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

时间:2023-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若想取得最大效果,则必须与政府其他部门特别是财政部进行充分合作和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是由财政与金融的密切关系,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特点决定的。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往往是各种政策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调控经济活动中,为了避免政策效果的相互抵消,增强调控力度,某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往往是与其他政策相配合而进行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若想取得最大效果,则必须与政府其他部门特别是财政部进行充分合作和协调。因此,衡量和评价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看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协调与配合的情况。下面着重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上展开说明。

宏观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基本判断标准就是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两个最主要的政策。原因是,社会总需求是货币购买力的总和,是由货币供给形成的,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有密切关系。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活动和货币发行的变化影响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化影响货币供应量,这样,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和货币创造、财政的各种收支活动等就在共同影响货币供应量、影响社会总需求的过程中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以调节信用和货币创造为主的货币政策和以调节财政收支为主的财政政策也就必然地联系在一起了。这就要求两种政策始终要保持相同的目标,在政策工具、调节范围、调节力度等方面必须相互衔接,密切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是由财政与金融的密切关系,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特点决定的。

一、财政与金融的内在联系

首先,从两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来看,其共同点在于: 都是通过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在金融方面,银行贷款数量、证券发行规模、货币供应量以及利率水平的变化,都要影响社会总需求; 而财政的税收和支出的变化以及财政收支盈余或赤字状况,也都涉及社会总需求。正因为如此,各国政府在调节宏观经济时无不十分重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其次,在资金运行过程中,财政与金融资金之间也有着密切联系,从而影响到两种资金的需求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银行代理国家金库。银行代理国家金库,这是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普遍职能,我国也不例外。在银行代理国家金库的情况下,财政取得的收入在未使用之前都存在银行的账户上,形成财政在银行经常有大量存款,并构成了银行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

(2)财政向银行增拨信贷基金。这是属于财政对国有银行的投资,是银行取得自有资金的一种方式,是银行的一项长期性资金来源。

(3)财政发行国家债券。当国家发行债券时,一方面会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则会减少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并影响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状况。

(4)银行利率的调整。在我国,利率是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杠杆,而利率的变动对财政和信贷都会产生影响。提高贷款利率,扩大存贷利差,会增加银行利润,同时会相应减少企业利润,从而减少财政收入; 反之,则会减少银行结余,同时会相应增加企业利润,从而增加财政收入。

由此可见,财政与金融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协调行动,以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原则和措施。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和措施。

在我国,财政与银行信贷是国家从宏观上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渠道,两者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进行调节,但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两者的不同作用。

1.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银行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除了收取利息外,并不直接参加GDP的分配,而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

2.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

消费需求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方面。社会消费需求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而银行信贷在这方面则显得无能为力。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则受到财政、信贷两方面的影响。在个人所得税制度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财政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是有直接影响的; 而银行主要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现金投放的控制,间接地影响个人的消费需求。再从投资需求的形成看,财政在形成投资需求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而银行的作用则主要在于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

3.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的能力,唯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中央银行。因此,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一定要通过货币政策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

正是由于财政与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综上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往往要配合使用。所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是指政府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某种形式搭配组合起来,以调节总需求,最终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一般有4种模式: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能更有力地刺激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税收或扩大支出规模等松的财政政策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但也会引起利率水平提高。另一方面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买进政府债券等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储备金,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抑制利率的上升,以消除或减少松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总需求增加,其结果是可在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刺激了经济,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使国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增加。这样可以消除经济衰退和失业,比单独运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更有缓和衰退、刺激经济的作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所适用的经济初始状态是: ①存在比较高的失业率; ②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 ③大量资源有待开发; ④市场疲软、没有通胀现象; ⑤国际收支盈余过多。在此状态下,这种搭配模式一方面会刺激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盈余,另一方面对推动生产和降低失业率有促进作用。这种模式能够短时间内提高社会总需求,见效迅速,但运用时应谨慎,如果掌握的尺度不好会造成通货膨胀。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

当经济过度繁荣,通货膨胀严重时,可以把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这就是说通过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规模等紧的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从需求方面抑制通货膨胀。而利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会使利率提高,投资下降,货币供给量减少,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同时,由于紧的财政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会使利率下降,而通过紧的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其结果可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抑制经济过度繁荣,使总需求和总产出下降。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的初始状态是: ①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 ②不存在高失业率; ③国际收支出现巨额赤字。削减总需求一方面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保证货币和物价的稳定,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减少国际收支赤字。但是,这一模式如果运用不当往往会造成经济停滞的后果。

