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民币兑美元走势最新分析

人民币兑美元走势最新分析

时间:2023-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自古以来,从货币产生到在一国范围内普遍流通,各个国家在货币问题方面都制定了种种法令法规。当货币制度问题超出国界时,就称为国际货币制度,也称为国际货币体系,即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因此,确定一项机制来约束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行为,也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任务之一。

自古以来,从货币产生到在一国范围内普遍流通,各个国家在货币问题方面都制定了种种法令法规。这些法令法规反映了国家在不同程度、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所进行的控制,其意图是建立一个能够符合其政策目标,并可能由自己操控的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一般说来,有秩序而稳定的,从而能为商品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的货币制度是政府追求的目标,而每个国家的货币制度大体包含这样一些内容: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等等。所有这些方面,也被称为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当货币制度问题超出国界时,就称为国际货币制度,也称为国际货币体系,即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来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具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经济自发形成实现内外均衡的一些国际准则,二是通过国际协调而人为地在短期内建立起来。

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又称国际货币制度,是指为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政府关于货币在国际上支付、结算、汇兑和转移所规定的规则、措施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的总称。

6.1.1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1.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及汇率制度的安排

根据国际交往与国际支付的需要,使货币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各国之间的货币一定要确定一个比价,即汇率。由于汇率变动可直接地影响到各国之间经济利益的再分配,因此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为各国共同遵守的国际汇率安排,成为国际货币制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同时,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如何确定与维持,货币比价确定的依据、货币比价波动的界限、货币比价的调整、维持货币比价所采取的措施、对同一货币是否采取多元化比价等,以及一国货币能否成为自由兑换货币,是采取固定汇率制度还是采取浮动汇率制度,或是采取其他汇率制度,这些都是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2.国际储备资产的选择与确定

为平衡国际收支的需要,一国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保存一定数目的、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国际储备资产以及它们的构成是国际货币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采用哪种货币作为国际上的支付货币,在一个特定时期中心储备货币如何确定以维护整个储备体系的运行,世界各国的储备资产又如何选择以满足各种经济交易的要求,这些都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内容。

3.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机制

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有效地帮助与促进国际收支出现严重失衡的国家通过各种措施进行调节,使其在国际范围能公平地承担国际收支调节的责任和义务。由于各国实行的金融货币政策,会对相互交往的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因此如何协调各国与国际金融活动有关的金融货币政策,通过国际金融机构制定若干为各成员国所认同与遵守的规则、惯例和制度,也构成了国际货币制度的重要内容。

4.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国际结算的原则

这是指一国货币能否自由兑换,在结算国家之间存在债权债务时采取什么样的结算方式,对支付是否加以限制等。

5.黄金、外汇的流动与转移规定

规定是否对黄金、外汇加以限制而不能自由流动,或只能在一定地区范围内自由流动,或完全自由流动等。

6.1.2 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与作用

如同一国国内的经济一样,世界经贸往来自以货币为媒介起,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就与货币问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任务就在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促进各国经济的平衡发展。具体来讲,国际货币体系有三大任务。

第一,确定国际清算和支付手段来源、形式和数量,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充分的国际货币,并规定国际货币及其同各国货币的相互关系准则。比如,当确定黄金或特别提款权为世界清算和支付手段的来源时,国际货币体系还必须就黄金或特别提款权与其他国际货币和各国货币的比价与兑换方式做出规定。此外,对黄金或特别提款权的定价方式、运作范围和方式等,也要做出具体的规定。

第二,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以确保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各国经济的平衡发展。调节机制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汇率机制,二是对逆差国的资金融通机制,三是对国际货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纪律的约束机制。

在固定汇率下,一国将不得不经常性地采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管制政策来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因为国际收支的逆差,尤其是大幅度的逆差,将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贬值;而国际收支的顺差,尤其是大幅度的顺差,将导致本国货币的升值。但是,固定汇率已经失去了理论上的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为了维持汇率的固定,政府还不得不采取其他措施来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而在浮动汇率下,汇率波动本身就具有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汇率波动既能反映国际收支的状况,又能调节国际收支。国际货币体系的任务之一便是根据世界经济形势和各国的经济状况,确定世界范围的汇率制度。

确定资金融通机制,是指确定当某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能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从何处获得资金及资金的数量和币种,以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避免采取不必要的调节措施或有损别国的政策。资金融通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国际收支调节,或缓和调节的程度。资金融通的数量大、条件松,国际收支政策调节的必要性就下降;反之,可供融通的资金数量小、条件严,国际收支政策调节的必要性就增加。国际货币体系的任务就是要确定恰当的资金融通机制,使融资数量和融资条件相宜,以避免不必要的国际收支政策调节或拖延必要的国际收支政策调节。当一个国家的主权货币能充当国际货币(或储备货币)时,它就能用输出货币(纸币)的方式来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如果对国际货币发行国没有适当的约束机制,那它就可能为达到本国的某种目的而持续性地保持国际收支逆差、输出纸币,而国际货币供应的持续增长,可能会引起别国甚至世界性的通货膨胀,破坏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稳定。因此,确定一项机制来约束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行为,也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任务之一。

第三,确立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商机制或建立有关的协调和监督机构。在早期,有关国际货币金融的事务多半通过双边协商解决。随着战后各国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参与国际货币金融业务的国家日益增多,形式日益复杂,程度日益加深,范围日益广阔,双边磋商已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多边的带有一定权威性的国际货币金融机构,以监督各国行为、提供磋商的场所、制定各国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并在必要时提供援助。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现代国际金融体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带有一定特点的主体金融体系。

第一阶段是国际金本位制时期,从1870年前后主要国家的国内货币制度都实行金本位制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结束。

第二阶段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协定,终止于1973年。

第三阶段是牙买加货币体系时期,始于1976年1月8日IMF临时委员会的《牙买加协议》的正式签订日。

西方国家并不是在一个确定的时间一起开始实行金本位制的,大体上说国际金本位制开始于1870年到1890年间,是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过渡到单一的金铸币本位制而形成的。金本位制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作为本位币,并使流通中的各种货币与黄金间建立起固定兑换关系的货币制度。它的基础在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都实行了金铸币本位制,继而使黄金充当了国际货币。但是,在金本位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不仅限于金币,还有辅币和银行券等。根据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金本位又表现为三种形式,即金币本位、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国际金本位制度就是以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制度,但是不同的金本位又带来稍有区别的国际金本位制度。

6.2.1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形成及特征

1.金本位制度的形成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实行了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发展成最早的世界性的货币制度。金本位制是以一定量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黄金是货币制度的基础。1816年英国正式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发行金币并以一定量黄金作为本位货币,规定1盎司黄金为3英镑17先令10.5便士,最先实行了金本位货币制度。随后,法国、比利时等国家也先后实行了金本位制度。到1880年为止,金本位制在西方贸易国普遍实行,具有了国际性。这种以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金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是国际金本位制度。各国实行金本位制的年代如表6-1所示。

表6-1 各国实行金本位制的年代

资料来源: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19501972.

