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货币资产管理
【案例】
2006年末,某企业持有的现金和短期有价证券占其总资产的3.2%。这家企业2006年的销售收入为146亿元,这意味着该公司平均每天的销售收入为0.4(=146/365)亿元。
如果该企业在2006年12月31日,仅仅将一天的销售收入投资于收益率为3.4%的3个月期商业票据,企业的利润将会增加340 000(=0.4亿*3.4%/3)元。但是,3个月期的商业票据利率是会变动的,例如2007年12月31日,同样的3个月期商业票据的收益率已达到6.26%。这意味着短期有价证券的利率在1年内上升了2.86(6.26%-3.4%)个百分点。假设3个月期的有价证券利率变化如下:
表7-1 3个月期的有价证券利率(%)
如果企业把相当于1天的销售收入的现金投资于收益率为6.26%的商业票据,利润可以增加为626 000(0.4亿*6.26%/3)元。
由此可见,持有一定的现金余额,并选择适当的投资机会对企业至关重要。
一、现金管理概述
现金是随时可投入流通的交换媒介,也是企业拥有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这里所讲的是广义的现金,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暂时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等。
现金管理就是在现金的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作出合理选择的过程,其基本目标就是:在现金资产的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作出最正确的选择,在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率和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现金的持有量,以期获得最大的长远利益。
(一)持有现金的动机
通常我们认为现金是一种非营利性的资产,那么企业为什么还要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呢?经济学家凯恩斯将各类公司和经济组织的持现动机分为三大类,即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
1.交易性动机 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日常业务开支而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比如用于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支付税款等。虽然企业经常取得业务收入,但每天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很少同步等额发生,因此企业不保持一定量的现金就难以保证日常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2.预防性动机 是指企业为了应付意外事件可能对现金的紧急需求而必须持有适量的现金。由于不可预见的因素,企业对于意外的现金需求是难以预料的,编制的现金预算也经常发生偏差,企业的现金流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就决定了企业必须持有适量的额外现金储备,以避免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3.投机性动机 是指企业保持适量的现金持有量,以及时抓住市场经济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良好的投资机会。如购买廉价原材料或资产的机会,或购入价格有利的短期有价证券的投资机会等。当市场机会出现时,企业缺乏资金时就会错失良机,因此企业必定会出现投资性的现金持有。
上述三项持有动机虽然从理论上可以划分,但对于企业实际持有现金来说并不能够确认某笔现金是因何种动机持有的。对于一般企业来说,持有一定量的现金最重要的是交易性的目的,因为企业的财务人员不会专门等待不知何时才出现的投资机会,况且只要企业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筹资能力,即使这种偶发性事件出现,企业也可以通过临时性的筹资予以解决,这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二)现金持有成本
企业拥有任何资产都有成本,现金持有成本是指企业持有一定量现金的代价,它与持有量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现金持有成本主要有机会成本、短缺成本和管理成本。
1.机会成本
当企业持有一定量的现金就会放弃用其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即持现成本,这种成本在数额上等同于资金成本。企业放弃的再投资收益属于变动成本,它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例关系,企业的持现额越大,其机会成本也就越大;企业的投资收益率或资金成本越高,持现的机会成本就越大。它们的关系如图7-5所示。
图7-5 现金持有量图
2.短缺成本
是指企业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由于现金的短缺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及投资受到影响而造成的损失;间接损失是指由于现金的短缺而给企业带来的无形损失,如由于现金短缺企业无法按期归还贷款,这将给企业的信用和形象造成损害。现金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呈反向关系,企业持有的现金数量越大,短缺成本越小。当现金持有为零时,短缺成本无限上升,最大的成本是企业破产。当现金持有达到一定量时,企业的现金短缺成本可能等于零。如图7-6所示。
