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是指现实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它包括硬币、纸币、支票、期票等,但主要指国家决定的货币。
通货膨胀就其本身的含义来讲,应该是流通中的货币不断增加并持续贬值;就其发生的原因来说,是货币的持续过量发行所引起的,这种过量是相对于原先的价格水平条件下的客观需要量而言;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有显性的和隐性的两种。如果是显性的,就表现为物价持续上涨;如果是隐性的,就表现为票证供应和强制储蓄。
国内外经济学者在理论上尽管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实际应用中普遍用物价上涨来代替通货膨胀。我们认为,通货膨胀应是由于货币发行过量、总需求增加、工资成本升高和进口商品价格升高等原因引起的物价持续增长的货币贬值现象。通货膨胀所表现出的物价上涨,是一般物价水平(包括所有商品和劳务在内)的普遍持续上涨,局部的或个别的商品或劳务价格上涨以及季节性、偶然性和暂时性的价格上涨都不能说是通货膨胀。正常的物价上涨,如商品或劳务质量的提高、某些重要资源成本的提高以及国家为了调整不合理的比价而进行的价格改革等也不是通货膨胀。因此,我们在研究通货膨胀时,要知道物价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只是通货膨胀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但是我们可以用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程度来大致反映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这也是我们通常直接用社会零售商品的价格来反映通货膨胀的原因。
用社会零售商品的价格来衡量通货膨胀是现行的和普遍使用的衡量方法,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有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用它们计算出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累计通货膨胀率和当年通货膨胀率。计算公式为:
累计通货膨胀率=定基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0
当年通货膨胀率=环比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