2.金本位制度的主要特征

国际金本位制度有三项基本的运行原则:①所有参加国的货币均以一定数量的黄金定值,本国货币当局随时准备以本国货币固定的价格买卖黄金;②黄金能够自由输入和输出;③本国的货币供应量受本国黄金储备的制约,黄金流入,货币供应增加;黄金流出,货币供应下降。满足了这三个条件,国际金本位制度就能够正常运行。

这三个原则决定了国际金本位制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黄金在国际交往中充当世界货币,成为各国之间的最后清偿手段,各国中央银行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大部分为黄金,黄金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

第二,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面值与所含黄金量的实际价值保持一致,金币或黄金可自由兑换,因此货币的名义价值稳定,不易发生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保证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相对固定和世界市场的统一,这时两国之间的汇率为两国货币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由于各国都规定了货币的含金量,国际金融市场的实际汇率则随着外汇供求的变动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波动的上下限是黄金输送点,这是经济自动形成而不是靠人为措施维持的,因此是自发的、严格的固定汇率制。

第三,金币可以在市场中完全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入输出以供资本流动,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转移,为外汇市场的相对稳定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提供了保障。

因此国际金本位制度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即大卫·休莫(D.Hume)提出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Price-specie-flow Mechanism)。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黄金外流时,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明显减少,国内货币紧缩,进而物价下降,这会提高本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并抑制进口;同时货币紧缩时利率上升,导致资本流入增加,黄金流入,导致外汇收支恢复均衡。反之,如果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导致黄金流入,国内货币供给增加,收入和价格水平提高,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利率下降,资本流出,随之经济自动恢复均衡。

在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理想化的运转中,各国的政策制定及贯彻实施都受到上述游戏规则自动的控制与协调,国际货币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金本位制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的流通,并保证了物价的稳定,还具有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功能,使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总之,这种典型的金本位制度使得各国货币价值对内和对外稳定,黄金自由地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国与国之间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促进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因此,很多人将金本位制时期看作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期”,甚至认为应该重建金本位制度。

但同时也有学者认为,那段时间的经济发展更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当时的世界经济环境,因为制度还存在相当多的缺点。

3.金本位制度的缺陷

(1)在古典金本位制度下,本位货币是黄金。于是货币供应量取决于货币黄金的供应量,进而价格水平也在长期上与黄金供应量相联系。但是由于黄金的供应量取决于采金技术和黄金矿藏,因此它难以长期与商品的普遍增长保持适当的比率,有资料证明当时主要西方国家的价格水平随黄金供应量的变化而波动。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体现为货币黄金的分配不平衡。到1913年末,英、美、法、德、俄五国拥有世界黄金存量的2/3,世界上绝大部分黄金被少数国家占有,这就削弱了其他国家货币制度的基础。同时,一些国家为了准备战争,政府支出急剧增长,为了防止黄金外逃,各国纷纷限制黄金的自由流动,维持金本位制的自动稳定机制也被破坏。

(3)金本位制度平稳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是以各国政府对经济的自由放任,或者干预的目标是以维持对外均衡为前提的。在国际金本位制时期,各国政府基本上不具有全面干预宏观经济的能力,但是当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职能发挥到一定阶段后,便不可能让国民经济完全听任市场的摆布,必然要对经济实行政策干预,金本位的纪律约束终究会被冲破。

6.2.2 国际金本位制的类型及作用

国际金本位制按其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可以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类型,其中最典型的是金币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

所谓金币本位制(Gold Specie Standard),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它是19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方各国普遍采用的货币制度,又称为金铸币本位制。其典型特点是:国家以法律规定货币含金量,一定重量、成色的黄金金币为本位货币,在市场上流通;同时还有以百分之百黄金作为发行准备的银行券,并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或黄金;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铸造或熔化金币;金币还可以自由兑换,市面上流通的其他金属辅币和银行券可以按法定比率自由兑换成金币或等量的黄金;同时,准许人们自由储藏黄金;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输入本国。这些特点使本位货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相等,国内外价值一致,并使其具有贮藏货币与世界货币的职能。

2.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Gold Bullion Standard)也称为“生金本位制”,这是一种以金块办理国际结算的变相金本位制。在该制度下,由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储备;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的兑换关系受到限制,不再实行自由兑换,但在需要时,可按规定的限制数量以纸币向本国中央银行无限制兑换金块。其特点是:国家不再铸造金币,也不允许公民自由铸造和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重量和成色黄金的银行券,银行券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银行券必须按含金量计算,达到规定数量才能兑换金块。比如英国规定兑换金块的数量最低为1700英镑,相当于400盎司黄金的银行券。也就是说,在金块本位制下既没有金币流通,又对银行券兑换黄金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可见,这种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附有限制条件的金本位制。

3.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又称虚金本位制,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不铸造和流通金币,国内流通银行券,虽然货币当局也为单位货币规定了含金量,但它不能直接兑换黄金,本国货币同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这种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成联系国家的货币,联系国家的货币可以直接兑换黄金,这样使本国货币同黄金间接地挂钩。采用这种货币制度的国家在对外贸易和财政金融等方面必然受到与其相联系的金本位国家的控制和影响,因此,金汇兑本位制在本质上是一种附庸的货币制度。

最早使用这种货币制度的国家是英国殖民地印度。它存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往往宗主国实行金块本位制,而殖民地国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恢复金本位制和英法等国实行金块本位制的同时,德国、意大利、奥地利、丹麦、挪威等30个国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此时的金汇兑本位制已具有了国际性,其做法已与战前有所不同,通常所说的金汇兑本位制主要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金汇兑本位制。

金本位制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它促进生产发展,保持汇率稳定,使国际收支可以自动调节;促进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扩大国际贸易发展,有助于协调各国经济政策。在金本位制下,由于各国货币都以黄金为基础,黄金充分发挥了世界货币的职能,这就加强了国际经济交流,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融资的发展。

6.2.3 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先后建立起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与金币本位制相比,其基础已严重削弱。1929年爆发了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从此动摇了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英国于1931年9月放弃金本位制后,美国又于1933年3月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并禁止黄金输出,也放弃了金本位制。1935年以后,比利时、法国、荷兰等国宣布货币贬值,放弃金本位制,至此,国际金本位制随之瓦解。在西方国家纷纷放弃金本位制、普遍实行纸币制度的情况下,货币信用危机加深,矛盾重重,由于建立不起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而纷纷组成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如英镑集团、美元集团和法国法郎集团。在各集团内部,货币比价、汇率波动界限和货币兑换与支付均有统一规定,而对集团外的国际支付则采取严格的管制,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在国际收支调节方面,各国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手段,为了解决国内严重的失业问题,各国大打汇率战,竞相实行货币贬值以达到扩大出口、抑制进口的目的,集团之间壁垒森严,限制重重,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和外汇管制手段也非常盛行,形成货币战争的混乱局面。这一时期不存在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结果是国际贸易严重受阻,国际资本流动几乎陷于停顿,世界经济发展停滞。

在经历了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衰退后,国际金本位制已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各个货币集团的建立和各国外汇管制的加强,使国际金融关系更加不稳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建立一种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改变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局面,已成为国际社会的迫切任务。

