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但是父母永远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
“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就是现在的中国大多数父母对待孩子的真实心理。孩子是他们手心里的宝,这些在蜜罐里成长的孩子们每天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顺境中成长的孩子不知道苦是什么滋味,一旦离开父母,面对困境时往往会不知所措。所以,一些家长开始痛心地用“逆境磨练”的方式来教育他们的孩子,用苦的方式教会他们甜的滋味。
如果孩子摔倒了,家长第一个反应会是什么呢?来自美国的年轻妈妈看到孩子摔倒了,会用鼓励的言语告诉孩子要他们自己站起来;来自非洲的妈妈看到孩子摔倒了,同样没有说话,但和美国母亲教育的方式完全不一样,非洲妈妈也会像孩子一样摔倒在地上然后再爬起来,反复做这样的动作,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可以自己站起来;而来自中国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摔倒在地上,会以最快的时候冲到自己宝贝的面前,然后扶起孩子,心疼地和孩子说不哭,并且不停地问有没有摔到哪儿,之后帮孩子吹摔到的地方,同时中国妈妈还会用脚跺地,她的行为似乎是要告诉孩子一切都是地的错误,自己的宝宝才是最好的。
过于呵护孩子,往往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而逆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知道生活的来之不易,会珍惜一切……
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每天过着衣来伸手张口饭来的日子,直到十九岁时都是过着舒适而奢华的生活,他的人生也一帆风顺,没有任何的苦难。十九岁那一年,他去城外游玩,看见农夫在烈日下耕田,满脚都是泥巴,而且汗水浸透了衣服,自己却做在斗篷车里遮阳,还有仆人打扇,释迦牟尼又看到旁边的那头耕牛,它被勒着绳套,后面还拖着耕犁,不仅如此,耕牛耕地的时候,农夫还要用鞭子抽打着,这样的场景让释迦牟尼觉得自己的生活似乎过得太安逸了。又过了几个月,当释迦牟尼再次出宫游玩的时候,路上正巧碰到了一支庞大的送葬队伍,死者的家属哭得昏天暗地……这些都是他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如果他没有出宫,这些痛苦他根本感受不到,为什么人们会有不同的苦难,而人生幸福的真理在哪里?这个问题让释迦牟尼百思不得其解。
一直到29岁那年,释迦牟尼决定离开皇宫,放弃现在的荣华富贵,放弃现在的王子身份,去寻找人生幸福的真谛,寻找苦难的源头。一离开便是几年,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释迦牟尼一直在寻找着心中的那个问题,可是收获甚少。后来,他坐在一颗菩提树下,苦思冥想,而且还发誓没想出来答案决不离开座位,释迦牟尼一想就是七天七夜,到了第八天的时候他的嘴角露出欣慰的微笑,他终于大彻大悟,入道成佛了。而释迦牟尼悟出的人生哲理就是苦本是人生的真相。
每个人都要经历苦难,佛家中有八苦之说,因此无论是生老病死,家长从小要就教会孩子面对苦难,培养孩子学不怕吃苦的精神。
美国南部的一些学校对学生有特别的规定,学生需要谋生一周才允许其毕业,这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他们独立生存并且适应社会的能力。美国的青少年,不管家里多么富裕,男孩从十二岁开始就会为家里剪草或者干其他的活儿,而女孩子则去别人家当保姆。这些正像花儿一样幸福开放的孩子,却被家长用这样的方式锻炼着吃苦的精神。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孩子缺少对苦日子的感受,就不会明白幸福的真谛。曾经有很多电视台做过有关交换学生的节目,将城市里的孩子和生活在农村中的孩子调换家庭,让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更多地感受实实在在的“苦日子”,让他们懂得一切的来之不易,明白幸福是需要从苦中得来的。其实,家长这样做更多的是在表达他们对子女的爱。
幸福的孩子需要苦着教,这是毋庸置疑的,只有懂得吃苦的孩子才会明白幸福从何而来,只有在苦难中成长的孩子才会寻找到自己未来的幸福。
人生哲思录:
在成长的道路上,父母真正给予孩子的应该是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懂得吃苦的意义以及必须具有吃苦的精神,唯有这样,孩子的未来才能有希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