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他人的话语中听出利弊

从他人的话语中听出利弊

时间:2023-07-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一个人总是从他人的话语中听不出利弊,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只爱听阿谀奉承,不注意利弊得失,往往也会与别人话语中那些与自己利弊相关的部分失之交臂。讳疾忌医是最典型的从别人话里听不出利弊关系的例子。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如果一个人没有危机感、紧迫感,就不可能有倾听别人意见,了解当前利害的渴望与要求,因此也就自然没办法从别人的话里听出利弊。

如果一个人总是从他人的话语中听不出利弊,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试想,一个人看待一件事时,总是只见其利,不见其害,结果当然是只受其害而未见其利。很多人在工作上出现失误甚至误入歧途,其原因往往就在于此。

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大变革,周天子丧失了号令天下诸侯的权威,人们不再遵从传统礼法,各诸侯为了扩张自己的地盘掀起兼并战争,可谓礼崩乐败,天下大乱。虞国当时是一个小国,版图面积不过今天的山西平陆一县,它北邻强大的晋国。晋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地,它和吴、虞、虢同属姬姓封国,起初不过是方圆百里的小国,但经过晋国君主数代经营,版图日益扩大,到春秋初期已成为诸侯中的强国。春秋时期的晋国国君晋献公是个野心勃勃的君主,他一心想扩大晋国国土,称霸诸侯。

虞国和虢国(在今河南省陕县)位于晋国南方,控制着晋国南下中原称霸的通道,因此成为晋国首先兼并的对象。虢国和晋国之间隔着虞国,为避免虞、虢两国联合抗晋,晋国采取了各个击破的策略,先灭虢,再破虞。公元前658年春天,晋国大臣荀息和晋献公密谋,设计了一个“假虞伐虢”的阴谋。晋臣荀息出使虞国,用晋国出产的名马、垂棘出产的玉璧向虞公行贿,请求虞国借道给晋讨伐虢国,虞公果然上当,不仅答应借道给晋国,而且还答应出兵助晋攻虢。虞国著名的贤臣宫之奇,深为晋国所忌讳,史书记载:“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便是很好的例证。他听说此事后,急忙面见虞公,力陈借道于晋讨伐虢国对虞国的种种不利后果:“这样是绝对不可以的!虞国和虢国间的关系,就同嘴唇与牙齿一样,唇亡则齿寒。现在晋国所以没能吞并虞国是因为有虢国的存在,如果虢国早晨被晋国吞食,虞国晚上就可能会被他吃掉,您怎么能同意借给他通过军队的道路呢?”

但是贪鄙无知的虞公哪里听得下这些,正如荀息所料,此时他早被晋国的美玉和宝马弄昏了头。并且,此前虞国边城墩邑曾遭西邻冀国侵犯,晋国看到事态的发展对自己不利,就出兵讨伐冀国,解除了虞国的危机。在虞公看来,这次晋国讨伐虢国,虞国理应助晋伐虢。晋臣荀息终于说服了虞公,晋虞联军进攻虢国,虽未灭虢,但极大削弱了虢国的力量。三年后,晋国看到灭掉虞、虢两国的时机已经成熟,又重施故伎,再次向虞国借道伐虢,大臣宫之奇听到后惊恐万分,他断定这次晋国借道伐虢,回师途中必定灭虞。于是他急谏虞公,力阻借道于晋。

虞公不听劝谏,最终同意借道给晋。宫之奇无可奈何,他预知虞国将要灭亡,就率族人离开了虞国,临行前叹息着说:“虞国恐怕连腊月祭祖的日子也等不到了。”三个月后,晋军灭虢,回师途中又灭掉了虞国。