6.3.1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英等国开始描绘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蓝图,以改变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混乱局面。美英两国政府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构思和设计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分别提出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从内容上反映了美国经济力量日益强盛,从而试图操纵和控制国际货币制度,并获得国际金融领域的统治地位。经过长达3个月的讨价还价。美英两国终于达成协议。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布雷顿森林系(Bretton Woods),召开了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又称“布雷顿森林协定”或“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从而建立起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Agreement)。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通过国际协定建立而不是自发形成的,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

(1)建立国际金融机构。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设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其宗旨在于促进国际货币合作,稳定汇率,协助成员国改善国际收支。其基本职能是:对汇率政策、经常项目的支付和货币的兑换性等问题确立各国可以接受的行为准则;为使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以及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向会员国提供资金融通;为会员国进行国际货币磋商与协调提供讲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国际金融领域的秩序。

同时设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nternational Bankfor Reconstructionand Development, IBRD),其宗旨在于以低利率长期贷款,协助推动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2)实行美元 黄金本位制。规定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确立了美元的中心地位,确定了“双挂钩”制度,即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规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黄金官价,每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以黄金为价值基础;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按含金量确定与美元的比价,各国货币要先兑换美元,然后才能兑换黄金。“双挂钩”通常被视作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个支柱。

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金汇兑本位制,也有经济学家称为“黄金 美元本位制”,以区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金汇兑本位制。

(3)建立国际性的资金融通设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一系列贷款计划,向会员国提供资金,主要用来帮助会员国解决国际收支问题。会员国在需要资金时,可用本国货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购买(即借贷)一定数量的外汇,并在规定期限内,以购回本国货币方式偿还借用的外汇。会员国所获得的贷款额同其缴纳的基金份额相当,认缴份额越大,它能获得的贷款越多。

(4)实行固定汇率制。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了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比价,并且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金平价上下1%的幅度内波动。为保持这个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一国国际收支只有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货币才允许贬值或升值。金平价的任何变动都要经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由于各国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时,经批准,才能改变汇兑平价,而汇兑平价介于金本位制的永久固定汇率和完全自由兑换浮动汇率之间,因此,有的经济学家称其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

(5)国际收支调节的安排。当成员国国际收支发生困难时,IMF通过三种方式帮助成员国渡过难关:一是敦促成员国广泛协商,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二是为成员国提供融通资金的便利。发生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需要储备时,可用回购方式取得短期信贷来弥补逆差,即逆差国以本币向其余成员国购买一定数额的外汇,并在规定的期限内用所借的外汇购回本币,以此方式来偿还所借的款项。三是规定各成员国实行多边支付与清算,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亦不许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即废除外汇管制),由此创造平衡国际收支的外在条件。

可见,美元在各国货币制度中处于中心地位,履行着关键货币的职能,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则都依附于美元,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制度。无论如何,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保证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较长时间里国际货币制度有了一个较为有效和稳定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经济的迅速发展。

6.3.2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如下:

(1)美元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美元被广泛用作国际上的计价单位、支付手段和储备资产,因此也可以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制。

(2)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不大。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有两种方法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一是短期的失衡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信贷资金;二是长期的失衡调整货币金平价。但在实际运行中,两种方法效用都不大。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的20多年时间里,各成员国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3)实行钉住美元的可调整固定汇率制度。美元作为关键货币,先根据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的金平价之比来确定它们的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再决定各会员国货币彼此之间的平价关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波动范围上下不得超过金平价的1%。如果超过,各会员国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

(4)国际性的金融组织发挥重大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在监督各国汇率变动、调节国际收支、对会员国提供贷款、监督会员国财政货币政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没有一个这样的组织,在这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定,处于松散状态。

6.3.3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经济环境为背景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运行良好,对战后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支撑了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对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促进了国际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是主要的国际支付和储备货币,美元与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的“双挂钩”原则,结束了战前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动荡与混乱状态;汇率的稳定消除了国际贸易及对外投资的汇率风险,使国际货币金融领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为战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相对平衡的外部环境和良好的条件;美元作为主要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弥补了过去清偿能力的不足,消除了影响国际商品流通的各种障碍。这些都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从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缓解了各国国际收支的困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一些工业化国家,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提供各种类型的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会员国的国际收支困难,解决了其收支困境,从而减轻了这些国家货币的内在不稳定性,使它们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得以正常运行,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

(3)有助于国际资本流动和生产国际化的发展。汇率的相对稳定降低了国际资本流动的汇率风险,有助于各国资本的输入输出,为国际融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助于银行业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为跨国公司和生产国际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树立了国际货币合作的典范。IMF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建立,以协调国际货币问题。其140多个成员国每年都召开一次全体成员会议,就国际金融问题交换意见,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在稳定汇率方面,IMF与十国集团之间的相互协调也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肯定。通过IMF来协调解决国际金融问题,保证了国际货币金融关系相对稳定,开辟了国际金融政策协调的新时代。

总之,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中可以看出,其顺畅运行的一个核心就是“双挂钩”原则是否能得到保证,而这一条件的保证要建立在以下三项基本条件之上:①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美元对外价值稳定;②美国有充足的黄金储备,以保持美元对黄金的有限兑换性;③黄金价格维持在官价水平,即维持在35美元上下兑1盎司黄金的水平。这三个条件是相互联系的,得不到满足时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就会处于危机之中。

6.3.4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加紧恢复生产和发展经济,急需大量美元,因而出现了美元短缺的“美元荒”局面。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的初期,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美元的不足,1947—1958年表现为“美元荒”(Dollarshortage)。但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美国急剧对外扩张,带来了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1958—1969年转化为“美元灾”(Dollarglut)。美国的国际收支连年逆差,美国黄金储备开始外流,对外短期债务激增。到1960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为210亿美元,已超过当时178亿美元的黄金储备。这说明美国的黄金储备已不能抵偿其所负担的短期外债。这就使人们对美元币值是否稳定、美国政府能否继续按官价用美元兑换黄金产生怀疑,以至于发生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形成美元危机。

专栏6-1 美元危机

所谓美元危机,是指由美国发生国际收支危机所引起的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美元汇率猛跌和美元信誉下跌,大量资本从美国流走,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与硬货币的风潮。从1960年10月到1973年2月,美元共经历了三次危机。

1960年10月爆发了第一次美元危机,这标志着美元从此进入动荡时期。尽管IMF、美国和其他主要国家采取了种种补救措施,例如1960年10月美国与西欧发达国家达成的《稳定黄金价格君子协定》、1961年3月国际清算银行理事会的各国央行达成的《巴塞尔协议》、1961年10月的《黄金总库协定》和《借款总安排》、1962年3月的《货币互换协定》等,但收效甚微。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越南战争的扩大,美国财政金融和国际收支更加恶化,对外债务急剧增加,美元信用更加下降,导致了1968年3月的第二次美元危机,美国黄金储备从1949年占西方世界存量75%的顶峰下跌到1968年的25%,表明了美元实际对外价值的下降。

