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会怎样

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会怎样

时间:2023-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是建立货币理论的起点,也是货币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因为货币需求是所有商品、劳务的流通以及有关一切货币支付所提出的需求。如果把货币需求仅仅局限于现金,显然是片面的。其三,马克思货币必要量公式反映的是货币交易性需求,即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要量。费雪着眼于货币的流通手段功能,认为货币旨在用以交易。

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是建立货币理论的起点,也是货币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因为只有正确界定需求,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实现货币供求的均衡。

一、货币需求的概念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在现代高度货币化的经济社会里,社会各部门需要持有一定的货币去媒介交换、支付费用、偿还债务、从事投资或保存价值,因此便产生了货币需求。货币需求通常表现为一国在既定时间上社会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量。对于货币需求含义的理解,我们还需把握以下几点:

(1)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它考察的是在某个时点和空间内(如: 2013年底,中国),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而不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如: 从2012年底到2013年底),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数额的变化量。因此,货币需求是个存量概念,而非流量概念。

(2)货币需求量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它以收入或财富的存在为前提,在具备获得或持有货币的能力范围之内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因此,构成货币需求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必须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 二是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财产。二者缺一不可,有能力而不愿意持有货币不会形成对货币的需求; 有愿望却无能力获得货币也只是一种不现实的幻想。

(3)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因为货币需求是所有商品、劳务的流通以及有关一切货币支付所提出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仅现金可以满足,存款货币也同样可以满足。如果把货币需求仅仅局限于现金,显然是片面的。

(4)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二者差别只在于持有货币的动机不同或货币发挥职能作用的不同,但都在货币需求的范畴之内。

二、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货币需求理论历来为西方经济学家所重视。20世纪以前的西方经济学家侧重于从宏观角度研究商品流通所产生的货币需求,重点探究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所必需的货币量; 20世纪及其以后的经济学家则在重视宏观分析的同时,侧重于研究个人、家庭、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重点探究这些微观经济主体为什么持有货币,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持有多少货币才能获得最大收益。理论研究之所以有这样的转变,应该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紧密联系。宏观经济的格局,归根到底是由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造成的,因此,宏观货币需求的研究如果缺乏对微观经济主体持币动机的探讨,便缺乏相应的微观基础,理论研究也难以深入。也正基于此,现代的经济学家往往会在建立起微观货币需求模型之后,进一步研究这个模型能否直接用于、或经过修订用于宏观分析,他们将货币需求理论推向了深入。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集中反映在其货币必要量公式中。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是在总结前人对流通中货币数量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简要概括。

马克思认为: 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黄金的价值,而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所以,商品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 商品价格有多大就需要多少金币来实现它; 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黄金却留在流通中,可使其他的商品得以出售,因此,货币流通速度可以度量。由此:

按照马克思的原意,这一规律可用符号表示为:

公式中: P代表商品价格; Q代表商品交易量; 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 M代表货币需求量。

其中,商品价格总额等于商品价格与待售商品数量的乘积。因此,一定时期内,货币量的增减变动取决于价格、流通中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这三个因素的变动。它与价格、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而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发生变化。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它揭示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但由于马克思的货币必要公式是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条件和基础的,因此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其一,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强调商品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商品价格总额决定货币必要量,而货币数量对商品价格无决定性影响。这个论断适用于金属货币流通,而不适用于纸币流通。其二,直接运用这个公式测算实际生活中的货币需求,还存在许多操作上的困难。也就是说,货币必要量公式只能是理论分析中的一个定性的量,而非实践中可以测量的值。其三,马克思货币必要量公式反映的是货币交易性需求,即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要量。不包含执行支付手段、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二)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传统的货币数量说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到巅峰,由于货币数量学者对于货币数量与物价、货币价值之间关系的解释方法和侧重点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其中最为人熟悉的有两种: 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

1.现金交易说及交易方程式

现金交易说由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1911年在其《货币购买力》一书中提出。费雪对古典货币数量论观点作了最清晰的表述。费雪认为人们需要货币,并不在货币本身,而是因为货币可以用来交换商品和劳务,以满足人们的欲望。人们手中的货币,最终都将用于购买。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币支出量与商品、劳务的交易量的货币总值一定相等。

费雪着眼于货币的流通手段功能,认为货币旨在用以交易。因此,他是从有多少货币服务于商品交易的角度来说明货币数量与物价的关系的。他把货币定义为包括金银货币、银行券、政府纸币、辅币、存款通货等凡具有“货币的购买力”的货币。他认为,如果先将存款通货除外,物价水平的决定因素包括: ①流通的货币数量; ②流通货币的效率,即货币流通速度; ③商品交易数量。据此,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

假定以M表示流通的货币数量,V表示货币的流通速度,MV即为用以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量。再假定1年内所交易的各种商品的加权平均价格为P,T即表示社会商品总交易量,因而公式可写成:

