部甚至全面的调整。旧的政策废除了,新的政策又会产生出来。这就告诉我们,在认识政策问题上,除了对政策要充分理解外,还要时时注意政策变化,并能根据政策的变化,随时调整我们的投资策略,这样才能在股市这个高风险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1.短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在短期内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大手段来调控宏观经济的走势,同时也影响股票市场的总体走势。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转移支付制度等等。货币政策手段主要包括调控利率、贴现率、准备金率、货币供应量、信贷等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包括扩张性和紧缩性的政策措施,二者经常在一起配合协调使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使得过热的经济受到控制,证券市场也将会走弱,因为这意味着未来经济将减速增长或者走向衰退;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刺激经济发展,证券市场则将会走强,因为这预示着未来经济将加速增长或者进入繁荣阶段。同理,在经济衰退时,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在经济扩张时会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抑制总需求。

财政政策对股市影响最为直接的当属印花税了,印花税上调一般会导致股市下挫,相反,则会刺激股市上扬。比如在2007年5月30日,我国上调印花税的大调整中,有相当多的个股极度低迷,一气跌了四五个停板,成交量也迅速萎缩。

一般来说,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最直接也最为迅速。就拿国家调控利率来说吧,利率下降时,部分投资者将把储蓄投资转化为股票投资,需求增加,从而股票价格就会上升;利率上升时,一部分资金将会从证券市场转向银行存款,致使股票价格就会下降。如果通货膨胀持续上升,政府为了安定民生,遏阻金融危机,也会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措施,迫使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企业经营成本上浮,获利能力相对削弱,股市当然也会蒙受不利。图8-4给出了2006年以来的上证指数走势,2007年我国股票市场走向过热,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半年内连续多次上调利率或者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财政部也上调印花税率。可以看出,受政府政策的影响,我国股票市场大盘在2007年10月份开始下跌。

图8-4 上证指数走势

2008年10月以后,美国次贷危机引致了全球不景气,我国政府及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说,2009年3月份以来,经济的复苏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导致的,并肯定能在未来保持一段相当长的时期。政府投资非常活跃,导致基础建设类行业业务量大增,基建类上市公司有广阔的施展拳脚的空间。本次政策刺激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民间经济,民间投资呈现出越来越快的增长态势,因此,具有民营背景的上市公司投资范围广,业绩可能获得较快的提高,至少预期的空间很大。

又如,浦东开发初期,从中央到地方都给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当初的“外高桥”、“浦东金桥”、“陆家嘴”、“东方明珠”在送配股上就受到了许多特别的照顾。“外高桥”在1993年实行10送5之后,1994年又批准实行10套3转17的方案,募集到了大量的资金,股价从12元一路上涨到36元,成为1994年333点大势反转以来的一匹大黑马。那时如果你能够慧眼识宝,投资“外高桥”、“浦东金桥”等浦东概念股,是跟对了政策,一定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好景不长,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出现了通货膨胀,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国家对当时房地产业的盲目扩张和炒地皮所带来的严重问题进行清理整顿,严格控制信贷、提高利率,对房地产业的虚假繁荣进行消肿,让其返璞归真。在此形势下,中央政府对浦东开发政策也做了适度的调整,结果这时炒浦东概念股的投资者就输得找不到东西南北了。这些股票因为国家政策的原因,一路涨跌,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

2.长期的产业政策及其他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来分析行业发展前景也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投资者最好是要了解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要选择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股票,而避开那些受国家政策限制的行业的股票。国家从经济全局的眼光来考虑,必定会对某些产业进行扶持,给予优惠政策,其中,关键的是优惠的税收政策和优惠的贷款扶持。处于这些政策扶持行业的上市公司从中可以得到很大的好处,其业绩改善自然就有了保证。目前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偏重于基础性产业,能源、交通、化工、通信、高科技等均是扶持的对象。这些受到扶持的行业往往同时也正是有市场、有效益的行业,投资者选股时应该偏重于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投资回报的可靠性将大为增加。反之,对国家政策限制的行业的股票,选股时就要采取谨慎态度,如白酒类行业、烟草行业等。前者因为烈性酒于人体健康不利,国家对其发展是加以限制的,后者因为对环境影响较大,再加上全球变暖和贸易谈判的约束,大中城市对其发展采取了政策上的限制。可以预见,这些行业发展前景是不理想的,属于它们的股票总体走势将会比一般行业股票的走势差一些。

