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中国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说“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然而在澳大利亚这个发达的国家里,富人却一直坚持“再富也要穷孩子”的教育理念。他们认为,要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孩子才不会因娇生惯养而染上好逸恶劳的习性,他们认为,在苦难中让孩子感受爱,让孩子变得有爱,这样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加坚强、适应社会。
孩子“穷”着养的现象在澳大利亚非常普遍。澳大利亚的孩子穿衣服都要比大人少穿一件,这样做是为了让他们不畏惧严寒,磨练他们的意志力。曾有外国笔者在悉尼的一家医院看到一位男子带着两岁的女儿一起陪着妻子做产检。在大厅等待时,女儿想喝水,看着父亲从旁边的自动售果汁机中拿了一个一次性杯子,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去到卫生间接了一杯可直接引用的自来水,当时女儿的眼睛直愣愣地盯着自动售果汁机中的橙汁,可是父亲却熟视无睹,仍然让其喝自来水,这位父亲真的“穷”到连一杯水都买不起给女儿喝吗?不是,他是一位年薪十五万的公司经理。这位澳大利亚父亲之所以这样对自己的女儿,就是让她从小就学会用“苦”来磨练逆境中的各种困难,让她尝到“苦”的味道,这样女儿才会在之后的成长道路上知道如何面对苦难。
其实,人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时候都是受到动物的启迪。动物的世界里,孩子很小的时候,保护幼崽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但是当幼崽长大了一点的时候,家长们会毫不留情地让他们的小孩去风雨中磨练意志,不管他们的孩子有多么脆弱,家长也不会有任何的不舍之心,这种方式只是为了让孩子们变得更加强大,不要被强者吞食。
美国费城有一所名叫纳尔逊的中学,在这所中学的门口伫立着两尊雕塑,左边是一只苍鹰,而右边则是一匹奔跑的骏马。右边的骏马雕塑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那匹马嫌弃磨坊主人安排的工作任务重,不愿吃苦,而把它安排到农夫家,又嫌农夫家喂养的饲料少,最后把它给皮匠家,在皮匠家不用干那么苦的活,而且每餐都有足够多的饲料,日子过得特别舒服,可是没过多久,这只马的皮就被皮匠剥下来做成皮革了,它悄无声息地死去了。
马儿不想吃苦,却想获得更多的饲料,这样不劳而获的“天上掉馅饼”行为怎么会发生呢?如果无法面对各种苦难,不经历各种磨难,结局会和这匹马很相似,没有一位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那匹马有相同的结局。每位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能不断地成长,虽然孩子当时可能不明白父母为什么要让自己吃苦,但是经历时间的磨练之后,他们会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俗话说“富门寒教育”,每个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信孚教育集团的董事长信力健,他曾经把孩子送到寺院短期“出家”,孩子们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在寺庙中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也不能和外界联系,吃的是粗茶淡饭,而且每天还要和大师父们一起学习禅坐,如果动作不到位便会挨戒尺打。
短期的禅修让信力健的孩子有了很大进步。信力健表示孩子需要学会吃苦,这样爱他的方式希望孩子能理解。禅修让孩子从小学会吃苦,同时也是在对他们心灵的培养,虽然最开始的时候孩子会哭着喊着想要回家,觉得在寺庙中很累,可是在寺庙中呆了一段时间后,他们也会慢慢习惯这样的生活,意志力在无形中也得到了提高。
信力健的“再富也要‘苦’孩子”的做法,给予孩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励。人在没有物质支撑的情况下,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依靠,而信力健给孩子的精神财富远大于物质财富带给孩子的收获。
如果每一个家长都能用长远的角度去看待教育孩子的问题就会发现,其实,小时候吃苦并不是吃苦,从小锻炼他们吃苦的精神,孩子才能在未来面对苦难的时候,从容应对。
我国当代著名国画家李苦禅先生常常教导儿子做艺术活是件非常苦的事情。古往今来那么多有成就的文化人都是从穷苦中锻炼出来的,李苦禅先生在回忆自己从艺的经历时说道,自己有一个很好的条件,那就是出身苦,而且不怕吃苦,他画画的时候,每次出去就是画一整天,而且只带一块干粮,路经农家问老农要根大葱,吃过这样的一顿饭之后又开始继续画画。儿子李燕在父亲的教导下也很有吃苦的精神,不怕风吹日晒,坚持野外写生,在画画的基础功底上下了很大的苦工,因此,才能在绘画上颇有造诣。
李燕为了画画从小吃苦的精神也反应了中国的一句谚语“若要孩子强,常带三分饥和寒”,不要怕孩子苦,孩子曾经的苦可以成就未来的甜。
教育孩子要从小抓起,就像邓小平曾经说过的“要从娃娃抓起”。家长们要教育孩子学会吃苦。只有学会吃苦的孩子才有享受幸福的资格,物质财富再多也不是子女创造的,给予他们更多的应该是精神财富,这样的精神财富才会让他们受益匪浅。
人生哲思录: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可以不要多少物质财富,但是唯一不能缺少的就是精神依靠。再多的物质财富总有山穷水尽的时候,可是让孩子学会吃苦,却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智慧教育,也是孩子变得更富有的精神依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