右方为交易总值,左方为货币总值。公式可以调整为M=PT/V或V=PT/M。

这一方程式反映了如下的关系: 若V与T不变,P随M正比例变动; 若M与T不变, P随V正比例变动; 若M与V不变,P随T反比例变动。

假定流通速度由社会惯例、技术发展、工业结构等长期因素决定,变动很慢,在短期内可视为不变的常数; 另外实际交易量在充分就业状况下变动极小,也可视为常数。因为T和V都是常数,所以货币量的任何变动,必然正比例反映于物价上,如果货币量增加1倍,物价也会相应地增加1倍。货币量变动是因,物价变动是果。

费雪现金交易说的论述建立在所有市场出清的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导致价格水平按比例上升,而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

2.现金余额说及“剑桥方程式”

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和庇古(A.C.Pigou)等人从货币供求的角度研究价格的决定,提出了现金余额说。因这些经济学家都在剑桥大学任教,这一学说被称为剑桥学派。剑桥学派用下面的方程式来表达:

这一方程式中,M代表一国的货币供应总量,Y代表实际国民收入或国民总产值即总产量,P代表平均物价水平或货币价值的倒数,K代表人们手中经常持有的货币量(现金余额)与以货币计算的国民收入(或国民总产值)之间的比例。

这一方程式反映了如下的关系: 当K与P一定时,总收入越多,M越大; 当K与Y一定时,价格水平上升,M越大; 当P与Y一定时,系数K越大,M越大。

根据剑桥学派的观点,在充分就业状态下,各经济体所持有现金余额和国民所得保持一个固定或稳定的关系,即Y为一常数,K也为常数。那么M的增加必然引起P的上升。这一结论,与费雪方程式相同。

这一方程式强调了货币需求的因素,注重分析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认为K会随人们对财富的处置不同而变动,财富的处理可以有下面3种形式: ①投资于生产,以获取利润或利息; ②用以直接消费,即时享受; ③保持货币形态,构成现金余额,便利又安全。这3种形式互相排斥,必须权衡后作出最佳选择。当人们感到保持现金余额的所得大于因放弃投资和消费而受的损失时,则必然增加现金余额。相反,则要减少现金余额。

3.现金交易说和现金余额说的区别

费雪的现金交易说和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从方程形式上没有很大区别,并都得出了货币数量的增加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升,但两种货币需求理论在关于交易数量影响货币数量的分析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别:

第一,货币的功能不同。交易方程式强调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其中心思想说明物价水平P变化是因为流通中货币量M的变化(M是自变量,P是因变量); 而剑桥方程式则强调货币的资产功能,强调人们保有货币的动机和数量。如果M=KPY,则整个社会的货币供求处于均衡状态; 否则,则处于不均衡状态。

第二,分析的角度不同。交易方程式从全社会角度,讨论满足社会商品交易的货币量状况,并分析其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而剑桥方程式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的角度研究货币需求,把货币作为一种财富或资产的角度进行研究,具有动态研究的特性。

第三,分析的侧重点不同。交易方程式重视影响交易的货币流通速度的金融及经济制度等因素,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状况,忽视经济主体在金融市场中的主观意志因素。而剑桥方程式重视资产的选择,即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满足程度之间的比较,强调人的意志及预期等心理因素的作用,开始了从微观角度来分析货币需求的探索,这是学术思想的重大突破。所谓货币需求分析的微观角度,就是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考察货币需求变动的规律性。后来的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费里德曼的货币需求论,都是基于这一分析思想的延续。

(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继承了剑桥学派的分析方法,从资产选择的角度来考察货币需求。所不同的是,凯恩斯没有简单地认为货币需求只取决于名义国民收入,而是对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实际货币需求不仅受实际收入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利率影响的结论。这一结论隐含着另一个重要的含义是,货币流通速度也受利率的影响,因而是多变的。

1.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

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三种,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相应的货币需求也分为三部分: 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1)交易性需求(transaction demand)。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是指企业和个人为了应付日常的交易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这是由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而导致的一种需求。由于收入的获得和支出的发生之间总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企业和个人固然可以把收入转换为货币以外的资产形式保存,但是为了支付的方便,仍必须持有一定量的货币。凯恩斯认为,虽然货币的交易性需求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取决于收入的大小。

(2)预防性需求(precaution demand)。货币的预防性需求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应付突然发生的意外支出,或者捕捉一些突然出现的有利时机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人们不可能准确计算一切支出,并据此来确定持有货币的多少,而总要在日常支出之外,留出一部分货币来应付诸如生病、原料涨价之类的突发事件,或者捕捉一些意料之外的购买机会。这部分货币需求就构成货币的预防性需求。凯恩斯认为,货币的预防性需求也是同收入成正比的。