回顾近几年来的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我们清楚地看出这样的一条思路,即在大力发展新技术产业的同时,通过各种政策性的优惠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我国的民营企业。这主要体现在实施一系列的新标准,通过财政支持和税收补贴等办法鼓励民营企业的投资。我国近几年来还特别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严格限制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接连关闭小发电厂、小化肥厂、小造纸厂等就是这一政策导向的具体实证。2002年以后水泥新标准的实施是这一政策的又一个有机的延续。这意味着一大批达不到标准的小型水泥厂将被淘汰出局。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消除污染企业的盲目竞争格局,使得幸存下来的企业垄断能力增强,从而不仅强化了水泥类上市公司的业绩,而且使得水泥类上市公司的股价出现了明显的攀升行情,甚至影响到化肥类上市公司、造纸类上市公司的股价走势。比如说“民丰特纸”等纸业上市公司的股价走势都相当坚挺。而且随后的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动向,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入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见,如果我们随时关心政策变化,而不以老的政策眼光来看待市场,就能捕捉到很多的投资机会。

从政府长远的发展战略来看,我国国内市场十分庞大,政府正在倾力实施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如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将会为我国经济注入极大的活力。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省份的经济发展程度较大,呈现梯度型的发展布局,因此,在地区纵深发展中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在应对经济周期中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这本身就是国内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大动力源泉。这种差异形成的经济势能将带给国内经济发展一种极富个性化的独特机遇。我国股市也必然会对此做出积极的反应。随着国家向西部开发的倾斜,大量的资金开始向西部流动,因此,首先把目光投向西部的上市公司将会有机会获得超常规的发展,这样的行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农业等身上。

作为刚刚进入创业板的股民,我们应该如何去选择或者重点关注哪些行业和板块呢?国家政策导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国家领导人多次在报告或者会议中提到,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力争在基因科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生态科学和地球科学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要有选择地加快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点支持建设高速宽带信息网络、关键集成电路、新型运载火箭等重大高新技术工程,形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加快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积极发展软件产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把工业化和信息化更好地结合起来。以上行业板块自然就应该成为股民关注的重点。在能源、冶金、化工、轻纺、机械、汽车、建材及建筑等行业,支持一批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切实提高工艺和装备水平。上述行业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行业,目前的竞争力都不算是太强,尤其是汽车行业,现在国家已经明确支持轿车进入家庭,这对相关公司无疑是一个福音。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方面,政府一再指出要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在若干行业形成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调整结构、促进升级的骨干和依托。很显然,把上市放在第一位,显示了股市的独特作用。根据政府的政策导向,我们可以预计在未来几年中,股市上的联合、重组与兼并将会此起彼伏,而这也正好是可以在股市淘金的机会。在创业板市场上,众多投资者在新闻舆论的导向下,一定会看好新能源、原材料股,国家也有意无意地对此行业做出倾斜政策,能源股(如电力股、石油股)、原材料股(钢铁股、橡胶股)极有可能力挫群芳而走俏,倍受追捧。

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自然会不断地做出相应的调整。所以投资者只有努力学习,深入研究,才能捕捉到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早日成为股市的大赢家。

跟随市场的风格变化进行选股

选股时除了考虑到国家的宏观经济走势、行业发展情况、政府政策导向,从宏观思维的角度来讲,还要考虑到市场风格的轮换。因为股票有大盘股、中盘股、小盘股之分,所以,炒股票不要忘了看盘子大小。在股市中,所谓的大盘股、中盘股、小盘股都是以流通股本规模的大小进行区分的。一般而言,在沪深两市中,流通股本在1亿股以上的个股称为大盘股;5000万股至1亿股的个股成为中盘股,不到5000万股的个股就是小盘股。在小盘股中,有的流通盘不足2000万股,我们称之为“袖珍股”或者“微型股”。在大盘股中,有的流通股本超过5亿股,我们称之为“超级大盘股”。

大盘股、中盘股、小盘股在市场中的特点是不一样的。从历史上看,大盘股的企业成长性和股本扩张能力较差,盘大不易炒作,因此,股性一直比较呆板;而小盘股的企业成长性较好、股本扩张能力较强,盘小易于炒作,因此股性比较活跃;中盘股的企业成长性和股本扩张能力介于大盘股和小盘股之间,因此股性既不是十分活跃,也不是很呆板,表现较为沉稳。从市盈率水平来讲,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相同业绩水平的个股,小盘股的市盈率会比中盘股高,中盘股要比大盘股高。从市场炒作的角度来看,大盘股和中盘股适合大资金的进出,在大级别多头市场中,实力机构和大资金常常偏重于中、大盘股。特别是从选择市场龙头股的角度,显然绩优股大盘比较合适,对指数影响大,控制这些个股就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而小盘股就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了。因此,在牛市中充当主流热点板块的领头羊,一般都由中、大盘股担当。而在小级别的反弹行情中,小盘股才有可能在局部范围里担当起短暂的领头羊角色。

