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融自由化理论

金融自由化理论

时间:2023-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70年代,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滞缓。资本流动自由化涵盖经常项目下的资本自由流动和资本项目下的资本自由流动两个方面,而通常所指的资本自由流动为资本项目下的资本自由流动,即资本账户开放。资本账户开放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国际资本流入。资本账户开放是金融自由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资本账户开放又与金融自由化的其他组成部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20世纪70年代,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滞缓。Mckinnon和Shaw(1973)指出,发展中国家存在普遍的金融压抑现象,阻碍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他们提出,发展中国家应该进行以金融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改革,实现金融深化。[1]自此,发展中国家掀起了以金融深化为目的的金融自由化浪潮。

金融自由化(financial liberalization或financial deregulation)是指一国政府解除对金融部门的管制,改由市场力量决定金融部门的运行。这里的“自由”并非绝对的自由,而是一种“相对自由”的状态。金融体系的运行需要受到政府的金融监管。金融监管与金融管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金融监管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

Shaw E S.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和促进金融机构良性竞争,并建立在尊重金融机构自主权的基础之上;金融管制是政府直接决定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进入门槛、业务范围及种类等,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寻租获得隐性税收。

对于金融自由化的内容,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概括。Mckinnon(1973)提出的金融自由化主要是指利率自由化和减少数量性的行政干预。广义的金融自由化是指价格(price)自由化、产品(product)自由化与参与(participation)自由化的总称,又称3P自由化。[2]Williamson(1998)将金融自由化概括为放松利率管制、消除信贷控制、金融服务业的自由进入、赋予金融机构自主权、发展银行私有制以及国际资本流动自由化。从各国的实践来看,金融自由化主要体现在利率自由化、业务经营自由化、市场准入自由化以及资本流动自由化四个方面。[3]

利率自由化是指政府取消对金融机构设定的利率限制,使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衡量一国是否实现利率自由化主要是判断该国的金融机构是否具有决定利率的自主权。另外,利率自由化需要渐进式地推进,利率的调整频度以及利率浮动幅度也可以作为衡量利率自由化的指标。利率自由化赋予了商业银行利率自主权,有利于商业银行改善经营和提高效率。利率自由化后,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贷款者的风险差异区别贷款利率,高风险的贷款可以获取高利息回报。但是,利率自由化也会产生利率风险,包括阶段性风险与永久性风险。利率自由化的阶段性风险是指利率自由化初期商业银行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环境而产生的金融风险。阶段性风险产生于由利率管制迈向利率市场化的转轨阶段,随着商业银行对利率市场化环境的适应,阶段性利率风险将会消失。利率自由化的永久性风险为传统意义上的利率风险,它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具有长期性和非系统性。商业银行面临的四类基本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及汇率风险)中,利率风险为最主要的风险,而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大小取决于其风险管理水平。

业务经营自由化主要是指放松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限制,使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常见的混业经营是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及房地产业的融合。实行混业经营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等多数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混业经营主要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为目的。混业经营使银行的资产多元化,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了银行的支付风险。世界银行曾指出,全能银行业的成功不仅是经营多样化的金融机构所享有的规模经济效益,而且还有全能银行在监控公司经营方面的重要性。混业经营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商业银行与证券业混合经营的一般风险在于证券业的崩盘必然引发银行业的巨额亏损甚至破产倒闭。另外一个高风险行业是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对经济周期较敏感,房地产业的繁荣与衰退也将影响银行业的经营。

市场准入自由化是指对内放宽金融机构的设立限制,对外取消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市场的限制。市场准入自由化造成的直接结果是金融机构的竞争加剧,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特许权价值。存在金融机构准入管制时,持有特许权可以创造很高的价值。市场准入自由化以后,金融机构的增加使整个行业竞争加剧,这将激励金融机构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并谨慎监管资产风险。同时,金融机构特许权价值的消失也将降低对银行管理风险的激励,从而加大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资本流动自由化涵盖经常项目下的资本自由流动和资本项目下的资本自由流动两个方面,而通常所指的资本自由流动为资本项目下的资本自由流动,即资本账户开放。资本账户开放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国际资本流入。作为资本流入的类型之一,直接投资流入可以带来生产资源的转移,并通过溢出效应提高本国生产率,这一结论已达成共识。另外,资本自由流动可以通过批发金融服务业务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分散风险。但是,资本账户开放除了允许直接投资流入,还会带来其他类型的资本流动,如国际游资。国际游资具有高速流动、集团化、杠杆化的特征,容易造成经济泡沫、汇率波动、货币政策失效以及传播效应。

资本账户开放是金融自由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资本账户开放又与金融自由化的其他组成部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