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管理

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管理

时间:2023-07-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章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学习目标:了解非营利组织的概念、范围及特征。非营利组织是政府以外的为实现社会公益或互益的组织。非营利组织的上述特点,决定非营利组织十分需要公共关系。

第四章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

学习目标:

(1)了解非营利组织的概念、范围及特征。

(2)掌握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目标、特征与主要内容。

(3)掌握非营利组织预算的概念和内容,预算编制的方法。

(4)掌握非营利组织筹资方式和筹资管理。

(5)掌握非营利组织项目分析的目标、现金流量估算决策方法、风险分析。

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概述

一、非营利组织的概念、范围及特征

1.非营利组织的概念

非营利组织应该是指那些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资源提供者向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且不享有组织的所有权,旨在通过努力,完成某项事业或使命的组织。

此项概念的推出以美国最为成熟和适用。NPO即是英文“Non-Profit Organization”的缩写,直译为“非营利组织”。这个概念大致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之后兴盛于全球。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中心对非营利组织的定义,着眼于组织的基本结构和运作方式,认为符合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自愿性五个特征的组织都可视为非营利组织。

具体阐述“非营利组织”的含义,首先有必要区分几个概念,即“营利”、“赢利”、“盈利”的区别。从现代汉语的基本含义上我们知道“赢”,意为“赚”,相对于“赔”,从而,“赢利”指赚得利润(用作动词),或者即指利润(用作名词)。“盈”,意为充满、多余,“盈利”即指利润,或者较多的利润。而“营”的意思是谋求,“营利”相应地是指以利润为目的。因而,“非营利”的含义,并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无利润,更不是不讲经营之意,而是一个用以界定组织性质的词汇,它指这种组织的经营、运作目的不是获取利润。举个例子:德国餐饮协会就是非营利组织,它每年的收入超过1亿欧元,资产超过10亿欧元。这样一个超级大富,你说它是营利还是非营利?当然是非营利,它成立和工作的目的,都是为德国餐饮行业服务。只不过,服务分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有偿服务所得,不影响服务目的和服务宗旨。非营利组织是政府以外的为实现社会公益或互益的组织。根据社会结构理论,现代社会的组织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三大类型,这三大类型也分别是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形式,那么非营利组织是属于社会领域的组织形式。

2.非营利组织的范围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民间非营利组织,即群众团体组织。如专业学术团体、业余爱好者协会、消费者协会、个体经济协会、工会、妇女权益保护协会、退休人员协会、退伍军人协会、宗教协会、校友会、同乡会等,这类团体数量多、分布广、社会影响大。我国早在1998年10月25日就颁布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2004年8月18日财政部颁布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界定了民间非营利组织是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等。

二是公立非营利组织,即事业单位。包括学校、医院、图书馆、新闻媒体、出版社、文艺团体、科研院所、体育机构、扶贫发展、慈善救济等。我国的事业单位在数量上是仅次于企业的第二大社会组织,其所需的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1997年以前,国家根据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采取三种资金管理方式,即全额拨款、差额补助制和自收自支制。后在1997年1月开始施行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取消了三种资金管理方式的划分,实行统一的资金管理方式,即“国家对事业单位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

3.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是介于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之间的一切社会组织,是一支很重要的社会力量团体。同样,在美国也有超过750000个服务于公众的非营利组织,还有近400000个服务于会员的非营利性组织,每年非营利组织的收入超过35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NP的6.3%)。单在华盛顿特区,就有2500个行业和专业协会设立了总部,使协会成为美国首都继政府、旅游业之后第三大产业。尽管非营利组织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组织性。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必须是一种机构性实体。因此,这个组织必须有一个组织章程、组织运行规则、工作人员或其他一些相对持久的指标。正如作为营利组织的公司在设立时必须有公司章程、固定经营场所、最低限额的注册资金等一样。

(2)独立性(自治性)。非营利组织一般是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自身活动的组织,不是政府的下属机构,一般不受政府控制,有自己的董事会,独立地完成组织的使命。

(3)自愿性。这种组织使命的完成通常是团体成员(会员)自愿参与的结果,特别是一些公益服务组织,其会员、成员从事服务时,通常是义务的、无偿的、自觉的。

(4)不分配利润。非营利组织并不意味着组织不能靠自己的经营行为创造收入、创造利润,而是不能把利润分配给那些管理和经营这个行业的成员或会员。事实上,在很多国家,从提供服务获得的收入是非营利组织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这个收入占总资金来源比例在美国是52%、英国是48%、意大利是53%,也就是说,非营利意味着不为业主或管理者个人谋利,而是把多余的收入也用在完成组织的使命上。

非营利组织的上述特点,决定非营利组织十分需要公共关系。因为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通过有效的公共关系,可以达到下列目的:

(1)使组织的使命得到认可,如学术团体旨在促进学术交流,工会旨在维护工人利益,消费者组织就是为保护消费者利益而组建的。

(2)建立起与组织公众沟通的渠道。

(3)创造和保持筹集组织活动经费的有利环境。

(4)推动有利于组织使命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施行。

(5)告知和动员组织的关键成员(如雇员、志愿者、委托人)。

二、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个组织的财务管理目标决定于组织本身的目标。众所周知,作为营利组织的企业,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营利。企业的目标可以概括为生存、发展、获利。企业只有生存才可能获利,只有发展才能求得生存,只有获利才有生存的价值。与此相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与获利紧密相连,尽管具体表述有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等不同观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目标同样决定于非营利组织本身的目标,那么,非营利组织的目标是什么呢?

日本学者川口清史认为:非营利组织一般是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

美国学者萨拉蒙(Salamon)认为,非营利组织有六个方面的特征:①“组织性”,即非营利组织有一定的制度和结构。②“民间性”,即非营利组织在制度上与政府相分离。③“非营利性”,即非营利组织不向经营者或“所有者”提供利润。④“自治性”,即非营利组织基本上是独立处理各自的事务。⑤“自愿性”,即非营利组织的成员不是法律要求而组成的,这些组织接受一定程度的时间和资金的自愿捐献。⑥“公益性”,即非营利组织服从于某些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

可见,非营利组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它们提供服务是服从于某些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因此,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可以描述为:获取并有效使用资金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

三、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特征

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特征,了解组织的特征是做好组织管理的基础。为了有效地进行财务管理,应当了解组织的财务特征。那么,非营利组织具有哪些财务特征呢?

