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记忆高手好方法

记忆高手好方法

时间:2023-07-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4章 记忆高手好方法你听说过罗马家居记忆法吗?有意记忆法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凭借意志努力记忆某种材料的方法,叫做有意记忆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记忆的效果明显优于无意记忆效果。艾宾豪斯记忆法对于任何学习材料的记忆都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极大地提高记忆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记忆并不是最后目的,它只是一种手段,记忆的目的是储

第4章 记忆高手好方法

你听说过罗马家居记忆法吗?很新奇吧,本章为你汇集了古今中外各种经典实用的、新奇前卫的,当然也是屡试不爽的记忆术,品种多多、五花八门,快来体验一下吧!

有意记忆法

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凭借意志努力记忆某种材料的方法,叫做有意记忆法。相反,没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方法,称为无意记忆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记忆的效果明显优于无意记忆效果。为了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必须进行有意记忆。

宋代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特别快,抓住一本书,就一个劲地赶着往下读,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他读了一本又一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效果很差:读过的书如同过眼烟云,很快就忘记了,几乎没有留下一点印象。这使他十分苦恼,疑心自己是否记忆力不佳。

后来,有一天,他遇到了当时著名的学者朱熹,就向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之后,给他一番忠告:以后读书不要只贪快,哪怕每次只读了50字,重复读上多遍,也比这样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的时候要用脑子想、用心记!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之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他的记性不好,而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他把读书多当成了读书的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地读书,既不能消化书中的内容,又不能有意识地进行记忆,他的记忆效果当然是不会好的。

后来,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劝告,每读完一段内容,就回想这段讲了些什么,有几个要点,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识的人。

美国有个心理研究所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请老师给两个班的同学布置了默写课文的作业,并说第二天测验。第二天果真测验了,结果两个班成绩差不多。测验后,只告诉一班同学两星斯后还要测验一次,二班同学不知道。两个星期后又进行测验,一班同学的成绩比二班同学要好得多(一班同学在测验前也没有复习)。这说明,并不是一班同学比二班同学更聪明,记忆更好,而是由于老师在第一次测验后,对一班提出更长久的记忆目标,结果一班同学就记得长久些。

这个实验都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养成一种习惯,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明确提出记忆的目标,这样才能有好的记忆效果。那么,应该怎样进行有意记忆呢?

首先,要有明确的任务。任务明确,就能调动心理活动的积极因素,全力以赴地实现记忆的任务。任务越明确、越具体,记忆效果就越好。例如,英语单词不容易记,但又必须记住,因此,你可以把生词写在小卡片上,规定自己每天必须记住20个生词,并及时进行复习与检查。这样,日积月累,你的词汇量就会大增。

其次,有意记忆要有意志努力的参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心致志”。要下决心记住一段材料,就要进入“两耳不闻窗外事”、“头悬梁,锥刺股”的境界。如果面对着要记的东西,连连叫苦或漫不经心,或者知难而退,都不会取得好效果。

这种增进记忆力的方法,它既需要毅力又需要一定的技巧。看起来有些难度,但是这种方法正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

自我激励法

这是一种心理学的记忆方法,通过心理作用调节精神状态,实际上是记忆的一个前奏。其具体做法如下。

在桌前点一根蜡烛,并将周围的灯光关掉。此时,呼吸请保持自然顺畅,采坐姿,选择有椅背的椅子较佳,双脚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或将双手自然放于膝上,然后双眼凝视烛光约三分钟,去感受烛光的温度、明暗,看烛光随着自己的呼吸摆动的状态,然后缓缓地闭上双眼,让烛光的残像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请注意,在冥想的时候,这道“烛光”就是引导自己专心的“标的物”。闭目,开始自我暗示的过程,请专心想象“烛光”这个标的物,并不断地以“正面而积极”的语言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我的记忆力很好,我可以过目不忘,等一下所要背的科目,我一定可以完全记得,我一定做得到。”注意,自我暗示的内容,必须是积极、正面的,同时开始配合吸气、吐气的呼吸调节。吸的时候,尽量将气吸饱,然后缓缓吐出,如此连续3~5次,最后一次吸气大约15秒,而后才慢慢吐出。

让自己体会肌肉放松与紧绷之间的差异性。先将双手紧握至双手发抖,然后再慢慢地松开,请重复这样动作约5次,去体会肌肉放松和紧张的感觉,你就可以在等一下放松的练习中,找到那种轻松的感觉。继续闭目,自然呼吸,开始想象烛光,温暖地照在自己的脚上,并用全身的力量,去感受那种“存在”的感觉。慢慢地,整个烛光的温暖与光晕,在脑海中逐渐扩大,并在心中告诉自己,你的双脚很轻松、很温暖,感谢这双脚带你走过千山万水,现在这双很辛苦的脚,很轻松。

接下来,让温暖的感觉慢慢上升,整个光晕慢慢扩大到你的下半身,然后到达你的双手,此时,你的双手正慢慢放松、放松,接着到你的肩膀,整个烛光笼罩在你的肩上,很温暖、很舒服,你的眼睛也慢慢感受到暖暖的烛光。这双引领你看到各种新事物、吸收无限知识的眼睛,现在也很轻松;你的身体很舒适、很放松,感觉越来越轻,你的身体随着烛光,越来越轻,身体慢慢地飘浮起来,离地面越来越远,越轻越远。

这时你看到一片青翠的大草原,你的身体慢慢地上升,离地面越来越远,此时温暖的烛光笼罩在你的全身,可以感觉到徐徐微风轻拂过耳边,感觉好舒服、好自在。开始对自己讲一些积极而正面的语言,告诉自己:“我是个有自信、记忆力很好的人,我可以过目不忘,我可以记住每一次所学习的的知识。”停留在空中一下,然后,你开始慢慢地下降,回到这片青翠的草原,回到你的现实生活中。慢慢地睁开你的双眼,双手摩擦生热,然后轻抚在你的眼睛、耳朵、脸和脖子上,让这些器官感受到来自手掌心的温暖。

整个自我暗示与冥想的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此时你会感觉心灵很平静,头脑清醒,而且精力充沛、充满自信,绝对可以完成下面的记忆学习。有了自我暗示与激励的准备功夫,我们要开始学接下来的记忆方法,实现记忆的一次大飞跃。

艾宾豪斯记忆法

遵循艾宾豪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记忆规律,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复习,这就是艾宾豪斯记忆法。

艾宾豪斯记忆法对于任何学习材料的记忆都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极大地提高记忆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

记忆并不是最后目的,它只是一种手段,记忆的目的是储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知道信息记住了多少,能力储备得怎样呢?要想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欲知记忆效果,应该经常进行自我测验,自测也是一种很好的复习,这都是对艾宾豪斯记忆法的具体应用。

复习与自测的益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及时复习,可以抓住记忆的最好时机;经常自测,可以弄清哪些知识没学好、没记住,哪些地方容易混淆、有误差,以便马上核实校正。

(2)及时复习和经常自测,可以培养我们的随机应变能力。在考试中,考题往往变换了角度,与原来学习时大不一样。如果经常运用自我测验法,对所学知识从多方面理解消化,必然会胸有成竹,临阵不慌。

从时间安排方面讲,复习与自测可以定期的进行也可以随时进行;复习与自测可以结合进行,对学过的知识,一段时间后先自测一下,不会的或记得不牢的再进行重点复习。

1.定期复习与自测

即对自己所学的课程、知识订个复习与自测计划,然后按时执行。

(1)日测:每晚睡觉前,应该将当天所学的知识择其要点复述一下,如条件不允许,默写提纲或干脆默想也行。

(2)周测:星期天休息,可将一周来所学课程的内容换个角度提出问题,写在一张纸上测验自己,发现存在疑难或模糊之处,马上解决,决不拖欠。

(3)单元测验:一个单元学完了,可以自测一下这个单元有哪些主要内容,学完有什么收获,从而及时消化,巩固记忆。

(4)全书测验:一本书学完后,可以翻开目录,逐次回忆内容,在单元测验的基础上,全书测验就问题不大了。如果没有时间,可以挑选那些重要内容先进行。

2.随时测验

即指随时随地测验自己。

这种方法用来学外语是行之有效的。先准备一些卡片,正面写上5个外语单词,背面写上5个相应的汉语词汇,揣在兜里便可随时自测了。自测的方法有两种。

(1)朗读法:在不妨碍别人的情况下,你可以看外语念汉语,看汉语念外语,实在想不出时,翻过来看一看,再认一下。

(2)书写法:学外语不书写是很难记牢的,况且不练书写便无法进行笔译。可以看卡片上的汉语写出相应的外语单词来。

但是,很多场合是不允许四平八稳坐着写的,怎么办呢?建议你试一试下面的方法:在礼堂听报告、开大会前、在公共汽车站、在商店排队时,可以将手指朝下在空中写。不带卡片也可以随时自测,看到什么事物,就试着用外语表述出来,或者在头脑中默念一下。这样既利用了点滴时间,又会收到分散复习的好效果。

从复习与自测的方式讲,可采取试尝回忆等五种形式。

1.尝试回忆

尝试回忆就是在头脑中把学过的知识回想一遍,有人称这为“过电影”,这是逼着自己专心致志去动脑筋思考的方法。心理学实验表明,试尝回忆比单纯的反复识记好。例如有这样一个实验:让两组应试者同时识记同样的课文,第一组阅读与试尝回忆相结合,第二组则用全部时间反复阅读。结果,立刻测验和4小时后测验,第一组都比第二组效果好。那么,阅读和回忆的时间应该怎样掌握呢?实验表明,用于试尝回忆的时间越多,成绩就越好。具体做法是:在阅读或朗读到一定程度以后,合上书试忆,凡模糊的地方立即与原文核对。也可以在读书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试着记忆出应该记住的具体内容。这时,试忆者会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不但注意力集中,而且兴趣盎然。同时,经过校对核实,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薄弱点,以便再着重记忆那些生疏的材料。

2.交谈争论

即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争论探讨。庄子说:“知出乎争。”这是很有道理的。交谈争论,旨在阐述自己的观点,对客观事物、客观现象加以说明。交谈,就要了解对方的意见,从中可以得到启示;争论时,容易使自己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暴露出来。在交谈争论的过程中,双方都会加深印象,错误的得到了纠正,正确的得到了承认,记忆得到了巩固。再说,个人的接触面总是有限的,通过交谈争论,可以扩大视野、集思广益、增长知识和才干。

许多名人乐于交谈争论,爱因斯坦最初钻研学问时,经常与索洛文、哈比希特等朋友在一起交谈争论,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爱因斯坦掌握了“黎曼几何”,为提出相对论打下了基础。他们把自己交谈争论的场所叫做“奥林比亚科学院”。交谈争论是测验自己、训练思维、深化记忆的有效手段。

3.设问自答

“假如我是老师,我将怎样出题考学生呢?我希望学生掌握哪些要点呢?”如果经常对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多种角度设问自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前苏联莫斯科州斯维尔德洛夫村一名叫娜佳·玛赫娃的学生,常常假设自己是老师,并准备了教学笔记,在上面写上学生名单,还自己扮演学生回答问题,对每个回答都打分数。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娜佳发现:“从前,地理课对我来说就像苦役一样。而现在,当我从学校里一回来,就想立刻把功课做完,好去读地理。为什么这样呢?就是因为当我这样做的时候,我就想,我是老师,而不是学生,所以我就有了兴趣……为了使我对地理的兴趣不减弱,我要坚持做一年的教学笔记。”

