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普遍认为,对外贸易和投资会导致“碳泄漏”。发达国家将高污染、高能耗及资源性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再从这些国家进口低附加值产品或半成品,这样虽然可以减少发达国家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他们的碳排放目标,但发展中国家及全球的碳排放总量却增加了。Li和Hewitt (2008) 的研究表明,通过中英贸易,2004年英国减少了11%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中英贸易则使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1.17亿吨。闫云凤和杨来科(2009)发现,1997—2007年的中美贸易使得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2%—4%,中国增加了14%—20%,全球则增加了2%—4%。
随着大量"Made in China"的产品走向世界,中国间接地出口了大量能源,这些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使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增长。近年来,中国能源消耗、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快速增长,不仅是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膨胀的结果,更是国外市场的消费需求拉动所引起的货物出口迅速增加所致,特别是西方的消费需求加剧了中国的碳排放增长(李丽平等,2008)。对中国对外贸易产品中隐藏的二氧化碳进行核算,对于评判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责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的很多研究都表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为满足国外的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巨大。
Ahmad和Wyckoff (2003) 利用投入产出表和各个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密度表,估算中国在1995年对外贸易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顺差大概占到全国生产过程中排放总量的12%。如果考虑到出口值的增长,估计这个数值到2001年会达到19%,到2006年会达到30%。
Shui和Harriss (2006) 对中美贸易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为生产满足美国消费的产品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1997年的2.13亿吨增加到2003年的4.97亿吨,占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重从7%增加到14%。
英国Tyndall中心气候变化研究部门从“二氧化碳出口”的角度研究中国贸易出口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后发现:2004年,中国由于进口货物和服务可以避免的二氧化碳排放大约是3.81亿吨;而从中国出口的货物产生约14.9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就是说,大约11.09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是中国的净出口导致的,占中国当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3%。这个数量相当于同年日本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是德国和澳大利亚的排放总量之和,是英国排放量的2倍。中国的贸易顺差之所以导致大量的碳排放是因为其出口产品有很多是高能耗、高污染、高碳的产品 (Wang & Watson, 2007)。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项研究也表明,2006年中国通过外贸进出口产品净出口内涵碳排放4.53亿吨(WWF中国SNAPP项目组,2007)。
王正鹏等(2008)研究了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关系,发现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为进口国承担了14.4亿吨二氧化碳,约占我国当年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5.27%。考虑到我国出口商品基本为工业制造品,以及第二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远高于我国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事实,我国贸易出口的内涵二氧化碳量可能被低估了1/2。
刘强等(2008)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对中国46种主要出口产品的隐含碳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出口产品的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14.4%。
齐晔等 (2008b) 采用投入产出法,估算了1997—200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结果发现:1997—2006年,通过产品贸易的形式,我国为国外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1997—2004年,隐含碳净出口占当年碳排放总量的比例在0.5%—2.7%之间,2004年之后迅速增加,2006年该数字达10%左右。该研究对进出口商品都采用了中国的碳耗水平,因此所作估计较为保守。如按照日本的碳耗效率对进口产品的碳含量进行调整,则发现中国为国外转移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更为惊人。1997—2002年隐含碳净出口量占当年碳排放总量的12%—14%,2002年之后迅速增加,到2006年该数字已达29.28%。
魏一鸣等(2008)利用1997年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了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的排放。结果表明:1997年和2002年中国商品出口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分别为2.82亿吨和3.13亿吨,占一次能源利用碳排放的30%以上,这意味着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约1/3的碳排放是由于满足世界其他国家生产生活造成的。其中机械工业、能源开采业、纺织工业、化学工业、服务业部门商品出口导致的碳排放最多,其总和占到1997年的73.4%和2002年的77.32%。相对于1997年,2002年中国商品出口导致的碳排放增加了0.30亿吨。其中商品出口规模的增加对碳排放增加的影响最大,使得商品出口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增加了2.19亿吨。商品出口结构向低碳排放商品转变,使得碳排放减少了1.21亿吨,碳排放系数降低使得碳排放减少了0.99亿吨。
