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造用户的高品质生鲜美食消费体验为核心,才能构建高品质用户体验的价值链。
一直以来,生鲜电商被誉为“电商领域最后一个蓝海”,但行业中同样存在产品标准缺失、冷链物流配送不畅、稳定农产品基地稀缺等问题。
生鲜电商的发展,须以创造用户的高品质生鲜美食消费体验为核心,构建高品质用户体验的价值链,从产品端到服务端进行一体化建设,从会员圈的营造到运营团队的支撑,进行立体式的推进。
创造高品质用户体验
线上线下协同体验。生鲜电商不同于其他餐饮门店、厨师生活服务O2O等,需要注重线上食材供应、浏览体验、套餐选择等,同时需要强化线下服务体验、烹饪指导、社群互动等;生鲜电商相当于兼顾了线上购买、线下服务等多重体验,更强调生鲜美食的多样化体验,强调线上线下的高效协同。
线上线下协同体验要求完成以下两点:(1)线上食材的“卖点表达”和线下现场表现要相当,食材应是新鲜的、可食用的,分量、大小、色泽等是相同的,给用户一种信任感;(2)线上的服务承诺和线下的美食服务表现是相近的,提供厨师烹饪服务的电商品牌对服务内容、服务价值不夸大,真正给用户提供承诺的价值体验。
互动有趣的社群价值群落。社群价值群落极其重要,虽然目前主流生鲜品牌仍然偏重于商品交易和评价,对用户间的美食内容创造、互动等关注度不够。但未来生鲜电商品牌间的竞争不仅是商品食材、美食服务之间的竞争,更是会员社区用户互动、群落建设之间的竞争,是用户社区决定商品交易额的高低,而不是商品的营销推广决定交易额的高低,最终生鲜电商会回到与用户沟通、强化用户参与的社区层面。
社群价值群落建设重点在于:(1)强化用户互动,提升用户自主烹饪美食的积极性,鼓励其自主选用食材,同时在兴趣小组中高效互动,在美食自媒体中畅所欲言;(2)强化会员线上线下活动协同,高频次地组织线下同城美食会、特色食材品鉴会等,网络社区中的话题设计、口碑传播等更需要在主题活动、会员活动中下功夫。
选定一个好模式
自主自营为主,适度建设平台。除了类似京东生鲜、天猫喵鲜生、顺丰优选这样背靠大平台的生鲜电商平台之外,更多的新兴生鲜电商品牌宜先以“自营商家”为主,重点打造自有品牌,突出自有特色产品,待有实力后,再邀请第三方生鲜品牌入驻,建设以自主品牌为主的小平台。
自主自营需要注重以下两点:(1)突出自有品牌,强化自有品牌主题促销活动力度,推进自主特色食材的异业联合促销、组合购买优惠等活动;(2)前期可适度开放食材购买平台,引入第三方烹饪指导机构、生活服务O2O机构等,旨在为用户提供以美食为主的多点式服务,丰富用户的美食体验。
构建自主品牌生态圈。以提供“高价值美食享受”的用户体验为核心,构建为用户提供美食、烹饪指导、休闲小食等全方位美食服务的生态圈。以美食业务为基点拓展至关联业务,提供集成式美食服务而非单独的农产品销售,同时引入食材生产基地、美食服务提供商、美食用具制造商等相关利益者,共存共荣、共同发展。
构建自主品牌生态圈需要注重以下两点:(1)用户共享,各利益相关体的消费者应是相同或相近的美食用户,也就是说圈内商家所面对的用户年龄相当、收入相当、生活习性相当等,所有圈内商家可以共享“用户红利”,共同为用户提供多层次、集合式服务;(2)服务多样化,所有圈内成员提供的服务各不相同,但同属于社区生活类服务,主体类别应控制在美食、食品、饮料、烹饪、到家服务等范围内,同时为避免恶性竞争,须强化各服务类别品牌的相对独占性,确保各圈内伙伴的利益。
打造一系列极致产品
用户参与菜品创造。生鲜电商的食材选择、美食套餐选择、烹饪服务等应是品牌和用户一起完成的,传统的企业制造、用户消费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移动互联时代,我们需要用户深度参与生鲜产品创造,依靠用户多次互动创造产品。
用户参与产品创造表现在:(1)鼓励用户对农业新产品上市时间、菜品组合等提出建议,让用户评选“最佳产品”“我最满意的产品”等让用户积极参与产品研发、菜品设计、美食菜谱创造等;(2)引导用户通过社群定制等方式定制农产品、菜谱等,为VIP客户提供农产品定制类服务。
卖情怀而非卖农产品套餐。本来生活是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创造了“褚橙”的神话,随后又推出“柳桃”“潘苹果”等,亮化人物表现而淡化产品本身,优秀的人物情怀、产品故事获得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
