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融结构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金融结构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时间:2023-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这一著作发表于1968年。其中在世界经济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前7个国家。法国在战争中遭到的损失比英国严重。经济损失高达14000亿法郎,相当于战前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这一著作发表于196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进入高速增长和繁荣时期,与此同时,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这对金融业提出了更高的融资要求,《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一书正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这一要求应运而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世纪,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其著作《为21世纪做准备》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世界经济自从1945年以来的增长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世界整个历史阶段[2]。”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出现了明显特征,并对金融产生了重大影响。

1.战后20年世界经济的特征

由德日意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浩劫,卷入大战的国家有60多个,人口超过20亿,战火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和欧洲、亚洲、非洲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估计军民伤亡9000万人以上,经济损失超过4万亿美元,军费开支高达1万亿美元,对各国经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恢复与增长

发达国家在战后首先经历了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此处的“发达国家”一般指市场经济工业化国家。根据198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度报告,列入“市场经济工业化国家”的共21个,即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爱尔兰、西班牙、新西兰、奥地利、芬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挪威、瑞典、瑞士和冰岛。其中在世界经济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前7个国家。这些国家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占少数,但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1980年,美国、日本和西欧共同体在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出口贸易额中分别占64.8%和60.5%。如把其他发达国家算在内,这两者比例分别达到2/3。因此,这些国家的经济在世界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①恢复时期

但是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些国家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英国的战时军费开支高达250亿英镑,国债由1939年的72亿英镑增加到1946年的214英镑。1946年,英国工业生产下降到1939年的90%,出口贸易从1938年的4.71亿英镑下降到1944年的2.66亿英镑。法国在战争中遭到的损失比英国严重。经济损失高达14000亿法郎,相当于战前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1944年,法国的工业生产总值是1939年的20%,农业是1939年的50%,1945年,国内生产总值是1939年50.58%。

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和德国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日本在战争中损失了45%的国民财富,40%的城市建筑、50%的工厂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遭到损毁。1946年,日本的工矿业产值是1935年的26.5%,1944年的16%,农业下降到战前的60%。

德国在战争失败后支付了大量的战争赔款,经济处于崩溃。1946年的工业产值只有1938年的22.9%。生产衰退、交通瘫痪,燃料短缺,住房不足,食品匮乏。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发达国家开始了战后的经济恢复工作。其中日本、德国、西欧国家恢复最快。战争结束后到1948年,西欧国家经济都已恢复并超过了战前的水平。日本用了10年时间,到1955年工矿业生产超过战时最高年份1.7%。

西欧日本经济之所以恢复这么快,是因为,首先,这些国家原来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植,加快了这些国家的经济恢复。从1948年到1952年,美国向西欧提供了130亿美元,其中英国占总额26%,法国20%、联邦德国11%、意大利10%、荷兰9%,对西欧经济复苏起了重要作用;最后,这些国家普遍实行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如国有化政策、信贷货币政策、财税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推行经济计划化等,对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和制造业等实行了大规模投资,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国家经济的恢复,也是金融业的规模和结构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的动力。

②高速增长时期

5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在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一直延续到70年代的石油危机。

首先,经济发展速度创历史新高。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20年(1919—1938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平均为2.3%,而在1951—1970年的20年,年均增长速度5.3%。而且经济高速增长普及到西方所有国家的工业、农业、建筑、金融等各个行业。表中可见,发展最快的是日本,战后这一时期平均增长率高达9.8%,其次为联邦德国5.9%,法国也高达5%,都是战前的2—3倍(表5-1)。

表5-1 主要发达国家战前战后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比较 单位:%

资料来源:日本正村公宏:《日本经济论》1979年日文版第5页。

其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在50—70年代这一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增长中,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约占60%—70%,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这一时期,电子计算机更新了三代,运算速度成百倍千倍地增大,计算机从1959年的3000台增加到1973年的18万台。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实现了生产自动化,标志着经济现代化达到新的高度。这一时期,西方国家都实现了高度机械化、电气化和专业化,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并超过了工业。1947—1965年,美国的农业和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分别为5.4%和2.6%,1965—1973年分别为5.5%和2.7%。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1950年的6%下降到3%,英国的这一指标,从6%下降到2%,法国从16%下降到6%,联邦德国从11%下降到3%,日本从26%下降到6%。

因此,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意味着内涵性再生产在集聚扩大,大规模先进设备的使用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由此对金融的融资要求也是空前强烈,推动了金融业更大规模的发展和自身结构的迅速变化。

(2)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把生产从机械化推向自动化,把工业社会推向信息社会。一方面,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规模和数量达到了新的高度,向国际市场扩张的要求更为迫切,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使运输和通信手段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运输方面如喷气式飞机、大型远洋超级货轮、集装箱运输的产生和发展,通信方面如卫星、光缆、光纤、传真技术、信息高速公路等,使得全球经济活动的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以上两方面使供应商对金融业满足其巨额、快速、多渠道融资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推动了金融业的结构变动。