Pan等(2008)的研究也表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排出了大量二氧化碳,其中很大部分是为了国外消费者而生产的。据估计,在2006年,从生产者角度来看中国排放了55亿吨的二氧化碳,而从消费方角度来看,中国只排放了38.6亿吨二氧化碳。按照这种算法,中国在2001—2006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就从12.5%降低到了8.7%,低于同期10%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多排放的16.60亿吨二氧化碳支持了国外的消费,主要是发达国家。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度计算的数值差异很大,并且还在不断扩大,主要是因为中国存在数额巨大的贸易顺差,在能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尽管这些年的能源效率在不断提高,但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密度仍然很高。
考虑到不同国家生产技术的差异和能源结构的不同,Peters和Hertwich (2006,2008) 计算了87个国家在贸易中的碳足迹,发现2001年,中国出口产品中的碳足迹占到国内排放的26%,而进口产品的碳足迹只占到了9%,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是碳足迹的净出口国。而在1997年,中国出口产品中的碳足迹占全国总排放量的25%,进口产品中的碳足迹占到总排放的24%,两者的差别并不大 (Peters et al, 2007)。这也反映了,中国这几年的对外贸易加大了高能耗、高二氧化碳排放产品出口的比重。
Weber等(2008)的研究表明,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翻了一倍,大量出口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在2005年,大概1/3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出口产品,而这个比例在1987年是12%,在2002年是21%。中国电子产品加工业等出口产业的增多,带来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快速增加,其中仅因电子产品加工就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了13%—22%。
根据Guan等(2008)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出口产品将导致每年增加39.25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其中仅机械和其他金属产品的出口就会产生14.59亿吨二氧化碳,几乎占到整个出口产品产生二氧化碳的1/3。而中国从进口产品中可以避免31.09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总的来说,对外贸易还是增加了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
孙小羽和臧新(2009)通过建立中国能源—经济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23个非能源行业和4个能源行业的能源密集度系数,结合2002—2006年中国货物出口和服务出口统计数据,测算了在此期间隐含在出口贸易中的二氧化碳排放。研究表明,中国出口贸易造成的二氧化碳完全排放总量由3.41亿吨(2002)增加至8.45亿吨(2006),增长147.6%。其中非能源行业出口中隐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所有出口行业隐含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重由73.3%(2002)上升为90.0%(2006)。
张晓平(2009)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货物进出口商品分类,采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转移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出口商品内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2000年的9.6亿吨增加到2006年的19.1亿吨,占全国总排放的比重基本在30%—35%。扣除进口商品使我国避免在本土排放的二氧化碳,货物进出口贸易使净转移到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2.3亿吨增加到7.2亿吨。其中中美贸易顺差、中国与欧盟的贸易顺差是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净转移的主要原因。
付加锋和高庆先(2009)的研究表明,中国进出口贸易产品中的内涵二氧化碳排放是导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显著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国际贸易中的内涵碳排放凸现“国外消费,国内污染”的典型特征,美、日、欧盟等OECD国家是中国国际贸易中内涵二氧化碳净排放的主要集中区,非OECD中的亚洲国家是中国国际贸易中内涵二氧化碳净排放的次集中区。
宁学敏(2009)基于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1988—2007年的碳排放量和商品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商品出口是加剧我国近年来碳排放量增长的重要因素。
魏本勇等(2009)基于投入产出分析计算得出,2002年中国出口碳排放为2.61亿吨,占当年国内总碳排放的23.45%,而当年实际用于国内使用的进口碳排放为0.93—2.38亿吨。因此中国是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净出口国,净出口碳排放约占国内总排放的2.03%—15.09%。
以上研究都表明,中国的对外贸易中隐含大量的碳足迹,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和加工贸易模式使得中国成为碳足迹的净出口国。这也使得我们需要对“中国气候威胁论”重新进行思考。也许存在一个深层次的悖论:发达国家从中国进口商品替代本国生产,实际上减少了自身的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是主要的受益方。中国是内涵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净出口国,承担了本应进口国承担的碳排放量。换而言之,中国在存在巨大贸易顺差的同时,却存在着巨大的“生态逆差”,那些享受中国制造商品的发达国家及其消费者同样负有很大责任,散布“中国气候威胁论”或一味指责中国是不公正和非科学的(马建英,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