另外,小盘股由于一些特征的影响,容易出现大黑马。首先,我们都知道供求关系是决定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供不应求时,市场将会通过价格上移来达到新的供求平衡;而供过于求时则相反。如果我们将某个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本规模当作“供”,而“求”的源泉则取决于人们对其价格的认识。这样如果一家小盘股的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由于筹码供给量有限,而市场对其需求量却在不断增加,这样稍有增量资金介入,其股价的上升力度必然会强于股本规模大的品种,这就是小盘股最基本的魅力所在。其次,小盘股跑出大黑马是因为资产重组的成本较低,想象空间较大。我们知道,上市公司质量是股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转换阶段,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质量势必参差不齐,极少有能够长期持续发展的成长股,即使当年的绩优成长股的代表“深发展”等也从初期的高成长转变到近几年的调整巩固,业绩也从绩优,到绩平,再到绩差。因此,可以预期到创业板中上市公司的质量提高最后势必会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实现,也就是说,资产重组将是创业板股票市场以后的重要现象。最后,小盘股跑出大黑马是因为它容易受庄家控盘操作。我们知道新型股市投机气氛都是非常浓重的,在创业板市场中将会表现得更为明显,而投机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炒作频繁。大盘股就像一艘航空母舰,需要很大的动力才能推动,而这动力就是金钱和时间。庄家要想炒大盘股,必须要有很大的财力和很长的时间。况且,炒作大盘股的搜集时间就比炒作小盘股多得多,中国股市多变,你费尽心力,好不容易搜集完筹码,准备拉升,突然一个利空,等于前功尽弃,又要从头再来。炒作小盘股就不一样了,现在市场上能够筹集到一定资金的庄家很多,因此资金上没有什么困难。如果流通盘翻一番,庄家需要的资金量也至少要翻一番,这样庄家筹集资金的难度就要大得多了。而且,一个微利或者微亏的公司,重组后业绩一下子提高到0.5元,其市场形象就会大大改观,市场舆论也会为其重新定位,早已高度控盘的庄家借机发力,估价翻上几番也不会成为什么大的问题。如果上市公司配合庄家炒作,再推出个送股(配股)方案,那就会吸引一大批跟风者,庄家很容易从从容容地在低位派发了。炒作的结果,庄家不仅可以把收购公司和帮助公司重组的成本全都赚回来,还可以有一笔丰厚的利润。

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作为普通的投资者在选股时就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在大级别的多头行情中,应该倾向于挑选一些在市场已有表现,但是还没有大涨过并有市场潜力的大盘股和中盘股。在小级别的行情中,应该倾向于选择一些市场潜力较大,并且已经走出底部的小盘股或者中盘股。

当然,必须说明的是,小盘股不是产生黑马的必要条件,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构投资者实力的迅速增强,许多中盘股也会时不时地有大黑马跑出来。但是从总体上看,小盘股跑出大黑马的机会更大些,博差价也比较容易一些。那么哪些小盘股最容易成为黑马呢?根据深沪两市的炒股经验,我们认为以下条件必须具备:

(1)总股本最好在1亿股以内,流通盘最好在5000万股以下;

(2)绝对价位一般应在15元以下,如果在10元以下更好;

(3)半年内或者1年内没有被爆炒过,盘中没有明显的大资金活动的痕迹;

(4)技术形态良好,均线呈多头排列;

(5)有迹象表明该公司将转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朝阳行业;

(6)有较高的资本公积金或者较高的未分配利润;

(7)有配股资格或者已经踏进配股及格线的为佳,这样可以缩短重组后主力早筹资的时间,主力会更感兴趣。

跟随热点板块选股

世界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股市也同其他事物运动一样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正因为如此,所以,每一轮多头行情都会出现一些新的热点板块。所谓热点就是一群联袂上行的个股。如果你查看股票涨跌排行榜,就会发现某一时期内排在涨幅榜的前列大多是它们的身影。用一句通俗的话说:热点就是某一特定时间内在走红的板块或者股票,这些在特定时间内走红的股票,常常被当时的股民称之为“热门股”。

热门板块是由一段时间内特定的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诸方面的因素,包括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利好消息所促成的。例如,在西方股市中,20世纪60年代电子工业股的走红,与当时的美苏两国的太空赛密切相关;70年代的石油热门股源于中东战争引发的能源短缺;80年代生物工程股坚挺,与艾滋病蔓延、人们日益关切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关;90年代高科技股、网络股突现,是因为它们对现代经济生活的影响非常大,从而引发了美国“新经济”。总之,翻开世界股市的历史,总体上呈现出一部热点板块不断交替的历史。

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刚刚兴建,不具备成熟股市的历史和经验,受到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热点板块的轮替也是必然会发生的。其中国家政策对于热门板块的影响决不能忽视。如2000年初期纺织板块的兴起,就是由于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然。2000年夏天,我国钢铁板块注入“马钢”、“莱钢”的股价翻倍,得益于国家“总量”调控政策的初见成效,以及房地产复苏引起的钢材需求上升、市场价格回升等因素。