(3)投机性需求(speculative demand)。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真正创新之处是投机性需求。他强调了利率在货币需求中的影响,这一点对于他的整个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所谓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的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为了分析的方便,凯恩斯假定人们以两种形式持有财富: 货币或生息资产,后者以长期政府债券作为代表。因此,影响财富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分配的因素也就是影响货币投机性需求的因素。

对于人们在货币和生息资产之间进行选择的影响因素,凯恩斯认为,这主要取决于这两种资产分别能给人们带来多少预期报酬。他假定,货币的预期报酬率为零; 债券等生息资产却可能有两种报酬: 利息和资本利得。利息收入取决于利率的高低。资本利得则是指债券的卖出价和买入价之间的差额,也和利率有关。预期资本利得的大小取决于预期利率的波动。凯恩斯假定,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利率的“安全水平”。当利率高于安全水平时,人们就预期它下降; 反之,当利率低于安全水平时,人们就预期它上升。因此,预期资本利得就取决于当前利率与安全利率的偏离程度。

由此我们发现,货币的投机性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化。当利率较低时,持有生息资产的利息收入较高,同时,当利率高于安全利率,从而在未来时期内下降的可能性也较大,所以持有生息资产获得资本利得的可能性也较大。因此,利率越高,生息资产越有吸引力,货币的投机性需求越小。反之,当利率水平很低时,从生息资本上获得的利息收入还不足以补偿可能的资本损失,所以人们宁愿持有货币。在极端情况下,当利率低至所有人都认为它肯定上升时,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变得无穷大,任何新增的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持有,而不会增加对债券的需求,结果使利率进一步下降,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凯恩斯将与实际收入成正向关系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归在一起,称为L1,它随实际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即:

受利率影响的投机性需求称为L2,它随利率的上升而减少,即:

凯恩斯讨论的货币需求是实际的货币需求,他认为,人们在决定持有多少货币时,是根据货币实际能够购买商品的多少来决定的,而不是仅看面值。实际货币需求为Md/P,将(10.5)与(10.6)合并,则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为:

显然,货币需求同实际收入成正向关系,与利率成反向关系。

当利率低至一定水平时,人们一致预期利率将上升从而债券价格将下跌,人们普遍以货币形式来持有财产。货币供给的增加并不能使利率降低,因而增加的货币存量都被自愿贮存了,货币需求成为完全弹性,有如无底洞一般,“流动性陷阱”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推翻了自18世纪以来占支配地位的传统货币数量论,特别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恐慌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36年到50年代末期,可称为凯恩斯学派的全盛时期。但是,从50年代开始,世界大规模的经济萧条已不存在,出现了通货膨胀,到70年代,更是出现了“滞胀”,主要发达国家出现通货膨胀的同时生产停滞,失业增加,这种经济环境的变化,凯恩斯理论无法解释。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56年发表了其名作——《货币数量论:一种新的阐释》,从而标志着现代货币数量论的诞生。他的理论及其政策主张,被称为“新货币数量论”或“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不同,弗里德曼不再具体分析持有货币的动机,而是笼统地分析影响其他资产需求的因素也必然影响货币需求。

弗里德曼理论一方面采纳了凯恩斯学派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核心思想,形成其货币函数,另一方面肯定了传统货币数量论的长期结论,货币量变动从长期来看只能影响到总体经济中货币部门的名义变量,如物价、名义利率、名义收入等,而不能影响实质部门的真实量,如就业、实际利率、实际产出和生产率等。

弗里德曼在其文章中详尽分析了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他提出的货币需求函数式为:

式中:

(1)Md代表名义货币需求量。

(2)P代表物价水平。它决定人们为购买商品和劳务所要持有货币的多少。价格水平越高,购买商品和劳务所需要的名义货币就越多。

(3)Y代表以货币表示的恒久性收入,即一个较长时期的平均收入水平。它是影响货币需求的最重要的变量因素,对货币需求起着主导作用。

(4)rm代表货币的预期报酬率,主要指银行存款利率。

(5)rb代表固定收益的债券利率。

(6)re代表非固定收益的证券(股票)收益率。

(7)代表物价变动率。它们决定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即持有货币而放弃生利资产收益所受的损失。物价急剧上升时,各种实物升值,静态的物质财富就会给人们带来收益,持有货币反而要受货币贬值的损失,因此,物价变动率也决定持有货币的成本,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8)W代表非人力资本(物质财富)对人力资本(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的比率。这一比率制约着人们所得收入的状况。如在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时,人力资本就无法形成收入,自然会减少货币需求。因此,在一定的总财富水平下,W值越大,货币需求量越小; W值越小,货币需求量越大。

(9)U代表反映主观偏好与风尚以及客观技术与制度因素的综合变数。比如,人们的兴趣、嗜好、习惯等。节俭守财的人与注重享用的人保有货币的数量就相差很大,因而具有不同的货币需求。再如,交通运输、通信、金融机构等技术条件越好,就越能方便货币加速周转,减少货币需要量。