进行自测,设问是个主要问题,必须经常琢磨设问的形式、设问的角度、设问的要求,这样才能奏效。

4.对他人试讲

要当先生,先做学生。在准备给别人讲的时候,自己首先要弄懂。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时,才是真正的知识。”准备讲的过程正是运用这种积极思维的过程。要讲给别人听,多数情况下要用自己的语言,而不能鹦鹉学舌似地背诵。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不但要全面、熟练地掌握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试着讲给别人听就是强迫自己弄懂那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使自己的记忆得到巩固和增强。

5.实践检验

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经常运用的知识,记忆是深刻的。从神经生理机制方面来看,知识运用越频繁,大脑皮层留下的痕迹就越深刻,暂时神经联系也就越牢固。运用的次数多了,学习者记忆的抽象信息符号与对应的实践活动之间,会产生紧密联系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记忆信息便容易提取出来。

默写记忆训练

默写记忆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右脑信息处理能力的好办法。进行默写训练时,不必一字一句地进行记忆,而是迅速地看一遍文章,然后,将所有信息作为一个整体输入大脑。经常进行默写训练,眼睛会变得更灵活,右脑获取信息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右脑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了,就可以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的信息,阅读速度自然迅速提高,与这相关的右脑记忆力也会获得长足发展。

下面是一篇默写训练文章,可以先来试一下。

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

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可我没有勇气。”牛说:“为什么不吃一点我的牛粪呢,它们很有营养。”

火鸡吃了一点牛粪,发现它确实给了它足够的力量飞到第一根树枝。两个星期后,火鸡骄傲地飞到了树顶。一个农夫看到了它,把它从树上射了下来。

(1)用1分钟时间反复阅读上面的短文,然后凭记忆默写出来。标点和换行要和原文一样。

(2)默写完后,检查跟原文是否有出入。

(3)第一次是不可能全部记住的,可以进行第二次。

(4)反复练习,直到能够全部正确地默写出来,再进行下一篇。

理解记忆法

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的方法,叫做理解记忆法。理解记忆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维加工。有些材料,如科学要领、范畴、定理、法则和规律、历史事件、文艺作品等,都是有意义的。在记忆这类材料时,一般都不采取逐字逐句强记硬背的方式,而是首先理解其基本含义,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之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便保持在记忆中。理解记忆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学习者对材料理解的程度。

理解记忆是以理解内容为前提的。这种理解不仅指看懂了,而且包括知道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该内容和以前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

我们不妨来背颂这两首诗,一首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还有一首是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绝句《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首诗只要读几遍就会背了,原因就在于这两首诗形象易懂。

那么,应该怎样进行理解记忆呢﹖

既然记忆有这种规律特点,那么在学习的时候就要经常有意识地运用理解记忆,在记忆的时候展开积极的思维,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在可以运用理解记忆的时候不去运用,而偏偏要使用机械记忆进行无意义的重复,那可就不止事倍功半,而是相差10倍或20倍了。我们在记忆材料的时候,只要它是有意义的,就应该向自己提出“先理解、后记忆”的要求,把材料分成大小段落和层次,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而不要从一开始就逐字逐句地记忆。

例如,背诵中国古人写的文章,如果不把古文的意思弄懂,那么就会像背天书一样,非常吃力。如果把古文里的实词、虚词都弄懂了,把全篇的中心意思掌握了,这时再背诵,便是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背起来就显得有兴趣,速度也快得多,印象也深得多。

我们说理解记忆效率高、效果好,是不是说只要理解了就一定能记住呢?这可不一定。对于理解的东西,往往也还需要多次重复才能记住。有的人理解了某个学习内容,就以为学习过程已经结束,没有意识地要求自己记住它们,不再通过多次加深印象,那么,是不可能把学习内容完全、准确地记住的。

放电影记忆法

试想一下你昨天早上你吃什么?吃完后又去做什么?中午呢?中午睡觉了吗?起来后去做什么?等等!你是不是发现这些都毫不费力就可以想起来呢?昨天你并没有刻意去记啊!何况昨天的信息量那么大,你怎么就记住了呢?

答案在于你的右脑!你生活在昨天的时空里,当时的所有信息都传到你的大脑,虽然你没有刻意记那么多信息,但你右脑的照相记忆(整体记忆)功能记下了当时几乎所有的相关信息,即当时的场景!所以如果记忆信息时,把要记的东西放在一种自然的时空里,想象尽量多的相关背景,这样就好像你身临其境一样,记起来就很容易了!

放电影记忆法步骤:

(1)对着要记的内容,构想一种相关情景,情景尽可能生动、有趣。要加入你的感受,你的心情。你是导演,同时又是演员,构想好后,开始演,尽可能具体,要有细节!

(2)随着所记内容的转变,情景在变化,变化可以天马行空,但要与第一个情景相连,就像电影的情景转换一样!

(3)导演完后,在你脑中放你自己导的电影吧!边想边回忆你要记的内容,记得嘴角别忘了带上笑意!所记内容就会随心而到!

奇像顺序记忆法

远古时代,人们就已发现有关记忆的许多规律了。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文献《阿德·海莱谬》有过记载:“我们每天所见到的琐碎的、司空见惯的小事,一般情况下是记不住的,而听到或见到的那些稀奇的、意外的、惊人等的异乎寻常的事情,却能长期记忆。这真是神奇的现象!”

现代心理学、神经学揭示:人的大脑各构成的皮层及左右脑是各有分工的,右脑主管空间的、色彩等形象思维,当碰到与常规不同的信号刺激,细胞异常兴奋,从而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因此奇特夸张、生动强烈的图像容易产生强烈的记忆印象;而左脑擅长记忆逻辑性强的顺序关联事物。奇像顺序超级记忆法,正是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和结合左右脑的优势,并经过长期实践证明效果令人惊奇的记忆方法。

奇像顺序记忆法:就是把平凡的、枯燥的事物转化成奇特夸张、生动强烈、顺序关联的图像进行记忆的方法。

核心在于联想出奇特的画面,尽可能地使之新颖独特、荒诞离奇、鲜明生动、超脱现实、违背逻辑,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联想的具体方法如下。

1.静态的事物动态化

动态的事物要比静态的事物吸引人。如熊睡着时的景象不如张牙舞爪向您扑来时的景象深刻。记“葡萄酒、风”,可想象迎面吹来带着葡萄酒香味的风;记“汽车、椅子、花瓣”,可想象汽车撞飞椅子,椅子上洒落片片花瓣。

2.夸张联想

夸张联想即将事物夸大或缩小、增加或减少的联想方法。如记“小鸟与大楼”,可想象小鸟撞倒大楼、小鸟托着大楼飞;记“牙签、电筒、闪电”,可想象牙签变成电池那么粗,放到电筒里,一按开关,电筒射出闪电。

3.荒诞离奇

使奇像违背逻辑,超脱现实,容易形成强烈刺激。如记“汽车、木材”,可想象一根大圆木长着四个汽车轮子在跑,或汽车在巨大的圆木上飞驰;记“面包、太阳帽、扑克”,可想象几个面包正戴着太阳帽打扑克。

记很多词语时,只要把相关场景串联起来,即形成逻辑关系,由第一个词语联想出第二个、第二个联想出第三个……直到最后一个。如记“汽车、木材,面包、太阳帽、扑克”,可联想为大圆木长着汽车轮子在飞驶,上面坐着几个面包,正戴着太阳帽打扑克。

奇像顺序记忆法,可轻易记住几十个各不相关的词语。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记住了这些词后,再根据艾宾豪斯遗忘曲线中的关键时间复习一下,即可形成深刻的长期记忆。

记录记忆法

我们经常对那些具有所谓记录式记忆的人感到惊讶,并为之倾倒。这确实是一件令我们感觉很过瘾的事情。当然,还有些人会非常嫉妒具有这种能力的人,然而事实上,你也有可以成就这样一种技能的时候,你估且不要怀疑这是一个神话。

是的,这些人确实很神奇,他们经常过了几天后还能准确地描述出一件艺术品、一个情景、一个风景或某个人的相貌。这的确令我们很难想象。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不具备这种能力。他们不能把一幅图像较长时间地保持在自己眼前并使它不变得模糊或退色。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甚至很难在几小时以后把某个令人有好感的人的脸再现出来。

这就是我们的困惑,但笔者绝不认为这就应成为我们从一开始就灰心丧气的理由。我们中的每个人自身都储备着这种摄影式的记忆能力——只不过你需要知道如何去把它挖掘出来。

现在笔者来帮你测试一下你的视觉想象力。请先闭上你的眼睛,内视一下自己眼前有一幅红色、黑色、白色、黄色、绿色、蓝色,然后又是白色的电影银幕。

看到了吗?哪些颜色你觉得容易想象,哪些颜色觉得想象起来比较困难?在哪些颜色上需要用最长的时间呢?

请你再内视一下眼前有一个画家,他拿着一支画笔在一张画布上作画。这种想象能帮助你提高对颜色的记忆。多练习几次就知道了。

当你有时间或想放松一下的时候,请经常做这一练习。你的发现是什么,如果笔者没有说错的话,你应该一次比一次更容易成功地想象颜色了。现在让你的这种想象开始飞翔吧。当然你可以做白日梦!我们从尽可能美好的、正面的图像开始,因为根据经验,正面的事物比较容易记在头脑里。

你可以回忆一下,在过去的学习中的一幅与特别美好的感觉有联系的画面:例如某个度假日、某种美丽的景色、喜欢的电影中的某个场面等等。请尽可能努力地内视这个画面,想象把自己置身其中,再把这张画面的所有细节都描画出来。在繁忙的一天中有几分钟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呈现一下这样美好的回忆,便会感到非常放松。

还有在临睡前也很适合做这种练习:它能让您感到平静,并且带着愉快的思想入睡。

你可以努力去尝试一次比一次更清楚、更具体地内视这些内心的画面。这种观看具体细节的方法以后会帮助你把事物更好地保留在记忆中。此外通过这种方法还可以训练我们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现在当你做完了这些必要的练习之后,可以开始有目的地集中你的注意力。请你先观看某个静止的东西,如一盆美丽的花、某个橱窗摆设、一碟摆得特别有艺术性的诱人的菜肴。在这里也同样重要的是要选一幅正面的画面。请把这幅画面放置到内心去。现在闭上眼睛,尝试把这幅画面具体详细地呈现在自己的“内视的屏幕上”。

你做到了吗?然后再睁开眼睛,把你的内视画面与“原件”对比一下。你是否漏掉了一些细节?如果确实是这样,那么你就应该特别仔细地记住这些具体细节,再闭上眼睛,把上述多多练习一下。你将肯定,一次会比一次记住更多的具体细节。这确实不是一种技术,而只不过是一个练习问题。

当然,你没有必要安排专门的时间来做这项工作,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许多机会我们都可以这样练习。当你坐在公共汽车或地铁里的时候,可以集中注意力看某张您特别感兴趣的脸,仔细地研究它。然后闭上您的双眼,或者看窗外,尝试把这张脸呈现在您的内视的眼前。接着你再看一下这张脸,检验一下,你是不是漏掉了一些细节。

