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中,被广泛引用的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alassa.Bela)在1961年提出的,他认为:可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就过程而言,它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差别的种种举措;就状态而言,则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的差别待遇的消失。
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里,贝拉·巴拉萨进一步解释道:“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代表着不同的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在一种自由贸易区里,参加国之间的关税和进口数量限制被取消了,但每个国家都保留着自己对非成员国的关税。共同市场又超过了关税同盟,因为它还保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经济同盟则把对商品和要素流动的抑制与对各种国民经济政策的某种程度的协调结合起来,以减少由于这些政策的不一致而造成的歧视。最后,完全的一体化意味着统一的经济政策,其最高形式是建立一个超国家的权威机构,该机构的决定对所有的成员国都有约束力。”
链接:《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是由英国经济学家伊特韦尔邀请美国经济学家米尔盖特和纽曼为他的合作者,于1983年开始编纂,1986年编成,1987年9 月出版的。这部4卷本的大辞典由世界上34个国家的九百多名知名学者撰写而成,堪称最权威的经济百科全书,但其内容涉及范围又远不仅限于纯经济学,还广泛涉及政治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文化艺术、宗教、数学、环境等。
简洁地讲,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加以认识。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活动,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和配合的表现。实质上,经济全球化是由多个经济强国主导的一种发展趋势,在这一趋势下,其他国家被纳入到全球层次的国际分工中来。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全球化而言,主要经历着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相邻国家之间到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洲际国家之间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发展。所以,从发展的角度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并且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从整体上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表述为:不同的空间经济主体之间为了生产、消费、贸易等利益的获取,产生的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包括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市场到经济政策统一逐步演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状态与过程、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不同的区域背景(经济、社会、文化等)、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与演化进程具有不同的规律。然而,促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即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最一般的经济规律是统一的。整体上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态可以分为特惠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六种类型。
链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六种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可分为六种形式:(一)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和最松散的组织形式,成员国之间通过贸易条约或协议,规定了相互贸易中对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的关税优惠,对来自非成员国的进口商品,各成员国按自己的关税政策实行进口限制。(二)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Area)。具体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的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了在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但是,成员国仍保持各自对来自非成员国进口商品的限制政策。(三)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具体是指成员国之间彻底取消了在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另外,成员国之间还规定对来自非成员国的进口商品采取统一的限制政策。(四)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具体是指成员国之间不仅在商品贸易方面废除了关税和数量限制,并对非成员国商品进口征收共同关税,另外还规定了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等)也可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五)经济联盟(Economic Union)。具体是指成员国之间除了商品与生产要素可以进行自由流动及建立共同对外关税之外,还要求成员国实施更多的统一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六)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组织形式,具体是指区域内各成员国在经济联盟的基础上,全面实行统一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使各成员国在经济上形成单一的经济实体。在现实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最常采用的是“自由贸易区”形式。
从发展的角度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范围上的国家经济开放与体制调整,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一体化带来的经济利益。那么,为什么区域经济一体化会给参与的经济主体带来利益?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其内在动力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规模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交易成本机制。以交易成本机制为例,由于经济一体化所要求的市场一体化,即倡导与非关税壁垒一致的工商行政管理规范,包括取消相互关税、建立一致的工商管理规则,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减少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不必要的额外开支和时间上的浪费(即行政经济),从而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