联合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经济活动主体划分为五大类: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家庭。非营利组织与其他四类社会组织的区别在于,非营利组织的大部分收入不是来自以市场价格出售的商品和劳务,而是来自其成员缴纳的会费和支持者的捐赠。如果一个组织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市场价格销售的收入,就是营利部门,而一个组织的资金主要依靠政府的资助则是政府部门。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四号《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目标》中,将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特征归纳为:①大部分资源来源于资财的供给者,他们不期望收回或据以取得经济上的利益。②业务运营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取利润或利润同等物而提供产品或劳务。③没有明确界定的所有者权益及其出售、转让或赎回,以及凭借所有权在组织清算解散时分享一定份额的剩余资财。

我国台湾地区的会计界将非营利组织称为“非营利事业”,他们认为,非营利事业具有三个重要特点:①该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②事业的一切资财和权益均为事业所有,对于任何特定的个人,不能以任何方式给予特殊利益。③不进行损益计算和利润的分配。

综上所述,可以概括出非营利组织的如下财务管理特征:

1.顾客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

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是通过销售产品和服务从顾客那里获取的收入。如果产品不适销,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那么企业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甚至导致企业破产。而非营利组织则不完全依靠从顾客那里获取收入来维持生存和发展。有些非营利组织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服务收入,如民办学校的主要收入是学生交纳的学费,医院通过向病人收取医疗费和药费来维持经营。这些非营利组织通常被称为“顾客支持型组织”。其他非营利组织收入的主要来源则不是服务收费,它们被称为“公众支持型组织”。在这种情况下,顾客所接受的服务与其向组织提供资源的多少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如慈善组织。

2.不存在利润指标

在企业财务中,利润指标能为衡量企业绩效提供标准,为企业提供量化分析的方法,使企业的分权管理成为可能,也便于进行不同组织之间的比较。然而,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组织。在非营利组织财务中通常缺少利润这一指标,这使得管理的系统性受到损害:管理人员经常难以就各种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达成一致;对于一定的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组织实现自己的目标也难以确定;分权管理的操作难度加大,许多决策不宜下放给中下层管理人员;不同非营利组织之间也无法进行绩效的对比。

3.责权利不明确

对企业而言,内部管理通常可划分为许多责任中心,对每一责任中心都明确其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在对其职责履行进行考核评价的基础上,给予其相应的利益。而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由于不存在利润指标,对各部门的职责履行的情况难于考核评价,因而对于各部门的责权利也就无法十分明确。

4.所有权形式特殊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股东投资创办了企业,成为企业的所有者,拥有企业资财的权益。而对于非营利组织,资财的权益属于组织本身所有。但是,非营利组织不能对其资财权益进行转让、出售,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按照资财提供者的要求来运作、管理和处置资财。资财的提供者不期望收回或据以取得经济上的利益,因而非营利组织通常不进行损益的计算,也不进行净收入的分配。

四、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明确财务管理的内容,是做好财务管理的重要前提。作为营利组织的企业,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筹资与投资的管理。然而,非营利组织的获取并有效使用资金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的财务目标,以及区别于营利组织的上述财务特征,决定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收入与支出的管理。

非营利组织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这是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与企业不同,企业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以市场价格出售的商品和劳务;而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来源广泛。收入管理应当按收入来源区分为非自创收入与自创收入进行管理。非自创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接受的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这是非营利组织收入的重要来源。非自创收入的管理需要做好与政府合作、寻找企业合作伙伴、面向社会公众募捐。自创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通过提供产品或劳务而向消费者直接收取的收入以及通过投资而从受资方取得的收益。扩大自创收入并加强其管理,应当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方向。自创收入主要包括业务收入、经营收入和投资收益。业务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这是自创收入的基本形式。需要注意的是,非营利组织是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运作,因此,对于为实现其社会使命所提供的服务,其收费应当是低水平甚至是免费的,而不能按照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来收费。经营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在其实现社会使命的业务活动之外开展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非营利组织从事合法的经营来支持其非营利性的活动,需要符合下列条件:一是利润或收入不可分配给其创立人、会员、干部、董事或员工。二是其主要目的并非单纯从事经济活动,而是实现其非营利宗旨。投资收入是非营利组织所获取的资金,在运用于实现其社会使命的具体项目之前,通过资本运作方式进行投资,获取投资收益,以实现资金的保值与增值。非营利组织进行投资时,必须认真研究投资项目的收益及其风险,优化投资组合,在不提高风险的条件下使收益最高,或者在一定的收益条件下使风险降至最低。

非营利组织支出是指非营利组织为组织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开展业务活动以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发生的各种资金耗费。这里的支出与企业的投资不同,投资是为了获得经济上的利益,投资的管理必须从经济效益出发,而非营利组织支出所注重的是社会效益。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支出管理,应当按支出的用途分为项目及活动支出与行政支出分别进行管理。项目及活动支出是非营利组织为了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发生的支出。项目及活动支出的管理应当从社会效益出发,通过规划与监督,保证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行政支出是非营利组织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发生的支出。行政支出的管理应当厉行节约尽可能控制行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当然,也并非行政支出所占的比重越低越好。这是因为,任何一个组织开展活动都会有一定的行政开支,并且非营利组织也应当注重自身的能力建设,包括对员工的培训。只有非营利组织的能力得到提高,资金才能被更为有效地使用。

针对非营利组织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资金不足的现状,我们认为可以采用负债和权益筹资的途径来获取资金,因此负债与权益筹资管理应当成为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人们通常认为负债经营和权益筹资只能运用于企业经营而不能运用于非营利组织。我们认为,除了慈善组织以外的非营利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需要扩大服务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条件时,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负债和权益筹资来筹集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不过,运用权益筹资进行资金筹集时应当研究处理好资本的营利性与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之间的矛盾。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管理

近年来,我国财政常有入不敷出的现象,因此,非营利组织对于预算经费的资源配置是否适当及其预算执行是否有效益,皆为社会大众所关注的问题,为避免资源过度的浪费或使用无效率,造成国家财政困难,非营利组织的日常财务管理活动,主要是对资金的收支活动围绕预算来安排。在任何有国家支出的机构和核心部门都需要了解预算执行过程的实际收入、支出、收支进度与用途等重要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当初核定的预算数据进行比较,找出差异信息,包括差异的大小与性质、差异产生的原因、差异发生在何处,以便采取必要的调节措施,确保预算执行符合预算初衷,使预算的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促进预算目标的实现。因此,预算的绩效管理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一、非营利组织预算的内容

非营利组织预算是非营利组织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我国的预算体系由中央财政预算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组成,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由本级各部门预算组成,各部门预算由其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单位预算分为行政单位预算和事业单位两种,分别执行不同的预算制度。实行事业单位预算的包括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国家事业单位,以及接受经常性资助的非国有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

非营利组织预算主要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收入预算的内容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和拨入专款等内容。支出预算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和上缴上级支出等内容。

二、非营利组织预算的编制

非营利组织预算应该是由各种指标综合形成的预算体系,但我们在日常活动中最基础,也最常用的是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1.收入预算的编制