我们在把握热点,利用热点选股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热点有主流热点和一般热点之分。在大级别的反转多头行情中,所形成的热点就是主流热点,在小级别的反弹行情和盘整行情中,所形成的热点就是一般热点。一般来说,主流热点板块必须是一个比较大的板块,其行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面大,市场号召力强。例如,1997年初,以“四川长虹”、“深科技”为首的绩优股板块热点,1999年“5·19”行情中以“东方明珠”、“清华同方”为首的网络科技板块的热点。这些热点板块的兴起,在市场上举足轻重,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而比较小的板块,行业独特的板块都不可能成为发动大行情的板块。

当学会了对热点板块的区分之后,那么你对行情的估计和选股就更有把握了。比如当一轮行情兴起时,你只要发现主流热点出现,那么你就可以测算出这一轮行情的性质是反转,而不是反弹,是一个大级别的行情,而不是一个小级别的行情。这时候你就可以大胆做多,或者是以长多短空为主,或买进股票后采取一路捂股的策略;反之,当一轮行情兴起时,你发现出现的热点只是一般热点,那么就可以估计这轮行情是一轮小级别的行情,这时候你采取的投资策略就应该以短多长空为主,当接近上一轮高点,或者在密集成交区,以及关键点位遇阻之后,应该果断做空离场。

(2)要盯住热点板块中的领头羊。在热点板块中,并不是所有的个股都能够涨得很好,大出风头的首先是行情的领头羊。为了使得热点板块能够顺利启动,也为了号令天下,领头羊是主力们刻意塑造出来的一个市场形象。在行情初期,最先引起轰动效应的肯定是领头羊。热点板块的其他个股都是看着领头羊的号令行动,股民们在领头羊的示范效应下也会改变对市场的看法。由于领头羊在行情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主力在配置领头羊的过程中往往也会不计成本,把股价拉到惊人的高度。从历史的经验来看,领头羊的涨幅一般都在100%~200%之间,并且在上涨过程中气势如虹,股价一飞冲天,根本就不会有犹豫、喘息的迹象,也不给空方以打压的机会。事实上,主力并不指望在塑造领头羊的过程中赚到钱,但只要能够把行情带动起来,领头羊的使命也就算是完成了。钱可以在同一板块的其他股票上赚回来。因此在行情的初期,一旦出现热点板块,就应该赶紧找出领头羊,毫不犹豫地跟进,一直握着,等到开始出现热点板块转换时再迅速卖出。

找出领头羊的股票其实并不是很难,行情初起时,你只要把热门股排排队,找出一段时期内成交量、涨幅最大的股票,这十有八九就是该“热点板块”的领头羊。

(3)要掌握好热点板块转移与消退的时机。热点板块不是永恒的上涨板块,任何热点总有一天会从热向冷的方向转化,因此,最重要的是把握好热点转移与衰退的时机。如果在热点没有退潮前提早出局,就会错过一段行情,使得盈利大打折扣;而如果在热点消退之后,还没有发觉市场的变化,就很可能会深套其中,不但会将你原来赢的钱输掉,弄不好还叫你赔了夫人又折兵,把老本输光。因此,最佳的办法是在热点开始转移的初期顺利退出。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确实很有点难度,但是你如果知道了热点转移和消退的过程后,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从总体上看,当一个热点从产生到发展,必然有一个市场从犹豫到响应的过程。而且热点形成后,不会马上结束,除非有突然的利空打压。只有热点升温到炙热状态才会退潮,这就是股谚中常说的“行情在欢呼声中结束”。因此,如果你看到周围的投资者不愿意追入这个热点时,说明行情尚未结束;如果看到你周围的投资者都认同和纷纷加入这个热点,说明行情就要结束了。认识这点对于防范热点的转移和消退非常重要。

例如,1997年2~7月沪深股市的绩优成长股的热点形成与消退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在1997年2月,崇尚绩优股的热点刚形成时,投资者因为在前期刚受到上一轮股市暴跌的打击,心有余悸,对于绩优股高价能否攀升持怀疑的态度,一般都不敢加入。这时候以“四川长虹”、“深科技”为首的高价绩优股却在市场犹犹豫豫的心理支配下一路走高。特别是到了1997年5月沪深两地股市在1500点和6000点见顶回落,大盘一路下沉时,“四川长虹”、“深科技”等绩优股不跌反涨,屡创新高。眼前的事实,使得原来怀疑绩优股能否攀升的投资者也不得不承认崇尚绩优热点所带来的巨大投资收益。股市真是喜欢和大多数人开玩笑,正当众人一致认为崇尚绩优使得市场变得成熟,投资趋向理性,纷纷买进绩优股时,它们却突然在市场的一片看好声中消退了,高价绩优股开始回落。之后再沪深股市跌至1100点和4000点见底回升时,市场热点又从崇尚绩优转移到追逐题材上来,一些市盈率高达几百倍和上千倍的绩差股、亏损股在资产重组的幌子下被市场捧上了天,连连涨停。而市盈率很低的绩优股却一反常态,成了市场抛售和平仓的对象。绩差股的狂升和绩优股的猛跌,使得一大批零星投资者失去了方向,他们不明白市场发生了什么错乱。其实,这不能怪市场,这一切都是热点板块轮换所造成的。如果对市场热点转移和消退规律一无所知,或者说对市场热点转移和消退时机把握不好,在追逐市场热点时,输钱也就不可避免了。