图7-6 现金短缺成本图
3.管理成本
是指日常管理现金所需的开支。如管理现金的安全措施费用和人员工资等的支出。这部分费用具有固定成本的性质,它在一定范围内与现金持有量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是一种与决策无关的成本;当现金持有量超越一定量度后,这种成本才会发生一定数量的上升。如图7-7所示。
图7-7 现金管理成本图
(三)日常现金管理
1.现金回收管理
加速收款和提高收现效率是现金日常管理的基本原则,企业的现金流入主要来源于销货收入,为了提高现金的利用效率,企业必须加速现金周转,尽量缩短短期账款回收时间。因此,企业需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缩短收款时间,二是如何确保收款的安全性。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有些是值得借鉴的。
(1)锁箱法 也称邮政信箱法,是指企业在各主要客户所在地承租专门的邮政信箱,并开立分行存款账户,授权当地银行每日开启信箱,在取得客户支票后立即予以结算,并通过电汇再将货款拨给企业所在地银行。
锁箱法的优点:一是可以明显缩短企业收款过程中的邮寄滞留时间和处理滞留时间;二是银行专业人员取代企业财务人员处理支票,可减少支票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差错,便于企业集中控制和审计;三是可以及时有效地识别空头支票。
锁箱法的缺点:其使用成本较高,如果企业平均汇款数额较小,采用锁箱法并不一定对企业有利。
(2)银行业务集中控制法 是指通过设立多个收款中心加快资金周转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企业通常在收款额较集中的若干地区设立若干个收款中心,客户先将款项交给较近的收款中心,然后由收款中心将款项集中交给企业的开户银行。
银行业务集中控制法的优点:一是缩短了账单和货款的邮寄时间;二是由于各收款中心全面负责收款业务,有利于企业账款的催收和控制,并节约了收账成本。但也有不足之处,对企业而言,设置收款中心的成本较高,花费较大。
2.现金支出管理
如果说现金回收管理的基本目标是缩短收现期的话,那么现金支出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延缓现金的流出时间。
(1)合理利用现金的“浮游量” 从企业开出支票、收票人收到支票并存入银行,至银行将款项划出企业账户,整个中间过程需要一段时间。现金在这段时间的占用称为现金的“浮游量”。换句话说,现金的“浮游量”就是指由于支票开具与支票兑现之间的时间差,而在企业账户里滞留的资金。
(2)合理延缓应付款的支付 企业可以在不影响信誉的情况下,尽量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期。一般情况下,充分应用供应商提供的信用期和现金折扣。另外,采用承兑汇票付款方式、合理的工资和股利等款项的支付方式,也都可以有效地延缓现金的支付时间,使企业资金的利用达到最好的水平。
3.综合控制
(1)遵守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严格的内部牵制制度。企业应该按照现行制度的规定范围使用现金,同时在现金管理中将出纳与会计岗位分离,使出纳人员和会计人员互相牵制、互相监督。
(2)适当进行证券投资。当企业有闲置资金时,可以投资于国库券、大额定期可转让存单、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等短期有价证券;当企业现金短缺时,再出售各种债券,获取现金。这样,既能降低现金的机会成本,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率,又能增强资产的变现能力。
(四)合理的现金持有量
通过以上的讲述可知一个企业如果要正常的经营就必须持有一定量的现金,但企业持有现金是有成本的,那么企业究竟应持有多少现金才是合理的呢?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几种最常用的方法。
1. 成本分析模式
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企业置存货币资金的各种相关成本,测算出各种相关成本之和最小时的货币资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
在成本分析模式下应分析机会成本、短缺成本、管理成本,上述三项成本之和最小时的现金持有量,就是最佳现金持有量。如图7-8所示。
图7-8 成本分析模式图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总成本曲线呈抛物线形,抛物线的最低点即为总成本的最低点,该点所对应的现金持有量便是最佳现金持有量,此时持现总成本最低。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该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具体步骤为:(1)根据不同的现金持有量测算并确定有关成本数值;(2)按照不同的现金持有量及其有关成本资料编制最佳现金持有量测算表;(3)在测算表中找出相关总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即最佳现金持有量。
【例7-1】某企业有四种现金持有方案,它们各自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见表7-2。
表7-2 单位:万元