1971年5月爆发了第三次美元危机,西方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西德马克,美元本位制开始走向解体。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政府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政府停止履行外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这意味着美元与黄金的脱钩,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根支柱倒塌。同年12月十国集团在华盛顿史密森氏研究所举行国际金融会议,讨论重新安排主要货币的汇率,达成《史密森协议》,将黄金官价从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02美元,美元兑换黄金贬值7.89%;这就是《史密森协议》下的美元第一次正式贬值,其他国家货币则升值,其中日元升值16.9%,德国马克升值13.6%,瑞士法郎升值13.9%,荷兰盾和比利时法郎各升值11.6%,英镑和法国法郎各升值8.6%,意大利里拉和瑞典克朗各升值7.5%;扩大汇率波动幅度,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由不超过1%扩大到2.25%。

资料来源:信玉红.国际金融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虽然美国与他国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先后采取了多种措施,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正常运转,暂时缓解了美元危机,但只是暂时推迟了外汇危机的发生。投机资本开始对英镑和意大利里拉施加贬值压力。1972年,英镑汇率开始根据供应和需求情况浮动;而有着大量投机资本流入的国家则使用法律来控制投机,减少货币进一步流入。1973年2月,国际外汇市场再度爆发美元危机,掀起抛售美元,抢购联邦德国马克、日元和黄金的浪潮。黄金官价由每盎司38美元提高到42.22美元。同年3月,美元再次贬值,黄金官价一度上涨到每盎司96美元。各国为了维持中心汇率,不得不投放大量本国货币,造成了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使得各国无法承受,先后放弃了与美元的中心汇率,实行自由浮动。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有其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其诞生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缺陷,导致该体系走向崩溃。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其存在的先决条件是美国经济占绝对优势和美元地位的稳固。该体系以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导致国际清偿能力供应和美元信誉两者不可兼得的矛盾,即所谓的特里芬难题。为了保证国际清偿能力,美国需要通过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促使美元外流。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迅速发展要求储备货币的相应增长,但是美元持续外流必然会导致美国国际收支不断恶化和短期对外债务不断增加,国际上对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信心也就会不断降低,使美元信誉下降。这一矛盾正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制度设计的内在缺陷,最终必然爆发美元危机,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专栏6-2 特里芬难题

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R.Triffen)发表了《黄金与美元的危机》一文,从而提出了著名的“特里芬难题”(Triffen Dilemma),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缺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特里芬指出,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各国中央银行对美元储备的需求也必然增长,美元的供应是有保障的,它可以通过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来满足,但是没有同样可靠的机制来保证黄金的供应,黄金供应由采金技术和黄金矿藏等外生变量决定,于是不可避免的,美国迟早会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如果它满足美元储备需求的增长,其对外负债必然增加,然而黄金储备却增加不了,从而美元兑换黄金的比率必然提高,这会逐渐导致对美国保证美元兑换黄金的信心丧失。并且,外国中央银行预期到美元这种不可避免的崩溃,会不断要求用美元兑换黄金,从而加速体制的崩溃。反之,如果要避免这种不可避免的崩溃,美国拒绝满足不断增长的美元需求,从而不出现美国国际收支逆差,那么世界经济会因缺少美元储备而陷入通货紧缩。如果美国满足美元储备需求的增长,制度不可避免地要崩溃;如果拒绝满足美元储备需求的增长,世界经济将陷入通货紧缩。

总之,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似乎证明了特里芬的论断,美元负债对黄金的比率果然不断提高,以至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受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最后在1973年3月,欧共体、日本、加拿大等国宣布本区或本国货币对美元实行浮动,布雷顿森林体系就这样在一系列美元危机与1971—1973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解体了。

资料来源:辛清,李熠,冯蕾.国际金融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第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调节机制过于依赖国内政策手段。从原则上,它属于可调整钉住汇率制,但是实际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很少允许成员国运用汇率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各国被迫通过国内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国际收支,其经济政策的自主性受到削弱。而且,成员国政府大多不愿以改变汇率的方法来应付“基本失衡”,待到非改不可时,投机者早已闻风而动,在外汇市场及黄金市场上掀起投机的浪潮,加剧了金融危机。

第三,这种货币制度赋予美元霸权地位。美国可以直接使用美元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相当于给其他国家打白条。其他国家则要通过减少进口、增加外债等手段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美国也实际上操纵着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如美元大量外流时,其他国家为维持固定汇率需要收购美元,并使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这些问题日渐深重,并最终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金融秩序又复动荡,国际社会及各方人士也纷纷探析能否建立一种新的国际金融体系,提出了许多改革主张,例如恢复金本位、恢复美元本位制、实行综合货币本位制及设立最适货币区等,但均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直至1976年1月,经过激烈争论,IMF理事会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达成了《牙买加协议》(Jamica Agreement)。1978年4月,《IMF协定第二修正案》获得IMF理事会法定60%以上的会员国和80%以上的多数票通过,从而形成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由于这个协定体系是在牙买加会议上产生的,所以被称作“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协议》涉及汇率制度、黄金非货币化、扩大IMF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增加会员国在IMF的份额等问题,不仅对修正IMF协定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形成目前的国际货币制度有重要作用。

6.4.1 牙买加协议的基本内容

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1)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牙买加协议》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的局面,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同时,IMF继续对各国货币汇率政策实行严格监督,并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IMF要求各国在物价稳定的条件下寻求持续的经济增长,稳定国内的经济以促进国际金融的稳定,并尽力缩小汇率的波动幅度,避免通过操纵汇率来阻止国际收支的调整或获取不公平的竞争利益。协议还规定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会员国根据经济条件,应逐步恢复固定汇率制度,在将来世界经济出现稳定局面后,经IMF总投票权的85%多数票通过,可以恢复固定的但可调整的汇率制度。这部分条款将已实施多年的钉住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予以法律上的认可,但同时又强调了IMF在稳定汇率方面的监督和协调作用。

(2)黄金非货币化。协议作出了逐步使黄金退出国际货币的决定。并规定: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各会员国中央银行可按照市场价格自由进行黄金交易,取消会员国相互之间以及会员国与IMF之间需用黄金清算债权债务的义务。IMF所持有的黄金应逐步加以处理,其中1/6(2500万盎司)按市价出售,以其超过官价(每盎司42.22美元)部分作为援助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另外1/6按官价由原缴纳的各会员国买回,其余部分约1亿盎司,根据总投票权的85%作出的决定处理,向市场出售或由各会员国购回。

(3)提高特别提款权(SDRs)的国际储备地位。《牙买加协定》修订了特别提款权的有关条款,以使SDRs逐步取代黄金和美元而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储备资产。在未来的货币体系中,应以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并作为各国货币定值的基础。凡参加特别提款权账户的国家,可通过账户用特别提款权偿还欠基金组织的债务及相互间的借贷。协议规定各会员国之间可以自由进行SDRs交易,而不必征得IMF的同意,IMF与会员国之间的交易以SDRs代替黄金,IMF一般账户中所持有的资产一律以SDRs表示。

(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以出售黄金所得收益设立信托基金,以优惠条件向不发达国家提供贷款,帮助它们解决国际收支上的困难。扩大基金组织信贷部分的贷款额度,由占会员国份额的100%增加到145%。提高基金组织出口波动补偿贷款的额度,由占份额的50%提高到75%。

