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研究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关于/研究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时间:2023-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 笔者之所以将其分成两个时间段分别进行考察,主要是考虑到1997年进行的金融机构改革可能对我国各地区金融排斥的收敛性有一定的作用。

基于加权变异系数法、简单的标准差方法以及平均方法的分形理论R/S分析结果均显示,无论是全样本(1993—2006)还是子样本(1997—2006),均满足赫斯特律,H值均在(0,0.5)范围内,从分维D值看,无论是全样本还是子样本,均在(1.5,2)范围内,稳健地支持了中国各省际金融排斥发展的“收敛性”这一论点。

这表明我国各地区金融排斥发展差异的演变整体上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差异演变趋势比较具有规则,显示出较强的负相关性(反持续性)。因此,总体而言,无论是H值还是D值,分形分析结果均表明,在1993—2006年长时间序列演变中,我国各地区金融排斥发展差异演变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表现出一定的收敛(或趋同),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收敛性没有得到一致地加强。

本部分内容以非线性思维,尝试将分形理论运用到对我国省际金融排斥的研究中,得出了与上文β‐收敛分析一致的结论。当然,运用不同的研究样本期和研究指标,可能会得出不一致的结论;本部分的研究结果也部分显示,对于收敛性的研究,选取不同的研究范围、不同的样本和时间段,得出的结论也不尽一致。因此,只有根据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和时间序列所体现出的特征进行非阶段研究,才能得出较科学的结论。这从某种角度而论证了金融地理学中关于“空间过程、空间交互作用”的实现是依赖于一定的初始状态、相应的环境背景、以及一定的路径。

[1] 笔者之所以将其分成两个时间段分别进行考察,主要是考虑到1997年进行的金融机构改革可能对我国各地区金融排斥的收敛性有一定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