将以上方案的总成本比较可知,乙方案的总成本最低,也就是说当企业持有50万元的现金时,各方面的总代价最低,对企业最合算,故50万元是该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
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的成本分析模式,只能局限于从几个方案中选择较优方案,而无法直接计算出最佳现金持有量。
2. 存货模式
存货模式是经济学家鲍莫首先提出的,他认为最佳现金持有量与存货的经济批量问题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因此,可用存货的经济批量模型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在存货模式中只考虑现金的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而不考虑现金的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
前已述及,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随着现金持有量的变动呈相反方向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现金与有价证券的分割比例进行合理的安排,使现金机会成本与转换成本之和为最小,此时的现金持有量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如图7-9所示。
图7-9 存货模式示意图
设T为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F为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Q为最佳现金持有量(每次证券变现的数量),K为有价证券利息率(机会成本),TC为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
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持有机会成本+固定性转换成本
由于最佳现金持有量Q就是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TC最低时的持有量,故根据函数求极小值的方法,对Q求导,得出:
将(2)式代入(1)式中,得:
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
【例7-2】某企业预计全年(按360天计算)需要现金400 000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800元,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10%。要求: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
解:最佳现金持有量
当企业的经济业务满足如下条件:①企业所需要的现金可通过证券变现取得,且证券变现的不确定性很小;②企业预算期内现金需要总量可以预测;③现金的支出过程比较稳定、波动较小,而且每当现金余额降至零时,均可通过部分证券变现得以补足;④证券的利率或报酬率以及每次固定性交易费用可以获悉。企业便可以利用存货模式来确定现金的最佳持有量。
3. 随机模式
因为存货模式有许多限制条件,有时很难满足,这时就可以考虑采用随机模式。在该模式下,只需根据历史资料测算出公司的现金控制范围,当现金持有接近或超过控制上限时,可投资有价证券;而当现金持有接近控制下限时,就要出售有价证券来补充现金;如现金持有量在上下限之间则属于正常状况。如图7-10所示。
图7-10 随机模型示意图
上述关系中的上限H、现金返回线R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
【例7-3】假定ABC公司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9%,每次的固定转换成本为50元,公司认为企业的银行活期存款及现金余额不能低于1 000元,根据以往经验测算出的现金余额波动的标准差为800元。
则该企业的最优现金返回线R、现金控制上限H的计算如下:
有价证券日利率=9%÷360=0.025%
当公司的现金余额达到14 737元时,即应以9 158元(14 737-5 579)的现金投资到有价证券,使现金持有量回落到5 579元;当公司的现金余额降到1 000元时,应转让4 579元(5 579-1 000)的有价证券,使现金持有量回到5 579元,见图7-10。
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式是建立在公司现金需求量和收支状况不能预测的前提下,是一种比较保守的模式,所以该模式确定的现金持有量比存货模式的持有数量大。
二、短期有价证券管理
短期有价证券是指能够在短时间内以接近于市价的价格变卖的证券,包括国库券、商业汇票、短期融资债券、可转让定期存单、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和回购合同等,实质上是可赢利的现金。
(一)持有有价证券的原因
企业持有一定量现金的目的是保证正常经营的现金需求,但如果有闲置的资金,企业常常会选择有价证券投资,使其闲置的资金投入到流动性高、风险低、交易期限短的金融工具上,以获得最大的收益。企业持有有价证券的理由如下:
1. 将其作为现金的替代品,预防企业紧急资金的需求
当企业现金闲置时,企业可以通过持有一定数量的有价证券投资组合取代过多的持有现金。因为,有价证券同样具有很强的变现能力,而且短期有价证券投资方便,风险较小,所以其可以成为企业一种有效的资金调度工具。当企业现金充裕时,可及时购进短期有价证券;相反当企业现金出现缺口时,可随时变卖投资组合中的若干有价证券,以弥补资金不足。
2. 作为短期投资,能使资金利用水平达到最高,获取更大收益