收入预算的编制首先要把各收入项目纳入预算。收入项目可以划分为三类,即财政补助收入、非财政补助收入和基本建设拨款收入。非财政补助收入包括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在编制收入预算过程中,首先应按收入类会计科目设定各收入项目,再进行预算额度的确定。由于预算收支数额的依据不同,可以通过一些计算方法,如比例法、定额法、标准法、比较法、估计法进行具体的测算来确定预算金额。

具体编制方法可以归纳如下:

编制“财政补助收入”这一项目的预算时,应依据同级财政部门确定的具体补助办法进行编制。

“上级补助收入”应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补助标准和要求进行编制,确定预算金额。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应按照与附属单位约定的上缴比例或定额编制预算。

“其他收入”预算金额确定,主要参考上年度的实际发生数并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变化给予适当的调整。

“事业收入”预算金额的确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收费标准的收入项目,另一类是没有明确收费标准的收入项目。这两类收入项目的预算编制要区别对待。对有收费标准的收入项目,应根据有关业务量按标准计算。比如,学校的收费项目,一般根据在校学生数乘以核定的收费标准确定学费收入。对不明确收费标准的项目,一般根据上年实际发生数,并结合预算年度的相关因素予以适当调整,来确定预算金额。

“经营收入”的预算金额确定,要根据本单位在预算年度开展经营活动制定的规划并参考上年度经营收入完成情况来确定预算金额。

基本建设拨款收入的预算金额确定,应按程序立项审批,在保证事业正常支出需要并能保持正常预算收支平衡的基础上统筹安排。

2.支出预算的编制

支出预算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和上缴上级支出的预算。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支出按性质可分为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人员支出是指用于各个方面的支出,具体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等。人员经费支出的预算数据根据有关标准和编制人数计算确定。公用支出是指单位支出中用于日常公共事务方面的支出,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和其他费用等。公用支出数的确定可按支出定额计算编制,如果没有支出定额的,可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计算编制。

而其他预算指标也应由它的绩效考评体系所决定。

三、非营利组织预算的绩效管理

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都是以组织财务战略为主导,对组织财务运营进行管理控制的工具。预算管理的流程包括根据组织运营计划编制预算、预算控制、预算调整、预算分析与考评等。而绩效管理的流程包括战略开发、制定预算、绩效评价等。两系统之间虽然有交叉,但又相互区别,不能相互替代。前者侧重于过程控制,以预算为管理对象,后者侧重于结果控制,以绩效为管理对象。预算执行情况是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如果完全以预算作为绩效评价的标准,将可能导致预算单位在预算编制时的客观性受到干扰,又可能使绩效管理的效果受到预算编制时所可能存在的预算偏差的影响。因此,两系统并存于同一组织内部。如何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实现效率协同,是在研究非营利组织预算财务管理技术方法时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非营利组织在设置预算指标时,应该首先考虑能够反映其战略和目标实现影响因素的指标,通过预算的形式将既定战略加以固化与量化。在编制预算前,非营利组织还要考虑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明确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把非营利组织的整体战略与部门和员工个人的工作目标相联系,确定员工个人的行为标准,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这需要对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目标进行分解,首先分解到部门,然后到一个团队,最后具体到个人,以此为基础编制预算。

基于预算的绩效考评,是对非营利组织调配资源以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评价和检验。非营利组织要定期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尽可能客观、真实地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现在比较推崇的一种做法是反馈评估方式,评价者不仅包括上级主管、同事、下属、客户,还包括员工自己。它可以从不同层面的群体中收集信息,尽可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员工的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与员工的利益挂钩;将考评结果反馈给员工,作为对员工的重要激励手段,以鼓励先进和鞭策后进;将考评结果作为单位人事决策的主要依据。目前,非营利组织在绩效考评结果应用方面普遍存在重视不足的问题,往往是只考评不应用,结果使绩效考评失去其应有的意义,也使绩效评价流于形式。

因此,若使预算得到有力地执行,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并从中设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指标体系,以使预算的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促进预算目标的完成。

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的筹资管理

一、非营利组织自有资金的筹集

非营利组织的自有资金按其取得的途径可区分为交换交易所形成的收入和非交换交易所形成的收入。交换交易是指按照等价交换原则所从事的交易,即当某一主体取得资产、获得服务或者解除债务时,需要向交易对方支付等值或者大致等值的现金或者提供等值或大致等值的货物、服务等的交易,如民间非营利组织按照等价交换原则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入,公立非营利组织取得的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非交换交易是指除交换交易之外的交易。在非交换交易中,某一主体取得资产、获得服务或者解除债务时,不必向交易对方支付等值或大致等值的现金,或者提供等值或大致等值的货物、服务等,如捐赠、政府拨款或补助。在我国目前的经济转型期,由于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不稳定、筹资不规范,使非营利组织缺乏资金保障,自有资金筹集的渠道及问题同时产生。

1.筹资渠道单一,对政府依赖性强

政府拨款或补助是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筹资来源。公立非营利组织要想多争取政府拨款或补助项目,不是凭单方面的努力能够实现的,还要由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政策导向决定。比如,2005年财政性教育支出资金占GDP的比重约为3.12%,2006年则仅占2.86%。这就说明,国家财政性投入并不能保证做到逐年递增。现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筹资渠道比较单一,由政府提供的财政拨款和补贴,几乎占全部收入的一半。过分依赖政府的结果是使非营利组织缺乏提高效率的竞争机制,不但使政府增加了管制成本,而且使非营利组织行政化,不利于组织的职能发挥。随着社会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必将由官民合作向民间自治发展,国家财政拨款和补贴不再是主要的筹资渠道,这部分比例将逐渐降低,营利组织、个人、基金会及自创收入的筹资比例将逐渐增大,非营利组织必将寻求新的、高效的筹资渠道以满足生存的需要。

2.自创收入低

非营利组织的自创收入是指其通过提供产品或劳务向消费者收取的费用以及通过投资而从受资方取得的收益。自创收入主要包括: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

事业收入是非营利组织通过开展专业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这里所指的专业活动相当于营利组织的主营业务活动,是指非营利组织根据本单位专业的特点所从事或开展的主要业务活动,如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学校的教学活动、医院的医疗保健活动等。

经营收入是非营利组织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比如,大专院校的校办企业,要单独设置财会机构或配备财会人员,单独设置账目,单独计算盈亏,其开展的经营活动以及对外投资取得的收入属于经营收入。

我国非营利组织中会费收入占自创收入的比重高达70%,成为除政府财政拨款和补贴以外的第二大收入。而经营业务收入则很低,导致非营利组织自立性不强。有调查资料表明,我国非营利组织业务收入只占年总收入的6%,而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年服务性收费占总收入的56.6%。此外,非营利组织与金融市场联系不多,资金运作收入低,没有形成专门针对非营利组织的融资服务体系,非营利组织难以像营利组织一样进行股份运作,难以从银行或资本市场获得资金。

