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管理模式的探讨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管理模式的探讨

时间:2023-07-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管理模式的探讨何金钊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及规模的发展壮大,我国的生态环境不断受到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二)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管理首先,贷款项目按环境与社会标准进行分类过滤。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管理模式的探讨

何金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及规模的发展壮大,我国的生态环境不断受到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同时,在我国金融界出现了绿色信贷的意识与行动,绿色信贷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信贷业务作为银行的主导业务,承载了国家资金配置的重担,因此推行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12年2月24日,中国银监会印发《绿色信贷指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效开展绿色信贷,大力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是推动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一个重要纲领性文件。为落实《绿色信贷指引》要求,下面就商业银行如何加强绿色信贷体系制度建设,以及未来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等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研发和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产和“绿色制造”以及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同时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进行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金融政策手段,其目的是引导资金和贷款流入国家环保事业的企业和机构,并从破坏、污染环境的企业和项目中适当抽离,从而实现资金的“绿色配置”。

一、我国商业银行构建绿色信贷机制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外严峻的环境现状,促使各国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作为头等大事。例如,我国政府公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温总理在提出中国2020年减排目标时也声明:“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这意味着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是我国核心利益的必然要求。因此,未来十年我国将面临巨大的节能环保投资需求,也迫切需要商业银行的融资,这使得各商业银行也充分认识到推行绿色信贷是金融机构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

(一)推行“绿色信贷”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面对当前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严格对企事业单位和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与信贷监管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从资金源头上对高耗能、高污染(“两高”)企业实施控制,可以有效抑制这类企业的盲目投资冲动,从而加强对“两高”行业的治理;商业银行根据持续期限、资金规模、信贷额度、利率条件和风险控制等要素进行资金配置,其高效的审贷体系使其在风险衡量和定价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因而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通过差异化定价可以引导资金投向有利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的产业、企业和项目,从而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推行“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的现实需要

随着社会各界对环保的重视,“环境风险”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风险之一。贷款企业或项目可能由于环境破坏引发直接或间接损失,从而造成银行的经营风险。若商业银行并未将环保因素作为贷前调查的内容,贸然进入存在环保隐患的企业或项目,则很可能遭遇因国家政策出台导致的企业停产、项目搁置,猝不及防地陷入两难境地。银行若不加强其环境风险管理,一旦发放贷款的企业发生污染事件时,信贷风险将急剧放大,直接影响银行债权的收回。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人为导致的有悖于绿色信贷宗旨的典型案例,其直接结果是所有食品行业的“食品免检”寿终正寝,同时也波及相关授信银行推行绿色信贷。把环境和社会责任标准融入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对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和监控,为商业银行管理或转移环境风险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三)推行“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提升自身品牌形象的需要

随着我国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国家将加大对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产业以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行业的投入,作为国家经济主要成员的商业银行也必将在低碳经济时代成为重要的角色。银行在推行绿色信贷的过程中,依据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一方面切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无序发展和盲目扩张的资金来源,监督并制约其违背社会公德经营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效扩大这些行业的发展空间。实施绿色信贷,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与持续创造股东价值、加快业务发展与推动信贷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推动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推行“绿色信贷”是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客观需要

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服务的收益是十分明显的,可以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利润,吸引更多的顾客并获得顾客忠诚,提升品牌形象,获得更多的经营许可,巩固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关系,增加环保意识和收益等。同时,积极推行绿色信贷,进一步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也有利于商业银行摆脱过去长期困扰的贷款“呆账”“死账”的阴影。

二、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对于传统的贷款管理,绿色信贷体系的核心就在于把环境与社会责任融入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和信贷管理流程之中,它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商业银行环境信贷政策

明确的环境信贷政策可以为员工及顾客提供商业银行关于环境风险的清晰指南,可以向员工及顾客阐明商业银行实现经营目标的特定程序和所应承担的责任,可以确保与环境风险相关的贷款以一贯且公平的方式承做,可以为与环境风险相关的商业银行业绩评价提供明晰的标准。因此,商业银行环境信贷政策应具有可操作性及成本效率,同时还应考虑环境风险敞口、人力资源限制和市场限制等。

(二)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管理

首先,贷款项目按环境与社会标准进行分类过滤。为提高审贷效率,商业银行应该结合具体情况,按贷款项目环境风险高低进行分类,不同环境风险类别的授信项目,其风险识别和评估、内部评级及外部专家认证亦有所不同。对于高风险贷款项目,贷款申请者必须完成社会及环境评估,而且必须在与当地利益相关者磋商后办理环境管理企划书,说明如何减少或监测贷款项目在环境与社会方面的风险。其次,贷款项目要进行环境要素评估。要考虑社会及环境条件基准、更符合环保及社会责任的可行替代方案、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使用、能源的有效生产和运输及使用、污染预防和污染控制已用废弃物的处理等,商业银行根据这些项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继续贷款提交、贷款审批或贷款发放。再次,应进行动态的环境风险监控。由于在贷款持续期间或投资期间,环境风险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加之借款人有可能违反环保法规及贷款约定,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对贷款的环境及社会风险通过口头询问、信息披露以及对项目或场地的实地考察等进行动态监控。

(三)商业银行环境及社会风险管理

一般而言,商业银行的环境及社会风险包括以下内容:直接风险,指的是商业银行因清理被其借款人污染环境所蒙受的直接法律责任(如借款人破产);间接风险,反映了借款人的环境负债可能影响其偿付贷款能力而造成的风险,由于贷款企业必须在环保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以满足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这就有可能影响借款人的现金流进而影响其偿贷能力,特别是当贷款企业违反环保政策和环保法规时,就会面临罚款、支付治理成本、暂时或永久停业;名誉风险,反映的是商业银行因与环境问题投资关联而遭受的名誉损失。因此,商业银行在对环境及社会风险进行评估时,必须重点关注环境及社会风险发生的概率、严重程度、影响的持续期等因素。