唇亡齿寒,比喻生动贴切,按说一般的人都是能够领会的。但是,当局者迷,往往受到物质或其他条件的限制,使人受到影响,结果正常人就变成了聋子、瞎子。

忠言总是逆耳的,但忠言也总是利于行。只爱听阿谀奉承,不注意利弊得失,往往也会与别人话语中那些与自己利弊相关的部分失之交臂。古代历史上从来不乏此类事例。

中国古代有位叫扁鹊的医生,医术十分高明,有一次他见到了蔡国的君主蔡桓公,望了桓公一会儿,扁鹊说:“您有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退出以后,桓公对两旁的侍从说:“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10天,扁鹊又进见桓公,说:“您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了,不及时医治将要更加严重。”桓公又不理睬。扁鹊退出后,桓公又不高兴。又过了10天,扁鹊又进见桓公,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更加严重。”桓公又没有理睬。扁鹊退出后,桓公又不高兴。又过了10天,扁鹊在进见时远远看见桓公就转身跑了。桓公特意派人问扁鹊为什么转身就跑,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是汤熨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是针灸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肠胃里,是火剂汤药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管辖的部位,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现在桓公病在骨髓里面了,我因此不问了。”又过了5天,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桓公没过几天就病死了。

讳疾忌医是最典型的从别人话里听不出利弊关系的例子。古往今来,数不清有多少人吃了这个亏,从而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img8

李世民作为唐朝开基创业者之一,为了李唐王朝的利益,很明白纳谏正己的好处,他非常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一直兢兢业业,寻求治国安邦之策,随时想从别人的意见中寻求自己的不足。据历史记载,他曾对自己亲近的侍臣说过这样十分精辟的话。他说:“治国就如同治病一样,病虽然好了,但还要注意保养护理,不使重犯。假如你妄自放纵,那病就一定会复发。如今中国有幸再一次获得安定统一,四夷也都宾服,但这只是病之将好,为了不使国家动荡,人民愁苦的局面复发,我只能日慎一日,这也正是我要求众位大臣大胆进谏的原因。”你想,一个随时随地都在用心寻找有关国家和个人弊端的人,又怎么能忽略别人说话中有关“弊”这方面的细节呢?

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如果一个人没有危机感、紧迫感,就不可能有倾听别人意见,了解当前利害的渴望与要求,因此也就自然没办法从别人的话里听出利弊。且不用说别人说话含蓄、委婉曲折了,就是开诚布公,甚至大声疾呼,情调恳切,这种人也会把其当成耳边风,甚至斥之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古往今来,数不尽的昏君权臣,道不完的庸夫腐儒,差不多都犯这个毛病,也全是因此而铸成了大错。

众所周知,楚汉相争这段历史,有一位十分了得的人物——楚霸王项羽。传说中,项羽有举鼎拔山之力,甚至“恨天无把,恨地无环”。如果天真的有把,地真的有环,他一发力就可能搅个天翻地覆,确实十分了得!

可是,历史上的项羽却是一个刚愎自用,不懂任人为贤,不懂利害,甚至连好坏话、利害关系都分不清的蠢材,所以最后也只落得乌江自刎的悲惨境地。

项梁和项羽是叔侄,项羽从小死了父亲,一直跟随叔父。项羽小时候不爱读书,项梁请人教他学剑。学了些日子又不好好学了。项梁很生气,项羽却很大口气地说:“读书只要能够记个姓名就够了,学剑也只能和一个人对敌,我要学与一万个人打仗的本事。”项梁觉得他的意向不同寻常,就教他兵法。项羽很聪敏,一学儿就会,但浅尝辄止,略知其意,就不肯深入研究了。

楚汉相争时他的实力是强,最有可能一统天下,可是他那过分简单的头脑、刚愎自用的性格、不想动脑筋的毛病,使他无法用人,也不肯用人,从而招致了最后的失败。很多有才干的人,如陈平、韩信、英布、彭越等人,原来都在项羽麾下服务。但是,由于项羽听不进,更不愿听别人的意见,使他们无法展其才智,只能或屈居下位,或心中自危,结果先后投靠了刘邦,成了助刘灭楚的重要智囊或勇将,用他们的手,最终替项羽挖掘了失败的坟墓。

做到遇事不迷,利弊分明,看似容易,其实并不容易。这不但要时刻怀有警惕之心,而且要有足够的见识和卓越的判定能力。所有这些,都要经过顽强的锻炼以及长期的修养。随时做个有心人,遇事听话都应从利害两方面反复思考,这大约是听出利弊的关键之处。但是说来容易做来难,要想真的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还要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努力与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