(4)参与热点板块的主要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要早,斩仓要狠。俗话说:兵无常形,水无常势,市场热点的形成和消退并非都是理性的,因此,你如果想从市场热点中寻找投资机会就不必拘泥于投资还是投机,只要看准了完全可以大胆参与。一般来说,对于启动初期放量上扬的热点板块可以果断建仓,但是在建仓的时机选择上一定要迅速。这是因为热点板块兴起时,持续强势的时间不长,往往涨升了一段时间后,就要出现整理。所以如果丧失了个股启动初期的买入时机,再追涨买入就很可能遇到比较难耐的整理走势,所以趁早果断买入是追逐热点、选好股票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市场上的热点板块或者热门个股是一个高投机、高风险的品种。有人戏言:参与热点板块炒作是在和魔鬼打交道。既然是和魔鬼打交道,就要有一套对付魔鬼的办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投资者要切记,在参与热点炒作游戏中一旦发觉魔鬼变脸,就要赶快斩仓逃命,万万不可恋战。因为一旦热点板块或者热点个股的庄家在高位大部分筹码派发,实现胜利大逃亡之后,接下来他所要做的就是釜底抽薪,移师别的战场,从而使得这个热点板块或者热点个股变成无人关照的孤儿,股价很快就会回落。甚至有的庄家会用剩余的筹码来狂轰滥炸,把股价打回原地,再拾些低位筹码做一波反弹。故此,我们只要发现热点板块的庄家开始撤庄,就不要抱有幻想了,赶快逃命去吧。哪怕此时已有一定的损失了也要忍痛割爱。在沪深股市中,曾有一度被炒作到40多元的热门股最后一路跌倒2元多的悲惨记录。许多参与热点板块的人就是因为热点转移与消失时斩仓不狠,最后血本无归。

(5)对于失宠的热点板块或者热点个股不要留恋,不要轻易进行补仓。一般来说,一个热点退潮后,要再次得到市场的宠爱,绝非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它需要一个很大的下跌调整空间,这种调整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有可能。因此,有经验的投资者,对那些失宠的热点板块或者个股,都会采取一刀两断的做法,即使有些损失也在所不惜。这些投资者心理都很清楚,股市是个喜新厌旧的市场,你不抛弃它,它就会抛弃你,让你输得没完没了,动弹不得。

有的投资者可能会想:当这些失宠的热点板块或者个股大幅下挫后,买进的风险不大。因为一则世界上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更何况这些明日黄花前一阶段也得到过市场的宠爱,那么在它们大幅下挫后,市场多少会给它们一些面子;二则从技术上说也会有一个反弹机会出现。但是事实上这些投资者的想法只是一相情愿而已。股市中通常会用的分批买进法等方法用在失宠的热点板块上往往都会失效。因为热点板块一旦回落,就像一个断了线的风筝,你根本不知道它会跌落到何处,究竟是跌在高山上、树梢上、大地上还是海里呢,有太多的未知数,你无从知晓。在沪深股市中,采用分段买进法以及黄金分割率计算它们的反弹位置,买进从高位回落的“热门股”的投资者,往往大多数会输得一塌糊涂。这不是说股市中分段买进法等操作方法没有用处,而是说这些用在其他方面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在失宠的热点板块上犹如“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例如,有一位投资者在“亿安科技”从126元顶峰回落后,下跌到70多元进行横盘时,经过计算,发现当时此股票的横盘价位正好处于126元下跌后0.618的黄金分割点位置上,于是买进了很多“亿安科技”的股票。但是这只股票并没有给黄金分割理论一点颜面,什么反弹都没有,横盘一阵子后,继续大幅下挫,使得这位轻易补仓者输得惨不忍睹。

因此,退一步说,即使投资者要对失宠的热点板块或者个股进行补仓,也只有在它们狂跌之后,出现止跌回升,同时又有成交量重新放大的迹象后,你才能推测这些失宠的热点板块有庄家开始重新入驻,方可用少量资金进行补仓,与庄家同庄共舞,但要预先设好止损位,一旦发觉形势不对就即刻止损离场。

热点板块是刺激股市的兴奋剂,在一段时间里,股市总会出现不同的市场热点。有了热点板块,股市才会显得长盛不衰。而一旦失去热点,则预示着牛市即将过去,熊市就要到来。热点板块的存在使得股市的上行有了一群核心骨干,也为股市的上涨行情打上了特殊印记。如1999年“5·19”行情是科技股,2000年元月行情是网络股,2000年6月行情是国企大盘等。一般来说,在一个中级以上的行情中,热门板块大约能够持续几周,长的可达几个月时间。因此,选股在热门板块中选,胜算的机会就大得多。

