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武宁县财政局 付林斌 朱峰 王蓉蓉
财政工作的核心在于收入和支出,财政收支是当地社会经济运行的综合反映,预算执行分析是把握财政收支管理情况的基本依据,是政府研究制定财政经济政策的重要参考。现将武宁县财政局在预算执行分析方面的工作简要介绍如下。
一、武宁县财政收支预算执行分析的一些做法
预算执行分析工作是财政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预算执行阶段的一项关键任务。做好预算执行分析,监控预算收支执行的情况,不仅关系到全年财政预算收支任务的完成进度和完成质量,同时也是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切实提高预算管理和决策水平的客观需要。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全县财政收支预算执行进行全程跟踪分析。
1.高度重视,强调预算执行分析的重要性
预算执行分析的基础是数字,数字本身是沉默的,但历史的积累使其隐含的意义是动态的。预算执行分析需要我们克服枯燥和繁琐感,沙中淘金,从数据的变化轨迹探索财政运行规律的消长变化,从宏观经济的积极变化中分析微观经济的动态,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因此武宁县财政局领导对于预算执行分析工作相当重视,一方面要求国库股的同志要克服工作繁重、人手不足的客观现状,挤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预算收支执行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一方面大力改善国库股的办公环境,为全股工作人员配备了19寸宽屏液晶电脑,打印、复印、传真等硬件设备,一一配齐,为的就是每月终了能第一时间收到一份全面反映全县财政收支运行情况的高质量分析材料。
2.建章立制,确保预算执行分析的及时性
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快,波动大,武宁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比以往更加关心财政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于财政形势分析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及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沿用以前的分析方法,仅仅提供几个简单的财政收支数字已无法满足领导决策的需求。武宁县历来重视财政预算执行分析工作,从2003年起就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月报制度,坚持每月编写《武宁县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每月初及时向武宁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及相关部门通报截至上月止全县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通过完善预算执行分析系统,细化反映了预算执行信息,加强了对全县经济运行和预算执行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分析及财政经济未来走势预测的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3.言之有物,确保预算执行分析的质量
分析各项预算收支完成情况、完成进度、增减比例,这是预算执行分析的最基本的内容,也是领导比较关心的内容,这部分比较好写,就是一些数据的简单陈述,基本上带有程序化。这样的东西领导看多了就有些烦,自己也不想看。真正要使预算执行分析上水平、提高一个层次,在言之有物,有的放矢的同时,还能引起领导关注和感兴趣,就必须注重以下方面的分析。
(1)加强因素分析。因素分析涉及的面很多、很宽,如政策因素、经济因素、价格因素、气候因素等对财政收支的影响。
第一,政策因素。财税政策方面,如近年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增值税转型对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的影响等等。经济政策方面,如煤炭矿业秩序整顿“关闭小煤窑”对武宁县煤、锑、钨矿等行业的影响,宏观调控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并波及到耕地占用税以及建筑安装营业税等。
第二,经济因素。主要是全国整个经济形势的大环境以及当地经济发展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经济发展快,财政收入必然快速增长。具体可以看GDP、产业结构的变化、固定资产投资、旅游、交通运输等指标。这些数据可以从统计局、发改委、旅游局等部门掌握,平时要加强与这些部门的联系。
第三,价格因素。钢材、煤炭、水泥、有色金属等矿产品价格上涨对相关产业的巨大影响,例如武宁县几个重大企业,如巨通公司、华源锑矿、明星锑业等今年来受外部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从而拖累了企业税收的实现。
第四,气候因素。如洪水、干旱,以及冰冻雨雪灾害等自然气候变化,也会给武宁这样山水资源丰富,集库区、山区为一体的县乡小水电站税收带来巨大影响。
(2)加强税源分析。因素分析的最后落脚点必须建立在重点税源上,重点税源户是财政收入的微观基础,是最能敏感反映政策、经济、价格等各种因素对财政经济影响的载体。在分析各种因素时,必须有重点税源的数据为证,这样分析就有说服力,而且特别能引起领导的注意。
为了更好的反应重点税源户的情况,建立重点税源户台账,通过国地税的报表收集重点税源户的纳税数据,每月在预算执行分析中附上《武宁县百万元企业纳税进度表》,并按行业逐一分类,从而为预算分析提供极具说服力的重点税源资料。
(3)加强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比较困难,而且也比较难以预测准确,实际上也不可能一次性预测准确。因为,趋势分析实际上是因素分析和重点税源分析的继续,是对因素分析和重点税源分析的总结性结论和预测,但是,因素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有时又风云突变,因此,预测结果需要不断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实际上也是预算执行分析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总之,只要因素在发生变化,在分析中对税种和重点税源的预测就不断进行调整。
二、预算执行分析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武宁县的预算执行分析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总体归纳起来有“三多三少”。
1.收入分析多,支出分析少
分税制实施以来,基层财政一般都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组织收入中,财政工作“重收入、轻支出”、“重预算、轻管理”现象相当普遍。受这种指导思想影响,对收入预算执行的分析着墨较多,也相对比较详细、具体,对支出的分析则不够深入,往往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2.执行结果分析多,事前预测分析少
由于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财税政策也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性调整,影响预算收支的因素确实较多,很难作出分析和判断。这一客观原因往往使得我们在预算执行分析时不敢预测得太满,担心预测不准确影响领导决策。
3.局部因素分析多,全面综合分析少
分析工作时就财政论财政,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放到经济运行的全局中去考虑,从中揭示财政收支增减变化的规律,综合分析财政预算与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变化的关系。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支出分析
以前,主要是对收入进行分析,支出分析基本上就一小段。实际上,财政支出是财政和政府职能履行的重要反映和体现,通过对财政支出状况的分析,可以反映国家政策、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应该作为与收入对应的一个方面进行着重分析。一是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变化导致的财政资金投向变化(如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增加的扩大内需国债基建,国家重点强调的水利工程建设等);二是参照上级政府出台的各项举措(如江西省60项公共财政政策、民生工程等);三是结合当地政府当年部署安排的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再综合上年结转和当年增收等各方面因素来分析。
2.提高分析的前瞻性
财政收支预算完成情况的预测是当前预算执行分析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提高预测的准确性,首先,应从跟踪新动态下手,随时跟踪和关注经济和财政运行的新动态、新走势,准确把握全年预算执行态势,并根据变化情况不断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努力做到能随时向领导提供最新的有关预测数据,提高预测工作的及时性;其次,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服务意识,加强与部门的协作沟通,深入重点税源企业一线调研,对各项改革中可预见、可测算的事情,应力争做在前面,提前介入,周密分析,科学预测,主动献计献策。
3.注重分析的可读性
要想避免预算执行分析流于形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析材料不能千篇一律、枯燥无味,让人提不起阅读兴趣。因此,今后在这方面要多下工夫,在熟练掌握财政经济运行的基本常识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新经验,酝酿新角度,多使用一些新词、新句、新论据,切实加强预算分析材料的可读性。要在既不违背财政经济规律,又能够准确表达预算分析意图的基础上,善于巧用、活用一些名言警句和形象比喻,尽可能将政策性、专业性较强的财政经济运行表述的具体化、通俗化,同时充分利用制表和制图手段,利用表格和图表阐明、论证自己的观点,务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预算执行分析语言生动、具有新意、充满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