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和教学

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和教学

时间:2023-07-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电影学院教务处长|穆德远穆德远,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但是对于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而言,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专业设置体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学发展、更新是稳步进行的。北京电影学院建院至今已经六十几年了,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科学的教学体系,可以帮助学

北京电影学院教务处长|穆德远

穆德远,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主任,现任北京电影学院教务处处长,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北京无党派人士联谊会理事,北京市政协委员,教育部高等院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任19届、20届、24届金鸡奖评委,1995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3年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获“北京市十佳影人”称号,2005年评为“北京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市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民族工作者”,2009年被评为“第5届北京高校教学名师”、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011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主讲课程电影摄影创作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专著《故事片电影摄影创作》获统战部“华夏基金”奖励。主要电影摄影作品《青春祭》《变脸》《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相伴永远》《惊涛骇浪》《我的法兰西岁月》《我的长征》等,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获得过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4次提名并两度获奖。主要编剧、导演作品有《黑楼孤魂》《别无选择》《刑警荣誉》《中国人》《法官妈妈》等,影片获华表奖优秀影片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百花奖最佳影片奖等奖项。主要导演的电视剧作品有《金锁记》《百年荣宝斋》《密战》《中国1921》等,曾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剧奖。

寄语考生

北京电影学院的文化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浸染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我从事教学那么多年了,从来没有碰到一个学生说“我不喜欢电影了,我想改行”。不管学生最初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或是抱着什么样的想法走进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最后,他都会爱上电影,并且会热爱一生。

教育需要有前瞻性,要对未来的行业发展、社会发展有预测,如市场分析、人才需求分析,然后再通过教学来培养人才,引领行业。当社会对新专业人才出现需求的时候,我们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就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针对现在国产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北京电影学院承担着为电影行业输送人才的重要责任,这尤其需要我们具有前瞻性。这种前瞻性的依据是什么?我们各院系都有属于自己的研究中心或机构,研究目前世界电影技术与艺术的发展动向,我们的新学科建设应如何发展,相应的教学内容应如何调整,我们应该配备怎样的师资,我们的教材建设应如何紧跟,这一系列的问题是一所大学永远面对的课题。几十年来,北京电影学院各系院从未敢怠慢这一人才培养的基础研究。

教育,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其教育成果的体现总是滞后的。今天的教育成果可能是十年前打下的,所有对于教育发展的准备是要提前十年、至少五年来制定的。北京电影学院要建设一个新的专业,从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到师资,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体系,想要这个体系完善,至少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学科的发展是有步骤的、有设计的。某一种类型的电影在电影市场中火爆了,可能制作上会出现一窝蜂的情况,但在电影教学上不会,它仍然还是在稳步进行的。我们教给学生的是一种态度和方法,让学生去理解电影、热爱电影,让电影在学生的心中生根。

专业的设置要反映潮流,要看到电影市场的变化。但是对于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而言,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专业设置体系。我们绝不会因为今天动漫火了,明天3D电影火了,北京电影学院的相关专业的招生也跟着一下子在规模上来个翻天覆地地变化,这种现象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教育要看大局,不能急功近利;要讲教育的规律,又要着眼于发展。每一个新专业的建设,都必须先进行深入研究,规章制度必须先完善,不能没教学大纲、没教材、没有培养方案、怎么教还没想清楚就先招进来,教着看,这不是创新,而是对学生的极度不负责任。我们在各方面都强调给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虽然北京电影学院学校的面积就是这105亩,但是我们的教室、教学的资源、图书馆的藏书绝对能满足一流教学的要求。比如说摄影系,我敢说没有一所大学的实习设备可以跟摄影系的实习设备相比,本科生人均实习设备价值超过60万人民币。配给学生的都绝对是一线的创作设备。

一个成熟的大学,有自己稳定的学科结构,稳定的、高水平的师资,稳定的教学方式和稳定的生源。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是循序渐进的、稳定的,而不是跳跃性的,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是祖国的未来。

学校召开的教学研讨会和各院系每年召开的教学研讨会都是非常严谨的,院领导、资深教授、授课老师跟三年级的优秀学生共同建立教学指导组,对各个系的专业课程进行深入研讨。虽然北京电影学院不大,但是它在教学体系上是非常严密的,甚至对整个中国的电影教学体系建构都具有引领性的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数字技术已经完全取代胶片了,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我们对于数字技术已经有了近20年的研究,而且从来没有间断过。刚刚出现数字电影拍摄时,我们就引入了对数字设备、技术的研究,在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中逐步地去增加这部分内容的比例,相应减少对于胶片授课的比重。这样过了十几年,去年胶片突然停止生产了,我们的电影技术教学内容已经平稳地转移到数字电影教学中了。面对这一发展,北京电影学院在5年前就开始建立数字专业了,去年第一批牢固掌握电影数字技术的学生已步入社会。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学发展、更新是稳步进行的。

近几年,北京电影学院在招生上有一个趋势,就是在招生的标准上,注意把握“文化素质全面”和“专业素质拔尖”这两个标准的并重与结合。我们对于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是注重全面,而不是仅凭文化课成绩。

