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产时间的构成

生产时间的构成

时间:2023-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要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关于生产时间的构成与划分的理论,首先必须对与生产时间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加以明确。马克思反复说明:“资本在生产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生产时间。”又由于生产资料的职能时间,就是生产过程时间,所以,生产过程时间,也是把自然作用时间包括在内的。在上述生产时间的分析中,马克思使用“劳动时间”的概念,是与“劳动过程期间”的意义等同的。

要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关于生产时间的构成与划分的理论,首先必须对与生产时间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加以明确。马克思对生产时间的划分,规定得比较细致严格。一些著作往往夸大生产过程时间包含的内容,甚至将生产过程时间与生产领域时间混同起来,主要在于对“生产领域”与“生产过程”概念的混淆。一般说来,相对于“流通领域”或“流通过程”,“生产领域”和“生产过程”这两个概念,没有什么区别。在一定意义上,“生产过程”与“劳动过程”也可以通用,这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不乏其例。但是,在对生产时间进行划分时,这种混同就不能允许了。因为在这里,马克思对这些概念,有了彼此不同的具体规定。在《〈资本论〉注释》中,卢森贝特别指出了这一点:“在以上各章,……像劳动过程、生产过程、生产领域这些概念,都统统作为同样的概念被使用了。在本章,它们则被规定得比较具体。”马克思详细论述了“劳动过程、生产过程之间以及生产过程和生产阶段或领域之间的划分”。[5]这就要求我们,在生产时间划分问题上,不能对“生产领域”“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不加区别,而必须以马克思专门为生产时间划分所做的更详细更具体的规定为根据。

第一个是“生产领域时间”。马克思在生产时间的分析中,还提到了“生产领域时间”这样一个概念。他写道:“以上所说的那种差别,都是指生产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内的时间和它停留在生产过程内的时间之间的差别。”[6]

“生产领域时间”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马克思反复说明:“资本在生产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生产时间。”[7]“生产时间,即资本束缚在生产领域的时间。”[8]从上述马克思的三段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其一,“生产领域时间”就是生产时间,二者的含义是等同的,一致的;其二,“生产领域时间”与“生产过程时间”是不同的,二者有差别。

第二个是“生产过程时间”。从以上马克思关于生产时间、生产领域时间的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点,“生产过程时间”是与生产时间或生产领域时间不同的一个概念;第二点,生产领域时间等同于生产时间,包括了生产时间的全部,与其不同的“生产过程时间”只能是生产过程时间的一部分,是一个比生产领域时间包含的内容要少的概念。那么,生产过程时间比生产领域时间少的是哪些内容呢?马克思在第2卷第五章一开始,就分析了二者之间两个方面的差别。“首先我们记得,一部分不变资本存在于机器、建筑物等等劳动资料中。它们会在不断反复的同一劳动过程中起作用,直到寿命终结为止。劳动过程的周期性中断,例如在夜间,虽然会使这些劳动资料的职能中断,但劳动资料仍然会留在生产场所。劳动资料不仅在执行职能时属于生产场所,在它不执行职能时也是属于生产场所。”马克思所指的这一部分时间,显然是指夜间、节假日等等的停工时间。马克思接着写道:“另一方面,资本家必须储备一定量的原料和辅助材料,以便生产过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按照预定的规模进行,而不受每日市场供应的偶然情况的影响。原料等等的这种储备,只是逐渐地在生产中消费掉。”马克思所指的这“另一方面”的时间,无疑是指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在指出了停工时间和储备时间的存在之后,马克思接着写道:“以上所说的那种差别,都是指生产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内的时间和它停留在生产过程内的时间之间的差别。”[9]

显然,生产领域时间和生产过程时间的差别,有两点:一是停工时间;二是储备时间。

第三个是生产资料的职能时间。马克思在分析了停工时间和储备时间这两个部分之后指出:“因此,在它的生产时间和职能时间之间,就产生一种差别。因此,生产资料的生产时间一般包括:1.生产资料作为生产资料执行职能,也就是在生产过程中起作用的时间;2.生产过程中断,从而并入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料的职能中断的休止时间;3.生产资料作为过程的条件虽已准备好,即已经代表生产资料,但尚未进入生产过程的时间。”[10]