过一段时间,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还会感觉开始用一种全然不同的眼光来看世界了,当然你会突然注意到以前从来不会注意的事物:当你的老师不耐烦时,他的某种很特殊的姿态;或者你的好朋友某种值得注意的表情特点。因为随着你的这种能力的提高,你对人的认识,即注意到你的对象的脸部细微表情变化并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也自然会提高。

你还会觉得记录式记忆神奇吗?只有傻瓜才会一味地去羡慕别人,而不愿试图改变现况。你同样可以变得很出众,不要再浪费自己的时间,轻轻松松、快快乐乐投入其中才能达成我们的心愿。

最后,再介绍一种可以成倍提高记忆力的方法。保阪荣之介是日本研究记忆心理学的著名专家,他在《提高记忆与集中力》书中,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第一步,明确目的。再进行提高的训练之前,必须明确为什么要提高记忆力。这一步,是开始进行提高记忆力训练前的一个阶段,所以也称之为“第零步”。

第二步,使身心舒畅,已经疲劳的脑细胞会逐渐活跃起来。尤其重要的是在身心舒畅的时候,我们的大脑皮层才能安静下来,从而处于一种容易记忆来自外界信息的状态。

第三步,回想过去的美好形象。回想那种与所要加强的记忆对象有关的过去的美好形态。

第四步,幻想未来的美好形象。也就是说,通过记忆力,使你在脑袋中描绘出一幅未来的美好图景。

第五步,想象整个形象。细想你要记住的景物或要解决的问题的整个形象,如此,你可以有条理地把自己了解的事和不了解的加以整理。

强化记忆观念法

在某个大城市里,警察扣留了一个流浪街头的女子。当警察询问时,她连名字、地址都答不出来。起初,警察还以为她故意跟他们作对,后来才知她确实浑浑噩噩,对过去所知甚少。原来她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抛弃了她和丈夫,而她父亲又曾犯过案入狱,且她又是“拖油瓶”。她厌恶这种恶劣的生活环境,以至于下意识地忘记过去。在她的观念里,过去是可耻的、不值一提的。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你不也常错过了吃药,而生气地敲一下脑袋,但下次又忘记了;有时向别人借了钱,而别人记得比你还清楚。这都是因为你的观念不强的缘故。

若你仔细分析一下,你就会发现,你记不起名字的人,多数是品德不佳或对你无关紧要的人,而那些品行崇高或是你所爱戴的人,却记得牢不可忘。所以,若有人忘记你的名字,你不妨检查一下自己,是否自己行为不端,是否自己平时待人不周。若是因为与对方工作及爱好差距大的缘故,则不必过于在意。而若是前者,检讨一下自己,改进自己的做人处世的方式也是有好处的。

有个脑筋急转弯十分有趣:有一个学生叫小明,他有两个弟弟,第一个弟弟名叫二宝、第二个弟弟叫三宝,那这个学生叫什么名字?于是很多人听了后面,并推理出这个学生叫大宝。虽然这些人并没有记住开头的“有一个学生叫小明”的前提,只记住了后面的话,于是便掉入题目的陷阱。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不曾经过的事情,再简单也记不住;而在意的事,再困难也能记住,这就是观念对于记忆效果的重要作用。

你有时很想回忆起一个人的名字,但怎么也想不起,这就是因为当初别人告诉你名字时,你并没有可以要记住的念头,即没有记忆的观念。我们讨论提高记忆力的问题,不要只注意方法性的问题,而忘了常识性的问题,如关于记忆观念问题,便是其中重要方面。

上面我们略微分析了记忆观念的问题,现在我们不妨自己检查一下自己。

就说学英语吧,你的态度及观念是否正确呢?比方说,你在意那些以”o”结尾的可数名词的单数变复数形式时,是否全部都在词尾加“es”呢?不是的话,哪些只加“s”呢?如果你注意到了,说明你有正确的记忆观念,这样学习英语更容易多了。同样的道理,在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不要因为过分注意翻译的方法而忽略了各个单词的含义,甚至把别人的译文整篇地背下来,这都是不正确的做法。因为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与心理学的记忆规律不相符的。

要提高记忆力必须讲究记忆的观念。要使单词记得牢固,首先要有把它记住的观念,才能为记忆打下基础。当你发现特别容易忘记人名、单词时,你不妨倒回去检查一下自己,刚接触的时候,是否决定要记住它们。

人们常说自己很不善于记人名,这也是记忆观念的问题,因为你接触到的人名并不一定像上课时出现的语法需要牢记,也就是说缺乏记忆观念。解决方法只有一个,即加强记忆观念。

你上周背了几个单词?大礼堂前的台阶共有几阶?类似的事物,你不太可能记得吧?这就说明怀着强烈记忆观念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足够的注意力;否则便像蜻蜓点水般,动之甚少。

有些事情本来就是亲身经历的,却没有什么印象,探究其原因也在于缺乏记忆观念。如果存在记忆观念,且下决心非记住不可的话,没有不成功的。

像上节中所说,一般人学英语,往往只注意到名词单复数变化、动词的过去式及过去分词的不规则变化等方面,而忽略了单词。天天只记得老师讲至哪一段、作业做了没有。等到考试将至才背几个单词,翻几页笔记。这样抱着“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观念去学习,自然不会有好成绩。

在社交活动中,你若是过于注意观察别人的衣着,可以去听别人说话的弦外之音,这样就不会对那人的相貌及名字有深刻的印象,也就不会有长久的记忆,这就跟学英语只注重语法而忘了单词一样,或者只记了单词而忽略了大量的语法。

一个名叫戴莱夫的大学教授,曾举过这么一个例子:有一女子向他诉苦,她说她老是记不住只有一面之交的朋友的名字,她苦于因此人缘甚差。这位教授跟她进行了交谈,发现她与人交谈时,她的注意力竟然全在别人的衣着上,很少认真地观察别人的相貌,等到别人一换衣服,她便认不得了。教授把她的缺点指出来,她后来便努力纠正这种缺点,于是记不起人名、相貌的毛病便除去了。

虽然我们脑子的潜力还有待开发,但若想把所有的东西都往里面塞,确是绝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分清楚,哪些是需要永远记住的,哪些是暂时记住之后,忘记也无妨的。

心里学家彼得逊曾做了一个试验:他要求两组人记录同一事件并事先告知,第一组的人将在两小时后测试记忆效果,第二组人则将在两星期后测试记忆效果。而实际上,两组均在事后同样的事件上进行两次测验。第一次测试在两小时候进行,结果发现第一组人记忆效果好,而第二组差;第二次测试在两周后进行,结果发现第二组人记忆效果比第一组好。怎么样,你认真的时候也有类似的经验吧。比方说,原先说一周后考的科目,现在老师改为明天考,你考的效果一定就会差一些。

有了强烈的记忆观念,才会产生强大的注意力,而且知识也会因此组合得完整。我们必须记住,没有记忆观念的记忆是浪费时间的一种表现,是收效甚微的。总之,观念是提高记忆水准的要素。有记忆观念才能产生强大的注意力,才会有记忆效果。要想牢记人名、单词、资料、历史年代及有关的其他事件,必须先树立记忆观念。比如看到一个资料,就要分析一下它的单位;它与其他资料的关系;它说明什么问题,并力求记住它,这样以后你就不会轻易忘记了。记人名也无非如此,见面打招呼,尽量提及对方的名字或姓,如“早安,XX太太”。

另外,很重要的是,每过一段时间,要把这些人名、资料、单词等回忆一下或复习一下,以巩固记忆效果。

总论记忆法

总论记忆法就是对学习材料进行提炼、概括,抓住关键进行记忆的方法。人的记忆潜力虽然很大,但是见什么记什么,见多少记多少,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不科学的。有所失必有所得,有所简化必有所强化。所谓简化,就是先提炼出识记材料中的关键性词语,然后对这些词语进行综合的概括,形成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信息符号”,这样就便于大脑接收、储存和提取了。

古代一些大学问家都善于运用总论概括的方法。他们在阐明自己的观点时,常常以简要明了的几个字、几句话,对一篇文章或书籍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

中国古代的大圣人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究其实质,这下总论的过程也就是概括的过程,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简化为最精华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用概括精炼的字句,表达出丰富深刻的内容。

法国大作家雨果把《悲惨世界》书稿寄给出版商后,过了几天便写信催问出版社。其信的内容只是一个字“?”出版商回信也非常有幽默感,只有“!”他们用两个标点符号,表达了许多文字才能表达清楚的内容。

提倡总论记忆的目的就是要善于从庞杂的材料中抓住要点,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1.主要概括

一部著作、一篇文章,甚至一首诗词,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不论是何等规模的巨著,只要把它的主题提炼出来,就能抓住要领,概括地记住它的全部内容。如中国古代名篇《六国论》可以概括为“苏洵以论六国败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弊在赂秦。并讽刺北宋贿赂契丹之退缩政策。”这就是文章的纲,抓住了它,要点与内容就连成一片,记忆就方便多了。

2.内容概括

在学习中,我们往往会碰到大批的资料,对此,可以选取一些关键性的字词,抓住主要情节进行记忆。如一部长篇小说卷首的“内容提要”,一部影片上映前的“新片简介”,都属于大纲式概括。概括内容可选取关键性词句,如要记住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可简约为:国君所有,诸侯享用,奴隶耕作,形似井字。或者进一步简化为:君有、侯用、奴耕、井形,这样很容易记住。

而需要写出详细内容时,只要酌情在每段话上回想,增加叙述字数就可以了。

3.简称概括

对于那些较长的词句、名称、概念进行高度简化,赋予它一个新的名称,这是常用的简称概括。如美利坚合众国简称为“美国”。有意思的是,这种简化记牢后,久而久之,大家竟习惯到对全称无所谓的程度了。

4.顺序概括

这种概括法就是把学习材料按其本来的顺序进行概括,记忆时突出其顺序性。如记中国历史中“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一是青苗法;二是募役法;三是农田水利法;四是方田均税法;五是保甲法。即可概括为一青、二募、三农、四方、五保等几个字。

5.数字概括

用数字来概括识记材料,如“两伊战争”、“两河流域”、“十四点和平计划”、“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911恐怖事件”等,都是寓意鲜明、容易引起回想的数字概括。

6.首字概括

对并列的几个识记材料,可提取首字进行概括。

例如,中国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原诗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提取字头为“千万孤独”,可以想象在江雪中的钓翁有千万种孤独感。这种记忆法简单有趣,但是在开始时需把首字编成有意义的语句,这是要花点工夫的。不过一经编好,便终生难忘了。

上述概括方法既可以各自采用,又可以综合运用。

运用概括法时,要先对学习材料进行通篇把握,初步理解并弄清其之间的关系,然后抓住材料的主要点进行归纳总结。

训练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可“浓缩”成如下要点。

背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中所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加剧战争危机。

时间:1914—1918年。

经过:(1)三条战线。即:东线、西线、南线。(2)五大战役。即:马恩河战役、马祖尔湖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性质和后果:帝国主义间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战争。它给交战国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

训练二: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线索,主要抓住六点。

(1)爆发:来克星顿枪声。

(2)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成立大陆军。

(3)建国:《独立宣言》发表。

(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

(5)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

(6)和约:英美签订和约。

重点记忆法

重点记忆法就是通过对学习材料的分析、总结,将其归纳成提纲的形式进行记忆的方法。中国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在《诗谱序》中说:“‘举’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万篇明。”他认为,知识之间的关系虽然纵横交错,但只要抓住主要的、关键的重要部位,次要的、从属的其他部分自然迎刃而解了。所以要善于把零散的知识归纳为提纲,这是提高记忆力的有效措施。