(5)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各会员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缴纳的基本份额,由原来的292亿特别提款权增加到390亿特别提款权,增加了33.6%。各会员国应缴纳份额所占比重也有所改变,主要是石油输出国的比重由5%增加到10%,其他发展中国家保持不变,主要西方国家除前联邦德国和日本略增外,都有所降低。

6.4.2 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牙买加协定》是国际社会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解体后的一种权宜之计。一方面,这个体系适应了当时世界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从而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转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这个体系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有待更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这些作用和问题是并存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一身的。

1.浮动汇率制的长期化

1973年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后,工业发达国家都纷纷改行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制的优势在于:不仅可以比较灵敏而准确地反映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状况,而且还可以调节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浮动汇率制对国际经济的这种有利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各国的汇率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发调整,不再会长期偏离实际价值;②可以缓解硬通货国家在固定汇率制下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不再会被动地输入通货膨胀;③可以使一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具独立性和有效性,不再会为了外部经济而牺牲内部经济;④为避免汇率风险,客观上促进了国际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浮动汇率的特点是外汇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决定,波动比较频繁,尽管各国政府都采取种种措施干预外汇行市,但汇率体系仍然表现为极大的不稳定性。显然,汇率的经常变动,不仅影响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也使国际储备和外债管理变得相当复杂。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多起区域性的货币危机都与汇率的过分动荡有关,但目前还未能找到一种比浮动汇率制更好的、并且各国都普遍愿意接受的汇率制度。

2.储备货币的多样化

由于美元本位制难以维持,国际储备资产出现了分散化趋势。除了黄金、美元和特别提款权以外,各国还以其他一些可兑换货币,如德国马克、英镑、日元等作为官方储备货币。储备货币多样化的优势在于:摆脱了原先对美元的过分依赖,分散了汇率变动的风险,也促进了国际货币的合作与协调,起到缓解国际清偿能力不足、克服以前美元作为唯一储备货币的“两难困境”的作用。

但储备资产多样化形成的储备货币多中心,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更加脆弱,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因为只要储备货币发行国中的一个国家经济或金融状况有重大变动,国际金融市场就会产生严重的动荡。也就是说,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只有美国的经济状况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美元的变动,才会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而在牙买加货币体系下,美元、日元、英镑、德国马克等其中任何一种储备货币,因本国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发生稍大的波动,都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在多元化国际储备下,缺乏统一的稳定的货币标准,这本身就可能造成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汇率大起大落,变动不定,汇率体系极不稳定,其消极影响之一是增大了外汇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活动。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负面影响尤为突出。

3.国际调节机制的不健全

牙买加体系除可以继续依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变动汇率外,还可以通过利率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媒介作用、国际商业银行活动、外汇储备的变动等渠道进行,多种调节手段还可以结合起来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后期调节机制失灵的困难,从而对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尽管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收支调节的渠道与措施比先前增多且可组合运用,但该体系运行多年以来,全球性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非但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反而更加严重。这是因为在现行体系下,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责任往往完全落在逆差国身上,而对顺差国却没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因而,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还没有建立起一种完善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不健全,不仅给国际收支逆差国带来了严重困难,而且也加剧了全球性的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调。近几年发展中国家的巨额外债成了全球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许多国家对国际货币体系中不存在一个公平的合理分配国际收支不平衡调节责任的机制,深感不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必然引发货币一体化的问题,尤其是区域性的货币一体化,十分引人注目。区域性货币体系或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解体的产物,也是当前国际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它对整个世界的国际收支、国际储备、汇率体系和国际货币管理等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它在国际货币关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区域性货币体系或区域性货币一体化,一般是从货币联盟开始的,参加联盟的国家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使用统一货币单位进行债务清算,并建立统一的货币管理机构协调各国的宏观政策,最终实现一个统一的体系。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汇率的统一,即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对成员国以外的国家实行浮动汇率;二是货币的统一,即发行单一的共同货币,在成员国之中使用不受限制;三是货币管理机构和货币政策的统一,即建立一个中央货币机关,并由这个机关保存各成员国的国际储备,发行共同货币,以及决定货币联盟的政策等。目前,区域性货币体系或区域性货币一体化主要有欧洲货币体系、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中美洲经济一体化银行、西非货币联盟等,而其中欧洲货币体系最为典型。因此,我们这里仅选择欧洲货币体系予以专门介绍。

欧洲货币体系被公认为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货币制度的重大创新,也是国际政策协调方面最成功的典范。它在其成员国之间建立起一个“稳定货币区域”,使它们免受区域外金融不确定性的影响,方便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和合作,为未来的国际货币制度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途径。而欧洲货币一体化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终极目标,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的出现被称为“自纸币发明以来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将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6.5.1 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

欧洲货币体系(European Monetary System,EMS)的形成是欧洲经济共同体(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EEC)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欧洲经济共同体是一个国际联合组织,其共同目标是:在经济领域里逐步统一经济政策,建立工农业产品的统一市场,在共同体内实现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协调各成员国在财政、金融、货币等方面的政策和立法,当时机成熟时再从经济联盟发展为政治联盟。

1950年欧洲支付同盟成立,这是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开端。1957年3月,法国、原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例》,通称《罗马条约》,该条约于1958年1月1日正式宣布生效,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诞生。欧共体成立后,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主要措施有:①建立关税同盟,对内取消工业关税,对外实行统一的进口关税;②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内部主要农产品统一价格,基本取消内部农产品关税,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农产品自由流通;③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European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EEMU),逐步统一财政、经济政策和逐步实现成员国货币的统一。

为了统一共同市场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步调,必须改善各成员国在货币政策上的不协调状态。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美元的不稳定状态及频繁爆发的危机使西欧国家特别是持有大量美元储备的共同体国家的货币受到剧烈的冲击。共同体国家深感有必要进一步统一货币政策,加强货币协作,建立一个比较稳定的欧洲货币区,从而摆脱美元的控制和影响,加强对美国的抗衡力量。1969年12月在海牙举行的欧共体首脑会议上,决定筹建以统一货币为中心的经济和货币同盟。主要目标是:统一财政、金融政策,设立共同市场储备总库,协助成员国解决国际收支困难;逐步缩小成员国货币汇率波动幅度,达成货币的固定平价,到1980年建立一种与美元相抗衡的欧洲货币,并规定上述目标在10年内分3个阶段实现。欧共体的部长理事会经过几个月的审议,于1971年3月达成协议,决定先正式实施货币联盟计划,具体包括:1972年4月欧共体内部实行可调整的中心汇率制即联合浮动汇率制,又称“蛇形浮动汇率制”;1973年4月建立欧洲货币合作基金;1974年6月28日创设欧洲计账单位(European Unit Account,EUA)。这些措施的实行奠定了欧洲货币体系的基础。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动荡不安,1973年石油提价导致欧洲发生石油危机, 1974年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元大幅度贬值,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使欧洲经济共同体完全实施10年内的经济与货币联盟的计划变得更加艰巨与复杂,有关成员国忙于应付本身的经济问题而无暇顾及联盟的发展。直至1977年底,欧共体委员会主席詹金斯才重新提起并敦促经济和货币同盟的进展。1978年原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提出建立欧洲货币稳定区的设想,得到法国总统德斯坦的积极支持。1978年7月,不来梅会议和同年12月的布鲁塞尔会议,分别提出并通过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计划。1979年3月13日,在巴黎举行的欧洲共同体国家政府首脑第十三次理事会上,正式通过并宣布欧洲货币体系于同日起生效。

