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对方的说话中听出情绪来

从对方的说话中听出情绪来

时间:2023-07-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概每个人都有这种体验,即听别人说话时,注意力不够,没有做到一边听,一边想,结果忽略了对方细微的情绪变化,未能领会到对方的真实意图,甚至误解听到的话,驴唇不对马嘴,于是耽误事情,造成误会,严重的甚至还可能造成终身遗憾。事后觉惠尽管撕心裂肺,痛哭流涕,可是由于没有听出对方诀别的情绪在他心灵上造成的创伤,却永远也无法平复。

大概每个人都有这种体验,即听别人说话时,注意力不够,没有做到一边听,一边想,结果忽略了对方细微的情绪变化,未能领会到对方的真实意图,甚至误解听到的话,驴唇不对马嘴,于是耽误事情,造成误会,严重的甚至还可能造成终身遗憾。

中国文学巨匠巴金先生的名著《家》里描写高家丫环鸣凤被当作礼物送人为妾后,痛不欲生,决意用自杀来抗争。但在临死前,她不能不来向她的心上人——三少爷高觉惠——告别。可惜,当她怀着难以名状的心情和最后的希望来到觉惠面前时,觉惠正忙着自己的事。面对满面哀戚、表情凄苦、语气异常的少女,觉惠并未稍加观察,而依然埋头于手头的工作,在草率地一吻之后,就要求她以后再谈。这时,无助的少女完全绝望了,等待她的只有那一潭污浊的池水。事后觉惠尽管撕心裂肺,痛哭流涕,可是由于没有听出对方诀别的情绪在他心灵上造成的创伤,却永远也无法平复。

如果我们认真地回忆一下,就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过事后才恍然感到自己当时未能领会说话人的内心世界和真正用意的情况。情绪是内心世界最精确、最直接、最微妙的表露。常听人说,某某听不出别人内心的喜怒哀乐,褒扬贬抑,往往把挖苦当颂扬,将诚心做恶意,其原因就在听不出对方说话中的情绪。

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受其当时的心情和情绪的控制。所以,话语虽然可能由大致相同的词汇组成,但其所代表的情绪与意向却可能完全相反。要想真正领会别人话语中的真谛,就要学会听出别人讲话时的情绪。

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第一位世界冠军得主容国团在“文革”期间,饱受迫害与摧残。容国团受此屈枉,愤懑难平,决心以死抗争,于是他写下铁骨铮铮的遗书。临行前,他对爱妻说了一句话:“我出去走走”,结果就一去不归。妻子对于丈夫的为人处世以及面临的遭遇、心中的痛苦了如指掌、清清楚楚。但就在这一刹那,却偏偏未能听出丈夫临行前这最后一句话中隐藏着的那种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结果遗恨终身。

一般说来,一个智力正常的人,对另一个智力正常的人所说话的字面意义是不难听懂的。所以,真正体现说话者当时情绪的成分乃是语调和语气。

可以用一个“好”字来举例。譬如,坐在台下的观众为台上的演员叫好就大有讲究。确实出自心底的赞美,那时的好声是直接的、奔放的,不管长短,都如银河泻自九天那样,由高到低,一倾无余。听到这样的叫好声,就连同座之人也会受到鼓舞和感染。

而如果与此相反,观众对台上演员的表演颇不满意,同样也可以“好”字来表达,这就是常说的“喝倒彩”。倒彩的好字,总是怪声怪气,声调并不平直,它或者先弱后强,或者拖个畸形的尾巴,甚至可能还有笑声或笑意。据说有这样一位演员,他并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表演脱离剧情,过分卖力地耍弄花架子,结果引起了观众喝倒彩。但是,这位演员错把棒槌当绣针,反而更卖劲地耍花架子。有位观众实在看不下去了,脱口而出:“好——吗?”这声带勾的“吗”字才把这位费力不讨好的演员唤醒。

由此可见,听出情绪真的不那么简单。常言说得好:“旁观者清,当事者迷”,这话一点也不错,往往身临其境,如果不能冷静地、客观地听,还真摸不清说话一方的心情与情绪,从而干出南辕北辙的事。

所以,听的要领乃在于细心、冷静、客观,千万不要沉陷在自己的情绪中而不能自拔,用自己的情绪去理解和猜测别人的情绪,往往是造成错误判断的主要原因。上述那位吃了倒彩尚不自觉的演员,绝非低能,而恰恰是由于对自己的演技过于自信,过于欣赏,乃至完全陶醉于自我满足之中,故此才出现面对不满而无觉察的非正常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