所谓重点,实际上就是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主要脉络。编写提纲,就是对识记材料的分析、综合、概括。在重点中,既要体现出材料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以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又要突现出自己的语言风格,做到恰当准确的表达。编写提纲的过程就是理解材料、巩固记忆的过程。那么,怎样运用重点提纲法进行记忆呢?以下介绍三种方法。

1.分析提纲

针对学习材料的了解过程。例如对一本书,可以先看看内容的提要和目录,从结构上弄清章节之间的关系,再看看前言和后记,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对一篇文章,先浏览几遍,在了解全篇的基础上,划分段落,掌握文章的整体及脉络,为编写提纲作好准备。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使之条理化,把它们纳入大脑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提高了大脑对信息的组织能力。

2.综合提纲

针对学习材料的概括过程。例如在对文章划分段落的基础上,写出段落大意,并总结出全篇的主题,这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环节。之后,再进一步找出文章的要点、难点,并用文字形式把提纲写出来,这就是需要记忆的重点。

3.表述提纲

针对学习材料的总结过程。无论是一本书还是一篇文章,有些提纲是人家早已编写好的,如目录,可以借为己用。

但是,最好还是自己编写。合上书或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把经过分析、综合而印在头脑中的提纲表述出来,对学习材料的记忆奠定牢固的基础。

由于学习材料多种多样,记忆目的各不相同,所以,编写出的提纲也各不相同。

最概括、最精练的提纲莫过于目录了。目录可以展现一本书的脉络,可以帮助你对材料进行整体记忆。拿《基础心理学》这本书来说,其中的第三章目录如下。

第三章人的认识过程

感觉:

(一)感觉的种类和人的感受

1.视觉

2.听觉

3.嗅觉

4.味觉

5.触觉

(二)感觉的个体差异

(三)感觉的条件性

(四)感觉的相互作用

(五)感觉的情绪色彩

(六)感觉的适应

可以看出,这个目录对第三章做了精确的概括。

目录是书籍整体记忆的指南,所以阅读书籍应该先从目录开始。

运用重点记忆法应注意以下要项。

(1)量材而用。要根据学习材料的篇幅、分量决定是否用重点记忆法。如背诵中国唐代的绝句、律诗,宋代的长短句,元代的散曲,硬要列提纲,显然是画蛇添足。

(2)分清主次。要根据学习材料的内容,明确各部分在提纲中的地位,以主干为纲,次要的从略,决不能凡事一把抓。

(3)及时复习。有了提纲也并不是一蹴而就,还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复习,试写几次,才能够经久不忘。

有人曾使用这样一种方法:为了记住全书的内容,先把大提纲多看几遍,感到它较为熟悉或者可以默写下来时,就找一张同样大小、同样格式的纸,依同样的顺序默写下来。遇到记不住的地方可以先空下一行,再默写其他内容。待实在回忆不起来的时候,可以照原提纲,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填上空白,改正错误。这样,对忘掉的、记错的部分,就会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对加强记忆很有好处。

间隔交替记忆法

间隔交替记忆法就是把不同性质的材料或事物,按时间分配间隔交替进行记忆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工作学习中到处可见,大家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着它。

比如,学生上课45分钟为一节,课间休息10分钟。功课表上的文理两种科目,总是交叉排列,很少有文科或理科并列。

实验告诉我们:长时间单纯地识记一种材料效果不佳。

这时,如果改换另一种材料学习,就能转换“兴奋中心”,消除抑制,提高记忆效果。

那么,应该怎样有效地恰当地利用好间隔交替记忆法呢?历史上有许多伟人都是利用间隔交替记忆法的典范。

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就采用间隔交替记忆法读书。他经常这样安排时间:早上研读哲学,中午翻译地理、历史,在学习中穿插一些体力上的活动,使他的学业大有长进,记忆效果特别好。

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也是如此,她在谈自己的学习方法时说:“我同时读几种书,因为专门研究一种东西会使我宝贵的头脑疲倦,它已经太辛苦了!若是在读书的时候觉得完全不能从书里吸收有用的东西,我就做代数和三角函数,这是稍微分心就做不出来的,这样它们就又把我引向正路去。”

间隔交替记忆法运用得当,却实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但不善于运用这种方法,则会事倍功半。

在学习记忆的过程中,可制作一张科学的时间表,来实验一下间隔交替记忆法。

印象记忆法

印象记忆法就是利用首次感知事物的印象来高效记忆的方法。

怎样充分利用首次感知的记忆效果来提高学习效率呢?以下介绍四个要点。

1.精细观察

在向大脑中输送信息的时候,要努力增加其强度,尤其是要注意识记材料中的抽象概念和疑难问题。

例如,“令”字与“今”字,“拆”字与“折”字,“氐”字与“氏”字,很容易混淆。这就要求在学习中作精细的观察。先写出“今”、“折”、“氏”字,然后在每个字下用彩色笔添上一点,便构成了“令”、“拆”、“氐”三个字,最后总结出“点令不点今,点拆不点折,点氐不点氏”的规律,这样便留下了强烈的首次印象。

2.高度注意

凡是人们对其高度注意的识记材料,就会铭刻在记忆碑上;凡是人们漫不经心识记的材料,就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站在“分数公布榜”前,你一定会记住自己和几位朋友的成绩,如果对其他人的分数记不下来,那么就是没有予以高度注意的缘故。

所以,为了获得首次印象,我们在看书学习时,必须一开始就耳不旁听、目不斜视,全神贯注地去感知和识记。

3.满腔热情

凡是能激起人们浓厚兴趣,以及能引起人们热烈情绪的事物或材料,都容易在人们的记忆中打上深深的烙印。

例如,你和朋友第一次参观美国的国会山,在你的一生中将难以忘怀。

所以,为了获得深刻的首次印象,应当一开始就以满腔热忱、真挚的感情、浓厚的兴趣去接触需要记忆的事物或材料。

4.突出特点

凡是在同类事物中突出的、新奇的,都会使人记得牢。

例如,旷野中的孤树、鸡群中的仙鹤、星空中的月亮,均是引人注目的目标。这是由于记忆对象具有新奇的特点,容易引人入胜。

全方位记忆法

要记忆外部信息,必先接受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信道”不止一条,有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等。由多种感、知觉参与的记忆,叫做“全方位”记忆。这种记忆方法效果比单信道记忆强得多。

中国古书《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意思是说,学习和记忆如果不能动员五官参加活动,那就学不好,也记不住。这说明远在2000年前中国古代人就已经认识到读书、学习要用眼看,用耳听,用口念,用手写,用脑子想,这样才能增强记忆效果。

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要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

有位老师曾经用三种方法让三组同学记住十张画的内容:对第一组同学,他只是告诉说画上画了些什么,并不给他们看这些画。也就是说这组同学只是听,没有看。对第二组同学正好相反。老师给他们看这十张画,可是不再给他讲每张画画了些什么。也就是说这组同学只是看,没有听。对第三组同学是又让听又让看。老师不但告诉他们画的内容,而且在讲每张画的内容的同时,就给他们看那张画。

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分别问这三组同学记住了多少画的内容。结果第一组记住的最少,只有60%;第二组稍多,记住了70%;第三组记住最多,达到86%!这说明只听不看的同学记得最少,还仅仅是两种感觉器官并用,记忆效果就比只用其中一种好得多。如果把所有的感觉器官一齐调动起来,记忆效果就更好了。

那么,应该怎样进行全方位记忆呢?

全方位记忆法动员脑的各部位协同合作,来接收和处理信息。这种方法在掌握各种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效果显著。因为不论哪一种语言,学习目的总是为了读、写、听、说,这四种能力恰恰涉及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四种不同的通道,因此,在学习语文、外语等课程时,最好采用全方位记忆法。

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中,为了抓住信息,除了录音之外,往往也会动脑动手,听、说、写并用,采用全方位记忆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要记住一段比较长的话语,最好是边听边记,其强调的就是“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旨在说明动笔对于记忆的重要。

因此,在掌握各种语言文字或是接收处理语言信息之时,应运用全方位记忆法,其正确的作法是:边听边积极思维,以听懂为第一,总结出所接收的语言信息的内容要点,并在其语言停顿的空隙,扼要地记上几个字或几句话。

复习记忆法

复习在记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他认为人在学习中应该时常地复习学过的东西,他要求他的学生经常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宋代理学家朱熹指出:“古人诵书,亦记遍数……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通,必满遍数。但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时自是强一百遍时。今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从这句话中我们足可以看出复习在记忆中的重要性。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在他年过八旬时仍然有着相当惊人的记忆力,他还可背出圆周率小数以下一百位精确的数值。在一次宴会上,有人询问到:“你是怎样记住的呢?”茅以升老师回答说:“说起来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

复习记忆是通过将搜集到的信息在头脑中加工整理确定各种事情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在头脑中重复的次数越多,记忆的痕迹就会越深刻,记忆就会越牢固。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能对记忆材料进行更进一步的加工、对照,可以检查自己记忆的正确性。同时,也可以使我们已经忘记的材料得到再记忆,使信息更完整。复习不仅能够巩固旧的知识,还能学到新的知识,会得到新的收获。古人曰:“温故而知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复习也要讲究方法。运用合理的复习方法,可以以复习次数少的情况下取得好的效果,大大提高记忆的效率。

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艾宾豪斯通过大量实验,描绘出人类学习的遗忘曲线,命名为艾宾豪斯遗忘曲线。根据这条曲线我们可以发现,完全记住的东西在20分钟之后,有42%已经忘掉;1小时之后有56%被忘掉;9小时之后遗忘率则达64%;后面的遗忘率上升的趋势较平缓。也就说,你辛辛苦苦记住的东西不再去回忆,置之不理,那只要半个晚上你就会忘得差不多,因此要及时地进行复习。如果在学习完较长的时间后才去复习,那么你就不得不花时间对已遗忘的材料进行重新熟悉,这样复习率将很低。

在复习中还得根据自己的情况正确地分配复习时间。艾宾豪斯遗忘曲线显示,刚记住的信息早期遗忘率相当大,越往后,信息遗忘的危险就越小。因此在复习过程的初期,复习间隔的时间应当相对的短一些,然后再逐渐延长。比如,我们要在七天之内为职称考试做好准备,为了有效地巩固学过的材料,一般要复习五次。如果把五次复习都安排在一两天内进行那样记忆效果将相当糟糕,比较正确的做法是分在七天里进行。我们可以在第一天复习两次,第二天复习一次,第四天复习一次,第七天复习一次。如果我们进行复习外语单词,我们可以随身带着单词卡片本,利用各种零碎的时间,分散复习记忆。

在复习中,我们还要使用多种复习方法。复习的方法有多种,如自问自答式的复习、朗诵式的复习、演讲式的复习、作业式的复习、默写式的复习等等。这些复习方法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使用,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使用一种。

精选记忆法

对记忆材料加以选择和取舍,从而决定重点记哪些、略记哪些,这种记忆方法叫做精选记忆法。

对记忆材料之所以加以选择,是因为每个人每天接触的信息太多了,这些信息并不是都需要记忆的。

据说,以前苏联时代莫斯科大学有一位大学生,在图书馆的石阶上走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大脑受到撞击。从此,不可思议的事情产生了!他的记忆好得不得了,什么都过目不忘,报纸任何版面只要他阅读之后,每篇文章都能倒背如流。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头却疼痛如裂,因为记得太多了,大脑得不到休息。

