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污染产业转移已引起中国的重视

污染产业转移已引起中国的重视

时间:2023-07-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发展中国家资金缺乏,技术相对落后,而且环境标准的执行也不甚严格,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工业化国家淘汰的技术和产业,或某些污染严重的产业,不符合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的产品和产业被引入发展中国家,给引入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这种产业转移过程中,跨国公司起了重要作用。其中有不少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将ODS生产和消费转移到中国。

由于发展中国家资金缺乏,技术相对落后,而且环境标准的执行也不甚严格,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工业化国家淘汰的技术和产业,或某些污染严重的产业,不符合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的产品和产业被引入发展中国家,给引入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这种产业转移过程中,跨国公司起了重要作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使之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组织生产。当某种产业在发达国家由于污染超标而被限制或禁止时,跨国公司就会将这种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环保意识要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对它们来说,在当前阶段发展经济比控制环境污染更为重要。从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的角度考虑,这些发展中国家也乐于接受这些产业的转移。到目前为止,石棉、着色素、化学杀虫剂及铜、锌、铅等重金属的生产已经出现了这种转移的趋势。由于这些产品在从发展中国家出口时没有计入环境成本,而消费这些产品的发达国家在购买产品时也没有支付环境成本,使得本该由发达国家承担的环境成本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

臭氧层损耗直接影响和危及人类健康,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1985年,20多个国家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90年6月,《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修正案》正式生效,我国政府于1991年6月19日加入经过修正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但这一议定书存在明显缺陷,它对非缔约国通过投资方式向第五条款缔约国转移消耗臭氧层物质 (ODS) 的生产和消费没有采取任何防止措施。一些投资者利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淘汰时间的差距,以直接投资方式将ODS的生产和消费转移到发展中缔约国。其中有不少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将ODS生产和消费转移到中国。据不完全统计,在1985—1996年间,这一类外商投资企业累计有1004家,外商投资额高达21.8亿美元。其中清洗、制冷和泡沫是这一类外商投资较集中的产业,这三个产业共占这一类企业总数的95.7%和外资总额的98.03%(夏友富、赵凯,1994;夏友富,19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