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经济制度变迁对消费研究的影响

社会经济制度变迁对消费研究的影响

时间:2023-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消费研究呼声日高的潮流中,有一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社会经济的运行,自然是以价格和市场为导向的。因此,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只要不改变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它对经济学中的消费研究,就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在消费研究呼声日高的潮流中,有一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社会主义经济学要突出研究消费。如王国诚同志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突出生产和消费”。[20]

诚然,马克思经济学是以资本主义经济为背景的,我们今天的经济学所面对的是崭新的性质不同的社会主义经济。这种经济制度变迁对经济学中的消费研究影响如何?这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对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来说,是否就“应突出生产和消费”,交换和分配就处于次要地位了呢?我认为还不能这样说。

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认定是以否定市场经济的存在为前提的。中外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已经表明,市场经济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主义经济还是一种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无不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以利润作为经营目的。商品生产者的本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去无条件地、直接地以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为目的。社会经济的运行,自然是以价格和市场为导向的。就社会经济运行机制而言,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没有什么不同。因此,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只要不改变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它对经济学中的消费研究,就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一些著作或教材,在论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时,做了增强消费研究的尝试,所增加的内容,包括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一般关系的论述,恩格斯关于消费资料三种类型的划分、个人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的划分等等。现在看来,这些内容的补充,对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完善,并没有什么意义。

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消费在社会主义经济学中的地位,可能更有说服力。在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中,应该突出什么?除了生产(生产资料所有制)之外,究竟是消费,还是交换和分配?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除了生产之外,问题最多的、最需要研究解决的,还是交换和分配方面的问题。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而言,除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问题外,最突出的是交换中的价格问题和市场问题,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个人收入倒挂、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等。如果说消费问题比这些问题还重要,还要比交换和分配更突出地去进行研究,恐怕是不妥当的。消费方面的问题,不能说不重要,但大部分还是由生产、交换和分配方面的问题造成的。让社会主义经济学突出研究生产和消费,而把交换和分配放在次要地位,无论如何是行不通的。

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生产关系总体中各环节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环节在社会生产关系总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理,如生产决定交换、分配和消费,交换、分配和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以分配为基础,分配的性质决定消费的性质,等等,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来说,仍然适用。当然,在社会主义经济学中,研究消费的角度、方法和程度,不必要也不可能和马克思经济学完全一致,但马克思提出的对消费的考察在一定限度内属于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原则,看来并不会因到现在为止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而失去其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