三、对商业银行构建绿色信贷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牢固树立“绿色信贷”理念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不断受到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在我国金融界也出现了绿色信贷的意识和行动,绿色信贷已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已经是商业银行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必须牢固树立“绿色信贷”理念,在各方面体现环境意识,将环保、遵守社会公德、节能与减排的社会责任融入到信贷政策、信贷文化、信贷管理流程和信贷产品设计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绿色信贷长效机制。

(二)建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模式的基本框架

在战略上,商业银行要把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提升到与经营利润同等重要的层面,确定环境保护和发展目标;在政策上,商业银行要结合实际制定环境信贷政策,编制环境风险管理方案,用以指导信贷业务及其他活动;在人才上,基于环境风险评估的专业性,商业银行要加大引进能够担当此重任的内部人才的力度,同时,还要培养对贷款项目环境及社会风险进行评估的外部咨询公司或行业环保专家;在组织机构上,商业银行要从职能和公司治理方面为“绿色信贷”提供支撑;在产品上,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融入环境及社会责任理念,而且要吸取传统信贷产品的成功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顾客,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加强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设计

商业银行在贯彻落实绿色信贷政策的同时,应以优质的创新绿色产品和服务开拓一片新的赢利空间,在产品和服务创新设计中充分融入环境及社会责任理念。我国的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率先推出的“能效贷款”产品,以国际金融公司认定的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为基础发放贷款,国际金融公司为贷款项目提供相关的技术援助和业绩激励,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因此,商业银行应在传统信贷产品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向企业提供投资、融资、理财等金融产品,为节能环保企业在项目建设、项目改造和正常经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最大程度地吸引优质项目和优质客户,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方面,商业银行要跳出传统的服务观念,加大对客户的培养力度,引导和鼓励客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加社会责任意识,让客户与商业银行一起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和宣传活动中,为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尽一份力。

(四)加大环保信息的运用和完善

目前,我国的企业的环保信息已经纳入企业征信系统,环保部门、人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共同建立了绿色信贷信息共享机制。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企业环保信息的运用力度,在授信审核时严把“环保、节能、减排”关,对有环保违法信息且尚未完成整改的企业,必须严格控制,不得增加授信或发放贷款;对环保审批程序的依法合规性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要坚决否决;对新建、在建项目环境评价报告未通过审批的,不给予信贷支持。另一方面,尽管企业的环保信息主要由环保部门负责收集并提供给人民银行,但根据环办[2009]77号《关于全面落实绿色信贷政策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在日常工作中,根据环保部门通报的企业环境信息,认真收集,准确掌握经确认的因企业环境信息而压缩、拒绝贷款的信息,报送人民银行。因此,商业银行有责任完善企业的环保信息,配合相关部门通过建立绿色信贷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防范信贷风险,以严格的信贷管理支持环境保护。

(五)抓住时机主动出击

按照“十二五”能源规划,国家将统筹规划重点能源基地的建设和跨区域能源输送通道,协调能源资源在区域间和省际的流转平衡。到2015年,天然气、水电、核电、其他非水能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的利用规模以及消费比重将出现较大的飞跃,而煤炭将有所下降。《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中不仅包含了先进的核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这些新的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传统能源的升级变革也将成为重头,还包括洁净煤、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等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的具体实施路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拟在2011~2020年十年间,以开放市场吸引内外资的方式,累计增加直接投资5万亿元,发展新兴能源产业。因此,未来十年新能源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成长空间相当广阔。

商业银行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抓住我国能源规划十年的最佳时机大力推行“绿色信贷”是顺应国家、顺应社会、顺应时机、顺应发展的必行之路。商业银行应当将发展绿色信贷纳入重要的规划并实施,从目标制定、总体规划、硬件软件建设、信贷政策导向、相关制度制定以及具体操作流程等方面细化到经营中,主动出击、抓住市场。

(六)加强绿色信贷管理和考核,推动绿色信贷政策和制度的落实

一是将绿色信贷管理要求贯彻于整个信贷流程。针对信贷业务各个流程和环节,提出本行加强环境与社会风险监测、识别、控制与缓释的具体管理要求,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二是建立健全绿色信贷日常工作机制,完善由总分行分工负责的环保风险预警和防控工作机制,对环境违法企业及时下发预警通知和风险提示书,并建立挂牌督办企业名单,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监控。三是严格绿色信贷的评价考核,提高绿色信贷制度的执行力,建立健全一套对各分支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进行科学评价的办法和指标,纳入到各行风险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中。

(七)加强培训和内外部交流与合作,持续提高绿色信贷能力建设

通过采取现场讲座、视频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员工培训,对节能减排等绿色信贷相关产业政策、行内政策制度、管理要求等内容进行培训,在全行树立“绿色信贷”的核心价值观,提高其对绿色信贷的认识,培养员工的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工作方式,注重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银行监管部门,以及国际金融公司、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机构的交流合作,及时掌握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走向,借鉴学习国外可持续金融发展的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1]李瑞红.金融机构推行“绿色信贷”难在何处?[J].环境经济,2009(71).

[2]尹尤宪.实施绿色信贷 助推节能减排[J].西南金融,2008(4).

[3]何德旭,张雪兰.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7(12).

[4]李红忠,余祥勇.金融支持区域经济由“资源型”向“循环型”转变的调查与分析[J].武汉金融,2007,(11).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秦皇岛分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