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开源节流”古为今用

“开源节流”古为今用

时间:2023-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开源节流”古为今用“开源节流”一说始于我战国时代,是学者荀况在《荀子·富国》中提出来的。“开源节流”的释义是开辟财源,节制流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依法理财的大力宣传,“开源节流”这个约定俗成的短语,现在已不仅仅限于运用在国家层面的财政经济工作上,而且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的实践中。

“开源节流”古为今用

“开源节流”一说始于我战国时代,是学者荀况在《荀子·富国》中提出来的。

这里的所谓“源”和“流”,是以水比喻财政经济。“开源节流”的释义是开辟财源,节制流失。再通俗一点说,就是在财政上既要增加收入,又要节省开支,把钱用在刀刃上。

荀况认为,若要国家富强,朝廷就要爱护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积极开展生产,增加财政经济来源。这样,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倘若朝廷只知道滥征赋税,浪费财物,而不顾生产发展,忽视经济建设,老百姓贫病交加,那么国家怎能不贫弱呢。所以,荀况说“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并且进一步指出,百姓能积极利用适当的天气,按照季节次序顺利进行农事活动,从而获得好年成,这才是经济的根本,好比“水源”一样。至于征收来的各项赋税,存放在国库里,再多也用得完,那不过是“水流”。所以,贤明的君主一定懂得体恤自己的百姓,给生产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一方面节省财政开支,一方面更加注重开发经济来源,“放水养鱼”,并且懂得合理调剂,统筹安排,兼顾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这个既“开源”又“节流”的理财比喻成为我国历朝贤明君主和有识之士治国理政的“座右铭”,而且大都体现在不同时期的财政政策和财政职能以及理财方法上。

清代袁枚在《小仓山房尺牍·答鱼门》中写道:“开源节流,量入为出,经纪人之道,不过如此”。

邹韬奋也在《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中说:“我们最近已有了相当的开源节流办法,以后在造贷及营业方面可能比较地上轨道”。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财政工作而言,规矩就是财政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通称为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各项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制定和执行,要有诸如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不同,可划分为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而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又可将其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曾提出并实施过像“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发展经济,保障供给”那样的财经政策,以及近几年坚持依法理财,强调组织收入要“取之有道”,安排支出要“用之有据”,其共同点均是围绕“开源”与“节流”两个相关联部分,部署和检查一年一度的财政工作,只不过在具体内容和执行力度上有所侧重。

例如,2009年,我国为了应对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对当年乃至后来的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财政实力和职能作用不断增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了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财政产品和服务公共利益的项目。

翻阅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凡是谈到财政经济问题时,也都离不开“开源”与“节流”的科学决策和具体安排。比如,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总体部署2012年工作时指出,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强调“开源”与“节流”的辩证关系,因而“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更加注重”勤俭节约……。

从此,纳税人的血汗钱有了更大范围、更多人士的理解和珍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依法理财的大力宣传,“开源节流”这个约定俗成的短语,现在已不仅仅限于运用在国家层面的财政经济工作上,而且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的实践中。

(本文发表于《财会信报》2012年7月3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