3.接受社会捐赠少

接受社会捐赠是很多非营利组织重要的收入来源。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中,企业与民众的捐赠比例较低,其原因为:①公众捐款的意识不强。我国民众的平均收入不高,且长期置身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办社会公益事业的环境中,倾向于免费享受别人提供的福利,参与、资助社会公益事业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②税收减免的激励效果不明显。

当前随着国家富裕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公益事业的重视,像学校、医院、慈善机构等非营利组织的接受社会捐赠的机会和受赠资产的数额呈递增趋势。这就要求非营利组织的经营者就捐赠资产的使用和结果与捐赠者做好有效的沟通,要让捐赠者充分了解其所捐赠的资产已被谨慎地按捐赠意愿使用。

要做到这一点,良好的财务记录和透明的财务报告是必需的,否则将有可能引起经济纠纷。例如,1992年9月在武汉正式注册的民间慈善机构“中华绿荫儿童村”,在2001年6月20日被“美国妈妈联谊会”告上法庭,理由是其指定捐赠的款项未完全按捐赠者的要求使用,在财务管理上存在账目不清、弄虚作假、公私混淆等状况。该慈善机构败诉,并于2002年8月29日,被判决返还捐款90多万元。因此,只有按照捐赠者的意愿使用捐赠款项,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用和效率,才能使非营利组织提高知名度,争取更多的外援资金。而现阶段,我国许多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是不公开、不规范的。财务信息不公开,捐款人就无法了解所捐资金的使用情况,必然会降低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管理和使用问题上的信任度。而混乱的财务管理和暗箱操作所引发的贪污腐化、徇私舞弊和低效率等丑闻,更是对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度造成了严重的打击,极大地削弱了非营利组织通过民间捐赠获取资金的能力。

二、非营利组织筹资策略

在经济转型期,为了摆脱资金短缺的困扰,非营利组织可以采用以下的筹资策略来提高筹资能力。

1.积极争取外部援助

外部援助是非营利组织资金的重要来源。非营利组织应当采取积极措施,获取尽可能多的外部援助。争取外部援助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正确处理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非营利组织可利用政府对文化、教育、卫生、慈善和环保等社会公益事业的热情与扶持,争取获得资金(特别是目前在政府的救助资金中争取到一部分资金)、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和免费或低价提供的物资或土地。此外,非营利组织还应争取政府的认同和道义上的支持,这有利于非营利组织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同与支持,从而在经济上获得更多的外部援助。但在争取政府支持的同时,非营利组织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不能过分地依赖于政府,应确立与政府的合作伙伴关系。

(2)寻找企业合作伙伴。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界紧密的合作关系对双方都有益,非营利组织可以得到资金与财物的援助,从事良好的活动,还可吸收企业的员工作为志愿者参与公益事业;企业则可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企业的社会公益成绩可以帮助企业在营运中取得更佳的成效,增加公司的收益,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非营利组织应当为企业特别是大公司的公益捐赠定出一个统一的且与企业的营业需要有关的主题,尤其注重与企业结成合作伙伴,使企业能作出一个长期的支持承诺。

(3)面向社会公众募捐。这是非营利组织获取外部援助的重要途径。在进行募捐时,非营利组织应当为捐赠者提供足够的、至少能使其进行抉择的真实、准确和没有故意误导的信息。要使募捐取得好的效果,公益项目的选择以及社会公信度非常重要。同时,募捐活动要精心策划,捐款方式要灵活多样。

(4)向银行贷款。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向银行贷款来筹集资金,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服务规模和改善服务条件,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实践已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如近年来,许多高等院校通过向银行贷款筹集资金,扩建了教学楼与学生宿舍,满足了扩大招生规模的需要。

以我国高校为例,1999年开始大幅度扩大高校招生规模,进入了为期六年的扩招期。1999年8月,中国银行与清华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向清华大学提供10亿元授信,迈出了银校合作的第一步。教育部2001年7月印发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适当运用财政、金融、信贷手段发展教育事业,合理利用银行贷款,继续争取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这为高校贷款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高校扩招提高了大学入学率,推动了素质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缓解了就业矛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贷款带来的隐含风险开始暴露。一些贷款额度较大的高校,其学费收入只够支付贷款的利息,甚至出现了以贷还贷。从理论上看,仅凭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不可能偿还贷款本金。基于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公办性质,这部分债务势必成为政府的隐性或有负债。造成这种财务困境,除了政策导向以外,关键一点是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不同于营利性组织,其财务报表主要反映预算执行、资金运用、收支变动等情况,无法计算各种财务指标,不能通过有关财务指标的分析来评估风险。

2.扩大自创收入

传统观点认为,非营利组织不应该有自创收入,其资金应全部来源于外部援助。事实上,非营利组织虽不以营利为目标,但并不等于不能营利,它可以进行营利性经营并获取利润,只是其利润属于组织本身而不能分配给组织里的个人,应成为组织筹措的资金的一部分,为完成组织的目标和使命而使用。努力扩大自创收入,也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此外,非营利组织因其公益性,还能享受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非营利组织可通过收取服务费用、从事经营活动、进行商业投资来获取自创收入。

(1)收取服务费用。除慈善组织外的非营利组织在对其顾客提供商品或劳务时,都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如医院向病人收取住院费、学校向学生收取学费等。应当注意的是,非营利组织是为了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向公众提供服务的,收取一定费用的目的是弥补开支、降低成本,所以其收费应该是低水平甚至是免费的,而不能按照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来收取费用。

(2)从事经营活动。为了实现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非营利组织可以在实现其社会使命的主要业务活动的同时,从事一些相关的经营活动,将获取的经营收入用于组织的发展、壮大,以便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但非营利组织须牢记,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好地实现其为社会公益服务的宗旨,所从事的经营活动必须是合法的,不会对自己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且从中所获的经济利益不能在组织内部进行分配,必须全部用于非营利活动。

(3)进行商业投资。非营利组织所获取的资金,在运用于实现其社会使命的具体项目之前,可以通过资本运作方式进行投资,获取投资收益,以实现资金的保值与增值。然而,投资是有风险的,非营利组织进行商业投资,必须遵循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和合法性的原则。另外,为了能以尽可能低的风险、尽可能少的资金占用获取尽可能多的投资收益,非营利组织还应该进行科学的投资管理。

3.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度

良好的社会公信度可以树立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上良好的组织形象,获取公众的信任,从而有可能获得更多公众的资助。非营利组织要提高其社会公信度,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人们在选择捐赠对象时往往会倾向于管理机构完整、运作规范的非营利组织。一个完整的管理机构应当是由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组成的权责明确的有机体系,决策、执行和监督任何一方的缺位或薄弱都会导致管理的低效或偏差。在实际运作中,管理机构的缺陷通常会导致非营利组织的低效率和腐败,而这往往会对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度和形象产生致命的打击。

