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1)织物单位长度中所排列的纱线根数,称织物密度。
(2)经向密度:织物单位长度中所排列的经纱根数,也称经密。
(3)纬向密度:织物单位长度中所排列的纬纱根数,也称纬密。
织物密度的计量单位
公制(根/10cm 或根/cm);英制(根/英寸)
织物密度的测定方法:(测5次取平均值)
(1)直接测定法:用密度分析镜数出单位长度内的经、纬密度。
(2)间接测定法:先分析织物组织循环数,然后乘以10cm内的组织循环数,所得的乘积就是经、纬密度。适合于密度大,组织较简单的织物(如条格组织、山形斜纹组织等)。
(3)拆布法:在样品上量得1cm(或2cm)的长度,逐一拆出并数清根数,即可得出经、纬密度。适合于纱线重叠的较复杂组织的织物及深色织物(如曲线斜纹、小提花织物等)。
测定织物经纬向缩率
纱线在织物中上下交错、屈曲,故织物的长度小于所用纱线的长度。
织物缩率
将样品纱线原长减去样品织物长度所得的差值与样品纱线原长之比的百分率称为织物缩率。
经向缩率
将样品经纱原长减去样品织物径向长度所得的差值与样品经纱原长之比的百分率称为织物的经向缩率(经纱缩率或经缩)。
纬向缩率
将样品纬纱原长减去样品织物纬向长度所得的差值与样品纬纱原长之比的百分率称为织物的纬向缩率(纬纱缩率或纬缩)。
测算织物经纬向线密度
线密度的表示方法
线密度的表示方法有定重制(公制支数、英制支数)和定长制(特克斯、旦尼尔)。
棉产品一般用特克斯、英制支数;毛、麻产品一般用特克斯、公制支数;丝绸产品一般用特克斯、旦尼尔。
测定织物经纬向线密度的方法有两种:
(1)比较测定法:把纱线与已知线密度的纱线进行比较来确定。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2)称重法:从样品中拆取单位长度的纱线,用天平称重,换算得出线密度。
鉴定织物经纬向原料
鉴定织物经纬向原料的方法通常有四种。
手感目测法:通过对纤维原料外观、色泽、软硬、强力等性能的判断,来鉴别纤维成分。
燃烧法:通过对纤维燃烧的速度、气味、火焰大小、灰烬形状等来鉴别纤维成分。
显微镜鉴别法:通过对纤维的纵向形态,横截面形态的观察来鉴别纤维成分。
化学鉴别法:不同的纤维对各种化学试剂的反应不同,以此来鉴别纤维成分。
检测织物克重
织物克重概念
织物克重指公定回潮率下,织物每平方米的重量克数,计量单位为g/m2。
检测织物克重方法
取样刀取样布1平方分米,用纺织用电子天平称重,记录读数,然后换算到1平方米,即可得出该织物克重。按步骤求得:
步骤一:取样;
步骤二:称样;
步骤三:换算Xg×100;
步骤四:得数记录:Xg/m2。
分析织物组织及色纱配合
分析织物组织的方法:
(1)直接观察法
利用照布镜直接观察织物组织。此法适用于密度小、纱线粗、组织简单的织物。
(2)拨拆法
观察织物在拨松状态下的经、纬纱交织规律。先拆去1cm的经纱和纬纱,把织物拨松,在照布镜下观察织物的交织规律。
织物性能要求
织物的用途不同,其性能要求也不同。
服用纺织品对织物的性能要求主要有:
(1)外观质量
纱线条干要均匀,布面结杂要少,织物组织浮长要短等等。
(2)花色图案
采用当年的流行色,图案不宜过大,四方连续图案运用较多,二方连续图案和单独纹样图案运用较少。
(3)服用舒适性和洗可穿性
原料的选择,工艺的优化,后整理加工等。采用多种纤维混纺交织,互相弥补优缺点,再加合理的工艺设计和适当的后整理加工,赋予织物优良的性能。
装饰用纺织品对织物的性能要求主要有:
(1)外观质量
纱线条干,布面结杂要求不高(高档产品例外),织物组织浮长线可长可短(窗帘织物、床上用品要求不同),提花织物组织较多。
(2)花色图案
图案较大,四方连续图案,二方连续图案和单独纹样图案五彩纷呈。
(3)舒适性
床上用品要求舒适性,其他装饰用纺织品不要求或要求不高。
(4)配套性
配套性是装饰用纺织品所特有的。
产业用纺织品对织物的性能要求主要有:
(1)内在质量
对物理机械指标要求较高,如强力、伸长、耐磨性、耐热性等;
(2)功能整理
产业用纺织品对织物的功能性要求较高,如阻燃整理、抗静电整理、拒水拒油整理、抗菌整理等;
(3)高功能高性能纤维的使用
碳纤维、芳纶、聚四氟乙烯、光导纤维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