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前文所述,中国的影子银行业的产生是为了满足真实的市场需求。国有银行倾向为大公司、国企和政府等信用度高、抵押品好的机构提供贷款。在第2章中,我们提到了中国30%的金融资产是外汇储备。其余70%的资产中,近60%为政府或国企/大公司的信贷。这就意味着,主要由中小企业构成的私有部门,其信贷量仅占金融总资产的25%左右。
此外,由于房地产贷款额受审慎性监管限制,当资产价格上涨时,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也更大,因此他们乐于向影子银行支付更高的利息。因为借款方(中小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商)愿意支付更高的利息,所以就出现了影子银行中介机构来填补金融“缺口”。由于银行存款利率存在上限规定,影子银行为了吸引资金可以满足家庭和企业对高利息产品的需求。
中国影子银行业活动的大爆炸始于2008年政府的4万亿元财政刺激计划。贷款总量占GDP的比率确实由2008年的不到130%猛增至2009年的160%。信贷宽松首先影响了房地产业和地方政府,他们借机利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如信托公司,也适时推出了理财产品,为基础设施和银行抵押房产提供打包贷款。贷款便利、低利率和高需求三者联手促成了房价上涨。
对此,中国政府在2010年收紧货币政策,以抑制部分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和国内经济发展失衡(如高通胀预期)。[9]2012年,广义货币M2增速由2009年的高于25%降至不到14%。[10]中国同期GDP增长和出口也同步下降,许多借款人都面临现金流难题,亟需更多贷款。然而,货币紧缩使借款人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因此他们向影子银行寻求融资。
中国当前的银行业商业模式也使问题进一步复杂——银行偏好提供短期而非长期贷款,因为前者收取的资本费用更高。债务不断展期,特别是影子银行间接促成了长青贷款,使得借款要么在资产负债表外,要么被“停在”打包的理财产品或影子银行内,之后绕回账内。专栏4.1详细描述了长青贷款问题。
图4.2展示了2010年M2增速减缓时,银行贷款增速也同步放缓,但非银行融资规模却有所提升,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也由25%增至38%。
图4.2 货币紧缩与中国影子银行业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数据库(CEIC)。
这就说明,信贷紧缩实际使贷款和货币的创造者从银行体系转变为影子银行体系和企业间借贷。从2007年到2011年,企业间债务一路攀升(见第3章)。
2007年,企业间债务总额为210亿元,与银行对企业贷款的总量(209亿元人民币[11])相差无几。但到了2011年,企业间债务额增至510亿元人民币,远超银行对企业贷款额(390亿元)。
此外,企业间负债额超过了企业间偿款额(李扬、张晓晶、常欣等,2013),二者净差值由2007年的80亿元增至2011年的220亿元。这表明企业可能已将偿款转入金融领域(银行领域和影子银行领域)。这也进一步说明,当企业不得不将资产折价出售给银行时,企业流动性也随之收紧;而银行则把这些资产打包成理财产品,出售给投资者。
2010年的货币紧缩遏制了银行领域的信贷扩张,但总体贷款水平仍保持在GDP的170%以上。许多国外分析家认为,中国的信贷与GDP之比超过了200%,已经达到了极不稳定水平。惠誉国际评级公司表示,36%的未偿贷款在中国银行贷款组合之外。由于中国2012年底的贷款量激增至GDP的198%,同2008年的125%相比增长了70个百分点,惠誉随后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由AA-降至A+(Reuters,2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