(2)确保组织运行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保证公开化和透明化的运作是非营利组织获得公众理解和支持的一个必备条件。对于捐赠者,不管是个人、法人团体还是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都应该坦诚相待。为了打消捐赠者的顾虑和不信任感,非营利组织需要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定期公布活动绩效,就捐款的使用和结果与捐赠人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沟通,增强人们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程度,提高社会的捐赠愿望。

4.谨慎运用权益筹资

权益筹资的普遍形式是股份制,股份制作为一种灵活、有效的筹资手段,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在企业界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传统观点认为,非营利组织以服务于公益事业为目的,以社会使命作为组织的宗旨;从分配上来看,非营利组织活动过程中所得到的净收入不能作为利润分配给投资人。但是,股份经济的特点是资本的营利性,如果非营利组织不给予投资人以任何回报,不给予其经济激励,则难以达到集中资金、用于扩展非营利组织的目标。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与资本的营利性是矛盾的。只有妥善解决这一矛盾,才能使股份制的引进非但不改变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又能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为了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社会福利等事业,解决其资金短缺问题,可以将股份制这一权益筹资形式运用到非营利组织中,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与资本的寻利性矛盾的缓和,可以借鉴欧洲一些非营利组织的做法,在保证组织公益性的前提下,在留足组织正常运转所需经费之后,再将适量的盈利分配给投资人。

三、非营利组织的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是组织为筹措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这里的资本是指所筹措的长期资金,包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营利性企业增加权益资本的方法是发行新的普通股,或是不支付股利,而将其作为留存收益;而非营利组织增加权益资本(或应更确切一些,称为基金资本),主要有三种方法:①获得利润。法律规定,利润必须是非营利组织本身所取得的。②接受政府机构的拨款。③接受个人或团体的捐赠。由于权益资本和基金成本存在差异,那么该怎样计算基金资本成本?关于基金资本成本的计算方法存在着几种迥然相异的观点,下面分别介绍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1.基金资本的成本为零

从捐赠者角度来看,捐赠者并不寄希望于他们的捐赠能带来货币性报酬。

对于非营利组织其他的基金资本提供者来说,他们并不要求从组织的留存资本中得到回报,或者说是支付明确的报酬。而对于那些为享受该组织的服务而支付的费用超过该组织可见成本的消费者更是如此,因为他们的超额支付同样带有捐赠的色彩。

2.同样认为基金资本的成本为零,但认识到当通货膨胀存在时,基金资本必须能够带来足够的回报以使非营利组织可以更新它们磨损的现存资产

例如,假设一家非营利组织购置了一栋价值100万美元的大楼。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楼的成本可以通过折旧收回。所以从理论上讲,至少需要100万美元用于大楼折旧时的更新。然而,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新建大楼现需150万美元。如果这家组织无法利用它的收益来增加基金资本,那么这额外的50万美元只能从下列渠道取得:接受政府拨款或捐赠(这些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或是增加负债(这样会提高它的负债比率,这可能是大家不愿意接受的)。所以,即便只是为了随时间的推移保持它的现有资产,非营利组织的基金资本的回报率至少也要与通货膨胀相等。这样,此通货膨胀率必须加入该非营利组织的资本成本测算中。当然,如果为了提供额外服务而需要增加现有资产时,所需留存收益就要大于由于受通货膨胀影响而所需的现有数额。

3.基金资本的成本并不很高

当一家非营利组织收到捐赠或留存收益时,它们一般都是将这些基金投资于有价证券,而不是购置实物资产。所以,基金资本存在机会成本。资本成本大致等于短期、低风险的证券(如国库券)所提供的报酬。

4.非营利组织的基金资本成本与营利性组织的留存收益的成本大致相等

这里的理论基础同样也建立在机会成本的概念之上,但这里的机会成本被定义为将基金资本投资于其他具有相似风险的可行性投资项目所带来的回报。

那么这四种观点中哪一种更合理呢?我们可以这样考虑,假如利智威社区医院在1996年预计可收到50万美元的捐赠和150万美元的营业收益,所以它共有200万美元新的基金资本可用于投资。这200万美元可用于购置开展其主要业务所需的资产,如新的医疗设备、投资于有价证券以备医院将来购置新的资产之需,还可以用来偿债、用来支付管理人员的奖金、存入银行的无息账户等。如果用这些资本来购置实物资产,那么利智威社区医院就失去了将这些资本用于其他目的的机会,这时就要认定机会成本。

这家医院投资于实物资产所带来的回报至少要与投资于具有类似风险的有价证券所带来的回报相等(这里我们并没有暗示非营利组织不能在可能带来的损失的项目上投资。非营利组织为了给其利害关系人带来利益,可以投资于某些负利润的项目,但是其管理者必须清楚这样的投资所含的财务机会成本)。与医院的实物资产有类似风险的证券投资会带来怎样的收益呢?通常,最佳答案就是投资于某家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股票所能带来的收益。毕竟,如果不将基金资本用于购置实物资产,利智威社区医院可以将基金投资于某家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股票,从而可以获得额外收益以备将来所需。所以,非营利组织的基金资本的成本可以这样来测算:首先估计与相似的某个营利性企业的β风险系数,然后运用哈马达定律(Hamada’s Equation)去进行财务杠杆和税收差别的调整。

通常,机会成本原理适用于所有的基金资本,这些资本成本与某个类似的营利性组织留存收益的成本相等。然而,出于某种特殊目的的捐赠(如为了建造某家儿童医院的侧楼),实际上的机会成本可能为零。因为这笔基金的用途已被严格限制于某个特殊的项目,所以非营利组织没有机会将这笔基金投资于其他方面。即使能够直观地运用机会成本概念去考虑非营利组织的成本问题,但是用某家公众持有的营利企业的权益成本去近似地表示某家非营利组织的基金资本的做法本身存在一些问题。这是因为基于下面的分析:

首先,由于股东可以通过良好的证券组合来大幅度地降低投资风险,因此权益资本的市场风险要小于基金资本所含的风险。其次,非营利组织的利害关系人无法改变它们与组织的相关行为。最后,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营利性医疗组织倾向于分散地区和患者来降低风险;而非营利性医疗组织不得不集中于某一领域,这样只能分散掉极小的风险。

但是即便存在上述差异,以机会成本为基础来确定基金资本的成本的做法还是比较合理的,最合理的估测基础是与此非营利组织相类似的某个营利性组织的权益资本成本。

第四节 非营利组织的资本预算

资本预算的三要素为:①项目分析的目标。②现金流量估算/决策方法。③风险分析。

一、非营利组织项目分析的目标

非营利组织的整体目标是向社会提供服务,而不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资本预算决策除了考虑项目的盈利能力外,还要考虑其他许多要素。包括某些非经济要素,如社会的正常运行等。这些要素的重要性超过非营利组织财务要素的重要性。