虽然股市不能没有热点,股市的热点层出不穷,但是世界上没有永远的热门股,要果断且不失时机地买卖。若能具备如此的胆识和高超的艺术,必将成为股市的大赢家。判断热点板块形成和衰退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第一,从媒体推荐的板块中,判断市场热点的形成和衰退,一次确定自己的选股策略。在行情的初期,投资者对于媒体极力推荐的板块不可掉以轻心,因为此时的推荐带有政策引导的性质,影响面极大。反之,在多头行情运行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大盘也有了较大涨幅后,投资者对媒体极力推荐的板块,则宜把它作为方向思维和操作的重要依据。媒体推荐和宣传得越厉害,说明这个热点衰退将来得越快。

第二,从资金动向中判断热点的变化,以此决定自己应该是做多还是做空。热点板块是主力的主攻目标,主力的弹药大都会往这个板块打。在行情发动初期,那些成交金额、成交量排名靠前的股票里面肯定有不少是属于这个板块的。主力既然敢于大量吃进,一定有好戏在后头。所以,你只要跟上主力部队就能抓住市场热点,选择这类个股建仓获利机会较大。反之,在多头行情已经运行了很长时间,热点板块的个股已有较大幅度上涨之后,很多资金仍旧不断涌向这个板块,这就不一定是好事了,这时候要警惕热点盛极而衰。空仓者不宜再选择这类个股买进,持有这些热门股的投资者,应该密切观察盘面走势进行减仓操作。

第三,在股市中,没有什么恒定不变的热点,因此也就没有恒定不变的强势股和弱势股。风水轮流转,某一时期的强势股、强势板块,在另一时期就可能变为弱势股、弱势板块,反之亦然。因此,作为一个头脑清醒的投资者,要善于根据市场强弱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若强势股风光不再,说明与强势股相联系的板块所形成的热点已经衰退,甚至消失,这时候投资者应该赶紧找机会出局,反之,当某一个或者两个弱势股开始转化成强势股时,说明与这些弱势股相联系的板块所形成的市场并点开始融化,此时投资者可以关注这一板块的整体走势,以便及时抓住市场新热点。

第四,从价量关系上来看,一些热门股上涨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换手率,此时继续追涨杀跌的风险较大。一般来说,当股价处于低位,日换手率达到2%左右时,应该引起投资者的关注,而上升途中换手率达到20%左右时,则应该引起高度的警惕,预防主力在“量价双升,双轮驱动”的掩护下,出现“胜利大逃亡”。

一般来说,一个板块由强到弱都会伴随着一些转势信号,其主要信号有:热点板块领头羊连连下跌,热点板块大部分个股涨升乏力;热点板块成交量逐渐萎缩,显示主力资金与市场游资正逐渐从原来的热点板块中撤离;消息面对热点板块有不利的说法(譬如,政府说要对操纵市场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引发了某些庄股跳水),这时候应该及时撤退,即使其中某个股票仍有上涨的空间,也应该断然退出。

通读上市公司报表进行选股

前面的选股分析都是从宏观思维或者策略角度来介绍的,但是选股归根结底还是选择某个公司的股票,即使再好的宏观形势、再好的市场板块,如果选了一个很烂的公司,也是“嫁错了郎君”,苦不堪言。只有通过对公司的背景资料、业务资料、财务资料等进行仔细分析,从整体上多角度地了解公司,才能恰当地确定公司股票的合理价位,进而通过比较市场价位与合理定价的差异进行投资决策。因此,公司分析对于选股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而财务报表分析是上市公司分析的最主要部分。因为股价只是上市公司的影子,它不是毫无缘由随意变动的,而是同上市公司的定期收入成正相关,受基本财务状况的影响很大。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等财务状况是决定该公司股价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仔细分析,从其提供的信息资料中了解公司的发展潜力、经营管理水平、投资收益率和利润分配情况等。

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必须遵守财务公开的原则,也就是要定期公开自己的财务状况,提供相关的财务资料,以便于投资者查询。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资料分为季报、年报等形式,主要是一些财务报表,其中,最重要的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表明权益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表明企业运用所拥有的资产进行获利的能力。利润表把一定期间内相关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主要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个部分。

每年的七八月份都是上市公司半年报的集中披露时间,这时候我们应该仔细研究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才能够很好地把握其中的投资机会。通常,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以及其他信息,在各个证券公司提供的软件上都能够找到,图8-5给出的就是钱龙软件提供的中国联通2009年7月更新的财务简表,可以看出该公司的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等情况。

