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对外投资
主要表现为:以专项储备物资、许可证等对外投资,以及企业对外投资总额超过净资产50%。
具体的查账方法为:
检查“长期股权投资”及其相对应账户的总账、明细账及会计凭证记录,计算其投资比例,检查其是否遵守企业决策和有关规定,投资行为是否符合企业投资的目的。
2.长期股权投资的计价错弊
主要表现为:以货币资金对外投资,在计价时不按实际金额计价:投资于股票时不按实际价款计价,包含的股利未在应收股利中列示,造成长期股权投资不真实、不准确;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计价不正确:出售转让股票时,结转相应的成本,在计价方法上随意变更。
具体的查账方法为:
检查资产负债表上“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长期股权投资”总账、明细账及会计凭证记录是否相符:核对“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科目的总账、明细账及会计凭证,查阅有关的账面记录及相关原始资料来验证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的适当性。
3.投资收益不能正确反映
具体的查账方法为:
计算有关相对指标,如投资收益率等来检查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是否有异常变化;对“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等有关账户进行检查,如有疑点,进一步检查有关凭证;复核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是否正确。
长期股权投资违规操作的案例
【参考案例】投资收益计算不正确
1.疑点
查账人员于2003年4月对某企业投资收益进行专项检查。查阅长期股权投资的明细账时发现该企业2001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甲公司10%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实际投资成本1 100 000元。该企业是一申请上市的股份公司,查账人员需对其近三年的盈利状况作一审查。该企业对A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查账人员对以上业务进行复核查证,怀疑其有投资收益计算不准确,利润虚增的情况。
2.查证
调阅2001年1月1日2号凭证。
借:长期股权投资1 100 000
贷:银行存款1 100 000
甲公司于2001年4月2日宣告分派2000年的现金股利30万元。调阅4月2日7号凭证。
借:应收股利30 000(300 000×10%)
贷:投资收益30 000
2001年甲公司实现净利润400 000元,2002年4月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60万元。调阅2002年4月1日6号凭证。
借:应收股利60 000(600 000×10%)
贷:投资收益60 000
以上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均符合规定、属实。
由于该企业于2001年1月1日对甲公司进行投资,所以甲公司当年4月2日宣布的分配利润不应作为该企业投资收益,应冲减投资成本,即2001年4月2日7号凭证有误,应作分录:
借:应收股利3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30 000
2002年4月1日,甲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60万元,该公司可分得股利60 000元。由于2002年4月甲公司的分利是针对2001年甲公司盈利状况的分配,2001年甲公司净利润400 000元,被查企业应享有股利40 000元,但实际分配60 000元股利,实际分配股利大于应享有分配股利数,这部分差额应冲减投资成本,所以该企业2002年4月1日6号凭证有误,应作分录:
借:应收股利6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20 000
投资收益40 000
3.问题
该企业的投资收益计算不正确,造成利润的不真实。
4.调账
将正确分录和错误分录对照后,应作如下调账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50 000
如所得税税率30%,净利润10%计提盈余公积,50%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5 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5 0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5 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5 000
借:盈余公积3 500
应付利润17 5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1 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