但是,若想保证此非营利组织未来的生命力,就必须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这就要求组织的管理者应充分认识每一项资本投资的财务影响。实际上,如果某家非营利组织所承担的非营利性项目的耗费,无法被其承担的营利性项目的收入抵消,那么该组织的财务状况就会逐步恶化。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就可能导致该组织的破产倒闭。很显然,一家倒闭的组织是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

二、非营利组织现金流量估算/决策方法

通常,营利性组织的项目分析技术同样适用于非营利组织。然而,二者之间还是存在差别的。首先,由于非营利组织的某些项目除了单纯的经济价值以外,还要提供社会价值,所以做项目分析时,既要考虑财务价值或现金流量价值,还要考虑社会价值。考虑了社会价值,则项目的总净现值(Total Net Present Value,TNPV)可以表述如下:

TNPV=NPV+NPSV

式中:NPV表示项目现金流量的净现值;NPSV表示项目社会价值的净现值。

很显然,总净现值(TNPV)这一定义使非营利组织的资本预算与营利性组织不同,并且提出了与通过NPV来衡量单纯的财务价值相并列的项目社会价值的估价问题。

如果某个项目的TNPV≥0,那么认为这个项目是可以接受的,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存在社会价值,但是如果某个项目存在社会价值,那么在决策过程中就要充分予以考虑。为了保持组织的财务活力,计划期内所有投资项目的NPV,加上企业获得的未附加限制的捐赠的价值,必须大于或等于零。如果未附加强制性限制,那么社会价值随时间推移可以取代财务价值,但这并不一定是个持续的过程,因为除非非营利组织能保持它的财务完整性,否则它就无法持续提供社会价值。

NPSV可以用下式来确定:

式中:SVt表示社会价值;Ks表示贴现率。

在这里,项目在第t年所取得的社会价值,可以根据某种量化方法贴现至第0年,然后求和。特别重要的是,非营利组织的基金资本提供者从未从他们的投资中取得过现金报酬,他们得到的是“社会股利”形式的报酬,如慈善护理服务、医疗科研教育以及其他许多不需他们付出代价的社会服务等。如果非营利组织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价格大于或等于其成本,那么一般认为这种服务没有产生社会价值。与此相类似,如果政府主体购置服务是为了某个项目的团体利益或支持某项研究,那么我们认为这个项目所带来的社会价值的贡献者是政府主体,而不是服务真正提供者。

若想估算某个项目的NPSV,就必须:①对项目每年提供的服务的社会价值进行定量分析。②确定适用于这些服务的贴现率。

首先,考虑怎样才能确定项目所提供服务的社会价值。当某个项目向消费者提供服务,而接受服务的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为这些服务付费时,这些服务的价值就可以用消费者支付的实际数额来表示。因此,测算无支付能力的消费者所接受的服务价值的一种方法就是使用那些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所支付净价的平均值。这种方法用起来很直观,但是存在四个问题,容易引起争论。

(1)消费者对所接受的服务的真实价值必须具有判断能力。只有在这种条件下,价格才能公平地成为价值衡量标准。而许多了解医疗服务业的人认为,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降低了消费者对真实价值的判断能力。

(2)由于医疗服务的支付大多通过第三方进行,所以可能出现价格歪曲的现象。例如,保险商愿意为服务所支付的金额要高于消费者个人未加保险时愿意支付的金额;相反,在存在买方独家垄断的情况下(如实施医疗照顾方案时),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消费者实际支付的净价要低于他实际愿意支付的数额。

(3)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数额,可能高于或低于捐赠人或其他基金提供者愿意为相同服务所支付的数额。

(4)关于在某些医疗条件下,医疗服务的真实价值的争论。如果可以接受任何医疗服务而无须顾及其他成本,或者我们个人无须为这些服务付款(而是由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支付),那么就有可能要求获得一些未必有真实价值的服务。

其次,估算某个项目的NPSV的第二个要素是适用于此项目每年社会价值量的折现率。与非营利组织的权益报酬率相类似,关于如何对未来社会价值进行合适的贴现也引起很大争论。显然,基金资本的捐赠者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社会价值。第一,可以直接将财物捐赠给非营利组织。第二,捐赠者可以将基金投资于有价证券,然后利用其产生的收入去直接购买医疗服务。由于捐赠的收入可以免税,所以在第二种情况下不会产生税务后果;但是捐赠者对于他在证券上投资的基金数额则不得不纳税。由于存在第二种选择,所以可以这样讲,基金资本提供者有权获得社会价值流量的回报,这种回报大约与投资于提供相同服务的营利性企业的权益资本所获得的回报相等。

净社会价值现值模型使资本预算决策过程适用于非营利组织。虽然很少有非营利组织尝试将它们所有项目的NPSV都进行量化,但是非营利组织至少应该客观地考虑其待实施项目的内在社会价值。

营利性组织与非营利组织之间还存在另一个重要区别,这涉及可用于投资的资本数量。标准的资本预算过程是假设企业要实现基金投资全盈利(正NPV),那么它们必须增加负债或权益去满足项目的基金需求。然而,非营利组织的资本获得是受到限制的,它们的基金资本受限于它们可取得的保留盈余、捐赠和政府拨款;它们的举债资本受限于以其基金资本为基础可以获得的数额。所以,在某些时间里,非营利组织可能面临这样的情况:某个待开展项目的成本高于它们的可筹资本量。所以,非营利组织有时不得不进行资本配量(Capital Rationing)。

如果存在资本配量的情况,从财务角度来讲,该企业就应该接受那种既能使NPV最大化,又不违反资本限制的资本项目组合。这既包括“将手中的钱尽可能地发挥最大效用”,还包括挑选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带来最优正面影响的项目。当这些项目带来的负面效应可以被经过挑选的NPV为正的项目所抵消的条件下,此种优先考虑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优先选择低利润的项目不会侵蚀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完整性。

三、非营利组织风险分析

共有三种彼此独立、差别明显的项目风险。

(1)孤立风险。此种风险不考虑证券组合的要求,孤立地考虑某个项目的风险。

(2)公司风险。将某个项目的风险作为整个公司项目风险组合的一部分加以考虑。

(3)市场风险。以某个持有良好证券分散组合的股东的角度来考虑项目风险。对于营利性企业来讲,虽然不能忽视公司风险,但市场风险却是最相关的风险。

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讲,如果某组织只有一个项目,那么该项目的孤立风险是最相关风险。在这种条件下,组织和投资者个人的证券组合效应都可忽略不计,所以项目风险可以用预期回报的变动性来衡量。然而,绝大多数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所以可以认为它们拥有大量(数以百计或千计)互相独立的项目。例如,大多数的非营利性健康保健组织都向多个服务区域内的不同的雇工团体提供医疗服务。在这种条件下,由于不能孤立地考虑某个项目,所以某项目的孤立风险对组织来讲就不是最相关风险了。这时,此新项目的最相关风险是公司风险,即该项目对组织的整体风险的影响程度,这可以用该项目对组织整体盈利能力的变动性的影响效果来衡量。

