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厂”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还会排放各种污染物,造成生产地的生态环境破坏。这些年,政府和学术界逐步开始关注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背后的环境成本与代价问题。
赵晓(2004)认为中国进入了以“世界工厂”为驱动的新一轮黄金增长期,但是中国要从一个委托加工型世界制造中心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制造业中心,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现在中国经济正在两步并一步走,甚至三步并一步走,过热倾向日益严重,进而引起能源、原材料以及交通运输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瓶颈状态,并带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投资品和原材料、能源的价格上升。可以说,中国的“世界工厂化”进程刚进入奔跑状态,就陷入资源和原材料制约的困境中。2005年7月19日,中华工商时报发表题目为《中国企业“两头在外”的双重困局》的文章,集中反思了实施多年、政府大力倡导的“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企业经营战略,指出:由于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已有舆论将中国企业比作“国际民工”。当中国渐渐成为世界工厂的时候,工业垃圾带来的污染开始威胁着中国民众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他们的健康和生命。中国企业由此陷入双重困局:赚着最少的钱,制造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喻新安,2005)。
在构建“世界工厂”的进程中,资源环境对中国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瓶颈(黄焕山、黄蕾,2005)。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构建“世界工厂”是会遇到很多困难的,很有可能承接发达国家高污染和高能耗企业的转移,使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遇到严重的阻碍。用中国有限而短缺的资源去满足“世界工厂”的需求是十分可怕的。发达国家在享受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同时,向发展中国家排放垃圾;发展中国家在透支资源的同时还必须用有限的空间接受污染,支付环境恶化的代价。由此可见构建“世界工厂”的资源环境代价是很大的。
2005年财富全球论坛的分论坛《隐约逼近的环境危机》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提出了他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忧患。他说,以前从事经济工作时,总是自豪地宣称中国是“世界工厂”。但现实是,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制度,产品出厂后,剩下的很可能是一个满地狼藉的“垃圾场”。中国必须在“世界工厂”和“垃圾场”两者中作出抉择,构建“世界工厂”必须拒绝“世界垃圾场”,必须对“世界垃圾场”说不。
前面提到的欧盟和美国所关注的“碳泄漏”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非减排国家(如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所造成的。如果说传统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只是危害了生产国国内的生态环境的话,二氧化碳这个新的污染物则破坏了全球气候的稳定性,更加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近几年,国内外的多项研究都表明,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大约1/4—1/3是由于满足世界其他国家生产生活造成的(Ahmad & Wyckoff, 2003; Wang & Watson, 2007; WWF中国SNAPP项目组,2007;王正鹏等,2008;魏一鸣等,2008; Pan et al, 2008; Guan et al, 2008;张晓平,2009),这个数据确实高得惊人。
下面将以纺织业出口和水泥出口为例,用数据说明“世界工厂”所带来环境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