因此,记忆应有选择,记忆那些最重要、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材料。善于学习、记忆能力强的人,往往善于抓住重点、抓住精髓,善于组织材料。

据说在古希腊的时候,有人记忆力惊人,甚至可以把文章倒背如流,过目成诵。可是亚里士多德却瞧不起这种人。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分主次、轻重,不管有用、无用,一股脑儿全都背下来。

有位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谈到精选记忆法时说:“修辞格有数十种之多,但常用的不过十几种。在认真学习每种修辞格之后,我把常用的12种修辞格浓缩成顺口溜:‘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双关、反语、设问、反问、反复、对照、对偶、排比’,并且以这24个字为主,列成一张表。在编排中,除了让它好读、押韵,便于记忆外,还把容易混淆的放在一起,用箭头标出,在下边用简练的语言注上联系与区别或特性,记住了顺口溜也就记住了12个主要的修辞格,并且根据排列的位置,想到几组修辞格的异同,进而想到它们的全部特点。这样,在分析句子时就能做到条理清晰,不易混淆和遗漏了。”

罗马家居法

古罗马人虽然在记忆理论上的建树不如古希腊人,但他们更注重于实践应用。古罗马人发明了很多记忆方法,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罗马家居法”。

古罗马时代,元老院的长老们为了演说和辩论就需要引经据典,记住大量数据,而那时没有纸笔,不方便记录。同时,我们应该想到,即使方便记录,一个拿着稿子的演讲者和一个不用稿子就能滔滔不绝地发表长篇大论的演讲者相比,显然后者更有魅力。所以,一个雄辩者必须要出口成章,要记住大量的法典、数据等内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他们便慢慢地摸索出了一套能准确地、大量地记忆资料的记忆方法。

那么,他们是怎样记忆的呢?罗马人注意到自己家里的物品摆设、家具还有许多器皿一般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的,如果以它们为媒介,把需要记忆的内容与每样物品进行想象,那么只要想起物件不就可以想起所记忆的内容了吗?另外,因为是自己的家,物品摆放自己很熟悉,顺序不会搞乱,那么只要按照顺序回想,记忆内容的顺序同样也不会搞乱。这样既解决了能“记”,而且还解决了能“按顺序记”的双重问题,一举两得!

比如,一个演说家第二天要与三个人同时辩论,那么他要针对每个人准备不同的材料,怎样才能把材料记住又能不安错对象呢?他想到了自己家的情况,一进门,有张桌子,再后面有张床……这样,他把门、桌子、床这三样东西与那三个人分别进行想象。第一个是个瘦子、第二个是个胖子,第三个个子很高。他开始想象,门和瘦子:某某某,人很瘦,瘦得从我家的门缝就能挤进来,他来我家时从不用我开门;桌子与胖子:某某某,太胖了,刚坐在我家桌子上,就把桌子压碎了,还想象了“喀嚓”声和胖子的叫疼声;第三个高个子与床:某某某很高,躺在我家床上脚都还露在外边。

这样一来,三个人与自家的门、桌子、床都构成了联想,接下来再把要记忆的材料分别再与门、桌子、床进行联想。于是第二天辩论时,看着瘦子就想到了门,通过床又想起了昨夜已经准备好的内容;看着胖子想起了桌子,通过桌子想起了材料……于是对每个人要说什么都有条不紊地说出来了,不会搞乱。

现在我们也可以采用此法来记忆。我们开始利用你的房间,来做为记忆的档案柜。

首先,在你的房间中,找出十样东西来。从门口,依着顺时针方法来回想。

以笔者的个人房间为例,房间顺时针依次是门、书柜、衣柜、壁灯、床、床头柜、书桌、台灯、窗子、电风扇。

这样一来,笔者如果有五十个图像要记忆,就可以分成五个图像为一组,把五个图像分别连在笔者的房间的十个对象上。这样,如果笔者要回想第二十三个图像是什么,只要想起“床怎么了”,进而想起第二十一个、二十二个、二十三个,而不必从第一个图像来慢慢想到第二十三个。

以房间法为例,你可以不只利用你的房间,还有客厅、厨房、教室、车子、车库等等,甚至校园、火车站……在你的脑海中的火车站,可以成为你记忆的档案柜。

谐音记忆法

利用谐音来帮助记忆的一种方法。许多学习材料很难记忆,在它们之间不易找出有意义的联系,例如,历史年代、统计数字等等。如果对这些学习材料利用谐音来建立某种外部联系,这样就便于也易于回忆了。

据说,有一天,某位补习班数学老师上山与山顶寺庙里修行的居士对饮;临走时,教导学生背圆周率,要求他们背到小数点后22位,为3.1415926535897932384626。大多数同学背不出来,十分苦恼。

有一个聪明的学生把老师上山喝酒的事,结合圆周率数字的谐音编了一句:“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煞尔,煞不死,乐而乐”。

待老师喝酒回来,个个背得滚瓜烂熟,老师也不得不佩服起那位编了趣味口诀的学生来。这个聪明的学生就是利用谐音法来帮助记忆的。

利用谐音法还可以帮助记忆某些历史年代,不少人觉得记忆历史年代是件很苦恼的事,不容易记住,而且还容易混淆。但是,要学好历史,又必须记住历史年代,因为没有时间也就无所谓历史。于是,许多聪明人利用谐音法来帮助记忆历史年代。

例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那么可以这样记:“一爬一爬”。再如,中国清代的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割让台湾给日本是1895年,用它的谐音:“一把旧事”、“一罢救无”,就非常容易记住。

当然,谐音记忆法只适于帮助我们记忆一些抽象、难记的材料,并不能推而广之,用于记忆所有的材料。

训练:

1.记电话号码

      89034613

      28139595

2.记编号

    40229

    54783

解题指导

把酒淋上石榴叶上恶霸要杀救我救我

四轮两两走我是去爬山

形象控制记忆法

形象控制记忆法就是在记忆时尽量多印留直观形象,尽量多运用形象思维,以提高记忆的效果。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意思是说听到的不如看到的印象可靠。它还包含着这样一个道理,即直观形象的事物给人的印象较为深刻。为什么形象的事物容易记忆呢?因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依靠感知器官,而感知正是从直观形象开始的。实物形象的记忆是最原始、最初级的记忆,而对抽象概念、系统知识的记忆则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做基础。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闻一闻。”

形象控制法分为准备阶段和四步练习。

一、准备阶段,就是要明确目的

首先要明确你想要提高记忆力的目的是什么、实际要求是什么,要既明确又具体。

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许多练习者往往口答得很笼统,他们说:“我的目的就是想要提高记忆力。”这样回答不行,不会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必须有具体而实际的要求。这一步是提高记忆力训练以前必须做的,所以我们称它为准备工作。

要做到目的明确,就要认真地对自己作一番分析:如自己想做什么事情,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得到什么。为了达到上述各点,需要什么样的必要条件。自己已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而哪些能力还不够。

不同类型的人目的是不一样的。一般说,学生和老师的目的有区别,不同年级的学生具体目的也不一样。同一年级的学生各人情况有别,其目的也有差别。每人一定要明确个人的目的。例如有的学生提高记忆力的目的是:我要提高我的学习成绩,我想考上自己仰慕已久的某大学的某专业;我将来想当一名科学家等等。

注意把自己的想法列举出来后,用形象思维的方式来归纳整理,写到卡片上,用图表列出,经常看看,对自己的发展能有一个整体认识。要经常一边看图表,一边自我研究。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要想做些什么,追求些什么,为了达到目的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能力等等,准备工作做好后,下面就开始正式训练。

二、四步练习

1.使身心轻松舒适

首先,要把你的整个身心放松,使之处于一种轻松舒适的状态,由此使你的大脑安静下来,使疲劳的脑细胞得到休息和恢复,从而提高大脑的活力。原则上,只要你回忆起你过去有过的“轻松舒适”的体验,那么你的身心就会处于轻松舒适状态了。

在形象控制法里,把能够使人“身心轻松舒适”的体验,叫做基本形象。把相应的练习叫做基本练习。在这一步的练习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掌握以下两方面:一是练习前的注意事项;二是练习要领。

(1)练习前的几条注意事项

①开始练习时,尽量减少外部对人体的刺激,最好把眼镜、腰带、手表、鞋等东西摘掉或松开,练习的地点应是比较安静、通风良好、温度和光线适中。随着练习的深入,养成了习惯,也可以坐在公共汽车上或待在教室里等环境条件下进行练习。

②练习开始时,最好采用标准姿势,慢慢习惯以后可以采用任何姿势来进行。所采用的姿势不要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以免影响放松效果。一般采用的姿势为靠式或坐式。

靠式:坐在安乐椅或沙发椅上,把身体的背部和头部靠在靠垫上,使两腿平行着地,不可悬空,使腿部轻松舒适。两个胳臂放在扶手上,手心向下,要求两肩轻松自然。两腿分开与肩的宽度相似。

坐式:采用什么样的椅子都行,用凳子也可以,或者只要有一个坐的地方。座位高度适宜,一般要求两脚着地,放松两肩,头部稍向前倾,这时把身体和头部彻底地伸展一下,以消除身上的紧张感觉,这样就能取得很好的姿势。两只手的手心向下放在大腿上,并使它们不要相互碰到。两腿自然分开处于舒适状态。

此外,还可以采用站式、正坐式、盘膝坐式等,这要根据个人的习惯而定。

③练习开始闭着眼睛进行,容易浮现所需要的形象,训练效果好。习惯后能够掌握形象时,可以睁着眼练习。

④练习时一般采用平时习惯的呼吸方法,但在开始练习之前,要进行3~5次腹式呼吸,使大脑安静下来。

⑤当你入静时,在你头脑中所出现的基本形象应当是你过去经历中最使你的身心“轻松舒畅”的那种形象。绝对不要出现与不愉快的事情相联系的那种形象。

⑥练习的时间最好是早、中、晚三次。早晨起床后、午饭后、睡觉前,分三次练习是比较理想的。假如做不到三次,但至少一天要练习一次,平均三个月左右的练习,就能掌握形象控制法的全过程。重要的就是坚持每天练习。

(2)练习的基本要领

①要使精神放松。按照上述注意事项,基本姿势正确以后,把两臂和两脚尽量地向前伸出,同时用尽全身的力量,使得手脚颤动。当手脚充分的伸出以后,突然地停止用力,在这一瞬间,你马上可以感到你手脚的肌肉全部放松下来,你要抓住这种放松的感觉并保持下去。

②把上述的练习再重复一次,可闭上眼做。然后马上进入腹式呼吸,微微张开嘴,把小腹的空气慢慢地吐出来,慢慢收缩小腹,把空气吐干净以后,停止呼吸一两秒钟。接着一面使小腹慢慢地鼓起,一面用鼻子静静吸入空气,吸到不能再吸为止,再停止呼吸一两秒钟。

③按照腹式呼吸法重复3~5次。之后就进入到普通的舒适的呼吸方式。然后在头脑中浮现出轻松愉快的形象。

一面浮现形象,一面心中默念2~3次,心里非常安静。由于默念的促进作用,心里确实变得安静了。逐渐地整个身心都达到松弛状态,感到轻松愉快。

放松的方法还有从身体局部放松到整体放松,以及其他几种加深练习方法,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一般来说只要掌握上述基本练习就行了。