卖情怀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借助行业热点,把农产品的安全、品质等特质与生鲜电商品牌相嫁接,突出生鲜电商品牌的安全、高品质等特色;(2)和农业名人、企业家明星等合作,研发产品,挖掘其励志故事,提升生鲜电商的品牌知名度,扩大品牌美誉度;(3)彰显企业历史,从生鲜电商品牌创始人的成长史、企业发展史、产品培育史等挖掘企业特质,表现品牌特色,积极与用户对接,提升品牌影响力。
基于完美终端的多屏互动。目前,生鲜电商品牌基本上在PC端、移动端等多个终端并进,这已经成为生鲜电商品牌运作的共识,各个终端程序的联动随之提上日程。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对商品描述要求更加精确细致,食材价值表现更加突出,同时对网络社区更加强调食材内容的精致化、会员DIY美食的快速创造等,多屏联动变得尤其重要。
多屏联动的主要方法有:(1)用美食主题统筹多屏互动,积极创造统一的季节美食内容、养生美食内容、食材描述内容等,并注重内容在不同终端的差异化应用,强化移动端的主题促销内容表现,强化PC端的社区互动、食材精致表达等;(2)强化主题促销多屏联动,每季的主题促销须以统一的主题贯穿多个屏幕,多应用终端均有各自表现。
提供一整套增值服务
线下情境终端体验。目前,生鲜电商的资源和能力聚焦在消费者教育、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对线下实体终端建设的关注度不高,但未来的生鲜电商一定是线上线下协同的,而线下情境终端建设是重中之重。
线下情境体验终端建设的主要方法有:(1)充分彰显美食消费体验,展示食材选择、烹饪演示等多样化体验,同时通过高价值烹饪智能设备等表现出来;(2)作为线下会员活动的据点,线下终端须实地联系品牌网络会员,开发商圈周边会员,承载网络品牌活动及会员活动,推动线上线下会员间的良性互动。
高参与度的线下烹饪服务。生鲜电商创造的价值在于提供优质的美食,给用户以味觉的享受,提供更好的烹饪服务,从美食创造的角度来看,其和“请厨师到家”等服务有异曲同工之妙;生鲜电商在做好食材供应、烹饪指导的基础上,可以和“请厨师到家”等服务联合起来,给用户创造更好的美食享受。
强化线下烹饪服务的主要方法有:(1)生鲜电商可以和资深厨师、生活服务O2O平台合作,由生鲜电商品牌提供特色食材,服务方提供烹饪服务等,两者结合,可以进行销售额分成等,也可以推出买高档食材送烹饪服务,从而增强用户黏性;(2)生鲜电商和生活服务O2O电商品牌强强合作,彼此引流,可以举行联合促销,如买食材送“厨师服务卡”季卡、年卡等,买“厨师服务”免费送食材等。
建立一个高黏性的用户圈层
用极致菜品培育“种子美食用户”。生鲜电商的消费者多数是对美食情有独钟的人,对美食等极为关注和挑剔,因此,要想引发用户持续消费,需要有自己的明星菜品、极致口味、极致配方,须以极致菜品吸引并培育种子用户。
用极致菜品培育“种子美食用户”的方法主要有:(1)举办“美食DIY活动”,让用户自我创造、自我发掘,评选“用户DIY十佳美食”,从中选取潜在的“极致美食”;(2)挖掘特色食材,发现特色美食配方,请名厨主导发掘工作,共同打造明星美食,后期邀请VIP用户进行美食内测,自主评选、共同创造。
创造安全、品质、互动等一系列口碑事件,强化用户参与。生鲜用户社群运作最重要的是强化社区互动,深化与用户的沟通交流,以食材选择、美食创造为介质,创造高用户黏性,推动用户的持续购买。为了更好地激发用户参与的积极性,生鲜电商可以创造一系列口碑事件,引发用户互动,同时创造高用户参与度,组建关键意见领袖圈层。
创造口碑事件强化用户参与的主要方法有:(1)发起“食材安全”“美食巧烹饪”“季节美食大推荐”等多个话题讨论,回馈用户以积分、购物优惠券等,激发用户参与的积极性;(2)生鲜电商平台推送“特色食材巡礼”“特色人物介绍”“特色美食烹饪”等软文,强化微信公众号的食材推荐、美食精选等内容,引发用户互动。
组建“全景化社群”,线上线下联动,打造立体化会员体验。目前,生鲜电商普遍都有自己的微社区,有一定数量的会员粉丝,但线下社区会员还比较少,会员的线下互动也比较少。未来的生鲜电商会更加强调会员的线上线下协同,线上社群做交流、做互动、做传播,线下社群做活动、做联系、做体系,线上线下联动,真正创造生鲜电商的全景化社群,联动而不是孤立,联通而不是绝缘。
组建“全景化社群”的主要方法有:(1)会员数据互通,线上会员权益线下门店持续享有,会员等级在线上线下互通互联;(2)会员活动联动,主题活动在线上线下统一举行,会员可线上领取活动码,线下取货或实际体验,也可在线下终端扫描活动二维码,参与线上会员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