6.5.2 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1.创设欧洲货币单位

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ECU)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它比欧共体原创立的、只起计价作用的EUA大大前进了一步。它不仅起到计价作用,而且还具有以下功能:①作为确定参加欧洲货币体系国家货币的中心汇率标准;②是成员国与欧洲货币基金之间信贷融通的计值标准;③作为成员国货币当局之间的结算工具,以及整个共同体的财政预算的结算工具;④随着欧洲货币基金的建立,逐渐成为各国货币当局的一种储备资产。

欧洲共同体借助于ECU的创建,进一步摆脱了美元的控制与影响,最终发展成为欧共体统一的货币。欧洲货币单位实质上是一个货币篮子,是按货币篮子的原则由共同市场各国货币混合构成的货币单位。组成欧洲货币单位的每一种货币在ECU中所占的权重,主要根据各成员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在欧共体内贸易额所占的比重加权平均来计算。成员国货币在欧洲货币单位所占的权重每5年调整一次,必要时也可随时调整。

随着欧共体的经济发展,其实力越来越强,不断有新的成员国加入。1973年1月1日,英国、丹麦、爱尔兰加入欧共体;1981年1月1日,欧共体正式接纳希腊为成员国;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也成为正式成员国。至此欧共体成员国已扩大到12国,ECU的构成也扩大至12国的货币。1995年1月1日,瑞典、芬兰和奥地利亦成为共同体的正式成员。

2.扩大西欧货币联合浮动范围,实行双重的中心汇率制

共同体成员国对内实行固定汇率,对外实行联合浮动。共同体成员国货币之间都确定了中心汇率,并将汇率波动的上下限由“蛇形浮动汇率制”时期1.125%扩大为2.25%,允许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货币汇率波动幅度为6%。此外,各成员国货币还要和欧洲货币单位确定一个中心汇率和波动的上下限。如果成员国的货币偏离了对欧洲货币单位的中心汇率,而出现升降差异时,其最大差异幅度为1.6875%,又称为“临界干预点”,有关国家的中央银行应及时采取行动,改变自己的经济和货币政策,将其汇率控制在差异界限之内。因此,它是一种带有预防性的措施,能对各国的汇率失常现象预先提出警告,从而维持汇率的稳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随着成员国的不断增多及各国经济状况的变化,这些比率也处于调整之中。

3.建立欧洲货币基金,增强干预市场的能力

欧洲货币基金(European Monetary Fund,EMF)是欧洲货币体系的基础。1973年4月,欧共体曾为稳定汇率而建立了欧洲货币合作基金,但远不足以适应干预市场的需要。而新建立起的欧洲货币基金,则集中了成员国20%的黄金、外汇储备,以及相同金额的各国货币,以便向成员国提供信贷、干预市场、稳定汇率和平衡国际收支。在欧洲货币体系成立之初,欧洲货币基金的总额约有250亿欧洲货币单位,其中的140亿作为短期贷款,其余110亿欧洲货币单位则作为中期金融贷款。其发放贷款方式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放的方式相似。这些基金对稳定欧洲货币单位的币值及干预市场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6.5.3 欧洲货币体系的作用

第一,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削弱了美元的霸权地位,是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元化的标志,从而加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在国际金融领域同美国分庭抗礼的地位。

第二,欧洲货币单位的地位明显提高,用途日益扩大。欧洲货币单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不断提高,被认为是成功的一篮子定值的货币。欧洲货币单位的官方用途正逐渐扩大,成为适用于欧共体各国的清偿货币。由于欧洲货币单位的汇率风险较小,所以以它为面值发行的国际债券越来越多。同时,欧共体各国间的交通、电信、旅游等业务结算也逐渐采用欧洲货币单位,使其成为重要的民间划拨清算工具。

第三,强大的欧洲货币基金,增强了联合浮动汇率机制的稳定性。自欧洲货币单位建立以来,欧洲及国际金融市场上曾出现过多次动荡,牙买加货币体系实际上是“无体系的体系”,浮动汇率制度所带来的剧烈的汇率波动常常使各国自身难保,国际上的协调更加困难。而欧洲货币体系所建立起来的汇率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在不断地调整过程中,它经受住了多次严峻的考验,不仅巩固了欧洲货币体系本身,而且促进了欧共体的经济发展。

6.5.4 欧元的诞生与发展

对实现统一市场的憧憬推动了欧洲各国对消除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的兴趣,于是在法国和德国外交部部长的催促下,在1988年6月召开的汉诺威首脑会议上,欧洲理事会决定建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就欧洲共同体如何走向经济货币联盟提出报告。该委员会由当时的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Jacques Delors)主持。这就是所谓的德洛尔委员会(Delors Commission)。1989年4月,该委员会向欧共体十二国财长提交了《关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经济与货币联盟报告》,即“德洛尔报告”。

根据这份报告,欧洲理事会马德里会议决定在1990年6月由8个成员国启动EMU的第一阶段:放松资本管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化。1991年12月9—10日,欧共体首脑在荷兰小镇马斯特里赫特举行会议,决定在20世纪90年代建立“货币与经济联盟”,并于1992年2月7日,欧共体外长签署了在“德洛尔报告”基础上形成的《欧洲经济联盟》,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马约》成了以后欧洲经济联盟进一步发展的里程碑。欧洲共同体相应地更名为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简称欧盟。

《马约》分为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两个方面。货币联盟的最终目的是在欧共体建立一个负责制定和执行欧共体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并发行统一的货币。该条约声明,欧盟将通过三个连续阶段在20世纪末建立货币联盟,并为此设置了精确的时间表。

第一阶段:1990年7月1日—1993年12月31日。最主要的目标是加强欧洲各国的货币合作,所有成员国货币加入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EMS);清除市场行政障碍,完成单一市场建设,形成欧洲统一大市场,实现商品、人员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取消外汇管制,实现资本项目的完全开放。

第二阶段:1994年1月1日—1997年。进一步实现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建立独立的不受政治干预的欧洲货币管理体系或欧洲中央银行,负责统一制定货币政策,进一步缩小成员国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建立公共融资的规则,限制政府过度财政赤字,规定各国中央银行不允许直接向其政府提供信贷,对国有企业的特殊保护以及对公共债务的强迫投资均被禁止,并赋予中央银行以独立性;建立欧洲货币局(European Monetary Institute,EMI),即欧洲中央银行前身。EMI监管各国货币的波动幅度,实现各国货币的可自由兑换和向永久固定汇率过渡,加强各国中央银行间的合作,为进入建立单一货币的最后阶段做必要准备。

