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主动利用对外贸易获取资源环境顺差

主动利用对外贸易获取资源环境顺差

时间:2023-07-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尽管在隐含能、碳足迹和污染足迹等方面,中国都存在大量的“生态逆差”。中国近年来通过进口粮食获取“虚拟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产品特别是农作物贸易中的虚拟水,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开展了很多研究。同样,中国通过对外贸易来缓解国内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尽管在隐含能、碳足迹和污染足迹等方面,中国都存在大量的“生态逆差”。但是这并不表明,中国不能利用国外的资源和环境来实现“生态顺差”。中国近年来通过进口粮食获取“虚拟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虚拟水是指包含在生产过程中虚拟意义上的水,并不是水的实体。由于实体水贸易运输距离长、成本高,通常是不现实的,而虚拟水以无形的形式寄存在商品中,其便于运输的特点使得贸易可以成为一种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措施(钟华平、耿雷华,2004)。

程国栋(2003)将虚拟水称作水安全战略的新思路,建议我国加强虚拟水理论和虚拟水战略的研究,创新水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基于虚拟水战略的区域政策保障体系。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产品特别是农作物贸易中的虚拟水,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开展了很多研究。如柯兵等(2004)根据我国粮食进口的变动趋势和国内外粮食生产条件估算了2010年和2020年我国进口的虚拟水量分别为880亿立方米和950亿立方米。刘幸菡和吴国蔚(2005)对2000—2002年我国农产品的虚拟水贸易量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是一个虚拟水净输入的国家,每年约400亿立方米的虚拟水净进口量有效保障了国内部分地区的用水安全。马涛和陈家宽(2006)分析了中国1996—2001年间粮食贸易中的虚拟水,发现这些年间中国通过粮食贸易净进口了328亿立方米虚拟水;通过粮食进口,中国相当于节省了186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中国的粮食贸易由于符合水利用效率的比较优势,因而给全球节省了101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龚宇等(2007)估计1960—2003年间,我国通过小麦、大豆贸易净进口了3232.1亿立方米和1123.7亿立方米的虚拟水;通过玉米和稻谷贸易净出口了459.2亿立方米和1171.2亿立方米的虚拟水,合计净进口虚拟水量为2725.4亿立方米。Liu (2007) 的研究发现,虚拟水贸易已经成为中国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途径。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的虚拟水净进口量有很大的波动,特别是在近几年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2004年,净进口的虚拟水量占到了当年农业生产需水量的11%。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从1999年至今在逐年增加,杨阿强等(2008)计算了2005年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的虚拟水含量,发现中国出口了虚拟水36亿立方米,进口了虚拟水43.3亿立方米,实际上净进口虚拟水7.3亿立方米。

由此可见,中国近年来的粮食进口战略净进口了大量的虚拟水,对于缓解国内水资源短缺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样,中国通过对外贸易来缓解国内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