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这种政策组合的结果是利率下降,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具体说来这种模式在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能抑制通货膨胀,松的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增加支出,有助于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而紧的货币政策会减少货币供给量,进而抑制由于松的财政政策引起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适宜的条件是: ①经济停滞不前,甚至衰退; ②社会总需求不足; ③物价稳定,没有通货膨胀迹象; ④失业率高; ⑤国际收支赤字。在这种条件下,用松的财政政策来拉动内需,对付经济衰退,用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国际收支赤字,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从而有助于促进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4.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相反,这种政策组合的结果是利率上升,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一方面,通过增加税收,控制支出规模,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 另一方面,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以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的适宜条件是: ①经济过热; ②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③社会失业率低; ④国际收支出现过多顺差。在此状态下,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配合是适宜的,前者可以用来对付通货膨胀,后者可用来减少过多的国际收支盈余(通过刺激进口和以低利率刺激资本流出),从而有助于促进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可以看出,上述四种组合各有特点,在现实生活中,这四种政策搭配与选择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采取哪种形式,应视当时的经济情况而定,灵活、适当运用。

四、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一)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松配合阶段

我国是在1992年明确提出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经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这一阶段宏观政策采取的是双松配合策略。1992年货币投放1158亿元,比上年增长364%,成为继1988年之后的又一个高速增长的年份。1993年上半年,货币投放超常增长,第一季度比去年同期多投放282亿元; 1~5月货币投放共达500亿元:银行存款急剧下降,3月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比2月底净减少44.9亿元,4月又只增加9.8亿元; 财政收入增长缓慢,1~4月财政预算收入比去年同期仅增长1.7%;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失控,第一季度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70.7%,开发区遍地开花,资金供应异常紧张,乱集资、乱拆借、乱提利率现象相当严重,金融秩序混乱,财政信用关系不顺,国债销售出现“低迷”现象。

(二)1993年下半年到1996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行适度从紧的配合

针对前一时期金融秩序混乱、财政信用关系不顺、财政收入增长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局面,中央抓住有利时机,于1993年6月下旬适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措施,主要是: 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强化固定资产贷款管理,规范信贷资金拆借行为,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严格控制税收减免,加强税收征管,坚决制止乱收费行为。强调这次宏观调控不是全面紧缩,而是结构调整。一方面,对违章拆借、乱收费、乱集资用于开发区、房地产等方面的资金,要坚决清理收回; 对越权减免税收的,要认真清理。另一方面,对国民经济发展重点方面的资金需求要及时予以保证,把宏观调控的重点放在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上,实行宏观调控的“软着陆”。经过3年的宏观调控,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实践证明,这次调控是正确和成功的,不仅有力地控制了通货膨胀,使通货膨胀率从1993年的13.2%和1994年的21.7%,回落到1995年的14.8%、1996年的6.1%和1997年的0.8%。而且经济持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1993~1996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3.5%、12.6%、10.5%、9.6%,有效地实现了稳定增长目标,同时经济振荡幅度很小,基本实现了经济“软着陆”。

(三)1997~200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配合阶段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国内商品供求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物质产品相对过剩,物价水平持续下跌,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因此,1998年开始实施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其着力点在于扩大内需,治理通货紧缩,防范金融风险,化解国民经济运行周期低迷阶段的种种压力,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政府公共支出的扩张是采用债券融资型,靠增发国债来扩大公共支出。在货币政策方面,表现为增加贷款规模,放宽贷款方向,下调存款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各种手段的协调配合。经过5年左右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增速由1998年的7.8%逐步而波动式地提高到2002年的9.1%; 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在1998的-0.8%水平变化不大,直到2003年才摆脱价格负增长局面上升到1.2%; 阻止了经济严重下滑,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经济周期上升阶段。

(四)2003~2008年上半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紧配合阶段

前一阶段的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极财政政策以刺激投资为主,直接结果就是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物价指数屡创新高,房地产和资产价格上涨过快,经济过热,出现通货膨胀。为了防止经济过热进一步加剧,中央采取了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主要措施是多次上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缩减长期国债规模和中央财政赤字,改革出口退税制度,减少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等。最后在短期内通货膨胀被遏制,但经济出现下滑。

(五)2008下半年~2009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松配合阶段

2008年以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实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宏观经济政策由全面紧缩向全面宽松转变。这其中包括: 4万亿财政支出、降息、降低住房首次贷款比例等。2008年以来宏观经济政策转变的本意是刺激总需求、防止经济全面下滑。实际政策执行的结果是,2009年第二季度,我国经济迅速复苏,在房地产市场迅速升温的影响和带动下,我国物价指数也一路攀升。房价在经历了短暂的下跌之后,于2009年年中恢复上涨态势,而且2009年和2010年两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在迅速恢复2008年以前水平的情况下,开始了新一轮上涨。

从2010年开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基调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