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香烟·面盆·热水瓶

香烟·面盆·热水瓶

时间:2023-07-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香烟·面盆·热水瓶“银行”一词,独树一帜,专属专用,不可造次。银行牌香烟广告依据广告画面的交代,“银行牌香烟”的制造商,乃闻名遐迩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早先,热水瓶并不是用来灌开水的,而是用来存放药品,这和如今冰箱的用途大抵一致。热水瓶最值钞票的辰光,交关吃香,一只热水瓶可换两头牛。

香烟·面盆·热水瓶

“银行”一词,独树一帜,专属专用,不可造次。倘使随便搞个名堂,自称“银行”,对照相关法律条文,是要吃官司的。可偏偏有商家开发产品,却拿“银行”、“金钱”作招牌,还把广告做到了当年盛极一时的《钱业月报》、《银行周报》的版面上,你说稀奇勿稀奇?

香烟不是好东西,但作为社交活动的一种肢体语言的象征,似乎还蕴涵了几分耍酷的意味。因而,“银行牌香烟”的横空面世,立马与大理石、落地窗、老板桌等银行典型场景交织起来,眼前叠现出金融大佬们吞云吐雾之间“谈生意”、“讲斤头”的不凡气派。

银行牌香烟广告

依据广告画面的交代,“银行牌香烟”的制造商,乃闻名遐迩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这家烟草企业出产的品牌家族里,“红双喜”、“飞船”、“长城”、“大联珠”等牌号交相辉映,争奇斗妍,一度风靡卷烟市场,缘何又推出了风马牛不相及的“银行牌”?我私下揣测,或许是银行前身——钱庄的萌芽,与米店、布店、烟纸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些商铺在经营香烟杂货之余,也捎带做些资金拆借的买卖,再加上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后来还投资创办了银行、保险机构,于是近水楼台,爱屋及乌,便将“银行”信手拈来当作商标,以期增添高贵气质,招来滚滚财源,与富贵荣华套个近乎。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近代华侨投资的国内企业中,有不少企业是兄弟联手共同经营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脱胎于香港,崛起于上海,在内挤外压的经营环境中,爱国华侨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励精图治,白手起家,在提倡国货与抵制洋货运动的支持和推动下,粉碎了“洋面孔”烟草巨头明枪暗箭的竞争排挤以及三次企图吞并的阴谋,公司销售蒸蒸日上,盈利丰厚,成为当时唯一可以跟英美烟草公司“叫板”的民族卷烟企业。1919年,简氏兄弟公开向社会招股,扩充改组,资本扩大为1 500万港元,并把企业的中心由香港转移到上海,以示为全体国人服务的壮志雄心。

为使南洋烟草更具竞争力,简氏兄弟还突破家族企业的管理桎梏,任命非家族成员担任高级职位,如聘请曾为英美烟草公司效劳的陈炳谦,重组了南洋烟草的财务。由于陈炳谦熟悉西方的金融运营模式,在沪上金融圈又拥有丰富的人脉,他不仅成功运作了简氏家族1919年的股票出售,还说服了公司董事会创立了几家新机构以吸收资本,包括南洋兄弟银行、保险公司以及经营东南亚华侨向国内亲人汇款的汇兑机构,解决了南洋烟草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瓶颈。

简氏兄弟姓简,却不简单。随着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迅猛发展,他们在实业界的声望与日俱增。我从最新出版的《近代中国银行业机构人名大辞典》里,找到了“简照南”的词条,除了记载他曾先后兼任广东实业团副团长、上海总商会会董和上海华商联合会董事等职,也注明了他于1922年7月发起成立上海东亚银行并任该行董事。我想,这里提到的“上海东亚银行”,应为东亚银行上海分行。据东亚银行行史记述:“东亚银行选址在港岛皇后大道中2号,开业时间是1919年1月4日。开业第一年,银行存款额便达到400万港元,盈利37万港元。回报率高达18%以上。在此基础上,迅速扩大规模,分别在九龙、广州、上海、越南设立分行,增设各埠代理处和储蓄部,广为吸引华侨汇兑,沟通各地商情,仅仅两年之后,资本总额便猛增至1 000万港元。与此同时,董事会新增了冯平山、简照南、黄柱臣、郭幼庭四位董事。”