2.在头脑中浮现出过去的良好形象

这一步练习在头脑中要浮现出两种形象。

一是对于被记忆对象过去的良好形象。所谓被记忆对象是指练习者的练习记忆的目标,如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名次,售货员要把商品名称、价格记住;电话接线员要把有关电话号码都记住等等。提高学习成绩的良好形象如:我的数学有一次考了100分,位于全班第一名;我的一篇作文特别好,受到老师特别表扬等等。

二是对于记忆本身过去的良好形象。所谓记忆本身是指练习者记忆力的良好形象,如考外语前,我一天晚上能记住300个英文单词。

当过去良好的形象记忆再现时,你就会产生一种“自己一定能记住”的自信心,也使你对记忆的对象产生兴趣。同时也会促使你想办法寻找一些有效的记忆策略和方法,比如我们在教材中已经讲过的:理解后记忆效果好;按照遗忘规律采用有效复习对策效果好;阅读与回忆相结合记忆效果好等等。

总之,对于第二步练习,你要掌握提高记忆力的三个要点。

(1)使你自信“一定能够记住”。

(2)使你对记忆对象产生兴趣。

(3)使你发现适合于自己特点的记忆策略和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如果你把眼睛闭上一分钟左右,就能出现轻松舒适的感觉,才能开始进入第二步的练习。

(2)在学习生活中,有关被记忆对象和记忆本身的良好形象过去曾有许多,要把印象较深的回忆出来,并逐条记在卡片上,供选择使用。

(3)在逐条写下的良好形象中,尽量选择三个或四个最近“发生的事物”,印象更为深刻。这样选择出来的良好形象,每天要在头脑中浮现5分钟左右。

3.在头脑中浮现出对未来的良好形象

即你要在头脑中描绘出这样的形象:“记忆力的提高,是为了你的将来开辟一个美好的前途。”

例如,对学生来说,可以有以下形象。

我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大大提高,成为成绩优秀的学生。

我将考上一个理想的高级中学,当一名优秀学生。

我将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当一名成绩优秀的大学生。

我将考上研究生或博士生。啊!多有意思呀!

我将做一名出色的工程师……我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将得到社会承认,受社会尊重。

这里所谈的未来形象与准备阶段的明确目的有相同的意义。

总之,在第三步,你要掌握提高记忆力的三个要点。

(1)你产生强烈的动机。

(2)使你与愉快的事情相联系。

(3)能够给脑细胞以刺激。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这一步就是要明确你提高记忆力对将来会起什么作用,并使它在头脑里深深地扎下根。这一步应在头脑中浮现出过去的良好形象之后再进行。每次可在头脑浮现5分钟左右。

(2)要把自己能够想出来的目标和作用,逐条地写下来,或制订一个“我将来的计划”,用卡片或用图表列出,将记忆力的提高与开创个人美好的未来联系在一起,效果就会更好。

(3)个人的将来目标要尽量具有形象特点,并在练习中经常出现在头脑中,起激励个人的作用。

(4)如有可能你不访实地考察,如到理想的中学或大学去参观访问,找有关的职业人员谈该职业的特点和要求等,建立更深刻的未来形象。

4.浮现出整体的形象

这一步要求你要对被记忆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作一个整体形象的浮现。如我们学一节语文课或学一节地理课,我们就要对课文的各部分结构一一形成形象,然后形成一个整体形象浮现在头脑中。

这一步能够使你了解各部分掌握的情况,对于没有浮现出来的部分就是没有掌握的部分,应对照课文重新理解认识,直到形成完整的形象为止。

这一步要求你用形象去掌握记忆对象,而不是依赖语言。用浮现整体形象的方法可以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印象更深刻,记忆效果好。

研究表明:用形象方法比单纯用语言进行记忆容易得多,记忆的效果好,以后回忆出记忆事物的形象时,也会轻松得多。所以,对于自己所要记忆的事物,要努力在头脑中浮现它的整体形象,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做浮现整体形象这一步时,你要注意掌握以下几个提高记忆力的要点。

(1)细致地观察记忆对象。

(2)充分理解记忆对象的内容。

(3)用形象掌握记忆的对象。

(4)边预想结果边记忆。

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如下。

(1)做完准备阶段后,大约要用三个月时间做完前三步,当然有人可能快些,视实际效果而定。然后认真地做第四步。前几步掌握后,你还要每天练一次,作为脑体操来练习。这样对于记忆对象再采用浮现整体形象来记忆,记忆效果会大大提高。

(2)形象控制法的练习不受年龄、职业的限制。

(3)在做上述各步时,将提高记忆力和集中注意力结合起来。如果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也是不可能提高的,所以两者关系密不可分。

(4)每个练习者都要联系个人的特点,找出个人的良好形象和未来的计划美景,否则是难以产生效果的。

兴趣记忆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通常记忆得又快又牢。有了兴趣的引导,学记活动才能更加灵活、更加有趣。所以,要先将兴趣唤醒,然后再去记忆,寓学于乐,使你的学记效果凸显,更愉快、更轻松、更省力。

从古以来,凡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有所创获的人,莫不有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或者为了解决人生的疑难,或者为了探索自然的奥秘,或者为了挽救当时社会的危机,从而致力于理论问题的探讨。可以说,名人都倾注了全部热情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且有效增强了对感兴趣事物的记忆。

观察表明,孩子们在学习时,对感兴趣的内容学得快且好,甚至能够在继承的基础上批判扬弃,有的还在继承与批判的基础上实现了超越。怎样唤醒我们常常忽略的“兴趣”?以下的几种方法将为你提供答案。

1.将需记信息挂靠在事业上

为什么志趣比有趣和乐趣能更好地转化为记忆的动力呢?因为有趣常常“稍纵即逝,一笑了之”;乐趣又总有些“乘兴而来,兴尽而返”,靠客观事物的趣味性诱发出来;而志趣则是兴趣的最高级形态,带有持久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常常能使人如痴如醉、废寝忘食,鼓舞人们持之以恒地攀登成功的阶梯。

2.让无意义的记忆对象有趣起来

对于那些没有多大兴趣的记忆事物,我们应该尽量使其趣味化。让记忆对象有趣起来的最佳手段莫过于加大思维力度地巧妙联想与有创意想象。

形象有趣的故事通常能让人们引发兴趣,不仅能获得更加深刻的记忆效果,说不定还能成为特定场合的“润滑剂”。

3.寓记不住的信息于感兴趣的重大事件中

结合着感兴趣的重大事件,原本很生疏的词语一下子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在人的记忆中也能保持长久。

4.将难听的知识信息寓于听起来舒服的音乐中

据研究,音乐播放的声波能够改变人的脑波运动。一旦人体的自我律动与乐曲合拍产生共鸣时,就能激活大脑贮存的多种信息。在这种舒畅和谐的美感中,人的记忆会得到深化和超越。美好的旋律,人的大脑最容易吸收。音乐对帮助记忆有奇特功效。音韵是记忆的阶梯与捷径。

5.果断地减停冲击记忆的不良兴趣与嗜好

经验告诉人们,纵欲、玩乐无度、吸毒、酗酒……都有冲击记忆的作用,磨灭了记忆需记信息的兴趣,不利于人们唤起兴趣去记忆,应该果断地减停。

口诀记忆法

把记忆材料编成口诀或押韵的句子来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做口诀记忆法。这种方法可以缩小记忆材料的绝对数量,把记忆材料分成组块来记忆,加大信息浓度,增强趣味性,不但可减轻大脑负担,而且记得牢,避免遗漏。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是以“组块”为单位的,每一个组块内的信息量多少是相对的。一个字母可以看做一个组块,一个单词、一个词组也可以看做一个组块,一个句子也可以作为一个组块。组块内部的信息不是各自独立,而是相互联结的,如果善于把记忆材料分成适当的组块,就能够大大提高记忆效果。口诀记忆法就是符合组块规律的一种记忆方法。

口诀大都押韵,朗朗上口,容易记忆。例如,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歌,在民间世代相传,且有强大的生命力。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除了二十四节气歌之外,九九乘法、珠算拨算、化学元素表等都是运用口诀记忆法的实例。

编口诀有许多种方法。有一个标点符号的顺口溜,用的是罗列法。

一句话说完,画个小圆圈(。句号)

中间要停顿,小圆点带尖(,逗号)

并列词句间,点个瓜子点(、顿号)

并列分句间,圆点加逗号(;分号)

疑惑与发问,耳朵坠耳环(?问号)

命令或感叹,滴水下屋檐(!感叹号)

文中要解释,两头各半弦(()括号)

转折或注解,直线写后边(——破折号)意思说不完,点点紧相连(……省略号)

编口诀还有一种利用形象的方法,易于引起联想帮助回忆。例如,汉语拼音字母可以这样形象的记忆。

“t”像个伞把,

“h”像张椅子,

“k”像有树一棵,

“n、m”样子像门,

“f”的发音是“夫夫夫”,“1”的发音是“了了了”。

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字,我们用挖掘特征的办法编成口诀特别便于记忆,容易分辨。比如,己、已、巳几个字容易混,可以编成这样的口诀:堵巳不堵己(自己的己),半者要念已(已经的已)。

买、卖这两个字很多小学生容易弄混,可以运用联想法编成口诀:少了就买,多了就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是缺少了什么东西才买,“买”字恰恰比“卖”字少了几个笔划,因此可以联系起来记。

我们还可以用前后对比的方法编口诀。比方img29这个代数公式,我们就可以编成这样一个口诀: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两倍在中央,二项符号看前面,它们两个都一样。

多种方法综合起来编口诀也很方便,比如综合罗列法、特征法、直观形象法很快就可以把“熟”字编成这样的口诀: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子字来报信,九个一起忙,下点一把火,烧热一锅汤。这些不同的编口诀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加以运用。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口诀很不容易编,记忆的对象又并不常用或都很简单,而用其他方法记忆很方便,那就用别的方法。否则为了编口诀就花去很多时间,岂不有些得不偿失了?