对于营利性组织来讲,在大多数条件下,建立精确的量化指标来评估项目的公司风险是十分困难的。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只能对某个项目的孤立风险进行评估,并且就其与企业其他经营的适合程度做一个主观假设。通常,企业正在考虑的项目与企业的其他项目同属一类业务。在这种条件下,孤立风险与公司风险高度相关,所以某个项目的孤立风险可以作为该项目公司风险的很好的衡量指标。这表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远景模拟和决策树分析来对大多数项目的相关风险有一个较好的了解。

最后,非营利组织的资本预算决策要求综合考虑各种主客观因素,以便对某个项目的风险、社会价值,对举债能力的影响、盈利能力、全局可接受性等各方面做出综合评价。这个过程并不精确,而且由于风险评价的模糊性,人们往往倾向于省略这一部分内容。然而,实际上必须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而且这一行为要贯穿决策过程的始终。

案例研究与分析:预算管理理论在新乡中原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及所属5家医院的实践

一、案例背景

从2004年4月开始,河南省新乡市委、市政府整合新乡市5家公立医院(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新乡市中医院、新乡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资源与上海华源集团合作成立“华源中原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华源集团以现金出资,占公司注册资本的70%,新乡市国有资产出资代表机构以参与改革的5家市属医疗机构评估后的净资产出资(不包括土地),占公司注册资本的30%,公司注册资本为1.5亿元人民币。2007年底,华源集团由于自身原因退出,新乡市委、市政府决定保留公司,并更名为“新乡中原医院管理公司”。

成立之初,公司财务部将事业报表转换为企业报表,按照企业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了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公司走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道路,积极探索和实践管办分开的公立医院改革模式,借鉴企业成熟的全面预算管理理论,运用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在公司及所属医院的发展规划、经济运营、资金筹措、绩效考核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行了大胆实践。

二、实施办法

(一)建立健全预算组织体系

公司经营管理层设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统一组织、管理、协调全面预算工作,对董事长负责,主任委员由总经理担任,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为委员会委员。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拟定公司预算目标和政策;组织审查、编制预算方案;分解和实施预算;对预算的调整提出建议,对调整方案进行审查,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组织编写年度公司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等。

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公司财务部,负责预算管理的具体事宜,在预算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公司预算的编制、执行与控制。主要职责是:根据预算目标和政策,编制公司年度预算大纲;制定预算管理的具体实施细则,统一设定预算编制的相关表式;组织公司的预算编制工作;对公司本部、各医院、公司各后勤中心的预算进行分析、审核、汇总;跟踪、监督、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对预算执行差异与重大问题进行调查和报告;根据所收集的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反馈意见,向各预算单位提出预算调整、修改意见,各预算单位据此修改预算方案。最终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汇总平衡后编制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

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对预算实行归口管理,并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相关规划,对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指标体系进行专业性审核,提出相应的意见或建议:①医政事务部对各医院收入、成本预算,拟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投资收益预算及时间进度安排等进行审核。②综合办公室对各医院年平均职工人数、工资水平、工资总额、管理费用预算及工资增长率进行审核。③保障事务部对各医院收入、成本、比价采购、存货及销售预算等进行审核,对拟投资项目的立项情况、项目资金情况、时间进度安排等资本性支出预算进行审核。④财务部对财务费用、营业外收支(结合医政事务部)、利润、筹资及现金流量预算等进行审核。

各医院参照公司预算组织体系成立各自相应的组织,各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承担相应的职责,共同构成各医院的预算组织体系。

(二)预算编制的流程和方法

1.预算编制的流程

公司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归口审核和综合平衡”的流程编制年度预算,保证了经营方向、经营目标协调一致,使整个公司预算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和管理。①每年9月初启动下年度预算工作,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年度预算编制工作通知,完成年度预算报表的设计工作并下达。②9月底以前预算管理委员会制定预算大纲,讨论和审定后下发给各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③各单位结合实际经营情况编制年度分预算草案,并在10月底以前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④公司各相关专业职能部门归口审核分预算草案,提出审核意见。⑤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对经过归口审核和初步调整后的分预算方案进行审查、汇总,提出综合平衡的建议。预算管理委员会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调整意见,并反馈给有关单位修正。⑥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公司总预算草案,报预算管理委员会讨论修改、确定公司年度预算草案,由总经理提交董事会审议。经批准的年度预算方案,于预算年度1月底以前,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分解成一系列的指标,逐级下达给各单位和各相关专业职能部门执行。同时,公司总经理与各单位责任人签订包含资本性投资等财务指标和医教研等非财务指标在内合并考核的目标责任书。

2.预算编制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预算项目,分别采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概率预算方法进行编制。

(三)编制预算

1.两级预算体系

公司总预算为一级预算体系,公司本部、各医院、各后勤中心为二级预算体系。一级预算体系按照合并报表口径、对二级预算单位的预算经过汇总与综合平衡后编制总预算,并合并上报。二级预算单位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公司统一制定的全面预算表格、统一的预算指标口径编制预算。在各医院内,医院为一级预算单位,职能科室为二级预算单位,基层科室为三级预算单位。一级预算单位按照合计口径,经过汇总与综合平衡后编制医院总预算。

2.预算编制程序

先编制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然后编制财务预算。

3.预算的具体内容及编制依据

业务预算包括收入、成本、材料采购、人工及期间费用预算等;在正常经营情况下,费用项目预算水平的增长低于销售收入、经营利润等指标的增长幅度。

资本预算主要指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投资项目必须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并根据自身实力量入为出,在各单位按类别、分部门编制;预算年度内资本性项目借款的还贷额,纳入资本预算;预算年度内的固定资产折旧作为固定资产投资来源纳入预算。

筹资预算是在预算年度内对需要新借入的长短期借款以及原有借款还本付息的预算。依据有关资金需求决策资料、期初借款余额及利率等因素编制。

财务预算以预计现金流简算表、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损益表的形式反映。

(四)预算调整

公司下达执行的预算,原则上不予调整;如遇特殊情况需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查,并按预算编报审批程序批准、下达。

(五)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分解年度预算指标。各单位根据公司批准的年度预算编制详细的月度预算、季度预算,并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及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保证年度预算各项指标能够顺利完成。