第三阶段:1997—1999年1月1日。最终建立统一的欧洲货币,完成欧洲货币联盟的建设。参加国货币之间的汇率被最终锁定,统一货币被命名为欧元,取代各成员国的本国货币,并以与ECU相等的价值正式启动;与此同时,单一货币政策开始确立并将此权力赋予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系统。ECB由各国中央银行行长以及欧洲中央银行共同组成,各成员国将其全部黄金和外汇储备纳入欧洲中央银行账户,并受《马约》规定的趋同指标的约束。可信的稳定政策以及宏观经济的高度趋同是单一货币稳定的必要条件。虽然所有欧盟成员国都可以加入第二阶段,但是在进入第三阶段之前,《马约》第109条款规定成员国必须满足所有趋同标准:①价格水平高度稳定,通货膨胀率不能超过上一年欧共体三个最低国家平均水平的1.5%;②可持续性,政府长期债券的利率不能高于欧共体三个通货膨胀率最低国家平均水平的2%;③持续稳定的政府财政地位,上一年的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必须小于3%,公共债务的累计额必须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④货币汇率必须维持在欧洲货币体系规定的幅度内,并且稳定两年时间;⑤其中央银行的法则法规必须与《马约》规定的中央银行法规相兼容。

虽然《马约》向经济货币联盟渐进的过程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虽然欧洲于1992—1993年发生的货币危机使得货币联盟的前景显得黯淡,但是欧洲各国政府还是坚定不移地在1994年1月启动经济货币联盟第二阶段,并于1999年1月1日开始第三阶段。

1999年1月1日,欧共体统一货币——欧元(EURO)开始启动,欧共体15个成员国中的12个国家(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成为欧元区国家,3.06亿人统一使用欧元货币。这一阶段欧元和欧元区国家原货币同时流通。自2002年1月1日起,欧元区国家正式发行第一批欧元的纸币与硬币,欧元取代原各国货币开始正式流通。同年7月1日,欧洲各国货币退出历史舞台,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的货币。

2004年5月1日,中东欧捷克共和国、爱沙尼亚、塞浦路斯、拉脱维亚、立陶宛、匈牙利、马耳他、波兰、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10个国家加入欧盟,现在的欧盟国扩大到25国。

欧元开始启动以来,其价值几经起伏。欧元的诞生与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6.5.5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欧洲中央银行的前身为欧洲货币局,再远可以追溯到欧共体时期的中央银行行长委员会。中央银行行长委员会是欧共体各成员国中央银行行长之间相互协商信贷、货币市场和汇率等问题的机构。欧洲货币局成立于1994年1月,是作为设想中的将于1999年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的过渡。

1998年5月,欧洲经货联盟各国政府任命了欧洲中央银行执行董事会成员,这标志着欧洲中央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体系(European Systemof Central Bank,ESCB)的建立。1998年6月1日,欧盟理事会正式任命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副行长及执行董事会的四位成员。这一天被视为欧洲中央银行正式的成立日期。欧洲中央银行也就成为欧元区国家统一发行欧元后的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和欧元区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共同组成欧洲中央银行体系。ESCB的成立是欧洲中央银行法的产物,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ESCB有自己的预算,独立于欧洲联盟预算之外,欧盟的其他机构不能干涉ESCB的行政事务,这有助于将ESCB的预算与欧盟各国的财政利益分离。ESCB行长的正常任期为8年。ESCB负责制定和实施经货联盟的货币和金融政策,以维持欧元区的价格稳定,促进欧元区的经济增长。

专栏6-3 欧洲债务危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简称欧债危机,是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洲部分国家因在国际借贷领域中大量负债并超过了其自身清偿能力,造成无力还债或者必须延期还债的现象。2009年12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最早在希腊凸显。随即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并将其评级展望定位为负面,希腊乃至整个欧洲的债务危机由此拉开序幕。截止到2010年4月底,其已经蔓延至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和西班牙。此后,法国和德国两个欧元区的核心国家也受到了危机的影响。2012年初,标准普尔宣布将法国等9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被踢出AAA级。至此,由希腊开始的主权债务危机已演变成一场席卷整个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表6-2列出了欧洲债务危机进程。

表6-2 欧洲债务危机进程

资料来源:http://wiki.mbalib.com/wiki.

专栏6-4 脱欧公投

脱欧公投,是指英国是否脱离欧盟进行的公投。

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首次提及脱欧公投。

2015年1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有可能,将原计划于2017年进行公投提前举行。

2015年5月28日报道,英国政府向下议院提交并公布了有关“脱欧公投”的议案,包括公投问题的语句,并承诺将在2017年底之前举行投票。

“脱欧”公投投票于英国当地时间2016年6月23日上午7点(北京时间6月23日下午3点)开始。

此次投票持续了15小时,公投结果将直接影响英国未来是否留在欧盟。

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留欧”和“脱欧”的支持率不相上下,悬念看来要留到最后一刻。除了加大公投本身的难以捉摸的程度,还给全球市场平添了一层不确定性。

英国广播公司26日称,由于不满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当地民众发起联署签名请愿,要求英国议会重新考虑这次公投的有效性,呼吁二次公投。

2016年7月9日,英国政府正式拒绝了逾412.5万人发起的举行第二次退欧公投的请愿。英国外交部代表官方表示,首相和政府均已经明确,必须尊重此前公投的结果。

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

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从牙买加体系成立后就没有停止过,国际上曾围绕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进行过多次的协商和讨论,其中心论题为:①汇率机制的安排;②货币可兑换性的重建;③各种储备资产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④扰乱性资本流动的治理;⑤为适应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要,应做出某些新的规定等。但因为各个国家的利害关系不同,所以在货币体系的改革方面存在着多种利益冲突。这也就决定了这一改革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和曲折的过程。

目前,作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载体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达国家集团、发展中国家集团、各国际经济政治组织和著名学者都提出了改革货币体系的方案。这些方案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6.6.1 货币本位制的改革

货币本位制的改革方案主要有五种。

(1)恢复金本位制方案。这是法国经济学家吕埃夫提出的主张。其主要内容是:各国持有的美元可以自由向美国兑换黄金,黄金价格可以提高;各国对于外国持有的本国通货,在外国要求时,都应兑换为黄金;恢复用黄金弥补赤字的做法。

(2)恢复美元本位制方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部的安舟·克饶克特等人主张恢复美元本位制,同时促使各主要工业国家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提高到一个更高的程度。他们认为,虽然美国的经济实力从绝对优势转为相对优势,美元的国际地位有所下降,但目前钉住美元的货币仍有40多种,美元仍是主要的支付和储备手段。

(3)特别提款权本位制方案。一些学者主张将特别提款权作为本位货币,并提出了如下建议:①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控制下,以特别提款权为国际基础货币,通过它来影响国际储备总量;②特别提款权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使人们对它无限信任;③在储备总量的构成上,逐步增加特别提款权的比重,最后把多种储备资产简化成单一储备资产,所有官方储备只有黄金和特别提款权;④各国中央银行可以用特别提款权干预外汇市场。

