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听长辈话中的玄机

听长辈话中的玄机

时间:2023-07-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很讲究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因此十分看重长辈的训话,但听长辈讲话也是有玄机的。孔子要求小辈听长辈的话要“不违”。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又是中国漫长封建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所以,这个“不违”也就成了中国迄今为止最重要、最正统听长辈讲话的态度。所以,听长辈讲话时,应采取恭敬、虚心的态度。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很讲究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因此十分看重长辈的训话,但听长辈讲话也是有玄机的。

孔子要求小辈听长辈的话要“不违”。例如,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违。”而民要:“享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短。”也就是说,听或见到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只能委婉地劝谏,提了意见之后,如果父母心里不愿听从,仍要恭恭敬敬而不触犯他们,只在心里忧愁而不怨恨。一句话,还是个不违。所以,孔子告诉人们听长辈说话的唯一原则是,长辈怎么说,就怎么做,就是说错了,也要照办,并且在时间上也有限制,那就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岂止当时不能反驳,就是长辈,特别是父母,死了以后,也要三年不改变他的意见。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又是中国漫长封建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所以,这个“不违”也就成了中国迄今为止最重要、最正统听长辈讲话的态度。然而,以今天的眼光看来,不违显然是不够的。

长辈,相对于晚辈来说,自然年龄要大,涉世要深,阅历要广,所以,他们讲的话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所以,听长辈讲话时,应采取恭敬、虚心的态度。

恭敬是外貌,可以无时不用,虚心则是实质性问题,岂止对长辈的话应该虚心,就是听平辈、晚辈的话时,也应当虚心。恭敬也好,虚心也罢,都需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而不能变成“无违”,变成无原则的、无选择的接受。长辈的话有原则错误时,依然要提出个人意见,甚至据理力争。

听长辈的话应做到不卑不亢。所谓不卑,就是不失去自信,不过度的卑颜屈膝,在礼貌上要体现出自己是下级,是晚辈,但在精神上彼此之间是平等的。不卑绝不等于傲上,也不是盲目自信,因为我们没有理由盲目自信,也没必要盲目自信,而是说没有必要在人格上、表情上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不亢不是要事事迎合,唯唯诺诺,而是要放松自然,大方磊落。

不卑不亢首先要放松自然,这是十分必要的。在封建社会中,很多人接触长辈和上级时,往往不由得有一种紧张情绪,特别是在严父或威严的祖父面前,当晚辈的除了俯首帖耳地倾听之外,别无他途。而且,还有“君教臣死,臣不敢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的歪理。在那个社会里,长辈的话不但犹如玉旨纶音,还有生杀予夺之权,可以致晚辈于死命,然后还背上一个“不孝”的罪名,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然而,时代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也产生了新内容。晚辈再也不是长辈的附庸和应声虫,长辈也不再对晚辈具有生杀予夺之权。在精神上他们是平等的,在事实与真理面前更应具有平等的权利。这样,自然也就形成了彼此之间新的“听”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