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院墙内外的在线医疗先行者

院墙内外的在线医疗先行者

时间:2023-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很长一段时间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力量在医院高墙之外游弋,希望慢慢渗透进医院坚实的围墙。多年后,它们成了贯通院墙内外的关键节点之一。在线医患沟通领域的关注者并不少。同时,医院内部的压力与日俱增。随着三甲医院医疗资源稀缺性的凸显,为多家大型三

很长一段时间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力量在医院高墙之外游弋,希望慢慢渗透进医院坚实的围墙。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连接正在各个维度加速,其中,在“特别传统”的关乎患者健康与生命的医疗服务行业显现出“特别复杂”的面貌。虽然医疗行业的信息化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但成熟的在线医疗服务模式至今仍没有出现。在PC端和无线端探索医患互动可能性的创业者,始终面临一个问题:在线医疗真的可实现吗?

缓慢渗透

“整个社会、各个医院都在喊口号,说要以病人为中心,但这很少被真正当作一回事。”一位受访医生表达了对现实医疗服务状况的焦虑情绪。当患者进入医院,就医环节引导信息的缺失足以令他们抓狂,也让医院几乎所有窗口都变成问询处。冗长重复的排队与等待,消耗着患者的时间和精力。低效运转的就医流程,也浪费着医疗资源……这些长年未改善甚至逐年加剧的状况,在持续催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力量改造医疗行业的动力。

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系统)厂商在互联网刚刚兴起之时就进入医院高墙,铺就医院信息化的基石。多年后,它们成了贯通院墙内外的关键节点之一。作为其中的一员,东华软件股份公司(2009年5月更名,原名北京东华合创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月成立,致力于引进国外成熟的HIS产品,并将之本地化。

东华软件医疗卫生事业部副总经理赵连军说,医院早期信息化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患者收费问题,仅仅在收费窗口做简单的收费系统,医护人员、药房管理等环节都未必能与之连上。之后,医院逐步建立院内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从内部流程到患者服务这两条线都逐步完善起来。

此后,医院对于信息化的要求提升了。管理者希望医院能给患者提供优化流程的服务,也希望提高医护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强化管理、增强医疗安全,并且从经济核算的角度考虑进一步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当然,这一切都在相对封闭的单个医院内部发生和解决。

虽然医院的信息化程度在逐步提升,但在线医患沟通模式仍似处于蛮荒之地。2006年,医患沟通网站好大夫在线创立。创始人王航曾向媒体回忆,好大夫建立门诊信息查询中心靠的是到一家家医院拍摄医生简介,再录入电脑,一做就是3年,并维护至今。目前,好大夫在线收录了3260家医院、33万余名医生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衍生了医患咨询、转诊预约、经验分享等服务。2009年,好大夫在线推出电话咨询业务,并探索在层级诊疗前提下,为用户争取医生加号(即额外医疗资源)的可能性。在此期间,好大夫在线从一家互联网团队占主导的公司,变成了医疗专业团队占主导的公司。

在好大夫在线“换血”变重之际,倡导移动互联网之“轻”的风潮到来了。2011年11月,春雨掌上医生手机客户端上线,为用户提供自查、咨询服务,以此收集用户自诊数据,推出盘活闲置医疗资源的“轻问诊”模式。由此,春雨医生手机客户端很快积累了千万级的活跃用户。创始人张锐希望在没有路径依赖和成本的情况下再造医疗。此后,春雨医生的互联网基因进一步显现,于2014年1月推出收费会员制,4月推出空中诊所服务,8月宣布完成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

与医疗渐行渐远

尽管探索的路径不同,但好大夫在线和春雨医生始终游弋在医院院墙之外。

作为先行者,好大夫在线一直尝试在模糊的环境中确立自身边界。在其网站上,用户会看到醒目的提示:“好大夫在线提供的是医患沟通平台,医生使用这个平台为患者提供基于病情的建议,而非诊疗。”

张锐则表示,春雨医生盘活的是非紧急类医生,他们多来自二甲医院,主要在妇儿类领域提供轻问诊服务,从而在前端帮助医院分流,让那些不必去医院的人不去医院。他强调这是在用互联网的方法、语言和思维来解决中国医生资源不平衡的问题。也因此,在业内人士眼中,春雨医生更多走向预防、健康领域,而非医疗领域。