弗里德曼进一步假设上述函数全部由真实量所决定,也就是与衡量货币变数的名义单位完全独立。实质货币余额需求的函数为:

式中,代表剔除物价水平影响的实际货币需求,即能实际支配财富的货币需求。

代表剔除物价水平影响的实际收入水平,它是影响实际货币需求的主导因素。

对上述影响货币需求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 ①实际货币需求不受物价水平(P)的影响。②实际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作为总财富代表的恒久性收入(Y/P)。由于恒久性收入在长期内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状况(如生产技术水平、人口、物质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等),其变动是相对平稳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货币需求也是相对稳定的。美国统计资料的经验数据证明,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1.394,即当收入提高1%时,货币需求提高1.394%。③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极小。rm、rb、re决定于市场利率,而实际统计资料表明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很差。统计资料还表明,物价变动率只有在幅度很大、持续时间很长的情况下,才会影响货币需求,因而不会对货币需求发生较大影响。

由此可见,尽管货币需求是多种复杂变量的函数,但是,由于起决定作用的变量受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制度等因素制约,从长期来看,不会发生大的变动,尤其是具有高度稳定性的恒久性收入这一因素对货币需求起主导作用。一些易变因素如利率、价格变动率等对货币需求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从总体上看,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经过努力,货币需求量是可以预测的。问题的关键只在于,货币当局能否按货币需求量控制货币供应,使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采纳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重要思想,但在货币需求函数中考虑的因素更复杂,把预期物价变动作为一个独立变数,确定了预期因素在货币理论中的作用,严格地将名义量和实际量加以区分。货币量的变化从长期来看只能影响总体经济中货币部门的名义量,如物价、名义利率、名义收入等,不能影响实质部门的真实量,如就业、实际收入、实际产出、实际利率、生产率等。弗里德曼的研究特别强调实证检验的重要性,改变了以往货币理论中注重抽象演绎的缺陷。

专栏10-1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

货币流通速度(GDP/M1)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体经济社会对央行提供的货币供应量的使用效率,是内含了社会各经济主体运用各种金融资产后的状况。如果用名义GDP代表商品价格总额,M1代表交易性货币需要量,货币流通速度的计算公式由调整为V。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7年初步计算的GDP为249530亿元、M1为152519亿元,计算出2007年我国交易性货币流通速度为1.636。

2000~2007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转轨初期必然发生的货币深化等因素,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从2001到2002年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并不稳定,但是2003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货币流通速度没有出现再下降。2003~2005年的货币流通速度均为1.6~1.7之间,货币流通速度基本稳定。

三、现阶段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由于不同国家在经济制度、金融发展水平、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也会有所差别。现阶段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1.收入

在市场经济中,各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最初都是以货币形式获得的,其支出也都要以货币支付。一般来说,收入提高,说明社会财富增多,支出也会相应扩大,因而需要更多的货币量来满足商品交易。所以,收入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关系。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以及经济货币程度的提高,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领域不断扩大,使得我国的货币需求不断增加。

2.价格

从本质上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在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价格越高,用于商品和劳务交易的货币需求也必然增多。因此,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由商品价值或供求关系引起的正常物价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而由通货膨胀造成的非正常物价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则极不稳定。建国后我国几次通货膨胀期间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提款抢购、持币待购的行为,造成了这些时期货币需求的超常增长。可见,价格因素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是很大的。

3.利率

由于利率的高低决定了人们持币机会成本的大小,利率越高,持币成本越大,人们就不愿持有货币而愿意购买生息资产以获得高额利息收益,因而人们的货币需求会减少; 利率越低,持币成本越小,人们则愿意手持货币而减少了购买生息资产的欲望,货币需求就会增加。利率的变动与货币需求量的变动是反方向的。例如,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升18.5%,而当时一年定期的储蓄利率则仅为年率7.2%,实际利率为负的状况导致了人们大量挤提存款,抢购商品,货币需求急剧上升。当政府很快采取物价指数保值的储蓄办法之后,实际利率上升挤兑抢购的状况很快得到扭转,储蓄余额又开始上升,货币需求回落。

4.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的转手次数。动态地考察,一定时期的货币总需求就是货币的总流量,而货币总流量是货币平均存量与速度的乘积。在用来交易的商品与劳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速度的加快会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反之,货币速度的减慢则必然增加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因此,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呈反方向变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有减缓的趋势,客观上加大了货币需求量。

5.金融资产选择

各种金融资产与货币需求之间有替代性,所以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安全性、流动性,以及公众的资产多样化选择,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减都有作用。

6.其他因素

如体制变化,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变化、财政收支引起的政府货币需求的变化、信用发展状况、金融服务技术与水平,甚至民族特性、生活习惯等都影响我国的货币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