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力调整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比例

大力调整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比例

时间:2023-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金融机构的结构变动规律是,从单一的商业银行拓宽到大量从事专业中介金融服务的各种非金融机构,且资产比重超过银行业。因此,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分流银行资金,对减轻银行压力、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机构的结构变动规律是,从单一的商业银行拓宽到大量从事专业中介金融服务的各种非金融机构,且资产比重超过银行业。其中包括专门从事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耐用消费品信贷服务的消费金融公司、受人委托代人理财的信托投资公司、以融物为形式的融资租赁公司等。

这是因为金融机构尤其是非金融机构的发展,极大便利了融资者需求。不管是企业单位、家庭和个人,当急需要资金时,不再局限于银行,可以通过银行以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用最快的速度和更低的利率获得所需资金。如金融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发行股票债券,而不像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存款,需要偿还和支付较高存款利息,因此可以用较低利率甚至零利率(如汽车贷款)发放贷款,从而弥补了银行的不足,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而作为投资者的企业、家庭和个人有了闲置资金后,也不必局限于银行存款,可通过银行以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其他渠道,获得高于银行利息的投资回报。如信托投资公司从事的定期存贷款业务,其利息一般高于银行利息。我国信托投资公司从2002年开始实施的为地方政府举办基础设施建设筹资的集合委托信托业务,不仅筹集资金的时间短、资金量大,满足了地方政府市政建设的资金需要,而且给予投资者很高的回报。2002年,上海爱建信托投资公司实施外环隧道信托计划,仅用7天时间筹集资金5.6亿元,并在两年内还本付息,利率高达7%。而杭州信托投资公司实施的联通价值链信托投资计划两年内兑付,给予投资者回报率高达8.4%。

其次,我国银行体系集中了社会庞大的储蓄资金,给社会和政府带来极大压力和风险。目前我国80%的建设资金来自于银行系统,一旦发生经济波动,很有可能引发挤兑存款风潮并爆发银行危机,并引起社会政局的不稳定。因此,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分流银行资金,对减轻银行压力、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可见,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无论在发展内资金融机构还是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方面,都需要加大对非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非金融机构在上海的资产比重。仅仅重视国内银行的入驻或者外资银行的引进已经是落伍的金融观念。尤其应重视国际上发展规模庞大、国内社会需求大但发展相对缓慢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例如融资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