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票上的“广而告之”
历史上的信义储蓄银行,既是清末较早成立的华商银行,也时常被拿来当作“反面教材”。因为信义储蓄银行命数太短,仅仅诞生了两个年头,就以经营惨告失败而挥泪歇业,成为中国第一批倒闭的华商银行;而且,这家银行的倒闭留下诸多善后难题,令时任地方官和当事人倍感困扰,著名学者、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也受到了牵扯。
黄浦滩头,华资银行的出现比外资银行晚了整整半个世纪,比本土传统金融机构钱庄晚了近200年,信义储蓄银行成立于国人自办银行渐成风气之时。上世纪初叶,西方列强麾下的银行紧随其政府的“炮击政策”,在我国攻城略地,派设机构,并大肆发行纸币,企图操纵一国之命脉。而华资银行则寥若晨星,仅有1897年“首当其冲”的中国通商银行等少数几家。
在“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的背景下,1906年,中国人自己操持的第一家储蓄银行横空出世,名曰信成商业储蓄银行,其平民化、接地气的经营策略,大获成功,并掀起了一股国内创办新式银行的潮流。据统计,当时仅以“储蓄银行”冠名且总行设在上海的银行就有近20家,诸如四明商业储蓄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中华商业储蓄银行、浦东商业储蓄银行等等,还有不少外埠银行布局沪上的储蓄银行分支机构,其中包括镇江人尹克昌、马相伯发起创办的信义工商储蓄银行,后取消“工商”二字,习称“信义储蓄银行”。
关于信义储蓄银行,以往的著述都语焉不详,可以查到的条目为:“光绪时,银行业大兴,私立者亦渐多。于是丹徒马良、尹克昌等合同志,集巨资,创立银行于沪。始惟发行兑换券,继有公债票,他处亦设之,不数年,以破产歇业。其取名信义者,固欲以信与义昭示大众也。”只不过,信义储蓄银行开办后头脑发热,过于追求规模,盲目扩张,呼啦啦开出1家总行,11家分行,据说还漂洋过海去新加坡开设了机构,战线越拉越长,其区区20万元注册股本,又怎么兜得转来?1909年5月,信义储蓄银行发生挤兑风潮,虽经上海商务总会增援,但挺过一个月后依然“头寸”吃紧,无法维持,一命呜呼哉!
信义储蓄银行纸币
这里说到的“头寸”,乃当时流传于上海滩的金融术语,指拥有的资金数量。据说早年银行里用于日常支付的“袁大头”,十个“袁大头”摞起来刚好是一寸,因此有了“头寸”这个说法。金融名词摇身变作沪人的日常生活俚语,于是有了丰富鲜活的运用和衍生。比如,茅盾在《夏夜一点钟》写到:“《大全》毕竟有用。这一番话正是配着她的头寸定做的。”周而复在《上海的早晨》中,也有“冯永祥不肯爽爽快快讲,徐义德知道梅佐贤头寸不够”这样的句子。
银行命长命短,全看掌门人的能耐。信义储蓄银行的经营之道,着实叫人不敢恭维,但它的储蓄宣传手法,倒是独出心裁,可圈可点。为了吸引市民前来存款,信义储蓄银行挖空心思,巧妙利用各种载体,生动活泼地倡导储蓄观念。在其发行的一元银圆券的背面,就印有一篇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短文,题为“信义储蓄银行浅说”,细数节俭储蓄的百般好处,不妨抄而录之,奇文共赏——
“什么叫个储蓄银行呢?比方女人家来个会,零碎钱聚成趸当钱。但是来会的,先把会头一分白大钱。到了会头坏了事,大家的本本利利都没有了。若是放在银行里,银行不要你一个白大钱。银行资本数十万,在度支部、商部立了案,永远不得坏事的。银行好处说不尽,无论男女老少穷和富,只要把随手零钱往银行里头放,到了用着他的时候,到银行里头随便付出来,就成了一笔趸当钱。生意人有生意的时候,少叫两个局,少打两场牌,每月存起几块钱在银行,到了闲起来的时候付出来,也就在外不愁没事做,在家不听上人骂、不受老婆的气了。手艺人少掷两把色子,少吸两口烟,每月存起三两块,到了十几二十年,银行把你一千几百块。就是挑脚的、抬轿的、剃头修脚的,也就可以改个行当儿,做个老板了。储蓄的好处,实在说不尽。为父母的,若是怕着儿大没钱娶媳妇,女儿大了没钱把人家,就代他每月存一两块在银行,到了嫁娶的时候,就有银行一律代他包办了。老人家怕着死后没有棺材本儿,又怕着子孙没得靠,更是要赶紧在银行里,每年每月存几块,就有银行代你忙了你的生养死葬。连你子孙的饭碗,都替你安排好了。诸位听我言,勿错过。”
本书作者(右一)在台湾向来宾介绍展品
这则储蓄宣传广告,通篇白话文,内容通俗,娓娓道来,即便文化程度不高的客户,也能看得懂,记得牢。要是用扬州方言来念,看来更为传神。两年前,银行博物馆藏品赴宝岛台湾展览,由我担任开幕礼的主讲嘉宾。事前,我将这篇短文默读了五六遍,当我向躬逢盛会的台湾金融界大佬讲解这件展品的文字时,有意夹杂了几句扬州话,一下子活跃了现场气氛,观者纷纷为这家善于在钞票上做储蓄广告的银行前辈,暗暗竖起了大拇指——乖乖隆地冬,宣传有神功!
当然,信义储蓄银行还算不得是中国金融史上第一家在钞票上“广而告之”的银行。银行博物馆里陈列的另一件文物——大明通行宝钞的票面上,清晰可见“户部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贰佰伍拾两,仍给犯人财产”字样,体现了政府对假币“零容忍”的态度以及严苛的打击力度。原来这借“钱”传道的招数,早在600年前就已崭露头角了啊。
大明通行宝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