图8-5 中国联通2009年7月的财务简表

1.财务报表中关注的指标

在财务报表中,每个指标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对股价产生影响的某些信息,并且各指标之间彼此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从财务报表上得到的数据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叠,要想清晰地评价公司的经营业绩,我们可以对有关的数据进行对比,通过比率分析揭示财务指标的差异和变动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财务比率分析主要包括六大类:①变现能力分析,采用的衡量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②营运能力分析,采用的衡量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③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采用的指标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资产净值债务率、已获利息倍数等。④盈利能力分析,采用的指标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⑤投资收益分析,采用的指标有每股收益、市盈率、每股净资产、市净率等。⑥现金流量分析,采用的指标有流动性分析、获取现金的能力分析、财务弹性分析、收益质量分析等。

普通投资者要读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首先是缺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大多数内容看了也等于白看。其次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每份年报少则一版,多则三版,从头到尾浏览一遍都要花去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更不要说仔细分析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有用的信息呢?如果我们在读财务报表时学会抓住重点,深奥难懂的财务报告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应该多关心董事会报告所透露的信息。董事会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年来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变动、投资情况、外部环境、未来的发展规划等,反映了公司管理层的发展思路和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与充斥数字的会计报表相比,更便于投资者了解公司的经营运作情况,并能为专业知识欠缺的普通投资者提供一定的宏观和微观信息。

第二,透过比率解读会计报表。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从绝对量上说明了一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规模,财务比率则可透视该公司的经营效率、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情况。较常用的指标除了大家熟知的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之外,还有毛利率、主营业务比重、流动性比率、存贷以及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这些指标分别描述了该公司主营业务获利能力、业务集中度、短期的偿债能力、资金周转能力情况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公司的特点,选择其中的几个指标作为参考对象。

第三,从现金流量看公司的价值。其实,利润只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一个会计概念,还有一个相比盈利更重要的指标,就是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如果企业知识注重账面上盈利,而不注意现金支付能力,时间一长,企业纵使获利再多,也是难免会倒闭歇业的。反过来说,有的企业虽然亏损严重,但是因为筹资有方,保险柜里不缺钱,也还能支撑一段时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因为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作为一名称职的企业领导人,不仅要关心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而且要重视筹资和投资效果。因为以上经济行为的优劣会最终体现在能否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在分析上市公司现金流量时,要重点关注两个问题:一是现金流量为正值的公司有较高的投资价值;二是经营活动中现金流量为负数的上市公司要引起警惕,选股进行中长期投资时要尽量避免它们。

第四,在了解、分析有关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时,有个数据必须注意:每股净资产。可以说,每股净资产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之外影响股票价格的最重要的指标。每股净资产就是指每股所代表的净资产的价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总额/股份总数

每股净资产能基本上反映出某一时点上的市场价值。这也是企业合并时往往以调整后的账面价值作为基础的原因。如果投资者在买股票时希望把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最谨慎的投资策略是:买入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的股票。格兰厄姆认为买股票应该买那些价格低于其每股净资产价值2/3的股票,实际上他投资的也都是那些价格远低于每股净资产值的股票,或者是有巨额隐形资产,以及资产被严重低估的公司的股票。

第五,必须注意的是,我们希望了解的应该是公司的动态情况,而通过会计报表得到的数据和比率都是相对静态的概念,因此,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是我们正确理解财务报表的重要方法。横向对比是指行业内不同公司之间的比较;纵向对比是指同一公司不同时期之间的比较。横向对比可以发现公司与公司之间竞争的实力对比,纵向对比则可以发现会计数据或者财务比率的异常变化,对异常变化的数据追根溯源,或者加以合理推测,有助于深入认识公司的营运状况。

第六,重大事项、长短期投资、期后事项这几个报表注释栏目较容易被一般投资者所忽视,但它们通常包含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诉讼风险、所得税政策变更、短期投资增值等,其中可能传递着公司潜在价值或者风险的重大信息。年报信息虽然比较全面,但是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投资者应该经常关注公司的公开信息,以及证券报刊、互联网等媒体上所刊登的关于公司和行业的研究成果,以求及时获得企业基本面的重要信息,发现投资机会。

2.财务报表中应该注意到的虚假信息

财务报表的数据只是粗略的数字,要想得出客观的结论,还需要对各种数据在宏观面上、行业内不同公司之间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

比如,如果想要选一个绩优股,毫无疑问的是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率都应该很高,但是光具备这几点知识还是不够用的。因为这里需要判断一下,这个上市公司的高利润、高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到底是靠自己本事赚的,还是靠别人的恩施或者其他的外快收入获得的。若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可以认为上市公司已经具备了绩优股的素质,这时候只要股价处于相对低位,那么它就是一个很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你就可以对它逢低吸纳、长线持有的策略;若是后者,那只能说他是一只冒牌的绩优股,看准时机炒一把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把它当作绩优股长期持有就会有很大的风险。因此,一个上市公司光有利润还是不行的,还要看这个利润是怎么来的。毋庸讳言,创业板市场中很多上市公司的利润取得未必光彩,不是来源于主营业务收入,而是来源于非正常性收入,或者来源于别人的恩赐。