公司建立月度预算执行报告和分析制度。各单位及时检查、跟踪每月预算执行情况,编制预算差异报告并及时上报,内容包括本期预算额、本期实际发生额、本期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月度资本性投资执行情况等;重点分析超出5%的差异因素。预算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由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各单位参加的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客观分析预算执行单位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潜力,提出解决措施或建议。

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对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组织审计,及时纠正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编写内部审计报告,提交预算管理委员会和董事会,作为改进预算单位内部经营管理、进行预算考核的重要参考。

(六)预算考核

公司建立了绩效考核体系。每年年末,公司总经理依据预算完成和审计情况,根据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对各单位进行考核、评价,实施奖惩措施,保证预算的顺利执行。各单位根据分解的预算考核指标,结合绩效考评、薪酬发放,与部门、个人收入建立联系,使部门预算的执行落到实处。

三、案例分析

新乡中原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及所属5家医院的实践表明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都是以组织财务战略为主导,对组织财务运营进行管理控制的工具。预算管理的流程包括根据组织运营计划编制预算、预算控制、预算调整、预算分析与考评等。而绩效管理的流程包括战略开发、制定预算、绩效评价等。两系统之间虽然有交叉,但又相互区别,不能相互替代。前者侧重于过程控制,以预算为管理对象,后者侧重于结果控制,以绩效为管理对象。预算执行情况是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如果完全以预算作为绩效评价的标准,将可能导致预算单位在预算编制时的客观性受到干扰,又可能使绩效管理的效果受到预算编制时所可能存在的预算偏差的影响。因此,两系统并存于同一组织内部,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实现效率协同。

非营利组织在设置预算指标时,应该首先考虑能够反映其战略和目标实现影响因素的指标,通过预算的形式将既定战略加以固化与量化。在编制预算前,非营利组织还要考虑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明确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把非营利组织的整体战略与部门和员工个人的工作目标相联系,确定员工个人的行为标准,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这需要对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目标进行分解,首先分解到部门,然后到一个团队,最后具体到个人,以此为基础编制预算。

基于预算的绩效考评,是对非营利组织调配资源以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评价和检验。非营利组织要定期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尽可能客观、真实地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

四、案例启示

从新乡中原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及所属5家医院高层管理干部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发生的转变,由过去的“花钱不讲来源,投资不讲回报”、盲目投资、凭经验管理、拍脑门做决定正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转变;硬件设施显著改善,完成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近3亿元,建成3.52万平方米中心医院外科大楼,改造、装修各类房屋设施5000平方米,购置各类基础医疗设备近1亿元,设备成新率有了较大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经营指标、财务状况全面好转,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等方方面面成绩来看,民间非营利组织应着力建设预算的绩效考评体系,并切实得到落实。

本章小结:

(1)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概述,主要介绍了非营利组织的概念、范围和特征;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为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获取并有效使用资金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主要特征为:顾客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不存在利润指标、责权利不是十分明确、所有权形式特殊。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收入及支出的财务管理。

(2)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主要介绍了非营利组织预算的内容及预算编制的方法;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的绩效问题,明确预算要得到有力地执行,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并从中设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指标体系,以使预算的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促进预算目标的完成。

(3)非营利组织的筹资管理,主要介绍了自有资金筹集的渠道及问题;为解决非营利组织的筹资问题,本章提出了四种筹资策略;由此带来了筹资的资金成本问题,在筹资的资金成本中又提出了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4)非营利组织的资本预算,主要围绕资本预算的三要素对非营利组织展开了项目分析的目标、现金流量估算决策方法、风险分析。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非营利组织应该是指那些(  )为主要目的,资源提供者向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且不享有组织的所有权,旨在通过努力,完成某项事业或使命的组织。

A.盈利       B.不以盈利

C.不以营利     D.不以赢利

2.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民间非营利组织和(  )。

A.事业单位     B.公立非营利组织

C.群众团体组织   D.政府部门

3.非营利组织的整体目标是向社会提供服务,而不是(  )。

A.盈利       B.股东财富最大化

C.营利       D.社会利益

4.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支出按性质可分为(  )和公用支出。

A.非公用支出    B.人员支出

C.基本建设支出   D.其他支出

5.做非营利组织项目分析时,既要考虑财务价值或现金流量价值,还要考虑(  )。

A.市场价值     B.财务费用

C.社会价值     D.市场风险

6.预算编制程序是首先应编制(  )。

A.资本预算     B.筹资预算

C.业务预算     D.财务预算

7.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讲,如果某组织只有一个项目,那么该项目的(  )是最相关风险。

A.市场风险     B.财务风险

C.孤立风险     D.公司风险

8.资本成本是组织为筹措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这里的资本是指所筹措的长期资金,包括(  )和权益资本。

A.短期资本     B.长期资本

C.借款成本     D.债务资本

9.项目的总净现值=项目现金流量的净现值+(  )。

A.市场价值现值   B.资本成本现值

C.权益资本现值   D.项目社会价值的净现值

10.财务预算以预计(  )、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损益表形式反映。

A.基本收入表    B.基本支出表

C.现金流简算表   D.现金收支表

二、多项选择题

1.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包括(  )。

A.组织性      B.独立性

C.自愿性      D.分配利润

2.下面哪些组织属于公立性营利组织(  )。

A.学校       B.图书馆

C.工会       D.宗教协会

3.收入预算的收入项目包括(  )。

A.财政补助收入    B.非财政补助收入

C.基本建设拨款收入  D.其他收入

4.支出预算包括(  )。

A.事业支出     B.经营支出

C.基本建设支出   D.上缴上级支出

5.根据不同的预算项目,分别采用(  )、零基预算、概率预算方法进行编制。

A.固定预算     B.弹性预算

C.滚动预算     D.增量预算

6.非营利组织风险分析共有三种彼此独立、差别明显的项目风险,分别是(  )。

A.孤立风险     B.公司风险

C.行业风险     D.市场风险

7.资本预算的三要素为(  )。

A.项目分析的目标      B.预算编制方法

C.现金流量估算/决策方法   D.风险分析

8.非营利组织自有资金的筹集方式有(  )。

A.政府拨款     B.社会补助

C.社会捐赠     D.自创收入

9.根据社会结构理论,现代社会的组织分为(  )三大类型。

A.政府组织     B.非政府组织

C.营利组织     D.非营利组织

10.公用支出是指单位支出中用于日常公共事务方面的支出,包括(  )、业务费和其他费用等。

A.公务费      B.设备购置费

C.修缮费      D.职工福利费

三、简答题

1.简述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2.为什么非营利组织必须考虑项目的盈利能力?

3.非营利组织如何保证预算的执行?

4.简述非营利组织的筹资策略。

5.非营利组织是否需要负债筹资,为什么?如何考虑筹资成本?

6.简述非营利组织的资本预算决策要考虑哪些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