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超保护贸易政策

超保护贸易政策

时间:2023-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时期,各国普遍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为转嫁国内危机,各发达工业国纷纷采取超保护贸易政策。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超保护贸易政策,不仅保护国内的幼稚工业,而且保护已经高度发展的垄断工业;不仅通过关税手段,而且开始广泛采用非关税手段来加强和巩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带有明显的进攻性和侵略性。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时期,各国普遍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市场问题日益暴露,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开始困扰资本主义国家,失业成为最重要的经济难题。为转嫁国内危机,各发达工业国纷纷采取超保护贸易政策。

超保护贸易论的代表人物是凯恩斯(Kenyes)。他认为,传统理论是以各项生产要素的充分就业为前提的,包括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在这种情况下,按比较优势原则进行交易,既能保证充分就业,又可以享受国际分工带来的利益。但由于实际上经常存在大量的非自愿失业,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放弃或缩小缺乏比较利益的部门,势必会加重失业。而贸易顺差对一国是有利的,可以促进资金流入,从而降低利率,扩大货币供给,提高投资的预期收益(因为物价上涨了),这将推动投资,扩大就业和收入。同时他还提出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他认为,当一国外贸出现顺差时,贸易乘数的作用将导致国民收入倍增,由此凯恩斯认为贸易顺差越大,本国国民收入增加就越多,从而就业和经济危机问题就能解决得越好。这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超保护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不过,它忽略了国际贸易发展的大趋势以及顺差可能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超保护贸易政策,不仅保护国内的幼稚工业,而且保护已经高度发展的垄断工业;不仅通过关税手段,而且开始广泛采用非关税手段来加强和巩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带有明显的进攻性和侵略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