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收购“烂尾楼”,暗藏着诚信问题

收购“烂尾楼”,暗藏着诚信问题

时间:2023-07-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只要我不出问题,只要我这个人不出问题,欠款就不会出问题。2001年2月1日,士安公司真的以现金收购“烂尾楼”巨人大厦的楼花,真金白银地“向老百姓还钱”。在收购楼花两天之后,“沉寂”4年之久的史玉柱终于在公众面前承认:珠海神秘公司收购“烂尾工程”巨人大厦楼花的行为就是他的意思。历经四年的荣辱沉浮,史玉柱又出现在公众视线中。

——只要我不出问题,只要我这个人不出问题,欠款就不会出问题。

巨人大厦梦想的破灭,对于史玉柱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1997年,史玉柱四处筹措资金,然而,巨人大厦最后还是没有能够被挽救,反而这时,史玉柱觉得自己彻底轻松了。因为巨人本来就是他最大的包袱,而现在却救不活了,欠下的钱没有办法还上,压力没有了,肩上的担子也随之变轻了。

因此,1998年8月,史玉柱一个人默默地离开珠海。他这一走似乎从此销声匿迹,将覆灭的巨人大厦留在了珠海。于是,那些债主们也只能将对他的怨恨转化成无奈。

其实,当史玉柱离开珠海之后,就开始了二次创业。这一次,他将眼光投向了保健品领域。1998年,一心想还钱的史玉柱开始做脑白金,并于1999年在上海注册了健特公司。后来,史玉柱成功地活了下来,他用区区50万元启动资金,在短短两三年内一跃成为了中国保健品市场上新的霸主。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在幕后悄悄地进行的。

2001年1月30日,在《珠海特区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这是珠海一家名为“士安”的公司打出的,公告上的标题为“收购珠海巨人大厦楼花”,具体内容是:士安公司将以现金方式收购珠海巨人集团在内地发售的巨人大厦楼花。2001年2月1日,士安公司真的以现金收购“烂尾楼”巨人大厦的楼花,真金白银地“向老百姓还钱”。

于是,人们在那时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士安公司的真正主人是谁?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在收购楼花两天之后,“沉寂”4年之久的史玉柱终于在公众面前承认:珠海神秘公司收购“烂尾工程”巨人大厦楼花的行为就是他的意思。历经四年的荣辱沉浮,史玉柱又出现在公众视线中。

当月6日,史玉柱在《解放日报》第四版上印了两个20多厘米见方的大字“感谢”。这两个字的下面,写着这样一段话:“10年前,巨人创造过辉煌;4年前,巨人跌入低谷;新世纪,巨人从上海复出;感谢上海优良的投资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感谢上海人民的厚爱。史玉柱真的重新站起来了。”一时间,人们对史玉柱的印象完全变了。

重新回到大家视野的他,解释了自己悄悄离开珠海的原因。他说:“巨人的债务有两块,一块是经营性债务,一块就是老百姓买楼花的钱。对于经营性债务,我们的方案是盘活巨人大厦之后解决。老百姓买楼花的钱,只能从巨人之外,从新的业务利润上来,因为巨人没有能力去偿还了,而这笔钱是实在的现金。这就是我1998年8月离开珠海的原因。”

此外,对于自己为什么会选在这个时候“还债”,史玉柱说,因为他在2000年接受电视台采访的时候承诺春节前把钱还上,但是后来考虑到这样的做法会给过春节的老百姓带来不好的影响,于是,他决定将还钱的日子定在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既然已经做过承诺了,他的还款行为就在两周之内开始了。这时,他找到了90%的债权人,偿还债务。方案有两个,一个是100%的方案,一个是70%的方案。75%的人选了100%的方案,需要分两次付清,年底还要再付一次,这部分涉及的资金达2000多万元。

直到2001年2月15日,史玉柱基本结束了在内地、香港两地1亿多元“楼花”的回购,他将自己的承诺兑现了。于是,全国上百家媒体又开始连篇累牍地报道史玉柱“重出江湖”的新闻。

当年,珠海大厦所欠的卖“楼花”的钱明明是珠海巨人的债务,史玉柱为何要用“士安公司”的名义去还钱呢?在人们的多次追问下,他讲出了真相。原来,“士安公司”就是他在2001年刚注册的新公司,它的使命就是还钱,债务还清,这个公司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由于珠海巨人集团欠香港和内地将近1.5亿人民币,史玉柱在准备偿还的时候,考虑了两个方案,一是通过珠海巨人的名义还钱,二是用自己个人名义。但当时,他的律师劝说他,这两个方案都不行,都不能保证筹措的1.5亿元安全地发放到老百姓手中。因为珠海巨人集团还有企业的债务未能还清,而史玉柱就是巨人的法人代表。所以,新注册的“士安公司”其法人代表并非是史玉柱,就是为了顺利地将钱返还给老百姓。

史玉柱表示:他是于2001年1月28日在《珠海特区报》刊出公告的,以分期支付和一次性支付两种方式偿还,以当年“契约”编号为序,从1月29日至2月15日,完成还款。珠海还款的5000多万元先汇入银行,还款处就设在银行的门口,办完手续,银行开出存折或支票。因此,短短几天时间,珠海大概就有2000多个老百姓将当年的钱拿回去了。

其实,在这之前,史玉柱就已经筹划在香港还钱。当时,香港有140位债权人。大约要还9000多万港元,数额相当于1亿元人民币。

如何还款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史玉柱经过深思熟虑考虑了两种还款方式,一种是按楼款的70%一次性结清,另一种分两次收购,第一次还40%,余下60%年底付清。并且,他极为高调地作出承诺:“只要我不出问题,只要我这个人不出问题,欠款就不会出问题。”

同时,史玉柱也清楚这样的还款方式有一定的弊端,他曾遗憾地表示“这样的还款方式好像是让百姓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他认为,如果计算利息与精神赔偿,恐怕10多亿元都是不够的。但当时对他而言,这已经非常困难了,就是5个亿他手里也没有。他已经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心中也有了很多的安慰。对于这两种还款方案,他也做过电话访问,发现主要是两种意见,一类占多数,说是给一半就行了;另一类说最好分两期给70%,先给50%后给20%。其实,史玉柱一开始到珠海使用的方案也是这样的,后来的实际操作中他又将标准提高了。最后,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第二个方案,史玉柱的还款压力也减少了很多。

2001年2月15日,对史玉柱来说是一个放松的日子,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他将自己所欠的全部债务还清。他激动地说道:“我们过去是给老百姓打工,过去做的事情就是想着还老百姓的钱。这个月15日以后才真正的是为自己工作。我们的事业现在才正式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