训练一:物理学中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对其进行分析、挖掘、对比联想,编成一些口诀便于记忆。

例如,静电场中有关电场强度、电场力、电力线以及电场力作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电势大小与电力线的关系,可归纳成如下的口诀。

电场力的方向,

正电荷与场强同向,

负电荷与场强反向;

电场力作正功,

电势能减少,

电场力作负功,

电势能增加;

电力线方向永远是电势降落方向。

物理天平进行称量之前,指针应指在刻度中央。若指针偏在标尺左侧,将横杆左端螺丝向左调,或将横杆右端螺丝向左调,均能使指针回到标尺中央。当指针向右偏时,横杆螺丝(不论左端或右端的螺丝)应向右调,因此横杆螺丝调节方向可概括为:左偏左调,右偏右调。

托盘天平的指针在横杆上方,故横杆螺丝的调节方向跟物理天平相反。只要熟记物理天平的口诀,联想记忆托盘天平螺丝要反调,就不会混淆了。

训练二:一些简短的生物知识可以编成口诀来记忆。例如,有人曾在生物教学研究中把哺乳动物各纲的特征编成下列口诀。

         单孔目——

         生殖粪尿,

         身后单孔。

         卵生哺乳,

         原始一种。

         有袋目——

         母兽育儿袋,

         没有真胎虐。

         幼兽是胎生,

         发育不完全。

         翼手目——

         会飞不是鸟,

         齿尖又细小。

         肢尾膜相连,

         蝙蝠听力好。

         鲸类——

         叫鲸非鱼,

         哺乳胎生。

         前肢鳍状,

         无毛水中。

         食肉类——

         尖齿锐利,

         裂齿强大。

         爪尖肉食,

         大脑发达。

         偶蹄目——

         偶蹄草食,

         两趾发达。

         细观牛羊,

         代表是它。

         奇蹄目——

         马驴单蹄,

         余趾退化。四肢强健,

         无角力大。

         灵长目——

         两眼前方脑发达,指端生有扁指甲。拇指能与四指对,手足握物本事大。

比较记忆法

比较记忆法就是用比较的方法帮助记忆词语。比较记忆法记忆词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同义词比较法

找出与要记词语相同或相近的词,从而掌握词义。例如,“天国”一词的同义词有“天堂、上天、上界、上清、西天”等。再例如,按图索骥——顺藤摸瓜,肝胆相照——志同道合等。

2.反义词记忆法

找出与要记词语的反义词,在两相比较中理解词义。例如,大方——腼腆,诞生——逝世,俯视——仰望,单枪匹马——群策群力,屈指可数——不胜枚举等。

3.改错法

有些词语容易读错或写错,通过改错,引以为戒,增强记忆。例如,刚愎自用,愎应该读bì;狙击,狙应该读jū;歼灭,歼应该读jiān;玷污,玷应该读作diàn。再如,急燥应写做急躁,变本加历应写做变本加厉,手屈一指应写做首屈一指等。

4.奇特联想法

奇特联想法就是从要记词语出发,进行奇特联想,进而理解和记忆词语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记忆一连串词语效果更好。例如,要记下面30个词语。

正义腐朽意识文明人道平等

自由经济规章痛苦寒冷科学

政策书法习惯道理观念奋斗

人品权势迷信天才启迪宽广

典故粗壮喜悦音符平坦希望

这些词语互不联系,要记忆难度很大。如果对此进行联想,用语言串联起来,效果就好了。这30个词语可串联如下。

我要用正义之火去烧毁那些腐朽的意识,烧出一个文明的世界。在那里,人人讲人道、平等和自由,发展经济已经成为一种规章,没有痛苦和寒冷;人人讲科学,懂政策;书法已经成为习惯,道理已经成为观念,奋斗是每个人的人品,对权威不再迷信,从天才那里受到启迪。宽广的道路留下典故的痕迹,粗壮的车辙印着喜悦的音符,前途是平坦的,充满了希望。

5.定位联想法

定位联想法就是将要记忆的词语进行定位联想,想象出有趣的句子,进而理解记忆的一种方法。例如,抽象:他用鞭子偷偷地抽大象。

6.歌谣记忆法

歌谣记忆法就是将要记忆的词语编成歌谣,琅琅上口,便于记忆。例如,要记忆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福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台湾这30个词语,可以编成如下的歌谣。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

比喻记忆法

比喻记忆法就是运用修辞中的比喻方法,使其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人们写文章、说话总爱打比方,因为生动贴切的比喻不但使语言和内容显得新鲜有趣,而且能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思索,并且容易加深记忆。

比喻与记忆密切相关,那些新颖贴切的比喻容易纳入人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常常使被描述的材料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变未知为已知

例如,孟繁兴在《地震与地震考古》中讲到地球内部结构时曾以“鸡蛋”作为比喻:

地球内部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部分。整个地球类似一枚鸡蛋,地壳好比是鸡蛋壳,地幔好比是蛋白,地核好比是蛋黄。

这样,把那些尚未了解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人们便容易理解和掌握。比喻能把许多人未能体验过的特有的自然现象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同时也深化了记忆。

2.变平淡为生动

例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一段情节。

武松见那大虫,便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中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打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

打做两段,只拿得一半在手。

有些事物如果平铺直述,大家会觉得平淡无味,而恰当的运用比喻,往往会使平淡的事物生动起来,使人们兴奋和激动。

3.变抽象为具体

例如,中国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有些事物是抽象的,一经巧妙的比喻就会看得见、摸得着,容易记住了。我们知道春风的形象并不鲜明,可是把它比做剪刀就具体形象了。使人马上领悟到柳树碧、柳枝绿、柳叶细,都是春风的行为,于是,这首诗便记住了。

运用比喻记忆法,实际上增加了一条联想的线索,它能够帮助我们拉开记忆的大门。

快速记忆法

或许我们每一个人在剧院或是电视节目当中,都曾看到过快速记忆的精彩表演。我们总会为之情不自禁地喊着“太妙了!”、“棒极了!”等话语,确实我们会为他们的超群记忆所折服。这种快速记忆的表演的大概过程是这样的:

在表演大厅的中央放着一块大黑板,其中一个观众在黑板上写下1至30三十个数字。然后,工作人员将表演大师的眼睛蒙上,接着让观众随便说一件东西的名称,可以是人名、地名、树名……表演者一边作手势,一边将这些名称全总当场记下。

这时,如果有一位观众说“4——课本”,工作人员就在黑板上的4下面写上“课本”两字。如观众说“9——林肯”,工作人员就在黑板上的9下面写上“林肯”。如此进行下去。在这个过程中,表演者一直在做一些记忆的动作或其他表示。

当30个数字全部写完后,让观众自己选数字,表演者可以顺便说出这个数字与什么名称相联系。结果却是出奇地一致。

类似的表演还很多种,如记忆几百,甚至几千位数字,几秒钟之内可以记住掺乱了的一副扑克牌的顺序。

但是可以看得出来,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与记忆方法,现在就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底。

1.表象记忆

表象记忆是这种记忆的开始。例如,当我们要记忆“计算机”的时候,只去记忆“计算机”这两个字是不可取的,必须要求自己在脑海里浮现出它的原形,这也可以称之为浮想物象。表象记忆的诀窍就是夸张物象的方法,如果要记忆一朵花,你不可以去记忆它只是一朵花,而要想象成一片花圃。

2.身体记忆

一提起记忆,我们自然会想到记忆多少的词语或数字,却不曾记起有身体记忆这一说。确实,它听起来很奇妙,其实很简单。

当我们记忆丧失时,我们依然能与普通人一样做各种动作,或许你有十几年没有打高尔夫球了,但你的身体还能够“记忆”那些关键的动作,即使长期不使用它们还是不能把它忘却。

如果你把一些记忆内容揉合于身体的各处动作或部位,会使你的记忆显得非常神奇!围棋或国际象棋的局面即使再复杂,那些看一眼就可以把它记住的职业棋手,以及可以把很长台词能够背下来的演员,都是在不知不觉地应用这种方法。

3.不合逻辑、荒诞不经的联想

对于一些司空见惯的小事,我们无法把它很牢固地记住,反而那些新奇的、离谱的或是低级而丑陋的东西,我们却能记得出奇地准确。这就足以说明了这种荒诞不经联想记忆的功效所在。

例如,你可以把“汽车”与“木材”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联想到一块儿——一辆满载着木材的汽车在飞跑。这就容易使记忆停留在表面上。当把它改为一个装着汽车轮胎的木材在飞跑,这样的联想不合乎逻辑,所以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

再以“飞机”与“木箱”为例,如果你设想木箱中装有飞机,则不如设想为让飞机从木箱中飞出来。

现在你可以尝试记忆其他的东西,你会发现这种生动的、荒诞的记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记忆效果。

这就是快速记忆的三条秘诀,相信你同样可以练就这样一身“记忆功夫”。说起来是很简单,不过,它们也确实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难道不是吗?

睡眠记忆法

在睡眠中播放录音,或者在学习之后马上睡眠来巩固所记忆的方法,叫做睡眠记忆法。科学研究证明,人在睡眠时,大脑仍具有学习和记忆的功能。人们在很久以前就探索睡眠状态下大脑的记忆问题。1922年,美国的潘沙柯拉海军学校就使用过睡眠教学法。一位无线电通信老师在海军睡眠中,把密码通过耳机传导给他们,结果表明:海军军官们都轻松地接受了这些信息。

法国有个女演员,曾试着在自己睡眠的状态下,播放录音,结果,她在三个星期内便掌握了意大利语。

美国一位大学教授把40名大学生平均分为两组,让第一组安稳睡觉,而在第二组睡眠时,用唱片向他们播放15个英语单词,一夜播放了3次。第二天上课时,发现第二组学生学习这些这些单词的速度和准确性都比第一组学生强得多。

为什么在睡眠中听录音能够帮助记忆?原来,在睡眠时,大脑没有完全休息,有些神经细胞还在工作,它们对外界的声音信息还有接受能力,所以,在睡眠中还可以学习。

不过,这种方法不宜长期使用。有人试验过,每天在睡梦中听录音,连续时间超过两个月,身体就会出现不良反应,例如心情会经常不愉快,白天记忆力会下降等等。所以这种方法只能在短时间内小心使用。

科学家在研究人的睡眠时发现,人们在学习之后马上睡觉也能促进记忆。美国心理学家詹金斯和达连巴科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让两位被试者同时识记10个无意义的音节,识记一个马上睡觉,另一个则不许睡觉,结果,睡眠的那个记忆很少下降,而没睡的那个记忆则迅速消退下来。由此可见,睡眠能够使遗忘的速度显著减慢。

睡眠能保持记忆,防止遗忘,主要原因是因为在睡眠中,大脑会对刚接收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编码、存储。同时睡眠期间进入大脑的外界刺激显著减少,我们应该抓紧睡前的宝贵时间,学习和记忆那些比较重要的材料。不过,既不应睡得太晚,更不能把书本当做催眠曲。有些学生在考试前进行突击复习,通宵不眠,更是得不偿失。

联想记忆法

利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做联想记忆法。联想,就是当人脑接受某一刺激时,浮现出与该刺激有关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互相接近的事物、相反的事物、相似的事物之间容易产生联想。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是一种很常用的方法。美国著名的记忆术专家哈利·罗莱因说:“记忆的基本法则是把新的信息联想于已知事物。”

联想记忆法分为以下三种具体方法。

1.接近联想法

两种以上的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同时或接近,这样只要想起其中的一种便会接着回忆起另一种,由此再想起其他。记忆的材料整理成一定顺序就容易记得多了。

例如,有的人有时候一下子记不起一个很熟的外语单词,明明是经常温习的,连这个词在教科书上什么位置都能回忆起来,可一下子就想不起来了。那他就可以从这个词在书上什么地方想起,想想它前面是个什么词,后面跟了一个什么词,这样反复地联想,往往能回忆起这个单词来。

这个词和前后词的关系是位置接近,这种联想就叫空间上的联想。

还有一种时间上的联想。例如一个人在一本辞典上看到对某个词的很有意思的说明和解释,告诉了另外一个人。那个人也很感兴趣,问他是在哪本辞典上查到的,要亲自查看一下全文。可惜他已经记不确切是查哪本辞典了。怎么办呢?

