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货款已付,同时收料
货款已付,同时收料,也称钱货两清。其是指企业采购的原材料,款项已经支付给销货方,材料也已经验收入库。这一业务发生后,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运费单、材料入库单及银行结算凭证等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借记“原材料”账户,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2)付款在前,收料在后
付款在前,收料在后,是指企业在收到销货单位开出的发票时先行支付货款,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及银行结算凭证借记“在途物资”账户,按发票记载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待收到材料验收入库时,根据收料单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在途物资”账户。
(3)收料在前,付款在后
在运输比较方便顺畅而结算手续不及时或票据传递时间过长,发生材料已验收入库而货款未付,通常有两种情况:其一,若材料已验收入库且发票已到达,购货方因存款不足而尚未支付时,货款通过“应付账款”账户核算,借记“原材料”账户,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付账款”账户;其二,若材料已验收入库,材料费发票月末尚未到达企业,货款未付,月末购货方按暂估价值对验收入库的材料估价入账,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账户,下月初用红字冲销上述分录,等到发票到达后,按正常购料业务处理,借记“原材料”账户,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4)预付货款在先,后收料结算
在销货单位发货前,购货方预付一定比例的货款,销货方根据合同发货后,双方结算货款,按“预付账款”业务处理。预付账款详见项目8中的任务8.3。
(5)货款先付,验收材料时发现短缺或损毁
在验单付款的情况下,企业付款在先,验收时发现材料短缺或损毁,应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具体如下:
1)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即定额内损耗,由企业自行负担,按实际收到数量登记材料明细账,相应提高入库材料的实际单价,不另作账务处理。
2)超定额的损耗,处理的情况有所不同。
①由运输单位造成的短缺或损毁,应向运输单位提出赔偿要求,赔偿款通过“其他应收款”账户核算。
②由供应单位造成的短缺,若货款未付,可以办理拒付。拒付时,按实际短缺的数量计算出拒付金额,并填写“拒付理由书”,通过开户银行传递给销货单位。拒付后,按实际支付的购货款项,进行正常的外购材料会计处理;若货款已经支付,并已计入“在途物资”账户,收料时发生的短缺应由供应单位赔偿,通过“其他应收款”核算。
③发生意外灾害等非常损失及尚待查明原因的材料短缺、损毁,应暂作“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在查明原因后,将损失的价款扣除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运输单位的赔偿款及残料价款后,属于非常损失部分的,列为“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属于其他情况的,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6)建设单位供料
企业承建的建筑工程,若建设单位供应的材料包含在合同总价中,货物移送行为属于销售行为,收到材料时,应根据甲供材料账单及增值税专用发票,借记“原材料”账户,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预收账款”或“应收账款”等账户。
任务实施
根据任务描述,会计人员根据取得的增值税发票(表3-1)、运输费发票(表3-2)、银行支票存根(表3-3、表3-4)、收料单(表3-5),编制以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主要材料 17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770
贷:银行存款 19770
典型任务示例
【例3-1】 光华建筑公司向光明水泥销售中心购入水泥,于2016年5月8日收到银行转来的托收承付结算凭证承付支款通知及增值税专用发票,含税价款为46800元,经审核无误,到期承付,水泥暂时未收到。
要求:学生以光华建筑公司会计人员的身份对材料购入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根据增值税专用发货票、银行结算凭证,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途物资——光明水泥销售中心 40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00
贷:银行存款 46800
【例3-2】 2016年5月12日上述水泥运到并验收入库。
要求:学生以光华建筑公司会计人员的身份对材料购入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根据收料单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主要材料 40000
贷:在途物资——光明水泥销售中心 40000
【例3-3】 2016年5月25日,光华建筑公司从外地购进陶瓷洁具一批,发票等结算凭证月末未到,按暂估价50000元入账。
要求:学生以光华建筑公司会计人员的身份对材料购入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5月31日结算凭证未到,按估价入账:
借:原材料——主要材料 50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50000
下月初用红字冲回上述分录:
借:原材料——主要材料 50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50000
【例3-4】 2016年6月8日,【例3-3】中的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到达,陶瓷洁具含税价款为70200元,增值税率为17%,企业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该批货款。
要求:学生以光华建筑公司会计的身份对材料购入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根据发票及结算凭证,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主要材料 60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00
贷:银行存款 70200
【例3-5】 光华建筑公司采购玻璃一批,含税价款为117000元,货款已由银行转账支付。3天后在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2000元的材料,原因尚待查明。
要求:学生以光华建筑公司会计人员的身份对材料购入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按实际价款付款时:
借:在途物资——主要材料 100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
贷:银行存款 117000
材料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主要材料 98000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0
贷:在途物资——主要材料 100000
上述损耗已查明,是由合理损耗造成的,经批准计入“管理费用”账户。
借:管理费用——材料损失 2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0
归纳总结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和物料等。其包括主要材料、其他材料、机械配件、在建工程、在产品、产成品、半成品、结构件等。
材料收发办理的凭证手续是存货收发核算的基本根据,收料凭证有收料单、材料交库单、委托加工物资入库单,其应用的范围不同。实际成本法计价下购入原材料的核算自成一套体系,设置科目有在途材料、原材料等,在途材料账户核算的是已付款或开出承兑汇票而尚未入库的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当期运到企业并验收入库时,其转为原材料,原材料账户核算的是验收入库、领用及库存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实训
光华建筑公司于2015年10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10月4日,购入砌块一批,价款为12000元,增值税率为17%,以电汇方式支付,材料已到且验收入库。
2)10月6日,以银行汇票300000元购入钢材一批,价款为293700元,增值税率为17%,材料暂未到,余款自动退回。
3)10月10日,6日购入的钢材现已收到并办理了验收入库手续。
4)10月13日,购入60000元管材,增值税率为17%,已验收入库,货款未付。
5)10月15日,上月付款购入的木材现已运到,验收入库,含税价款为14000元。
6)10月18日,购入水泥一批,价款为19800元,增值税率为17%,开出转账支票20000元,多余款返现金,水泥未到。
7)10月20日,支付6日购买钢材的运费2800元,增值税率为17%,以现金支付。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