首先,从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来看,生产时间中所包括的第一部分内容,是生产资料作为生产资料执行职能的时间,而这也就是在生产过程中起作用的时间,这就意味着,生产资料的职能时间,也就是生产过程时间;其次,从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和他对生产领域时间与生产过程时间差别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生产领域时间与生产过程时间的差别,与生产时间与职能时间的差别,是一样的。而生产领域时间就是生产时间,所以职能时间,也就等于生产过程时间。再次,马克思在谈到自然作用时间时指出:“生产过程本身也会使劳动过程从而使劳动时间发生中断,在这个间歇期间,劳动对象听任物理过程对它发生作用,而没有人类劳动参加进去。在这种场合,虽然劳动过程从而生产资料作为劳动资料的职能中断了,但生产过程从而生产资料的职能却继续下去。例如,播在地里的谷种,藏在窖中发酵的葡萄酒,许多制造厂(例如制革厂)中听任化学过程发生作用的劳动材料,就是这样。”[11]

马克思这里的论述明确地告诉我们,生产资料的职能时间,是包括自然作用时间在内的。因为,在自然作用时间内,劳动资料的职能中断了,但生产资料的职能还在继续,所以自然作用时间包括在生产资料的职能时间当中。又由于生产资料的职能时间,就是生产过程时间,所以,生产过程时间,也是把自然作用时间包括在内的。

第四个是劳动过程时间或劳动过程期间、劳动时间或劳动期间。马克思说:“生产时间当然包括劳动过程期间,但劳动过程期间并不包括全部生产时间。”[12]

紧接着,马克思就指出了二者的差别的两个因素:停工时间和储备时间。在上面我们所引用的马克思分析生产资料的职能时间的论述中,马克思谈到,“生产过程也会使劳动过程从而使劳动时间中断”,出现自然作用时间。这就说明,自然作用时间,虽然包括在生产过程时间当中,但并不包括在劳动过程期间或劳动时间当中。

在上述生产时间的分析中,马克思使用“劳动时间”的概念,是与“劳动过程期间”的意义等同的。例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这里,生产时间比劳动时间长。二者的差,就是生产时间超过劳动时间的部分。这个超过部分总是由以下的事实产生的:生产资本潜在地处在生产领域内,但不在生产过程中执行职能;或者在生产过程中执行职能,但不处在劳动过程中。”[13]

作为“生产时间超过劳动时间”的差额的第一部分,是“生产资本潜在地处在生产领域内,但不在生产过程中执行职能”的时间,这包括停工时间和储备时间两部分;而这个“差额”的第二部分,是“在生产过程中执行职能,但不处在劳动过程中”的时间,这指的是自然作用时间。生产时间中除去了停工时间、储备时间和自然作用时间,剩下的这个“劳动时间”,正好就是劳动过程期间。

从资本运动的角度来说,在马克思所提出的有关生产时间的几个概念中,劳动过程期间或劳动时间,是最为核心的一个概念。因为只有在这个阶段的时间内,生产资料才起劳动吸收器的作用,才吸收剩余劳动,从而生产剩余价值。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不管生产时间超过劳动时间的原因是什么——或者是各种生产资料只形成潜在的生产资本,就是说还处在现实生产过程的预备阶段;或者是它们本身的职能在生产过程中因生产过程休止而中断;最后,或者是生产过程本身造成劳动过程的中断,——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生产资料都不起劳动吸收器的作用。它们不吸收劳动,也拒不吸收剩余劳动。因此,当生产资本处在超过劳动时间的那一部分生产时间,即使价值增值过程的完成和它的这种休止是不可分离的,生产资本还是不会增值。显然,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越吻合,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生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愈高,它的价值增值就越大。因此,资本主义生产的趋势,是尽可能缩短生产时间超过劳动时间的部分。”[14]

图8-1 生产时间划分示意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生产时间的研究中,马克思对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生产过程、劳动过程等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准确地把握这些概念的含义,是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生产时间及其划分理论的基础。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专门为生产时间划分对这些概念所作的更为详细具体的规定为依据,来理解马克思生产时间划分的理论。

据此,我认为,生产时间应这样划分:1.劳动过程时间;2.劳动资料职能中断,生产资料职能继续的自然作用时间(这两项构成生产资料职能时间即生产过程时间);3.生产资料职能中断的停工时间;4.生产资料储备时间。这种划分的图示如图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