于是这个人就回忆当时查辞典的情形。首先想起是前天晚上查到的,记得那天晚上他还为这事高兴了好一会。再仔细一想,噢!有了。这个词是在《辞海》上看到的。因为自己前天晚上只查过《辞海》,其他那些辞典前天上午就都归还图书馆了。这样,通过时间上的联想,准确地回忆起自己查的是《辞海》,不是其他的辞典。

2.相似联想法

当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相类似时,往往会从这一事物引起对另一事物的联想。把记忆的材料与自己体验过的事物相联结起来,记忆效果就好。

在外语单词里,有发音相似的,有意义相似的,这些都可以利用相似联想法来帮助记忆。

中国北京有两所学校在小学低年级试验一种集中识字的方法,可使学生在两年内认字2500个,完全可以独立阅读一般的书籍报纸。这种识字法就是运用类似联想记忆法的道理,把字形、字音相近,能互相引起联想的字编成一组一组的,像将“扬、肠、场、畅、汤”放在一起记,将“情、清、请、晴、睛”放在一起记。每组汉字的右边都是相同的,每组字的汉语拼音也有共性,前一组的汉语拼音后面都是“ang”,后一组的汉语拼音后面都是“ing”,这样就可以学得快、记得住。

3.对比联想法

当看到、听到或回忆起某一事物时,往往会想起和它相对的事物。对各种知识进行比较,抓住其特性,可以帮助记忆。这就是对比联想法。

许多诗集、对联大多按对仗的规律写出来的。如在中国杭州的岳飞庙这样写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有”和“无”是相反的,埋下烈士忠骨和铸就奸臣是相对比的。相传,这里埋着中华民族的英雄岳飞的尸骨,后人由于痛恨奸臣秦桧以阴谋害死了他,便用铁铸了秦桧夫妇的跪像放在墓前。只要记住这副对联的上句,下句也就不难凭对比联想回忆起来了。

我们背中国古人写的律诗,往往感到中间两联好背颂,原因就是律诗的常规是中间两联对仗。对仗常用这种对比,例如名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又如唐朝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诗的中间两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相对比之处很多,由前一句可以很自然地联想起后一句。

联想记忆可以使我们的智能更活跃,也会让我们的脑海中产生创新意识,有很多在事业上成功的人士为了提高自己的智能,或者为了开发自己工作中的项目,就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人类自古以来都在试图开发自己的记忆力,并且总结了诸多有效的记忆方法,限于篇幅,不能一一描述。总而言之,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加强学习,来提高记忆力,丰富自己的“智力仓库”。

人工记忆法

人工记忆法不失为有效的记忆方法。它是有意识地创造一套模式去记忆某特定的事物。人工记忆法古而有之,特别是在闻名发达的古中国。比方说,中国古代的私塾,为了巧妙地教孩子认字,便把百姓氏编为谐音,叫做《百家姓》,其中便用了人工记忆法。且先看“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顺序排列的原因。据说赵为国姓,故排在首位;钱氏奉正塑,故排次位;正妃属孙;李乃为南唐李氏;而周吴郑王皆为武肃以下嫔妃。千家诗靠韵律排列,故便于上口背诵。而这种韵律组合,便是其中一种模式。

近代的人工记忆方法上创举的典型代表,首推摩尔斯密码。现实中各门科学用到人工记忆的例子也非常多。比方说许多物理代号与数学代号,不仅在于让运算过程及意义更加简洁,而且同时也是一种人工记忆方法。例如圆周率3.1415用π来代替,使运算更加方便。又如在学习和研究中用到的电路符号、原件符号、矩阵符号、十二宫符号及天文上的九大行星符号等。

如果告诉你有记住上千万个电话号码的人,你也许会感到惊奇,若告诉你有记忆十万字的《红楼梦》的人,你该大吃一惊了。这从一个方面说明,背文章比背数字更容易。你看《孔雀东南飞》有近两千字,若叫你记下来的话,不用花多大的精力。但若叫你记下近二千个三位数资料,你就会叫苦不迭了。而相比之下,背诗及押韵的文章,较容易些。我们对较长的押韵的文章,常常记得很牢,可以脱口而出。至于古代的律诗及绝句,更是记二三遍便可以背出来。因此,现代的广告词多用带音的词落脚,或使用平仄声配合,便于记忆。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中的“远”与“传”便表现了上述所说。

而另一个方面,有些定理等就要利用公式或图形等比较学术性的东西来联想。比方开普勒定律的第一定律说,行星的轨道是椭圆,太阳就在其中一个焦点上。你就可以想象一个椭圆,并想象出哪个是直径、半径,哪个是焦点,哪个是中心点。第二个定律说行星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椭圆扇形面积相等。你就可以想象用阴影表示出来相同时间内扫过的两块面积相等的扇形。当然,除了用各种方法记住公式或定理外,其推理论证过程也是有必要了解的,若能这样,你就会记得更加牢固,用得更灵活了。

另外,在记忆定义定理或公式时,有一种叫提要方法也是很有用的。它简明易记,且能够具体概括了该定义或公式的大意,使人易于重视联想。比方说,上面所说的开普勒的三大定律可分别称为椭圆运动定律、面积速度定律及半径周期定律。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情用人工记忆来进行记忆的话,也是很方便有效的。像开车外出时一定要带驾照这件事,你不妨把开汽车油门的钥匙认为是驾照,一看到钥匙或用它开车的时候便联想起驾照。当然,车没有油门钥匙开不动,于是你每次驱车外出也就不会忘记驾照了。联想可谓记忆的基础,联想产生作用于记忆的基本原理,是把要记忆的新事物与大脑中已储存的东西挂钩起来,于是新的事物就很容易在必要的时候发现出来。要是想要发现出来的东西与其他的印象都挂不上,那么就容易忘记了。这就好像一根点燃的火把与一根火柴一样,你的火把再亮,若不与火柴接触,也是点不然火柴的。若有一点火星,只要一与火柴接触,火柴就会燃烧。联想就是这样,即是你很久没有想起来某件事,一旦触发起来,记忆便会涌上你的心头。若你从家中出发,到街上后才忘记了要买什么。这时,你便可想一下,自己家中急需什么;自己出来时,妻子怎么叮嘱;要买东西前发生了什么事?这样一回想,你很可能就会在恍然间记起了。

提炼记忆法

一个人如果想将所有学过的东西都记在脑中,无疑是一种很愚蠢的企图,将记忆力虚耗在不必记忆的事物之上,无异于慢性自杀。记忆的一个基本法则就是:依需择精而记,“少爱多弃”。

依需择精而记,既有对少而精信息的记忆,又有对更多信息的遗忘。为了完满地做到这一点,就需在记忆之前加大对收到信息的思维力度,进行预先筛选提炼。

人的大脑应该把接收到的无关紧要的大多信息反弹出去,只把必须记忆的、最本质的、最有实用价值的少而精的信息存贮在能够建立起联系的信息们的“房间”里。

艾宾豪斯在实验中发现:学习一组7个音节无意义的字需要3分钟才能记住;但当增加这组字的音节到16个时,需要3小时16分钟才能记住——音节的增加量仅仅一倍多,但所花费的记忆时间却猛增至60倍以上;若将音节再扩至36个时,竟然需要13小时12分钟才能记住——音节仅增加五倍多,但所花费的记忆时间却猛增至260倍还多。

因此,对记忆也得进行组织,就像对衣柜里的衣服也得进行分类排序、整齐挂放,各有各的位置一样。如果不对记忆进行组织,就如同有的人将春、夏、秋、冬的需穿衣服和用品混搅在一起一样乱作一团,用时既费脑又费力更费时。对于一门学科,每学习完一节、一章、一学期、一学年,都要加大思维力度,整理出有思路与格局的简明整洁、系统集中且便于记忆的思路图,就是对记忆进行的一种组织。

记忆前的最关键准备是提高大脑对信息的检索、筛选、提炼能力,恰到好处地忘掉不该你记忆的和牢记确实有用的。

加大思维力度,是预先筛选提炼的关键。

下面有六个预先筛选提炼的技法供学者选用,但最紧要的是在筛选提炼的过程中加大理性思维的力度,充分发挥分析、综合、分析与综合交替、比较、抽象、概括、联想、想象、推理、判断等的作用。

1.把原型信息打乱按规律重组

当原型信息杂乱而没规律可寻时,可按重新归纳的顺序去记忆。所记忆的全是原型信息,记忆的信息数量没有改变,所变的只是记忆的序次。有人把这种记忆方法称做分类或归类或系统记忆法。从心理学上讲,分类或归类就是依据事物的某些内在联系或某些外部特征,把杂乱无序的事物重新组合成不同层次的类别的过程。通过分类或归类,使分散的信息趋于集中,零碎的信息组成系统,杂乱的信息构成条理,从而使需记信息更加趋于系统化、条例化、概括化,这便于记忆。

只有系统化(有条理)的信息才能在大脑中形成系统化的暂时神经联系,识记内容也显得好记一些;而孤单单的识记材料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则是个别的、独立的、零碎的、分散的,不容易记忆,即便是记住了,也难以保持很久。

2.将原型信息按规律分块集成

当所需记忆的原型信息间有某种明显相关的规律时,运用此法可“时半功倍”。其要点是善于分析与综合,通过表面现象找出简化后的内部关系。哈佛大学的米勒发现一个成年人往往可以一下子记住大约七种分散的“点滴”信息的事实之后认为,记忆的诀窍在于:把你要记住的七样东西组成一个大的总类别,然后再把具体的信息加到类别中去。以后记住七个类别的名称,通过联想你就能记住你先前归属于这七个类别的点滴信息。

3.将分散杂乱的原型文数信息转录为图表

将分散杂乱的原型文数信息转录成图表后再去记忆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约瑟夫·肖博士甚至认为:“如果没有脑中图像的话,人类的记忆力是没什么价值的。”

帮助记忆的笔记有很多种。我们把亦文亦图的帮助记忆的笔记称为记忆思路图,英国的布赞叫它思维连线图,德国学者称其为记忆图,《学习的革命》的作者称其为脑图,日本学者叫它智能集成板块。

记忆思路图的优点众多,最为凸显的就是集辐射(发散)思维和集中(聚敛)思维于一体,使人节时省目地在一页(最多时两页)中就把握住了内容的整体和各分体事物以及其间的有机联系,十分便于记忆,还能将印象深烙于脑中,不易遗忘,日后需用回忆时很容易连带想起挂钩其上的诸多有意义的内容。

4.把共性从原型信息中提炼出来

在校学习的学生,如果能预先把书本中的共性提炼出来而后记忆,是最好不过的了。但从目前的状况看绝大多数学生还做不到这一点。如果能在课后复习时,把共性从书本中抽引出来而后记忆的话,也会有利于学记效果的提高,并且能节省升学考试前的总复习时间,化紧张为轻松。

5.从原型信息中提炼出主题/提要/纲目

提纲好比是穿铜钱、珍珠的线,将线的两头捏住往上一提,穿在其上的众多铜钱、珍珠就被提了起来。如果铜钱、珍珠散放,一时就很难将它们全部拿起来。

编写提纲便于记忆的优点有三个:一是具有直观性,一目了然;二是具有概括性,浓缩出全部信息中的精华;三是条例化,显露了主干信息的层次及关系。目录可以把分散的片断信息系统地整理,便于记忆,提取的时候也较为系统快捷。

6.从原型信息中筛选出关键字词

从重要的原型信息中筛选出易于记诵的关键字词,是精于学记的人常采用的方法。只要记住了关键字词,大都能回忆起它所代表的原型信息。

经验表明,成就大业者往往不是记忆了很多信息的人,而是从小就记忆了适合于自己的有用信息的人,这就像吃饭一样,能够全面适量的摄取必须营养的人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