具体来讲,上市公司利润来源不正常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补贴收入、转让收入,是已经地处高位一些上市公司利润同比增长的主要方式。由于上市公司大多数是地方或系统内的优秀企业,它起到了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系统对外融资的窗口作用,因而成为了地方政府和行业领导眼里的重中之重,保持公司良好形象已成了责无旁贷的任务。所以从上市公司的报表中,有的公司会计年度中至少有相当一部分的利润来自政府补贴或者退税。例如,深市的“新大洲”有很多年40%以上的利润来源于政府的慷慨支持,所以它曾经一连几年都跻身于上市公司之列。

第二,资产置换的不等价交易已经成为某些上市公司把利润做大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沪市的“粤海发展”1998年中期财务报表公布时,它净资产收益率位于沪深股市榜首,每股收益在沪市中排名前五位,但是它43.3%的净资产收益率和0.57元的半年每股收益,几乎都是来源于资产置换的不等价交易。该股1998年中期利润总额3640万元,其中营业利润才92万元,主要是一笔关联交易产生的投资收益3534万元。公司把其名下的正大餐饮40%股权卖给了母公司的一家关联企业,该40%股权原来投资400万元,到1997年底净值仅剩132万元,而到了1998年5月出让评估时净值变更为-48万元,就是这样一块“烂资产”,卖价4000万元,扣除原来投资的400万元,获得投资收益3500多万,使其每股收益达到了0.5元多。当时有些投资者根据财务报表的分析,把“粤海发展”误认为有投资价值、发展前景的股票,高位买进,准备长期持有,结果不久以后就被深深套牢了,实在是冤大头。2000年“粤海发展”的年报公布,净利润亏损791万元,每股亏损0.15元,净资产收益率也从43.3%下滑到-75.94%。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些利润不是靠自己本事做出来的公司,其来源极不可靠,纯属偶然性、突发性收入,当然不能把其当作绩优股看待。一个上市公司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把主营业务做大,这样获得的利润才是真正的利润,而那些靠外界支援、靠捞外快获得的利润是最不可靠的。它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今年有了明年不一定再有。投资者千万不要把这些纯属偶然获得的利润当作上市公司的正常收入,并以此作为评价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根据来选择股票,这样去进行股票操作的话,十有八九会血本无归。

又如,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分析。市盈率是投资分析理论中衡量股票投资价值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尤其是对长期投资者而言,市盈率更是判断投资价值的基本要素。市盈率的计算公式就是:

市盈率=市场价格/每股税后收益

20倍的市盈率股票表示:如果每年每股的盈利保持不变,不考虑企业的成长性和同期的银行利率等因素,把历年的盈利全部用于派发股息,需要20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按照世界股市流行的观点: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个股才值得投资。从投资的角度看,市盈率越小,说明该股约有投资的价值。一般地,如果行业、地域环境、政策倾向、股本结构、流通盘大小等条件基本相同,那么我们选股时首先就应该考虑选择市盈率低的股票。

但是有人盲目认为选股就要选择市盈率低的股票,市盈率越低,投资价值越大,持股的风险也就越小,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实际上根据市盈率来选股,赔钱的概率是非常大的,这样的例子在沪深股市中非常多见。有时候市盈率高的股票却有人抢着要,市盈率低的股票反而无人问津。这其中固然有些是市场过度投机的因素所致,但是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这里面有相当多的合理成分。如果市盈率高的个股是一个高速成长的企业,尽管起初它盈利不多,市盈率偏高,但是每年盈利都呈跳跃式增长态势,看好它的投资者越来越多,股价上涨的幅度较大,市盈率自然也就居高不下。

我们应该看到市盈率是一个静态的短期指标,它只是反映了过去一段时期内企业经营的情况,而不是从一个长期的过程去看问题。而未来的公司利润是可变的,影响公司盈利的因素不胜枚举,大的如国内外的政治状况、经济周期、产业政策,小的如公司经营管理能力、相关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甚至公司的人事变动等,都有可能影响到公司的盈利水平。再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生产经营的高度社会化、市场化,生产经营活动日益广泛复杂,生产经营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生产经营成果的不确定性,给盈利预测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造成了税后利润增长预测的不确定性。因此,从这点来说,我国选股票,就不能完全依照市盈率来决定。有时候市盈率高的股票反而比市盈率低的股票更有投资价值。

比如,甲、乙两位投资者在某一天分别以10元和20元同时买进市盈率分别为40倍和80倍的两只股票。5年之后,注重市盈率高低的甲投资者,将会发现该股虽然以每年盈利递增5%的速度发展,但当它的市盈率为20倍时,其股价将会跌至6.38元;与之相反的是,注重公司盈利能力的乙投资者,最终因为公司每年盈利递增50%的高速发展而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当股价的市盈率同样降至20倍时,股价却升至37.97元。甲乙两人的投资策略,孰优孰劣,不言自明。

可见,脱离公司的获利能力和股本扩张能力,孤立地谈论市盈率的高低,这对我们选股而言,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