从这几年招生的趋势看,我们对文化课的要求整体上是逐年提高的。但是如果碰到一些专业非常优秀的人才,专业排名靠前,文化课相对比较薄弱,我们还是会按照专业排名录取。专业排名往后的学生,我们会参照文化课成绩录取。我们希望招进来的是专业特别拔尖,或者是文化课特别拔尖的学生。因为这两种人才,在北京电影学院长期营造、保持的稳定的教学结构中,都能被培养成优秀的人才。北京电影学院建院至今已经六十几年了,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科学的教学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挖掘出他自身的才华。这样的体系,对于专业拔尖的学生是有利的,对于文化素质全面的学生也是行之有效的。

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学,始终重视的是教学质量。以教师来说,我们非常看重是由什么人来教,注重教师的选择与培养。在课程上,我们不仅注重对专业课的建设,也注重选修课的质量。我们绝不放松对每一门课的建设,要求充分发挥每一门课程的价值,让每门课都对学生成才具有切实的积极意义。

比如思想理论课,这是在现在的教学体系中必须要有的,坦率地说,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今年在党委的倡导下,我们专门研讨了如何让这门课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比如在教学当中,我们尝试增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的方式内容,让我们的学生到社会生活中自己去看、去发现、去思考,引导学生从现实问题切入,从正在发生的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去思考,帮助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去分析国际形势、社会问题,去回顾中国的历史和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丰富看待问题的视角、思考问题的维度,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现实的角度、哲学的角度、社会人文的多重角度去思考,去对社会现实发生兴趣。让学生的思路得到开阔,引导学生自己去加强文化素养、注重文化的积淀。

教育部强调高校要注重内涵式的发展,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本。北京电影学院的培养方式严格遵循重质量的原则。因为教育是个特殊的行业,学校教得怎么样,对教学质量抓得紧不紧,这个结果当时看不到,要过个五年、十年才会显现出来。本科的学生,学了4年,毕业了,这时候只能看到他学了多少门课,在学校的时候作业完成得怎样。再到社会上闯个几年,从他的工作中才能看到他是不是成才了。要到这个时候,当初学校教得怎么样,教学水平如何,才能看得到。但是反过来,教学的质量与内容不行,也要10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我们对教师的要求很严,教师要有水平,还要讲奉献,要心平气和,不图名利,不图眼前利益,这样的人才能来从事教育。教育绝不能只看毕业了的学生数量是多少,不能只看招生规模又扩大了多少,而应该着眼于人才培养。

这些年,北京电影学院一直致力于两种教学模式的尝试,一种是通才培养,即先让学生把基础打牢,再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去选择适合的专业,这也是西方电影教育一直采用的方式。另一种是专才培养,这是北京电影学院一直坚持的教学模式。对于“专才培养”的坚持不是保守,我们对通才培养方方面面进行的研究与尝试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北京电影学院在这方面开展的研究几乎是和世界同步的。但北京电影学院的专才培养有自己的特点,就是虽然采用的是专才培养模式,但是达到的是通才教育的效果。我们能够这样做,是因为电影教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独特、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北京电影学院有电影创作所需要的各个专业,从剧作到摄影、导演、录音、美术、制片发行、动画甚至电影理论,所有这些专业的学生就在这105亩地的校园里上课、生活、拍作业,所以每个年级的各专业的学生都是相互认识的,各专业的同学都会互相配合着完成他们的作业,这就像良性的交叉感染,产生出的是一种强烈的电影文化的共鸣和共振。所以尽管每个专业的学生专业基础课是固定的,哪个学生也不可能什么都学、面面俱到,但是同学们经常在一起进行紧密的合作,恰恰是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之间把完成一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所需的知识相互学习、互相补充了。这种学习是实践性的、是自发的,这种通过集体实践、一起合作来进行学习的方式,在北京电影学院已经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营造出只属于北京电影学院的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所有的关于电影的信息和对电影的热爱就在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当中,作为学生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每时每刻地浸入到学生的骨髓中。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不能急于求成,更不可能人为地设计、创造出一种文化来。北京电影学院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出了自己的独有的文化。对于其中优良的、宝贵的东西,我们要大力发扬;对于不够完善的地方,要着力完善;对于时代提出的新问题,要注重发展,去适应时代的要求,这实际上也是保持了北京电影学院一贯的站在电影教育时代高点的文化传统。

北京电影学院文化建设的着眼点不是要树政绩,而是要让北京电影学院的文化留到每一个学生心里,让学生感受到北京电影学院深厚的电影文化的传统,让他们感觉到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重担就在他们每一个人的肩上,这个文化属于他们,他们就是要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作贡献的人,让每个学生感受到作为北京电影学院一名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学生感受到这种文化、接受了这种文化的时候,他的学习态度、热情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自然就会谦虚,就会去尊重老师,就会去帮助同学,就会意识到要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所以北京电影学院的文化当中没有歪风邪气的空间。可见,文化建设对于北京电影学院绝不是口号,也绝不是一阵风似的搞运动。北京电影学院的文化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浸染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我从事教学那么多年了,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学生说“我不喜欢电影了,我想改行”。不管学生最初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或是抱着什么样的想法走进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的,最后,他都会爱上电影,并且会热爱一生。

(采访、撰写:金梦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