当企业持有的有价证券价值超过其总资产的2%时,则可以视其为企业的短期投资行为。通常企业投资于有价证券能获得高于一般银行存款利率的收益,并减少了企业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因为一般有价证券的收益率要高于银行的短期借款利率,企业有时宁愿用借款弥补短期资金缺口,而继续持有短期有价证券。企业持有较多的有价证券,既保持了资产良好的流动性,又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借款能力。因此,有些企业持有短期有价证券不仅仅是作为现金缺口的准备,获取赢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短期有价证券投资对象
短期有价证券的种类很多,但并非所有的有价证券都适合作为现金的替代品进行投资,企业应在有价证券的流动性、风险性与收益性之间进行权衡。在我国,目前可以作为现金替代品的有价证券种类比较少,主要形式有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融资债券、可转让存单、证券投资基金等。
1.国库券
国库券是中央政府为调节国库收支差额而发售和担保的一种短期或中长期的政府债券。这种债券是短期有价证券最适宜的一种投资方式,其信誉较好,基本可视为无风险债券,但一般情况下其收益率略低于其他有价证券,但我国国库券免交税金,这对投资者很有吸引力。
2.商业票据
商业票据是某些信誉较好的公司或大型工商公司开出的短期无担保票据。这种票据的可靠性依赖于发行公司的资信程度,其利率较高,但因无交易市场,流动性略差。企业购入这种短期票据,没有特殊情况,一般公司会持有到期,这样可以获取大于存款利率的利息收入。
3.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由商业银行承兑的汇票,其到期日一般不超过6个月。银行承兑汇票常被用来作为对内或对外交易的融资工具,其可靠性依赖于承兑银行的信誉。其收益率一般高于同期存款利率,并可贴现和背书转让,较为方便。
4.短期融资债券
短期债券主要是由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和公司发行的短期融资债券。由于这种债券的风险大于国库券,所以其收益率也相对较高,故投资者应在适宜的风险、收益和流动性方面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5.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是通过向大量小储户或小公司出售基金份额来筹集资金、并进行有价证券投资的形式。这种形式较早出现在美国,因为市场上对商业票据或国债投资等会有最低资金限额,这样对一些小公司十分不利,因此共同基金就由此而生。这种基金不但接受小额投资,而且投资者可随时出售基金份额获取现金。
6.回购合同
回购合同是指证券买方与卖方确定的卖方在今后一定时期按预定价格并加上一定利息向买方购回证券的协议。为什么作为短期投资公司不直接购入证券,而要采用回购合同的方式呢?这是因为企业可以确定回购期,便于资金控制,另外也可以消除直接证券投资的价格和利率波动的风险,但企业应充分估计对方的信誉程度。
(三)影响有价证券投资的因素
企业在满足其正常经营活动现金需求的前提下,将闲置资金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时,由于市场上可选择的有价证券种类很多,企业需要根据各种证券的不同风险和收益,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而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
1.违约风险因素
违约风险是指证券发行人无法按期支付债券利息和偿还本金的风险。一般国库券等政府债券被认为是无违约风险的证券,但其利率较低;而其他的有价证券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但利率较高。短期证券投资组合不能一味追求高收益而承担较大的风险,也不能过于保守放弃应得的利润,企业必须在预期收益与风险之间进行合理的权衡。
2.利率风险因素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动而导致的有价证券价格的变动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市场利率与债券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企业应预计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及时调整投资政策和投资组合,以避免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3.购买力风险因素
购买力风险又叫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导致的有价证券贬值或收回证券时的实际购买力下降的风险。一般短期投资受这种风险的影响较小,但企业仍需警惕物价短期将有的波动,以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
4.流动性因素
企业持有证券的目的除了获取收益外,还必须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作准备,以便应付各种不可预测的现金需求。因此,从短期来看企业也应充分关注短期证券投资的流动性。
5.收益与税赋因素
有效的短期投资组合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收益水平和税赋成本。一般除了国库券和市政债券等可以免除税金外,其他有价证券都要依法纳税。所以,企业在进行短期投资时,应对证券的实际收益进行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