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社区与旅游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旅游发展离不开社区,需要社区提供文化展示、友好氛围、真实体验和服务支持;另一方面社区也离不开旅游,它从旅游开发中获得自身发展,谋取经济利益,重塑地方形象,提高环境质量等。
(一)我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现状
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各地间社会文化、经济不尽相同,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也仅仅处于一种尝试状态,所以不可避免地在各个不同地区、不同景区中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程度方面会呈现出不同的层次,主要包括:初级参与层次、积极参与层次、成熟参与层次。而我国社区参与旅游业的发展大多数处于初级层次向积极参与层次过渡的区域,主要表现为:一是参与旅游发展的热情不高,参与的人数少,大多数对于社区发展旅游业不了解或者漠不关心,或者只是尝试性的参与;二是一般都只是受短期利益的驱使才投身到旅游的发展中去的,容易导致受利益的驱使而破坏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行为;三是参与旅游发展的意识还不强,参与的面也很窄,社区居民比较关注的只是旅游产品的销售和经济利益的实现,对于像环境保护这样具有长远意义的行为却漠不关心。
(二)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各个旅游目的地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社区参与,但社区参与涉及面十分广泛,既受到社区经济文化的影响,又需要实施系统中政府和居民参与,需要资金、科技、法律的支持,还需要各种参与机制、利益分享机制等的保障,导致我国现阶段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程度比较低。
1.景区隶属不明晰、条块分割管理,导致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不高。一般来说景区的景点和资源较多,但它们并不是单独的属于哪一个行政区域,从地域上来说,同一个风景区周边地区往往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县市,行政隶属关系十分复杂。地理区域和行政区域的不完全重合,导致了景区的条块分割管理,从而容易产生矛盾和漏洞,如:社区和农户没有太多的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社区的参与绝大多数停留在自发水平上,基本属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分散经营,以单纯的经济参与为主。另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中权力相对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2.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中民主和社区意识淡薄。社区的发展离不开居民的参与,除受利益驱使参与经济活动外,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居民必须具有社区意识,即对社区的关心、认同、归属、依赖等心理感觉和价值取向。只有具备了强烈的社区意识,才可能积极关心并投入到社区建设中去。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中国传统文化一向崇尚权威和权力,以服从命令为正统,很少有人会对决定提出异议,更不要说参与决策了。另外,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运作过程中职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没有从居民的利益出发,得不到社区居民的认同。
3.社区参与旅游的面不广,参与层次低,参与途径不多。大多数参与属于非技术型、低报酬的工作,极少介入管理和决策层面。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政府缺乏应有的资金吸引居民积极主动参与旅游发展,大多数参与旅游发展的社区居民都是从事导游、家庭旅馆、或为游客提供各种交通工具等简单的劳动,导致了外来投资商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占有主动地位,因为他们抢先取得了经济地位,进而忽视了社区居民的利益,限制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能力和机会;另外,社区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整体素质不高,参与能力和参与欲望不强等,这些问题也急需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