(4)多种货币为基础的本位方案。法国政府在1985年提出建立“多极”国际货币体系,主张让日元、前德国马克、前法国法郎和瑞士法郎也像美元一样,处于关键货币的地位。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消倡议实行“复数中心货币金汇兑本位制”,让美元、日元和前德国马克三种货币取得无优劣差别价值的国际通货资格。美元、日元和前德国马克规定含金量,黄金可在三国间转移。

(5)确立一种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所谓超主权储备货币(Super-sovereign Reserve Currency),是指由一个超越主权国家的货币管理机构发行的用于国际范围内计价尺度、交换媒介与储藏手段的货币。就发生国际货币危机的根源看,目前缺少一种超越国别的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虽然欧元在部分特征上符合超主权货币的要求,但是,其距离真正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还有一定差距。同时,真正的国际储备货币需要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调节灵活等特征,美元、欧元等强势货币不能满足其内在要求,而超主权储备货币能够满足上述要求。超主权储备货币不仅能克服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还能调节全球流动性。由一个全球性机构管理的国际储备货币将使全球流动性的创造和调控成为可能,当一国主权货币不再作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这些能极大地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

2008年成立的联合国大会主席关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的专家委员会(the Commission of Experts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General Assemblyon Reforms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System,简称“斯蒂格利茨委员会”)的报告指出,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应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储备资产的积累必须与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经常账户赤字相分离(以克服特里芬两难);第二,对经常账户盈余国必须有所约束(这是凯恩斯提出的清算同盟的核心理念);第三,应该提供一个比美元更加稳定的国际价值储存载体。为了解决上述三个问题,一个最现实的方法是大量增加对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的发行与使用。

6.6.2 汇率制度的改革

1.对现行汇率制度持否定态度的改革

以美国经济学家库珀为代表,他们认为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的频繁波动给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损害,改革必须以国际货币的稳定作为目标。为此,应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汇率的监督,尤其需要国内的经济政策与国际上的合作密切配合。只有如此,才能保持汇率的稳定。反映发展中国家意见的二十四国集团的《蓝皮书》也认为,应当改革目前的浮动汇率制度。

2.对现行汇率制度持肯定态度的改革

这是代表发达国家的十国集团的主张,它们认为目前尚不具备恢复固定汇率制的条件。以主要货币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是灵活的、可行的,但今后还要采取措施来稳定汇率和金融市场。要取得汇率和金融市场的稳定,需要完善的国内政策以及主要国家间的密切合作,必要时应共同采取行动干预外汇市场。

3.建立汇率目标区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以浮动汇率为主的混合体制占据了主导地位,浮动汇率制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震荡,并使各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大起大落。为改变这种局势,各国政府和学者作了许多探索,“汇率目标区”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探索成果之一。

最早提出“汇率目标区”制度的是荷兰财政大臣杜森贝里(Duilsenbery),他在1976年提出建立欧洲共同体六国货币汇价变动的目标区计划。1985年,美国著名学者约翰·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和伯格斯坦(Bergstein)又共同提出了详细的汇率目标区设想及行动计划。1987年2月,“七国集团”中的六国财长在巴黎会议上将汇率目标区思想写入会后发表的《罗浮宫协议》。1991年克鲁格曼(Krugman)在1985年威廉姆森的汇率目标区方案基础上创立了汇率目标区的第一个规范理论模型——克鲁格曼的基本目标区理论及模型,也就是克鲁格曼汇率目标区理论。

汇率目标区理论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用在世界贸易中占最大比重的工业国家的货币来建立一个汇率目标区,在汇率目标区内有一个中心汇率(基本汇率),并在中心汇率附近确定一个汇率波动的范围,当市场汇率波动超过波动带范围时,有关国家应调整其经济政策,积极干预市场或调整其中心汇率,使汇率的变动不超过这个区域。

根据汇率目标区的内容可将其分为硬目标区和软目标区。硬目标区的特点是汇率波动幅度小,不常修订,目标区的内容对外公开,一般是通过货币政策将汇率维持在目标区内;软目标区的特点是汇率波动幅度大,常修订,目标区的内容不对外公开,不必要求通过货币政策加以维持。

建立汇率目标区体系尚待确定的问题是:①目标区的规模问题;②目标区汇率变动的频率和幅度问题;③目标区对外公开的程度问题;④对目标区汇率的承诺或保证程度的问题。

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主张都还处于探索阶段,综合各方的观点,这种方案可以修订如下:在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改革,改进现有的国际金融机构(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区域性银行),建立新的金融秩序,加强金融监管和援助力度,进一步协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金融组织和私人组织以及其他各利益冲突方之间的关系,在最大限度内维护主要货币汇率的稳定,减少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发生频率。

然而,该方案牵涉到各方的利益冲突,要达成一致的意见还有待时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各国和国际组织将做出不懈的努力,在未来几年内向以上的目标迈出重要的步伐。

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又称国际货币制度,是指为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政府关于货币在国际支付、结算、汇兑和转移等方面所规定的规则、措施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的总称。其基本内容包括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及汇率制度的安排、国际储备资产的选择与确定、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机制、黄金和外汇的流动与转移规定、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国际结算的原则。历史上的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国际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黄金是唯一的储备货币,各国货币根据铸币平价建立固定比价关系;价格 现金流动机制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手段;各国货币调整具有对称性,各国货币的发行受到黄金储备的限制而避免了过度扩张。但是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储藏量的相对有限导致了国际清偿力的不足,因此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紧缩效应。根据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金本位又表现为三种形式,即金币本位、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储备货币本位制度,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美元是实际上的国际储备货币,国际收支短期失衡可以通过从IMF获取融资来解决,长期失衡可通过调整汇率加以解决。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稳定的汇率对世界经济曾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其内在的根本缺陷,即特里芬难题导致了其最终走向崩溃。

牙买加体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形成的结果,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以实施浮动汇率制为特征的、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特征是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不健全。目前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汇率的过度波动和储备货币缺乏国际管理等,国际货币体系有待进一步改革。

欧洲货币体系的形成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具体包括:创设欧洲货币单位;扩大西欧货币联合浮动范围,实行双重的中心汇率制;建立欧洲货币基金,增强干预市场的能力。欧洲中央银行和欧元区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共同组成欧洲中央银行体系,负责制定和实施经货联盟的货币和金融政策,以维持欧元区的价格稳定,促进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提出用三个阶段推进欧洲货币体系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1999年1月1日,欧共体统一货币——欧元(EURO)开始启动,自2002年1月1日起,欧元区国家正式发行第一批欧元的纸币与硬币,欧元取代原各国货币开始正式流通。同年7月1日,欧洲各国货币退出历史舞台,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的货币。欧元的启动将对21世纪的国际金融与世界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

国际上曾围绕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进行过多次的协商和讨论,其中心论题为:①汇率机制的安排;②货币可兑换性的重建;③各种储备资产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等。但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存在着多种利益冲突,决定了这一改革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曲折的过程。

国际货币体系、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欧洲货币单位、欧元、货币危机

1.简述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和内容。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简述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作用。

5.简述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

[1] 吴腾华.国际金融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 辛清,李熠,冯蕾.国际金融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3] 刘园.国际金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4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 张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背景、原因、措施及中国的参与.国际经济评论,2010(1):114 1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