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苏联六七十年代的讨论

苏联六七十年代的讨论

时间:2023-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经过一个时期的经济建设之后,苏联面临经济结构变化、技术进步缓慢等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同时,对斯大林的否定也导致对他的经济思想的反对。

在经过一个时期的经济建设之后,苏联面临经济结构变化、技术进步缓慢等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同时,对斯大林的否定也导致对他的经济思想的反对。一些经济学家批评斯大林“仅仅认为人们的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经济规律只被看做是“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把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力的必要性给否定了。”[23]在主张政治经济学应该研究生产力的经济学家中,这一时期又大致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生产力应该像生产关系那样完全地纳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中。持这种观点的,有德·特里福诺夫、R.M.茹科夫斯基等人。德·特里福诺夫提出: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唯一基础,政治经济学“只有根据它的这一基础,才能揭示生产关系发展的合乎规律的过程,而如果不把生产力本身包括在政治经济学对象之内,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24]R.M.茹科夫斯基也认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研究生产力的发展规律”。[25]他们的共同主张是,生产力应该和生产关系同等地成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种,生产力的社会方面应该纳入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之中。持这种观点的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象问题》一书的作者阿·古兹尼亚耶夫。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生产力的社会经济内容(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资料的完善程度、直接生产者即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并直接决定其本质和属性,决定其特点。”“因此,将生产力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分割开来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同时,生产还包含和其自然属性,和生产的工艺过程以及生产规律有关的其他内容。但这一切都不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内;而是各种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只是生产力的经济方面。”[26]

第三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中间范畴”应纳入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之中。这种观点流行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苏联一些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如列·阿巴尔金、列·加托夫斯基和有一定权威性的《政治经济学百科全书》都持这种观点。列·阿尔巴金提出: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中间关系和形式”,“它们同时具有这两种相邻要素的属性和特点”。[27]他认为协作、分工、生产积聚和专业化就属于这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部的“中间范畴”。苏联《政治经济学百科全书》明确解释说:“在生产方式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处于中间地位的关系和范畴(分工、协作、生产组织等),它们既属于生产力,也属于生产关系。研究这些借以实现生产方式的要素(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的边缘的或中间的关系或范畴,也属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28]

第一种观点,意味着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变革。因而这一主张一直不为苏联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第二种观点,看起来较易于为人们接受,但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生产力的社会方面与生产关系这一生产的社会方面,在性质上有何区别?第三种观点,好像比传统的认识前进了一步,实际上并不意味着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这一定义的修正。因为,分工、协作、生产组织等,既然可以属于生产关系,当然也就应该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