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技术密集度角度

技术密集度角度

时间:2023-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技术密集度看,制造业出口品技术结构不断优化。表3-1 1987-2008年我国制造业出口商品技术结构的变化 单位%续表资料来源:根据Lall的分类方法计算,SITC数据来自于UN Comtrade 数据库。可以看出,我国出口增长主要来自于高技术产品中的电子类产品出口增长,而低技术出口品所占比例不断下降,这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的表现。

从技术密集度看,制造业出口品技术结构不断优化。Lall(2000)主要根据研发投入的高低,基于SITC 3位编码将制成品出口分成资源密集型(RB)、低技术密集型(LT)、中等技术密集型(MT)以及高技术密集型(HT)出口品四类,每个等级下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按此方法定义的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就是各种技术水平出口品在我国总出口中的占比。表3-1是我们利用这种方法,基于1987-2008年中国的出口数据计算的结果[2]

表3-1 1987-2008年我国制造业出口商品技术结构的变化 单位%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Lall(2000)的分类方法计算,SITC数据来自于UN Comtrade 数据库。

表3-1的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出口商品结构中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下降,从1987年的10.34%下降到2008年的8.65%,但其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资本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比有小幅度的上升,从1987年的2.97%上升到2008年的3.06%,而其他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冶炼产品在总出口中的占比有下降的趋势,从1987年的7.37%下降到2008年的5.60%;低技术出口品占比具有明显的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从1987年41.38%上升到1993年的56.03%,之后开始下降,2008年降为30.53%,对其变化趋势产生主要影响的是我国纺织品、服装、鞋类出口占比的变化;中等技术出口品占比从1987年的15.41%上升到2008年的24.48%,其增长主要来自工程设备出口占比的增长,汽车产品在总出口中的占比呈现下降的趋势,化学工业和基本金属制品占比变化不大;高技术出口品占比的上升幅度最大,从1987年的3.82%稳步上升到2008年的32.28%,其增长主要来自电子产品出口的增加,而技术含量较高的航空器和精密仪器的出口占比对其增长的影响较小。可以看出,我国出口增长主要来自于高技术产品中的电子类产品出口增长,而低技术出口品所占比例不断下降,这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的表现。

表3-2 1988-2008年我国制造业各种技术水平出口品RCA指数的变化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UN Comtrade 数据库SITC 3 位编码数据计算。

为进一步说明随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从以资源和低技术密集型出口品为主向以高技术和中等技术密集型出口品为主的转变,各种技术水平出口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的变化,我们基于上述出口技术结构指标,进一步计算了我国各种技术水平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见表3-2),说明其国际竞争力的变化。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最初由Balassa(1965)提出,它是一国某类商品出口在世界上的相对占有率与该国全部出口商品在世界上的相对占有率之比。其基本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的xki表示i国商品k的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xkw表示全世界商品k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各国全部出口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一般而言,该指数大于l时,表明该国该商品比其他出口商品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反之,则不具备国际竞争力。

表3-2的结果显示,我国低技术出口品总体具有国际竞争力,1988-2008年其RCA指数都大于2,进一步细分发现,低技术出口品中的服装类产品RCA指数较高,1988-2008年都高于3,而其他低技术出口品的RCA指数较低,均小于2,但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我国高技术出口品实现了从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质性转变,这表现在其RCA指数从1988年的0.27上升到2008年的1.73。进一步细化分析,我们发现,对高技术出口品出口比较优势的转变作出主要贡献的是电子类出口品,它的RCA指数从1988年的0.24上升到2008年的2.28。

综上,1987-2008年我国制造业出口商品结构朝着不断优化的方向演进,制造业出口品技术结构从以资源和低技术密集型商品为主逐步转向以高技术和中等技术产品为主,高技术出口品实现了从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向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