在线医患沟通领域的关注者并不少。创立于2000年的医药及生命科学社会化媒体平台——丁香园,一直在捕捉和服务于医生的刚需。医患互动的确是医生群体感兴趣的领域,也一直是丁香园的关注对象,但丁香园一直没有涉足这一领域。创始人李天天表示,互联网技术很难颠覆医疗行业,一方面有政策的因素,另一方面在于行业的特殊性: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医患互动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汇聚了200万名医生的丁香园,连接医生的能力很强,但难以挖掘患者的需求。通常情况下,患者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医生。例如,患者说头疼,而头疼可能是脑出血、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癫痫、寄生虫、脑瘤、脑膜炎等原因引发,患者的语言很难通过互联网翻译给医生。在李天天看来,患者还是应该去医院看病,尽管可以从网站上获得一定帮助,但医生和患者的交流必须面对面、必须发生在门诊。“即使是面对面的交流,医学也经常被不确定性、不典型的症状所迷惑。”李天天认为,医疗服务不像买东西那么容易,也不像订酒店、订机票那么简单,里面有太多个性化的东西,不确定性非常多,想要用互联网解决太难。

李天天同时也看到,院墙之外的创业者想要进入医院这个陌生的市场,优势并不明显。医院内的信息产品市场如同诸侯割据,诸多厂家已经把HIS做得很完善,再进一步把现有的功能扩展到移动端并不难。事实上,HIS厂商已经向在线医患互动模式(特别是移动医疗服务模式)迈进了。

创业者们难以打破进入医院的壁垒。同时,医院内部的压力与日俱增。赵连军看到,医保在10多年时间里逐渐普及,对患者而言是一件好事,但同时却增加了医院的压力。随着医保覆盖面的增加,很多患者敢于去医院看病了。赵连军感受到,在10多年的时间里,三甲医院门诊的患者数量扩张了2~3倍,医疗资源的增长速度完全无法与之匹配。赵连军感叹:“有的大夫一上午要看80多个病人,现在医生很不容易。”

据《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截至2012年,我国共有三级甲等医院989家,三级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达 8.2次,二级医院达6.9次。据统计,2014年4月底,三级医院病床使用率达102.0%,二级医院达91.5%。

随着三甲医院医疗资源稀缺性的凸显,为多家大型三甲医院服务的东华软件感应到了三甲医院的改革意愿。这一方面是来自社会和患者呼声的推动,另一方面是医院自身对提升运营效率的要求、对移动互联网技术优化患者服务的期望,真正在院墙之内萌生出来。

2013年,东华软件开发了面向患者的应用软件“口袋医院”,以及面向医生的应用版本,将HIS上已有的挂号、计费、收费、导诊等功能搬迁到移动端。但是,医院并未对口袋医院做大的推广。如同存在多年的银医模式(医院与银行合作挂号、缴费)那样,仍然有许多患者并不知道有就医更便利的途径和产品。

在线医疗服务会继续受制于先天的束缚与医患沟通鸿沟吗?院墙内外的力量还在寻找新的通路。

美国在线医疗的5种收费模式

向药企收费:Epocrates是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移动医疗公司,为医疗提供移动临床信息参考,另外也为药企提供精准的广告和问卷调查服务,后者贡献了其收入的75%。

向医生收费:ZocDoc是向患者推荐医生的平台。通过平台,病人可方便地选择和预约医生,医生可得到更多病人,尤其是有医疗保险覆盖的病人。医生用户每月要向ZocDoc付费250美元,此项年收入可达千万美元以上。

向医院收费:Vocera为医院提供移动通信解决方案,可使医生、护士与病人在专有的HIPPA法案规范下使用和传输信息。出于对患者信息安全的保护,院内即时通信工具必须符合HIPPA要求,这使得Vocera的产品具有一定的专有性。

向保险公司收费:WellDoc是专注于慢性病管理的移动技术公司,产品是手机+云端的糖尿病管理平台,患者可以用手机记录存储数据。目前已得到两家医保公司的报销,提供医保给患者。WellDoc还与药企合作,利用药企的医药代表销售服务。

向消费者收费:面向消费者的健康移动应用,通过可佩戴硬件监测生理参数,提供移动睡眠监测和个性化睡眠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