说到东亚银行的创始人,也姓简,名曰简东浦,与简氏兄弟同为广东老乡。他年轻时就职于日本横滨正金、万国两家银行长达12年,深谙金融之道。回国后,简东浦先与他人合伙开设了一家财务公司,专营银行资金拆借,“试水”之后重组财务公司,经过发展壮大正式成立东亚银行,由简东浦出任经理。他将服务目标定为华侨商人,打出的口号是“做华人的银行”。东亚银行因有能掐会算懂经营的简东蒲坐镇,蹄疾而步稳,得势又得法,1934年民国财政统计表中,东亚银行在全国27家重要银行中排第10位,与华侨、中兴、广东三家银行合起来的总资产占全国银行总额的6.2%,净利润占5.8%。

银行位高,名重,钱多,被挪作商标“扬声造势”当在情理之中,而有些商家干脆就直奔主题,以“金钱”为品牌,语不惊人死不休,满足大众向往财富生活的消费心理需求。你看,老银行杂志上的“金钱牌”面盆、热水瓶的广告,让读者在触摸那个年代家庭用品的潮流时尚的同时,也接纳了广告语所描绘的“金钱满地,人人乐用”的美好“钱”景。

小时候,家里就有一只老式的“金钱牌”热水瓶,用了好多年,保温效果依然不错。早先,热水瓶并不是用来灌开水的,而是用来存放药品,这和如今冰箱的用途大抵一致。上世纪20年代,上海已经出现了许多华商资本开办的热水瓶生产厂家,比较著名的品牌为长城牌、金钱牌、金龙牌和金鼎牌,“金”光灿灿,当然也有叫“银行牌”的(民国远东热水瓶厂出品)。广告所示的金钱牌热水瓶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在中正东路224号(今延安东路),创立于1938年10月,初创时规模不大,资本也小,仅为15万元,后经过多次增资扩股,到1947年时,其资本总额达20亿元,麻雀变成金凤凰哉。我曾在一位藏家的手中,看到一张民国33年(1944年)1月1日发行的金钱牌热水瓶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虽说设计印刷平淡无奇,却记录了民族企业从蹒跚起步到展翅翱翔的发展轨迹。

金钱牌热水瓶广告

“金钱牌”热水瓶之所以由小变大,声誉鹊起,在于它借助益丰搪瓷公司(“金钱牌”面盆出品方,与金钱牌热水瓶股份有限公司属于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技术力量和经验优势,首创了搪瓷壳保温瓶,即在铁壳外层涂上瓷釉,将搪瓷面盆的喷花技术移植到保温瓶外壳,使之色泽鲜明,花样繁多,而且不易生锈,使用寿命长,令“金钱牌”热水瓶的名声不胫而走,风头出到了芝加哥世博会。

热水瓶最值钞票的辰光,交关吃香,一只热水瓶可换两头牛。军旅作家黄传会在《十月》发表的一篇报告文学里,记述了一对军人夫妇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结婚情形,其中专门讲到了“金钱牌”热水瓶:“……老史是师级干部,当时每月的津贴费是三块五,我是排级,每个月是一块五。我们两人把积蓄凑了凑,一共是二十几块钱。我记得很清楚,用这些钱,我们办了三件事:一是到城里拍了张结婚照,那时候照相是很时髦的事;二是花七块钱买了一只金钱牌热水瓶,因为老史那段时间老爱感冒,晚上得喝点热水;三是买了点糖块,一瓶酒。”

“文化大革命”期间,原先“金”玉满堂的热水瓶品牌瞬时黯然,一律改称“向阳牌”,金钱牌热水瓶股份有限公司则改名为上海保温瓶四厂。

那些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渐渐遗忘了。前段日子,一张“晒”耳机的微博在网上被疯狂转发,但转发的原因却不是耳机,而是因为那熟悉的背景——一张印有所谓“四菜一汤”图案(即中间一朵大花,周围四朵小花)的粉底大花床单。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我家也有!”由此,家家户户都使用过的国货被越来越多地“扒”了出来,对大众而言,这些全民皆有的国货,既是物资匮乏年代的活证,更是倍感亲切的集体回忆。而“银行牌”、“金钱牌”之类的再度泛起,也赶上了这场纷繁的怀旧派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