(3)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分工与传统分工有了较大区别。传统分工依赖自然条件,但是现代国际分工主要依赖现代工艺和科学技术;传统国际分工表现为工业国和农业国,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分工,经济落后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从属地位,而现代国际分工中,发展中国家出口中的制成品比重越来越高,初级产品比重明显下降;传统国际分工主要在工业和农业两大产业部门之间展开,战后国际分工已深入到部门内部,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工序专业化的分工不断深化;传统国际分工以商品贸易为表现形式,战后的国际分工深入到生产领域,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直接对外投资已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力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销售,使国际分工超越国家深入到各国的企业;另外,国际分工从原来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扩大到劳务和其他非物质领域。国际分工的纵深发展,加强了生产社会化的规模和连续性,要求迅速、及时、足额地提供所需的资金,推动了金融业结构的变动。

(4)国际贸易规模空前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经济衰退,国际贸易明显萎缩,但是战后出现了明显变化。其主要特征是:第一,战后国际贸易的规模和范围急剧扩大,其增长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世界贸易额在1820—1850年的30年内增长了3.5倍,1870—1900年的30年内增长了1.6倍,1950—1980年的30年内增长了7.2倍;第二,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生产速度,使各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出口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1950年为5.5%,1970年为10.8%,1992年上升到15.7%;第三,国际贸易结构在发达国家带动下日益高级化。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初级产品比重大幅度下降。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下降,资金密集型和高科技产品比重提高;第四,国际贸易区域化、垄断化趋势加强。区域经济集团和跨国垄断企业的内部贸易增长迅速,国际贸易主体日趋多元化,各国在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国际贸易的新趋势、新特点,不仅对融资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了金融的多渠道、更大规模的发展,而且加剧了金融业内部的竞争,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业向纵深发展,金融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5)全球范围生产的不断扩大和升级

上述特征的出现根源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从英国率先进入工业社会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工业化还是局限在欧美国家和亚洲的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发展中国家纷纷独立,工业化开始从少数发达国家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及。

同时,发达国家出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在50—60年代逐步把劳动密集型行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60—70年代又把资金密集型行业转到其他国家,到了70—80年代又把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到其他国家。处于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其他国家,通过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嫁接这些行业,加快了本国工业化进程,由此形成了国际范围内产业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梯度转移。

可见,全球范围的生产扩大和结构升级,对金融产生了大规模和复杂的融资需求,推动了金融业自身的结构调整。

2.战后金融业的发展特征

经济决定金融。世界经济的巨大变化必然推动金融业的相应变动。

(1)银行规模迅速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银行规模小。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最大的银行是洛克菲勒和摩根银行,他们的总资产才25亿美元左右。但到了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所需资金量越来越大,迫使银行规模增大。25亿美元的资产银行只能是小银行,一般大银行资产高达数百亿,多数达到上千亿美元。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的统计,1992年,世界最大银行100家中,超过1000亿美元的有60家,超过2000亿美元25家,超过3000亿美元的有10家,超过4000亿美元的有6家。所有特大银行的出现都是通过银行的兼并形成。1950—1975年,被兼并的银行达3541家,兼并资产共达868.6亿美元。除了大银行兼并小银行,还出现了大银行之间的兼并和合并。最大的就是纽约花旗银行和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成第一花旗银行,纽约的大通国民银行和曼哈顿银行合并成大通曼哈顿银行等。

(2)银行业务多样化

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和资金的复杂需求,银行业不断创新,业务不断扩大和多样化。首先,存款业务方面,为了满足社会强烈的资金需求,银行广泛吸收居民存款储蓄,作为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如美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个人储蓄占存款总额的2/3。为了吸收更多存款,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如广泛运用支票账户、借贷账户、大额定期可转换定期存单(CD存单)、信用卡等。这是和战后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是分不开的。贷款方面,消费信贷和住房抵押贷款成为银行最大业务之一。美国消费信贷在1950年只有256亿美元,1970年为1410亿美元,1985年为6682亿美元,住宅抵押贷款1960年为2072亿美元,1970年为4700亿美元,1985年突破20000亿美元。银行的这些业务创新,适应了西方国家因科技革命所带动的产品更新、消费结构变动的要求。在汽车、住宅、家用电器等“消费革命”的影响下,消费信贷出现多样化。

其次,从事金融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断涌现。除商业银行外,出现大量的保险公司、投资银行、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信贷协会、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专业的金融业务,具有银行所没有的优势。如金融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融资,不像银行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存款,且需要支付利息,因此可以用低于银行的利息发放贷款,也因此满足了大量贷款者尤其是企业和公司的资金需求。

第三,战后金融机构业务从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30年代大危机后,为了加强金融风险管理,西方国家普遍实行金融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即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分别从事商业存贷款业务、保险业务和股票债券从事投资业务,不能交叉混合经营上述业务。但是,战后,为了适应社会资金的需求,增强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逐渐打破过去的分工界限,银行可以从事保险、证券投资业务,证券公司可以从事保险、信贷业务,保险公司可以从事股票、债券投资和存贷款性质的业务等,极大地推动了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更大发展。

金融结构理论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产生的,是适应了世界各国经济结构与消费结构瞬息万变,并日益向广度、深度和细化的方向发展的要求,也是对战后金融业发展新特点、新趋势的理论概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